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水井抗旱

5月19日,是上朝的日子。

第一件事卻是朱由校提起的,“諸位愛卿,上次朝會時,朕構思了一個壓水井,可以讓井水自己人流到地面上來,還好,朕沒有讓諸位失望,已經研製出來了。衆卿一起去實地看看,”這樣利國利民又可以提高自己威望的事,朱由校當然要大肆宣揚一番了。對他來說現在敲打一下這幫目高於頂、但說起理科知識無限接近於是零的大臣們,是一種樂趣,這樣的人只有把他們的自信心、傲氣打敗了,他們纔對你佩服、尊重、敬畏,那樣才能把自己的政治主張通過他們來很好的執行,僅僅靠着手中的屠刀那效果並不顯著,以德服人嘛。

“衆卿無需懷疑,朕知道你們當中有許多的人不信,哪怕是已經聽到了宮中已經造出實物,並試驗出了結果,仍然是半信半疑,不要緊,事實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朕會讓大家看到,朕每說的一句話都是金口玉言,包括朕預言下個月的地震。劉掌印,給大家帶路。”你們不是不信嗎?好,就讓你們這幫自大狂們看看真正的結果就是。地下水到處都是,只不過是深淺而已,有了壓水井,對抗旱有着相當大的幫助。

作爲一個環境學者,當然知道地下水的過量開採(開採速度大於其補給速度)會造成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引起地面沉降。地下水位過高會對農作物生長不利,會造成漬害,若地下水含鹽量較高,則會產生土地的次生鹽鹼化。但就現在的人口總量,還達不到過量的標準。

一羣人很快就來到了保太殿東北角的水井旁,劉若愚上去住壓水井裡倒了一點引水,然後拿起手柄開始壓了起來,沒幾下,井水順着水管直衝水嘴,很快一桶水就接滿了,旁邊的小宦官提走又換了一個桶,接到一半時水勢開始小了,劉若愚又輕鬆的壓了兩下,水接着大了起來,很快三桶水接的滿滿的。看那輕鬆寫意的樣子,哪裡象是用了大力?

“來,朕也試試,”朱由校也上前動了幾下,效果也是一樣。

“衆卿,哪位願意來試試?”朱由校那小人得志更猖狂的樣子真的很欠扁,讓各位大臣恨的癢癢的,但形式比人強,這個朱木匠的技術和構思讓人沒法不服。

而這時候誰也不會沒腦子的談什麼奇淫巧計,誰都能想到,這是朱木匠爲了抗旱而造的一件利器,看那壓壓水井的動作,用力並不多,甚至比蹬水車都輕鬆的多,水一少壓兩下就可以了,只要井裡有水,那根本就是永無休止的流着,這要是配上水渠,旱災的問題能解決許多。

真的有人走了過去,試了幾下,效果還真不是一般的好,許多大臣都實事求是的開言稱讚,這讓朱由校更是‘喜形於色’,嘴角都扯到耳朵了。

回到太和殿君臣歸位後,朱由校直接讓羣臣談談吧,這樣的事情當然不能就這樣不了了之,要收拾成果。

大臣們也只是泛泛的談了壓水井抗旱的用途,也沒能說出個一二三來,一是因爲東西掌握在皇帝的手裡,如何打造、費工幾何都不知道,二是向全民推廣,怎麼推?是免費還是讓利,還是暴利銷售?這些都是問題,更重要的是壓水井再好,那也是放在井裡用的,哪裡又有如此多的井呢?所以這些潛在的問題不解決,羣臣也真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朕聽了衆愛卿的發言,也有一些見解,衆卿議議,首先,大家認爲這個壓水井能否做爲抗旱工具使用?”

“能!”傻子也知道的問題,但他卻非要說出來,這顯擺的真有些無聊。多象一個傻子幹了一件事情,到處的給別人炫耀,木匠的水平就是這樣,一點含蓄、城府都沒有,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有些大臣暗暗的鄙視着。

“好,既然能做爲抗旱工具,那下一步就是如何利用的問題了,這可是很考量智商的,”朱由校這句話還沒說完,大臣們都快瘋了,這朱木匠也太不要臉了,可讓他抓住理了,看他那得理不饒人的樣子,再一次談到了智商這個字眼,這不是寒磣人嗎?

“同時也是考量爲了百姓的生存,當皇帝的、當官的能做出多少貢獻,朕決定,由宮裡大量的打造壓水井,無賞的給各受災的地方送去。另外,由朕掏錢組織打井隊,赴各地打井。所有的錢、糧、材料都由朕來一力承擔。從卿認爲如何?”朱由校說完這話,把臉稍稍的向上揚起,高傲的看着下邊這羣整天以爲民請願爲擋箭牌的大臣們,這年頭雷鋒精神雖然沒有,但朕的奉獻精神也不一定弱了,朕倒要看看天天的一副爲民請願嘴臉的衆臣,你們又是如何爲民請願的?

“皇上聖明,”大殿裡的羣臣驚慌失措,這皇上瘋了吧。這打井本身就需要不小的銀兩,再加上這個壓水井,怎麼說這總體造價也得十兩銀子吧。要知道這個有多少田地需要平均一傾地搞一個,這全國就有一百萬傾田地,那就是一百萬個,這可是需要上千萬兩銀子。這皇上的手筆也太大了吧。

“皇上這份對天下百姓的心意是好的,但請恕臣斗膽說一句,這全國的田地如此之多,恐怕需要千萬兩以上的銀子。”顧秉謙被皇上說的嚇了一跳,這怎麼話說的?這一下子就出去一千萬。還好沒說讓朝廷出錢。但內帑少了,皇上的錢都花光了,最後不還得向朝廷伸手要錢?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小人亦有所爲,亦有所不爲。然君子之所爲者,乃天降之大任也,小人之所爲者,唯己利是圖耳。君子受命於天,成大事於己,任重而道遠,小人遇患而避之,無所得而不作,碌碌之無爲矣。故君子者,擔當也,臨危而受命,攬責於己身,弗卻而諉之,必有大成。愛卿,這段《論語》的義利,朕背的不錯吧?”

