第1054章 天下形勢

今年的冬天冷的實在是不像話了,所以,從這次毛文龍對日的大戰之後,在努爾哈赤對張盤的試探進攻失敗之後,不管是哪一方。都明智的選擇了貓冬。因爲在這百年難見的天氣裡,不要說戰鬥,凍傷減員就能讓一支軍隊失去戰鬥力而徹底的癱瘓,似乎這個天下再次太平無事了。

是不是趁着這個機會回京一趟,看看京城的變化,看看自己的媳婦還有大兒子,還有那個撿回來的小丫頭?

但想了幾日之後,毛文龍決定不回去了.回去,就必將再次陷入黨爭的漩渦裡,自己就是一箱子鯉魚裡的清道夫,只要一回去,東林必將全力攻擊自己,不攻擊自己,他們感覺閒的難受。但自己的脾氣是越來越大了,他們咬過來,當然自己會咬回去,那這種平靜的鯉魚箱,立刻就會天翻地覆。

現在的大明,正在全力的施行抗災自救的偉業裡,自己可不能亂了這朝局。

同時毛文龍也知道,現在明日金朝的這種平靜,不過是大戰前的平靜,春暖花開,將會以更大的能量爆發。自己可不能陷入京師黨爭中抽不出身,自己的事多着呢。

首先,自己已經決定全力發展火器,尤其是燧發槍,這就需要大量的鋼材,自己必須解決這個瓶頸。如此,自己就必須去趟鐵山,然後壓迫朝鮮鐵山節制使李光道,讓他加大對自己的鐵料輸出,這個非常關鍵。第二一個,自己要將大和島的朝鮮小朝廷送到宣州,打出旗號。

現在李倧的正統朝廷已經被困死在了漢城,而他的平壤陪都的監國兒子和陪都朝廷,也已經被日本人坑殺。李倧不管是投降還是戰死,他的朝廷都已經徹底的完蛋了,一個新的朝廷需要站出來,打起朝鮮的正統旗號,以宣示李慶朝廷的不合法性。

那麼,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書自己的朝廷,給光長君正名。

朝廷對朝鮮的局勢在錦衣衛的刺探下,早就洞若觀火。幫助朝鮮,這在整個朝廷已經達成了共識。但大明忙的是腳不沾地,根本就抽調不出錢糧,也抽調不出兵力來參與這場戰爭。於是在天啓詢問諸臣該如何處置朝鮮問題的時候,就出奇的意見統一。不管是東林還是閹黨,包括毛文龍的孤臣黨,都一致決定,名正言順的下旨,派毛文龍出兵朝鮮。

這三黨統一的基礎是,閹黨認爲只能毛文龍出兵,纔不打亂朝廷的節奏,這一點上看,閹黨還是想治理好這個國家的。

孤臣黨贊成,是因爲也有上面的原因,更是實際出發,東江鎮是孤臣黨實際的根基,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禦敵於國門之外,總比打爛自己的家要好。還有一個就是,現在閹黨在皇上的暗中支持下,一下拿下了東林六君子,驅逐了七十三賢士,風頭勁猛,已經有了不可阻擋的勢頭。

而一項和閹黨對着幹,牽制閹黨的東林,因爲元氣大傷,即便皇上和內閣再加以扶持,但精英盡去,也是有心無力,但皇上和內閣對將圈禁在東恭廠首善書院的七十三賢士表示了扶持,內帑撥付五萬兩銀子,支持首善書院那些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士子們的伙食,讓他們用輿論來牽制閹黨。但對閹黨的抑制作用卻是不大。

而爲了對抗閹黨,孤臣黨也希望毛文龍再取得幾次勝利,穩固孤臣黨基礎,增強孤臣黨聲望,和閹黨鬥一鬥。

在這一點上,毛文龍對日首戰告捷的消息一出,當時全國一片沸騰,毛文龍的聲望已經如日中天無人能比,他已經成爲了大明的中流砥柱。所有的官員百姓都認爲,只要毛文龍在東江,大明內地就可以心無旁鷲的幹自己的事了。

孤臣黨也因此水漲船高,英國公和沈光祚在朝中的話語也就底氣十足,他們就想再接再厲,徹底的打個翻身仗。

毛文龍請冊封光長君爲國王的摺子上去,大家沒有人反對,但卻考慮到,畢竟李倧沒死,這就拋棄人家不太厚道,然後研究來研究去,最終決定,來個折中,反正李倧早晚得死,他也沒了後人,就將光長君做爲備胎算了,冊封他爲監國,只要李倧一死,光長君立刻正名。而爲了顯示對光長君的重視,這次冊封的使臣,大明拿出了八賢王朱由檢,做爲對光長君暫時的委屈的回報。

