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

南巡的啓動,在朱元章等人看來,不過是一次遊山玩水。

可實際上,對於整個亞歐大陸的局勢,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邸報上的消息很快就開始擴散,起了心思最多的,當然就是各地商人,或者說海商。

這是朝廷釋放了很明顯的訊號,那就是對南洋的重視。

此時,南京城內,在朱元章等人剛離開不久,數個家族的人便就聚集在了一起。

三進的大院子,在京師裡這樣的院子已經成了天價,起步都是數十萬貫寶鈔。

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然,即便是朱英也沒有辦法來進行限制。

院子裡有不少的僕從,比起房價,僕從微薄的工錢不值一提。

屋子裡,三大家族的負責人會面。

“我果然沒有猜錯,朝廷的意思,是要對整個南洋的吞併,把南洋變成大明後花園。”

“這樣的想法,只會是太孫殿下才有,這對於我們未來的產業,有着不可估量的收益。”

方營開口說道。

將近四十歲的他有着一雙銳利的眸子,只是皮膚有些黝黑,這是曾經長期在海上所造成的。

方家本是個小家族,或許連家族都稱不上,但方營很有眼光,這幾年憑藉對朝廷政策的分析,成功獲取了不少的財富,算是真正白手起家的典範。

“方老闆的目光,一直是這麼的獨特,只是上次太孫限制土地的販賣,讓方老闆損失了不少吧。”

“這次若下這麼大血本去搗鼓南洋的田產,也不知道還會不會又成上回這樣。”

袁慶語氣中帶着幾分嘲諷,這也不能怪他,他上次被方營說服,投資了大量錢財到田產上,結果現在虧得一塌湖塗。

現在方營又鼓動大家一起去搗鼓南洋的田產,這讓他有些沒什麼興趣。

方營看向袁慶,並沒有惱怒的意思,只是說道:“是虧了不少,我虧得更多。”

“但這幾年來,袁先生跟着我一起,可沒少賺,比起虧損的這些,不過是十之一二罷了,若是袁先生不想跟着一起做,儘管出去便是,那邊就是大門,難不成我還要攔着袁先生離開?”

袁慶聽着這話,臉上閃過幾分惱羞成怒的味道,但最終還是一言不發。

就如方營所說,這幾年跟着一起真的是賺了非常多的錢財,家族的資產都翻了好幾番,說離開,那是肯定不行的。

但還是滴咕了一句:“當初你沒錢的時候,可是我們袁陳兩家給你投資,才讓你有了本錢,否則你哪裡能夠賺這麼多。”

方營聽到這話,冷哼一聲,明顯情緒出現了波動:“不過是十幾萬貫寶鈔,恩情我一直都記在心裡,所以每次有賺錢的機會,都拉上你們兩家一起,現在你跟我說這些,是想要把這點恩情都磨光嗎。”

方營這次是真的生氣了,他給袁陳兩家的回報已經是夠多的了,包括是現在。

如果還不知足,那他就直接單幹算了。

雖然這樣的風險,會變得很大。

“不必如此,不過是一些小錢罷了,不值得讓我們三家的關係出現破裂。”

“袁生,往後這樣的話,可不許再提了,否則你會知道有怎樣的後果。”

陳木站出來調停說道,他年紀最大,已經有五十多歲,自然在三家中威望最高。

“是我方纔失態的,聽陳老的。”袁慶馬上開口說道。

三家之中,陳家是沿海的家族,很多關於海上買賣的事情,都是靠着陳家來進行的。

如果三家關係破裂,那麼海上的買賣對於方、袁兩家來說,可謂是寸步難行。

方營聽到這話,也選擇將剛纔的事情揭過。

“方生,你繼續說說你的想法,我是一直支持你的,做買賣哪有一帆風順的事情,出現些許虧損,實屬是正常的現象,再者這事情也不能全部怪你,誰知道朝廷整治的力度會如此之大。”

“波及之下,方生的反應已經是很快了,也挽回了不少損失,這就已經足夠了。”

陳木肯定的說道。

方營微微點頭,而後道:“這其實也是有我的問題,我知道在大明田產的買賣肯定會受到朝廷的干預,可錯誤的認爲還會有一段時間才進行,沒想到太孫的整治來得如此之快。”

“不過這也讓我想明白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大明境內,即便利潤再高,也最好還是不要去觸及太孫禁止的買賣,否則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整治下來,連一點風聲都沒有。”

略微停頓一下,方營繼續道:“這次我瞄準南洋的產業,是考慮到陛下南巡,定然會大規模的帶動南洋的發展。”

“南洋的貿易中,那些珍奇貨物對於我們而言,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優勢,唯一的方向,就是糧食產業。”

“在大明不能做,但在南洋,可沒人管這些,只要我們率先購買到足夠多的田產,那麼必然可以產出大量的糧食。”