對論語朱由校並不陌生,平時就喜歡玩個附庸風雅,當然會背了,這是找機會給大臣們一個現身說法的機會,別整天的仁義道德說個不停,到了辦正事了,跑的比兔子都快。什麼愛民如子,愛不僅要說,還要做。(不許想歪了。)

“皇上天資聰穎,無一字錯誤。”

“這一段論語,朕非常喜歡,現在別說是上千萬兩的銀子,就是朕傾家蕩產,以後天天打傢俱賺錢養活宮裡的人,只要能解百姓之倒懸之苦,朕也認了!願衆卿要能切實的能夠把愛民如子切實的履行,莫要搞什麼,‘愛民如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執法如山,錢山靠山其爲山乎,’這一套,最後害人害已。”

這話說的硬氣,語氣也重,擺明了,朕已經做出了表率,你們這些當大臣的,也別整天的拿爲民請願來說事,朕可以爲了子民做出義賣、白送壓水井,而你們呢?這話要是傳出去,老百姓會怎麼想?誰還好意思去造反?就算是造反了,難倒還提出什麼推倒昏君的理由?這樣的昏君你們可着歷代的皇上找一個出來看看,寧願自己去打傢俱去,也要給子民們送壓水井抗旱,這樣的領導幹部再遭人罵,那隻能是前世那樣沒良心吃着肉叫小平的‘人類’了,是人嗎?

皇上的表率作用,讓許多的大臣爲之汗顏,誰都知道皇上愛錢,但如此千萬兩銀子說拿出來就拿出來,這氣魄還真是不小。最起碼自己是做不到的。而自己卻想着爲了給人以愛民的形象搞個連自己都不信的祈雨,這其中的氣度差別可不是一點兩點。

不過羣臣並沒有算對帳,朱由校是打算在全國的範圍打井裝壓水井不錯,但這個全國僅僅指的是旱災區,而且主要是自耕農。那這範圍可就小的多了。而且只要造好了壓水井,往地方上一拉,再找一些打井的專業人士指導,人工基本上就可以在當地籌備了。這樣的善事,百姓當然是自己幫自己了。所需錢糧也並不多,挖鐵礦、煤礦不用什麼本錢,除了人工費並不費幾何。造當然也是一樣的道理,這事基本上有個一二百萬足矣。

大家都對朱由校的大度仁慈充分表達了讚揚,這種行爲要不讚揚的話,那就奇怪了。

再下來開始今天的朝會。第一件事是河南關於支援四川‘奢安之亂’打仗所花的銀子數目問題,一大堆的數字讓朱由校聽的暈頭轉向,什麼“河工銀三萬兩、招兵餘銀四百兩、尚有三十萬一千二百八十二兩於內支放軍餉、明白銀,無花名、給賞雜役,有名色無甲乙的數支過銀、非軍餉正額浪費支過銀,解川無著落銀,置造軍器,至於開封府京邊銀二萬兩,”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還什麼明白銀,無著落銀,這是人類的語言嗎?真的聽不懂,反正現在四川也勝利了,估計就是查也查不出什麼結果,扔給有司吧。

第150章 仲尼日月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575章 永久自行車第407章 親軍之熱第416章 試試火槍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277章 巧治大臣第370章 袁公到朝第407章 親軍之熱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59章 御用調料第35章 魏公貪權第218百姓衝陣第111章 天主傳教第369章 燧發槍現第342章 大明宗室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304章 常州風災第671章 襲擾不停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624章 血戰雪原第567章 圍點打援第653章 浴血奮戰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741章 海選過八關第69章 義賣前奏第516章 京城地產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564章 對付遠程第192章 宮刑淨身第731章 神童傳說第641章 馬匹登陸第181章 漢奸逃了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4章 災難現場第269章 走馬換將第128章 三百神弩第331章 遼東鐵心第392章 峽谷疑雲第90章 氮磷鉀肥第37章 御膳始末第527章 韃靼之計第353章 砸車運動第455章 泥船加快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108章 合法採礦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107章 國公怒火第42章 又見抄家第381章 大兵壓境第346章 冰河新城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742章 對大明精英抵賴第407章 親軍之熱第40章 衆無名白第138章 散朝以後第19章 抄家收穫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686章 掃蕩莊子第33章 割股療親第526章 韃靼高手第567章 圍點打援第325章 向着港口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531章 闖王獻計第648章 建奴炮陣第24章 八千淨軍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669章 恩養漢人第301章 臨陣磨槍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125章 留聲機現第509章 發電電動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541章 收購甲骨第123章 求極之始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82章 大練鋼鐵第444章 邊兵長跑第527章 韃靼之計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549章 一己之私第308章 草原會戰3第624章 血戰雪原第726章 遼東西線第506章 哈密功略第500章 吾皇至尊第803章 大明關稅第150章 仲尼日月第251章 商人逐利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604章 汽油彈彈第145章 選舉皇帝第615章 糧草功略第576章 盧公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