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倭寇

朱元璋的性格猜忌,多疑。

和他本身的喜歡深究有很大的關係。

用後世的話來說,可以算是一個推理家了。

朱元璋目光狠狠的盯着老二朱樉,也不說話,只是仔細的看着。

朱樉不敢和父皇對視,心虛的他,不由微微低頭避開。

哪怕到了這個時候,他還幻想着這件事不牽扯到鄧氏的身上。

府邸裡的事情,父皇一般都不會監視,對於這個情況,朱樉也是知道的。

或許朱元璋沒有和朱英聊過關於鄧氏的事情,這個時候不見得有什麼頭緒。

但是聊過之後,朱元璋就很容易想到。

能夠讓自己的兒子對自己撒謊,唯一的可能,就是想保住那個人。

在秦王府裡,能夠讓兒子去保的人,也只有鄧氏了。

這般想下去後,朱元璋眼睛微微眯起,呵斥道:

“說,是不是你給讓給她的膽子,讓她把咱的玉佩給摔碎的,區區一個妾室,就讓你忘了你娘,忘了你爹不成!”

聽到朱元璋的訓斥,和話語中的怒氣。

朱樉一下子就慌了,他甚至都想不到,爲什麼父皇一下就知道這個玉佩是次妃鄧氏摔的。

卻又突然說是自己指使,怪罪到自己頭上。

於是下意識的辯駁道:“父皇,兒臣怎麼會幹這等事情,這一切只是因爲鄧氏並不知道是父皇的玉佩,還以爲是茶樓送來賠罪的禮物。”

“而後有些氣急,兒臣還未來得及阻止,就摔成這副模樣了。”

聽到這話,朱元璋哪裡還不明白自家兒子的心思。

不過現在的朱元璋,卻沒有了剛纔的暴怒。

只是冷笑了一下,召喚蔣瓛入內。

“陛下!”蔣瓛面無表情,單膝跪地。

朱元璋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朱樉,感嘆道:“鄧愈啊鄧愈,你一世英名,沒想到最毀在自家女兒手裡。”

說完後,便對蔣瓛下令道:“傳咱的諭旨,秦王次妃鄧氏,欺君罔上,德行有缺,特賜鴆酒一壺,以全體面。”

“臣遵旨!”蔣瓛得令後,轉身離去。

匍匐在地的朱樉整個人都在哆嗦,喉嚨數次吞嚥,卻不敢說話。

也不敢出聲求情。

遲疑了半晌,這纔有些發顫的說道:“謝父皇恩典。”

這確實已經算得上恩典了。

也是朱元璋認爲,次妃鄧氏雖然是妾室,多少也算得上幾分自家人的意味。

或許也是給鄧愈的幾分情面。

洪武十年十一月,鄧愈病逝。

朱元璋聞訊大哭,停止上朝三天,親迎靈柩祭奠,並追封鄧愈爲寧河王,諡號武順,肖像掛在太廟中享祭。

朱元璋還親自選擇墓地,將鄧愈安葬在南京雨花臺,墓前置六對石翁仲石馬,山上遍地松柏,禁止砍柴打獵。

並命人將鄧愈的功績寫入《洪武功臣錄》。

曾言:友德隨咱二十二年,東征西討,嚐盡辛苦,鎮守八州,有功無過。

甚至親筆留字:天生元輔兮輔我定乎九州,溯其功勳德業兮實無人以可侔,垂凜凜於尺幅兮直與河嶽而長流。

朱元璋也懶得去查鄧氏的一些劣跡了。

大孫的話,肯定是作不得假。

真要清算下來,剝皮充草,凌遲處死都不爲過。

一壺毒酒,還能得個全屍。

“你這孽子,便好好跪在這裡,給咱面壁思過,天黑前不許離開。”

朱元璋恨恨的看了眼朱樉。

說完直接出門而去。

之所以讓朱樉留下,朱元璋也是算照顧了自己這個兒子的心態。

“兒臣遵旨!”朱樉的聲音中,帶着一絲絲哭腔。

.......