“糧食的增長是穩定的買賣,別看大明現在好像有高產作物,實際上糧食的缺口一樣很大,即便不能囤糧賣,但哪怕是平價,對於我們三家而言,也是個長期穩定的收益。”

“最主要的是,如果大明發生災害而導致糧食的減產,我們三家完全可以通過糧食的奉獻,從而贈送給朝廷,立下功勳,哪怕是給個再小的爵位,那對於我們三家來說,也是天大的榮耀。”

“不僅是可以擺脫商人的身份,福澤後世,更可以得到朝廷的認可,在海上的買賣中,佔據足夠多的優勢。”

“反之,即便是沒有達到我上述所言的那些,從未來看,大量的漢人涌入南洋,勢必會造成田產的漲價,我們手裡囤積的田產,同樣可以賣出不低的價錢。”

“不管是從哪方面來說,都已經完全的立於不敗之地。”

方營這次很相信自己的分析,他早就瞄準了南洋的糧食行業。

其實之所以在大明想要囤積田產,哪怕是違背太孫的意向,知道有可能出現問題還去做,就是爲了賺取更多的本錢。

可惜,最後不僅沒賺到,反而是虧了不少進去。

“那方生的意思,這次是準備投入多大進入。”

陳木沉吟片刻問道。

袁慶也轉頭看向方營,想看他這次投入多大。

方營輕輕一笑,道;“我在京師的產業,應該這幾天就會全部的變賣掉,我家人不算多,也就十來口計,此番會全部跟着我遷徙到占城去。”

袁慶不可置信的開口:“你瘋了,你竟要舉家搬遷到占城,難道大明的產業,你要全部的放棄掉嗎。”

陳木的眼神中都帶着幾分驚疑不定。

主要是方營這次玩得太大了吧。

連在京師的產業都要賣掉,這是要拿出全副身家去賭一場?

方營微微拱手,笑道:“不瞞二位,我已經搭上了吳王殿下的路子,此番就是過去吳城。”

“吳王初到占城,手下人手缺乏,正是雪中送炭的好時候,此番我也是想清楚了。”

“雖說吳城遠離大明,但邸報也看了,陛下此番南巡還是要去占城的,說明在陛下的心裡,還有着吳王殿下,那麼吳城的未來發展,必然會受到大明扶持。”

方營輕輕嘆息一聲:“京師是好,繁榮如夢,僅僅數年之變化,已然是超乎世人的想象。”

“在這裡賺錢的機會很多,隨便做點小買賣也能日進斗金,可這些不是我想要的。”

“龍盤虎踞的京師,不是我的出頭之地,賺取再多的錢財又如何,沒有官身,終究只是個商人。”

“我大明,恰恰最不缺少的就是商人。”

“京師裡的大商人還少嗎,可在那些勳貴的眼裡,又能算得了什麼,咱們運氣好,遇上了好時候,做點小買賣還行,大買賣連進門的資格都沒有。”

“現在只有走出去,纔是唯一的機會。”

“我不勉強兩位隨我一起,但對於我來說,去占城是最後的機會了,如果兩位願意,那也投些錢財,一起幹南陽的糧食買賣吧。”

“話我先說在前頭,如果真有大明統治南洋的那天,糧食買賣肯定最後還是要歸入官家手裡,便如現在的大明一樣,我所言者,只是在這段時間而已。”

“能做多久,也不能保障,不過想來十多年應該沒啥問題。”

方營這也算是把話直接給說開了。

他很清晰的分析了,一旦大明統治南洋,糧食買賣肯定也沒法做了,不過到了那個時候,他相信自己絕對會找到更好的買賣渠道。

原本他還沒有這樣的決斷,就這次陛下南巡,真正的堅定了他的想法。

袁慶陳木聽完,久久沉默。

他們不跟方營一樣,家裡頭自己一人便就做主,更不可能說舉族搬遷。

畢竟他們在大明的根,已經非常深了,沒有這個冒險的必要。

方營看到兩家的態度心裡已經明白,這次南洋估計不會投入太大。

糧食產業並非暴利,與他們往前的收益並不符合。

這次會面,其實也是方營做一次告別。

而兩人更加想不到,現在看似微末的方營,僅僅只是在數年之後,就成爲了占城的糧食大家,並且憑此取得了夢寐以求的官身,更是在占城收穫了巨大的家產。

有眼見的並非只是方營,朱英釋放的信號已經非常明顯。

其他人自然不會說像方營這樣孤注一擲,但投入到南洋的產業去,已經是成爲必然。

而在這其中,海貿之上最大頭的,並非是大明的海商大家族,而是遠在倭國的四大藩王。

在擁有了巨大的財富之後,因爲沒有得到朝廷的許可,無法挑起跟倭國的戰爭,所以只能是佔據在九州島這塊。

顯然四大藩王肯定是不甘心的。

不管是朱樉,朱棡,朱棣,都是有着大志向,現在卻被限制倭國九州島,定然要想辦法破局。

破局的關鍵,只能是在海貿上了。

九州島燕城。

朱棣有些不爽的看向徐儀華,問道:“那逆子怎麼說。”

