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試槍

本來海狼自產的燧發槍爲了提高威力,比起明軍常用的鳥銃就增大了口徑,提高了彈丸重量,加大了燧發槍的威力,但是卻造成了射程相對縮短了一些,後來爲了提高射程和精度,於孝天讓部衆使用的時候,用小布片包裹住彈丸,將彈丸塞入槍膛,提高閉氣姓能,增加射程。.

但是這樣做的效果提高有限,正兒八經的和合格的小口徑的鳥銃相比的時候,射程還是不佔優勢。

所以對此戰兵多少有點微詞,不過在威力上,海狼的燧發槍還是相當有力的,五十步之內,基本上可以洞穿鐵甲,七十步也可以穿透皮甲,甚至在百步的時候,也有一定的殺傷力,可以殺傷無防護的敵人,但是精度就已經很慘了,就算是最優秀的射手,用最好的燧發槍也無法保證十槍之中,有一槍能準確命中百步外的人體目標大小的靶子。

而明軍使用的合格的鳥銃,有時候可以做到較爲準確的命中七十步之外的目標,這一點比海狼的燧發槍要強一點,但是威力卻很有點不足,只能殺傷一些無防護的目標,厚實點的皮甲都穿不透,鐵甲就更不用說了。

至於明軍用的最多的三眼銃,就更不用提了,有效射程只有二三十步,而且沒有瞄準的功能,只能憑着射手概略姓的瞄準,打中目標的機率很低,基本上大部分射出的銃彈,都不知道飛哪兒了,只能應付大規模密集敵羣,起到一定的效果。

於孝天也不給孟飛解釋什麼,只是說道:“我可以告訴你們,雖然這種彈丸重了許多,但是絕對還是可以比你們以前用的圓形的銃子要打的遠得多,還要打得準的多!你們只管先看,一會兒再告訴你們爲什麼!”

靶場上這個時候在五十米、七十米、一百米、二百米甚至是三百米的地方,都豎起了人形標靶,靶子的人形心臟部位用白灰畫出了一個圓點,腦袋處也畫出了圓點。

於孝天看劉旺已經做好了射擊準備,他知道劉旺是個狂熱的射擊愛好者,只要閒着沒事,就會跑去練槍,有時候晚上還要端着他專用的那支精度很好的燧發槍,對着燈火練習瞄準,功夫不負有心人,劉旺的射擊水平,在海狼之中,絕對屬於佼佼者,在使用那支爲他專門精心打造的燧發槍的時候,這傢伙曾經創造過百米之外,十中四的超好記錄。

就算是海狼戰兵之中,最優等的射手,也沒人超出過他的記錄,所以劉旺其實算是一個合格的狙擊手,只可惜他用的是滑膛槍,有效射程太短,要不然的話會相當厲害。

“先打五十步的那個靶子,校一下槍再說!對了,靶子是多厚的?”於孝天對劉旺說道,接着問負責設立靶子的那個兵卒道。

“啓稟大當家,靶子是按照大當家的吩咐,設成三層木把,每層木靶厚半寸,都是松木板做成的!中間間隔三寸!”負責設立靶子的兵卒趕緊答道。

於孝天點頭道:“差不多了,試試吧!”

孟飛和方安一聽,就來精神了,他們用的燧發槍,雖然威力足,但是五十步也只能打穿兩層木靶,而且木靶不能間隔太多,基本上要挨着才行,但是今天於孝天卻在五十步之外,設立了三層木靶,還之間要間隔三寸,這就有點懸了,這燧發槍看起來裝藥也不多,彈頭是重了點,但是能打得穿這麼多層木靶嗎?

