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霸氣朱元璋

“你們對咱這個安排,是有什麼不同的意見?”

奉天殿,朱元璋從金臺上方換換走了下來,哪怕白髮蒼蒼,精神上有些萎靡,但是氣勢依舊氣吞如虎。

在大殿前方的是諸多藩王,包括已經成年及冠,被封爲秦王的皇子。

後面則是一衆文武大臣。

就在剛纔,朱元璋宣佈,立朱允炆爲皇太孫,經由欽天監定冊封時日。

此言一出,朝廷衆臣頓時沸騰,前面幾個藩王更是一臉陰沉。

自古以來,皇位繼承這一塊,便是受到朝野上下的高度重視。

因爲這關係到一個帝國的興衰。

嫡長子繼承製,是封建帝國的核心宗旨。

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就是嫡長繼承製。

一夫一妻制的實行,便是嫡長子繼承製的基礎。

該制度起於商末,定於周初,數千年以來,一直被諸多貴族,皇室定爲核心。

包括一些鄉紳,地主,大戶人家,也是以次爲基準。

至於後面的延續,便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兄終弟及。

正妻生的兒子,便屬於嫡子,如果都死光了,那就從庶長子裡面挑。

如果沒有子孫後代,就從兄弟裡面挑繼承人。

從法理上來說,目前最有競爭資格的便是老二秦王朱樉以及嫡孫朱允炆。

現在朱允炆站在金臺旁,身穿袞服,顯然是得到了朱元璋的認可。

此刻,衆多皇子面色各異。

秦王朱樉面色尋常,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爲,如若不是大哥朱標在其中周旋,自己老爹說不定已經把他藩王的身份都給廢了。

雖然他也妄想過皇帝位,理智告訴他除非老爹瘋了,纔會把皇位傳給他。

至於老三朱棡,面色上有些不愉,他認爲自己還是很有機會得皇帝位的。

朱棡修目美髯,顧盻有威,多智而殘暴。

洪武十一年就藩山西太原後,因爲廚子的事情,和老爹朱元璋起了衝突,差點被廢了王爵,也是因大哥朱標周旋,得以倖免。

不過朱棡認爲這件事都過去這麼多年了,自己也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現在得皇帝位也是可以的。

只是看到朱允炆,微微猶豫後,朱棡最後並沒有說話。

“稟父皇,兒臣認爲侄兒允炆,如今年齡尚幼,且還未及冠。”

“如今我大明看似平穩,實則北有蒙元殘餘,沿海有倭寇騷擾不斷,西域諸國更是蠢蠢欲動。”

“以侄兒如此年歲,何以能擔當如此大任,兒臣懇求父皇三思而行。”

看着朱元璋走了過來,此刻的朱棣再也忍不住的上前一步,作揖說道。

雖然早就猜到了父皇的心意,但當真正聽到的時候,朱棣感覺自己還是不能接受。

自嫡子而算,二哥朱樉,三哥朱棡,曾經都差點被父皇廢除王爵,說明德行有失,不配繼皇帝位。

大哥薨,二哥三哥都不行,那麼他這個老四,就是名正言順的有了繼承權。

況且這些年來,在德行等各方面來說,他都從未讓父皇失望過。

前年即洪武二十三年,不費一兵一卒招降乃兒不花,更是轟動大明,立下不世功勳。

侄兒朱允炆,不過一乳臭未乾的小兒,久居深宮,連這南京城都未曾出去過。

不曾參與朝野諸事,讀了一些儒書,有什麼能力,憑什麼能夠成爲這大明日後的天下共主。

金臺上的朱允炆,此刻目光緊緊的放在四叔朱棣身上。

所有的藩王,文武大臣們都沒有反對,唯獨這個四叔站出來反對。

這讓本來就對四叔朱棣看不過來的朱允炆,一下子就記恨上了。

同時,他的心中也有些許緊張,畢竟四叔朱棣說的這些話,聽上去也是很有道理。

包括一些大臣也是微微點頭,對於朱棣的這個言論比較贊同。

不過當朱允炆看到莫不作聲的皇爺爺的時候,心中的緊張一下子就消散了。

陪伴多年,朱允炆對於皇爺爺的性格很是瞭解,這番模樣,顯然皇爺爺要發怒了。

果不其然,就在朱棣面有得色的時候。

朱元璋的幽幽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老四你的意思是,北邊的蒙元殘餘,你這個當叔叔的,是沒辦法給自家侄兒擺平。”

“還是說,你們這些鎮守邊疆的諸王們,是沒有能力抵抗爲自家侄兒,爲這大明,擋下那些貪婪的豺狼嗎?”