毛文龍接到這個決定,不由得感慨,內閣那幫老傢伙真的是考慮事情周到啊,不是自己能比擬的啊。

現在的朱由檢年紀雖小,但已經成熟起來,尤其在左光斗和鄭國公的一面幫助一面輔導下,那真的是成績斐然。

而那些隨着他去的勳貴子弟,更是想要建功立業,嗷嗷叫着,將這信陽周圍千里的杆子劫匪水盜巨寇打的是望風披靡。最後大家乾脆,惹不起這幫爺,咱們搬家,於是,信陽周圍上千裡,竟然再也沒有盜匪,出現裡難得的幾百年沒有的安寧。如此,原先走別的道路的商賈,寧可繞遠,也要走信陽這一地區。

結果就是商賈繁榮拉動了經濟,稅收直線上漲,成爲了大明的模範區。而八賢王感念國家危難,將所有的稅收沒有按照封王的規矩,將他們佔爲己有,全部實打實的上繳了國庫。當時感激的左光斗涕零,感動的天啓哭泣,感動的戶部上書:“要是天下王爺都像八賢王這樣該多好?那麼佔據天下土地三分之一,佔據封地稅收幾乎達到了百分之六十的王爺所得歸了國庫,那就國庫豐盈了。

全天下的王爺們都在破口大罵這個不守規矩的八賢王,唯有兩個兄弟的叔叔福王,第一個站出來,向國庫捐獻了一百萬的平遼銀子。繼而將自己的王田封地的稅收和收入拿出一半上繳給國家,這讓小兄弟兩個感動莫名。看來,天下有難,還得是自己的親人啊(親叔侄)(這樣的事實不是作者杜撰,歷史上,福王真的這麼做了,歷史,真的冤枉了福王。)

投桃報李,也是大勢所趨,天啓下達了推恩令,凡有向福王這樣的,將一半的收入上繳國庫,朝廷將允許他們的子孫後代,或者買地或者經商,更允許他們科考,神宗時候搞了一半的王室改革,竟然在這種互相妥協之下,徹底的完成了。

因爲所有的王爺郡王算了一筆賬,自己即便將原先的稅收全部留下,但是隨着自己子孫後代的不斷增加,三代之後幾乎就養活不了他們了,如果大家接受皇帝的條件,放開對子孫後代的約束,反倒給子孫後代們留出了一個活路。於是就這樣,八賢王朱由儉的一個爲了親哥哥分憂的舉動,竟然讓幾代皇帝推行宗室改革而不成的辦法,竟然進入這麼奇妙的,在雙方妥協之後,順利的完成了。

結果就是大明的國庫,一下子多了三倍的收入,國家的各項運轉,也有了寬裕的資金,真的是皆大歡喜。

第310章 分兵出擊第1231章 兄弟玩笑第911章 一封家書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623章 示敵以弱第572章 野心的養成第1209章 大變突生第1343章 阿敏出擊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035章 計算繳獲第624章第976章 培養尚可喜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1416章 窮困潦倒第186章 再佔鎮江的後果第871章 絕不過河第1090章 咱們嚇唬他們去第356章 與敵對陣第1395章 滿清建國第977章 再造神器第957章 引君入甕計劃開始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1249章 收買人心第1193章 楊嗣昌的決斷第1208章 何去何從第1364章 放棄宣州第623章 示敵以弱第1181章 意見分歧第1434章 盧象升討債第439章 意義深遠第1018章 日本人的野望第1307章 密謀第1316章 誰都坑第464章 東林集會第075章 緊急動員第1697章 過把癮就死第474章 反咬回去第1073章 收編第068章 驕傲之心第406章 總結得失第195章 再回故里第776章 平息風潮第410章 下馬威第341章 街壘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176章 一馬當先第1240章 歇斯底里第480章 挖坑把自己埋了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1234章 幹我屁事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349章 發錢第181章 勇士爬城第1229章 改革的痛並快樂第1326章 老謀深算第1126章 滅日計劃第1398章 一心尋死的皇帝第1250章 暗中佈置第782章 口舌之爭第1133章 請封扶桑王第1286張 寧錦開戰第1111章 翻身殺回第1344章 目標鐵山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第853章 努爾哈赤的麻煩第1085章 談判的藝術第658章 未雨綢繆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316章 陷馬顯威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574章 慘烈戰陣第1188章 心結打開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1206章 天大的棋局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877章 嫌隙初顯第1252章 滅清第246章 不加賦稅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1690章 虛空的告別第638章 夜襲第1111章 翻身殺回第520章 嚴苛的規矩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1276章 發動羣衆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776章 平息風潮第1413章 經濟與戰爭課第102章 生死由天第183章 向袁巡撫討債的手段第1120章 火燒平壤第710章 悠忽來去第1176章 殺個和尚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1261章 滅清 清君側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