“遵命,先打五十步立靶!”劉旺大聲的應命道。

說完之後,他立即便端起了這支槍,兩腳分開,一前一後,穩穩的站定,將槍托結結實實的頂在了肩窩處,獲得了一個穩定的支點,左手前伸,托住了槍身下部,右手握緊了槍托將食指搭在了扳機上,打開了保險。

衆人都停止了交頭接耳,平心靜氣的望向了那個五十步之外的立靶。

劉旺調整了一下呼吸,微微放鬆了一下右手,通過槍管上的照門和準星,開始瞄準了目標,直到他覺得完全有了把握之後,才輕輕的扣動了扳機。

只聽砰的一聲槍響,槍口處騰起了一團白煙,衆人只見五十步外的那塊立靶上立即迸出了一些木屑,眼尖的人立即便看到立靶心臟部位的那個白點靠左的邊緣處出現了一個窟窿。

“漂亮!正中靶心!劉兄弟的槍法實在是高明!厲害,厲害呀!”有人立即拍起了劉旺的馬屁。

劉旺放下槍,對於這次射擊感到不太滿意,說道:“還算是差不多吧,第一次用這杆槍,沒能打中正中心的位置,不能算好!這支槍似乎不能瞄的低,比我以前用的槍,彈道好像要高一些!後坐力好像也大了點!不過不要緊,調整一下,下一槍應該打的更準!”

於孝天當然知道這是爲什麼了,劉旺還是按照老習慣進行瞄準,卻不知道這種線膛槍的彈頭初速高了很多,彈道也低伸平直了很多,他按照老習慣瞄準,肯定打的會高一點,這在五十米的距離上還體現的不明顯,如果拉遠到一百米的時候,會更加明顯,甚至脫靶的可能姓都有。

這個時候看靶的人從靶子後面掩體裡面先是晃動着一面小白旗,提示他要站起來了,不要再開槍了,等了一會兒之後,看靶子的人才站起來,伸頭看了一下靶子,立即大聲叫道:“九環!落點左上方!打穿了!三層木把全穿!”

孟飛一下就蹦了起來,立即驚呼道:“哇!居然真打穿了!厲害厲害!哈哈!這下就算是讓人披上三層甲,五十步也能把他打死了!”

劉旺接着裝彈,再一次射擊五十步的立靶,這一槍經過他調整之後,精度更好,直接是十環,而且正中碗口大的白點正中間,屬於十環中的十環,打的非常準。

報靶的人立即叫道:“十環正中,絕對十環!全部擊穿!”

劉旺這次比較滿意了,嘴角露出了一絲得意的微笑,點頭道:“這次還差不多,我把槍口壓低了一點點,果真打中了!這槍精度很高,比我那支最好的槍還要準一些!”

但是其他人這會兒關心的都是這支槍的威力上,因爲五十步打中靶子,對不少人來說,難度並不大,戰兵營裡面有三成火槍手差不多可以做到一定概率正中靶心,而他們驚訝的是這支槍的威力,五十步之外,居然可以輕鬆穿透三層木耙,這就不是他們常用的那種燧發槍可以做到的了,而且還是槍槍穿透,說明這支槍的穿透力還不止如此。

“七十步的別試了,直接試試一百步的那塊靶子!”於孝天對劉旺的射擊水平是相當有信心的,七十步對他來說,難度不大,他故意要讓劉旺體驗一下這種線膛槍真正的優勢。

劉旺答應了一聲,於是立即端起槍,開始瞄準一百步遠的那個立靶,平心靜氣的調整姿態,照準了瞄點扣動了扳機。

平時劉旺也常常訓練射擊一百米遠的目標,但是那是用的滑膛槍,即便是屬於精度很好的滑膛槍,在一百米之外的距離上,想要命中人體大小的靶子,也要藉助不少運氣才行,而劉旺曾經創造過十中四的記錄,這在用滑膛槍的時候,已經算是人品大爆發了。

今天劉旺改用了這種線膛槍,按理說對付一百米外的目標,已經沒有多大的問題了。

只聽砰的一聲響之後,衆人紛紛望向了一百米之外的立靶,有人開始掏出單筒望遠鏡來觀察,但是隨即百米外的報靶人站了起來,看靶之後大聲叫道:“中靶!命中頭部!三層標靶全部穿透!”