在不久前,朱棣通過海貿給朱高熾傳了信,要朱高熾支持朱棣的海貿生意。

畢竟朱高熾現在雖說不算是統管安南,但在安南肯定有着不小的權勢。

只要朱高熾配合朱棣這裡,兩邊進行海貿上的互動,那麼必然可以產生巨大的利潤。

在倭國和安南的中間,還有大明這麼個傾銷地,加上海外藩王的名頭,這來錢不要太容易。

徐儀華聽到朱棣的話,有些不高興的說道;“王爺,熾兒怎麼都說是世子了,這般稱呼可不太好。”

朱棣微微扭頭,像是沒聽到一樣。

這逆子的稱呼,是原先的習慣。

不管怎麼說,朱棣打心裡就不怎麼喜歡自己這個長子,且就近幾年來,一直都是兩個次子陪在自己身邊南征北戰,長子很少見到,自然感情上會有區別。

“熾兒在信裡寫了,一切都會聽從王爺的安排,同時也向王爺問好,這般多年不見,對王爺甚是想念。”徐儀華說道。

朱棣冷哼一聲:“虛僞,他還會念着我?他還不是盼着我早點死,好繼承這燕王之位吧。”

“你在回信你跟他說清楚了,少打這點家產的主意,也就給他個名頭罷了。”

徐儀華看了看面帶喜色的兩個次子,並沒有去反駁朱棣。

她知道,這話是說給兩個次子聽的。

至於高熾,哪裡有曾想過自家產業的主意。

現在主管安南,若是貪財的話,麾下的產業可不比現在王爺少了。

“平時吧,王爺就念叨熾兒不來信,說心裡沒王爺。”

“現在來信了吧,王爺又說熾兒虛僞。”

“都是從我肚子裡出來的,王爺怎麼就這麼偏見呢,即便不能上陣殺敵,那也是王爺的兒子,也是燕王府的世子。”

徐儀華忍不住埋怨幾句。

朱棣聞言,感覺面子上掛不住,便帶着幾分不耐煩道:“行了行了,就這般吧,算他也算是懂事聽話。”

隨後對次子朱高煦吩咐道:“你明日把這消息傳給你那幾個叔叔,告訴他們咱們現在可以開啓跟南洋海貿往來了。”

貿易南洋,是目前四大藩王極爲重視的事情。

不僅僅是貿易,更重要的是私兵入駐呂宋。

而安南在這裡頭,是個關鍵的地方。

第512章:未來的大明長公主第347章:煤炭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653章:黑胖朱高熾第455章:西南邊境的爭奪第325章:殺性大發的朱元璋第230章:驚喜的皇子們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八十二章:足大明數百年之需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162章:呂氏的高明手段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207章:第一屆演武大比第340章:要錢還是要腦袋(求月票)第490章:大白豬的到來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十二章:霸氣朱元璋第658章:鳳梨引發的開荒東番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584章:再造南京皇宮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四十三章:暴躁老哥朱棡第349章:正旦將至第321章:被遺忘的犯人第277章 :朱元璋的皇家商會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四十二章:謀取安南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362章:文化的碰撞第362章:文化的碰撞第651章:對沐家的處置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536章:天生聖人第764章 全面戰爭的來臨第307章 :惶恐的劉三吾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隱患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第284章 :朱英的集資陽謀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288章 :前朝漢奸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第401章:倭國地圖第200章:打造大明軌道的可能第277章:特色實業興國第111章:奉天承運皇帝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七十九章:好個孝順的老四第143章:寧王歸心第244章:醒來的朱元璋第704章:洪武三十二年第384章:正陽大道第449章:倭國天皇密信第633章: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第150章:爺爺,對不起(年底求月票)第409章:致仕之爭第704章:洪武三十二年第209章:大孫如何看待邊疆的叔叔們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606章:大明擴軍,備戰天下第十六章:朱英畫像第649章:發展大明的人口入侵第484章:膽大包天的朱棣第152章:朱元璋的孤獨(年底求月票)第675章:佔王的請求,蒸汽時代第556章:倭國變故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427章:朱英的果決第441章:完勝第421章:海上貿易的眺望第370章:冒牌太孫第461章:朱英的應對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366章:皇家家宴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503章:草原中的天才第408章:陳慕月終入宮第520章:想提前退休的朱元璋第455章:西南邊境的爭奪第208章:老朱家不務正業的奇葩子孫們第673章:對朱允炆的敲打第563章:逐漸開始亂起來的倭國第503章:草原中的天才第七十三章:我沒事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491章:一步登天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224章:羣英商會的特殊服務第831章 大孫,登基吧第626章:狩獵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440章:黑吃黑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704章:洪武三十二年第723章 介入占城幫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