“這般看來,倭寇將會在近期內,襲擊大明沿海了。這個情報可屬實。”

院子裡,朱英還在查看情報。

便是有一條獨特的情報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是海外的情報,是通過海外經商所得來的。

其中講述的便是,倭寇現在的戰亂已經接近了尾聲。

目前的倭國,真是屬於南北朝時期,同時出現了南、北兩個天皇,並有各自的傳承。

對於倭國南北朝時期具體什麼時候結束,尤其是倭國的歷史。

朱英哪裡會記得這些。

只是在向倭國銷售雪花鹽的時候,順帶着收集情報。

目前倭國內的情況便是,南朝的後龜山天皇一路兵敗,北朝的後小松天皇已然取得絕對的優勢。

在戰爭中失敗了的封建主,就組織武士、商人、浪人,準備到大明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和搶掠騷擾。

“東家,這個情報已然是月前的事情了,恐怕是現在的倭寇們,可能都開始出發渡海,前來大明。”

張伯沉聲說道。

對於倭寇,張伯也是十分痛恨。

作爲東海女真,即野人女真部落,可沒少跟倭寇打交道。

對於倭寇的惡毒,連不足車輪高的小孩,還有懷孕的婦女都不放過的行爲,恨之入骨。

便是他們被稱爲野人,沒有禮義廉恥,戰勝其他敵人或者部落後,也不會幹出這等喪盡天良的事情來。

朱英的臉色,逐漸的陰沉下來。

“立即通知過去,調集我們在沿海地區的所有力量,嚴防死守,務必不能讓倭寇太過囂張。”

聽到這話,張伯有些遲疑的說道:“可是東家,我們在沿海地區的人手不夠,恐怕....”

朱英聞言,眉頭深鎖。

對於沿海地區的情況,他當然心中清楚。

倭寇是其中的因素,還有那些走私海商也是很大的問題。

相互勾結之下,纔是沿海最大的毒瘤。

便是大明實行海禁,纔對其有所阻止,不然氣焰更爲猖狂。

朱英和這些走私海商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

明面上是合作雪花鹽的生意,幫忙銷售。

暗地裡早就血戰多次,朱英也折損了不少人手。

“必須要想個法子,讓朝廷重視這個問題。”

朱英心中開始思索對策。

這一次的衝擊,絕對比以往要來得更爲猛烈。

受到海禁的影響,大明得不到情報消息,對此完全沒有防備。

到時候事情突發,再傳訊到大明京師的時候,顯然爲時已晚。

思索片刻,老爺子的身影從腦海中一閃而過。

“看來此事,只能藉助老爺子的身份了。”

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654章:逐漸沒落的高棉帝國第156章:聽說,你想見我(除夕快樂,求月票)第九十五章:西平候病逝(求訂閱求月票)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殺第231章:大明的嚴重問題第122章:孝陵衛殉葬第363章:除夕夜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五十五章:別嚇我啊第162章:呂氏的高明手段第三十六章:回憶第813章 倭國進行的豪賭第669章:劉勝下線第195章:不過一小孩罷了第291章 :大明四大商會(求訂閱求月票)第311章:拜見諸位叔叔(求月票)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521章:教化自神話體系入手第538章:釣魚如釣國第215章:雷厲風行的朱元璋第552章:大明的強盛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696章:破局的方法第457章:京師繁華下的陰影第503章:草原中的天才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187章:朱英演武,被震撼到的老爺子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713章:出征吐蕃,針對帖木兒的對策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356章:呂氏,呂氏!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九十九章:黃子澄的苦澀(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三章:我沒事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第635章:新羅婢,菩薩蠻,崑崙奴第二十六章:朱英身世的漏洞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606章:大明擴軍,備戰天下第727章 公若不棄拜爲義父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四十三章:暴躁老哥朱棡第106章:朱英出手第324章: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第577章:北元漢臣迴歸大明第798章 大明的強大超乎你想象第573章:皇對皇第735章 在倭國的漢人遠征軍後代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輿論權第530章:占城國讓城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七十三章:我沒事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259章:太孫印璽第686章:朱英的傳奇神話故事第166章:火繩槍出(求月票求訂閱)第112章:謀逆第729章 我打你可以你打我不行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誡第349章:正旦將至第363章:除夕夜第353章:冠名,給陛下拜年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300章 :勞改創收第420章:軍事學院,開學典禮。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彙報欠更第273章:大閱兵的豐厚獎賞第722章 朱英的忽悠,朱元璋的溺愛第164章:寧妃第十四章:朱元璋的思念第652章:淮西勳貴集團的尷尬處境第546章:七日奏報第431章:蘇州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819章 美洲大陸的發現第192章:安南借兵?要多少給多少第237章:最喜歡摸魚的朱英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519章:爲後世子孫留點東西第291章 :大明四大商會(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八章:忠誠,信仰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都310章:罪在當代,功在千秋(求月票)第258章:朱元璋的血脈傳承第353章:冠名,給陛下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