衆人聽罷之後頓時一陣歡呼,紛紛在此稱讚起了劉旺,說劉旺打的好,這麼遠距離居然直接命中百步外的人形靶的頭部,實在是厲害,更重要的是他們聽到了報靶人的叫聲,百步之外,這杆槍居然愣是還是把三層木靶打穿了,說明這杆槍的威力真真是大大超出了以前他們用的那些燧發槍,要是換做是他們常用的那種燧發槍的話,就算是人品大爆發,打中了百步之外的立靶,最多也只能打穿一層木靶就不錯了,這個距離上能打穿一層木靶,就足以保證將穿皮甲的目標射殺了。

可是這杆槍居然在百步之外,一下還是穿透了三層木耙,這就說明就算是敵人穿上兩三層鐵甲,也能將他身上的甲冑穿透,足矣殺傷敵人了。

這一下衆人都大大感到震驚了,倒不是因爲劉旺的槍法太好,而是對這杆槍的穿透力感到十分驚訝。

但是劉旺卻連連搖頭說道:“不對呀!不對!”

孟飛扯着嗓子問道:“你都打到人頭了,還有啥不對的?百步外第一槍就打中頭部,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呢!”

劉旺立即搖頭道:“不對不對!我瞄的不是頭部,我瞄的是胸部,怎麼可能打到頭部呢?一般情況下,火銃就算是打到靶子,銃子也會落的低一點,我故意瞄高一點,就是想打胸口,怎麼瞄住頭,就打到了頭呢?

這杆槍的彈道也太直了點吧!不成,讓我再打一發試試!”

第268章 產業轉移第176章 意外的襲擊第119章 小挫第102章 開拔第68章 雞公車第82章 正主第7章 謠言的力量第170章 談判第68章 皇城被圍第139章 逞威第134章 內閣第309章 新丁第49章 齊人之福第128章 巡撫來了第13章 各路反應第255章 滿目瘡痍第129章 勵精圖治第295章 土人輔兵第63章 強攻3第139章 兵敗如山倒第102章 馬臉殞命第230章 揮師泉州灣第7章 南日水寨第280章 軍火生意的暴利第124章 下一站淡水河第113章 漁農稅第176章 意外的襲擊第29章 大禮第91章 基隆炮作2第188章 伏擊第220章 徵收供奉第145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61章 糊塗之戰1第201章 一戰潰之第46章 巡視新船寮第9章 李宜來賀第184章 接應來遲第252章 夾尾而逃第182章 林易陽的身世第220章 威脅第149章 火攻第129章 勵精圖治第117章 老大來了第77章 困坐愁城第62章 剿撫不定第15章 強行出關第217章 適者生存第189章 震怒第110章 包餃子第118章 踏陣第155章 勳章制度第66章 沼氣池第62章 村子第87章 洪承疇來了第107章 新秩序第39章 逼上梁山第29章 立威第153章 敗退第48章 等待中的疑惑第190章 一拍即合第75章 豁然開朗第187章 南望第76章 殉爆第109章 愧疚第29章 螳螂捕蟬3第4章 以下犯上第122章 火攻第211章 不眠之夜3第41章 結拜第208章 橫刀自刎第196章 混亂第211章 兵發圍頭灣第135章 劃界第106章 圖窮匕見第170章 捏鼻子認了第171章 張虎有請第133章 逼迫投效第149章 決死一搏2第223章 交鋒2第178章 釜底抽薪第127章 忠將救主第59章 勸降第19章 卑劣的戰術第223章 垮塌第11章 合作意向第21章 攤牌第68章 皇城被圍第5章 獻策倒魏第156章 消息走露第91章 老子是賊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84章 天下大勢第129章 勵精圖治第159章 孫撫臺第108章 挺進平度州第243章 另生一計第31章 決戰2第60章 水利第170章 捏鼻子認了第307章 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