到第二句話的時候,朱元璋幾乎是咆哮着對着一衆藩王呵斥。

聲音在整個大殿內迴盪,九大塞王首當其衝,一個個嚇得渾身顫抖,連忙躬身道:“兒臣不敢。”

諸多大臣,周邊宮女太監,值守侍衛,更是立即跪倒匍匐在地。

聖上雷霆震怒,他們要是還站着,那便是蔑視帝王威嚴。

朱棣被這一句話,震動哆嗦了一下,感受到父皇壓迫的目光,不敢與之對視,退後一步,有些不甘的說道:

“兒臣自當爲侄兒永鎮邊疆,爲我大明,護衛山河。”

這個時候的朱棣,已然對剛纔的話極爲後悔。氣憤之下,已然是當個出頭鳥。

現在的他已經不想着什麼皇帝位了,若是一個不好,保不準父皇就削了他的王爵,收了他的藩地,召回京師養老。

若是這般,那可就涼涼了。

知子莫若父,朱元璋看着老四朱棣,心中的確在思索,是否要將老四的藩地收回來。

因爲他已經感受到了老四心中的不甘。

老四很能打,這個朱元璋心中是非常清楚的,衆多兒子中,在性格上最像自己的,就是老四朱棣了。

長大後的老四,朱元璋對其很是喜愛。除了老大朱標外,其他皇子中,也就是老四朱棣表現得最爲優異了。

把皇位給老四,其實朱元璋心中並非沒有想過這個可能,但是很快就被他自己否決了。

想要讓老四繼位,首先做的就是以德行有虧,廢除老二和老三的王爵。

老四這才能名正言順的即位。

只有這般才能保證整個大明的皇位更替,可以平穩過渡。

但這對於老二和老三來說,就太不公平了,也同樣會埋下隱患,這是朱元璋不想看到的。

再者,現在的大明也不需要好戰的皇帝,哪怕才華平庸些,能夠守住他留下的基業就可以了。

朱允炆純孝,時常陪伴在他的身邊,和諸多文臣的關係很是不錯。

要治理天下,終究還是隻能靠着這些拿着筆桿子的文臣。

這便是朱元璋思慮再三選擇朱允炆的原因。

一頓糾結過後,朱元璋終究還是沒有收回朱棣的藩地。

這是因爲他看到了旁邊嘴角微翹,幸災樂禍的老三朱棡。

老三和老四的矛盾不睦朱元璋當然心知肚明。

朱元璋見朱棣臣服,冷哼一聲後便轉身走回金臺上。

不過同時心中也在思索。

老三朱棡怕是壓制不住老四朱棣。

便是去年老十六朱權被封寧王,藩地大寧,當是要多給些兵馬纔是。

且藩王只掌握一部分兵馬,還不能干涉地方行政,錢糧都由地方官府給予,可以說限制的死死的。

朱元璋心中思索過後,這才放過朱棣。

此刻的朱棣,重重的緩了口氣,整個後背都被冷汗溼透了。

第403章:並不神秘的欽天監第510章:冊封世子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三十八章:朱英的錦囊妙計第797章 教化海外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699章:連夜跑路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第二十一章:爺孫倆的第一次見面第472章:夷三族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545章:朱元璋垂簾聽政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第576章:北元都得念着太孫的好第727章 公若不棄拜爲義父第822章 縹緲無蹤張三丰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332章:委屈的朱允炆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617章:公主殿下不見了第796章 讓全世界都學漢語第743章 梨園看戲勾欄聽曲第476章:大明不公平的對待第360章:莫要高看了天下文人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554章:接管占城王宮第729章 我打你可以你打我不行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權第626章:狩獵第429章:三分知縣第185章:朱棣的野望第582章: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第二十八章:怎麼就當真了呢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569章:內亂的北元第368章:孝陵祭奠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408章:陳慕月終入宮第688章:鎮壓暴亂,直接開火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764章 全面戰爭的來臨第129章:大明農業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494章:大明的快速發展第334章:帝王心態第370章:冒牌太孫第180章:謹慎的朱英第760章 撥款二十億寶鈔第436章:等待神風的倭國第689章:大明簽證的風聲第518章:出海第478章:朱英的長生牌位第212章:憤怒的朱英第427章:朱英的果決第747章 那我能跟着一起去嗎第127章:不跟大孫走的都下去吧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第120章:蛻變的朱允炆第660章:南巡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681章:親手放出牢籠第四十三章:暴躁老哥朱棡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第429章:三分知縣第139章:朱允炆謀劃第376章:軍中思想的變化第二章:姚廣孝狂喜第633章: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808章 倭國給高麗送糧食第648章:大明的手越發長了第749章 邊關要道第三十四章:挖墓第457章:京師繁華下的陰影第170章:對高麗往後的安排第455章:西南邊境的爭奪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719章 蒸汽機就這麼造出來了?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506章:敕封涼王的可能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572章:來自於大明的咆哮第642章:大明在中東的強勢第492章:爺孫間的和諧發展第104章:朱高熾的發現第434章:手段第811章 萬世基業的可能第561章:草原上的征伐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718章:藍玉的報復,海島局勢第七十二章:皇嫡長孫朱雄英第八十一章:大小琉球國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三十六章:回憶第744章 來自於後世的快樂第779章 把機會留給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