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運送秘密武器給鄭芝龍

鄭芝龍的忠心。

朱由檢是一點的不懷疑的。

歷史上的鄭芝龍在這個時候獲得了官身之後,雖然說也打敗了紅夷人,奪得了臺灣。

而且還在老家大興土木,修建巨大的宅子。過上了豪奢的生活。

但是現在的鄭芝龍卻沒有這個心思。

一來是朱由檢給了他很大的官職。

這讓他的手下全部的編入到大明的海軍中還是有點不夠的。

當然,他不會把自己的手下全部的編入軍隊,因爲還有一些人是東瀛人,這些人肯定是不能夠編入軍隊的,如此,他還需要招募更多的人。

朱由檢沒有給他錢。

但是鄭芝龍卻願意用自己的錢來辦事。

所以他並沒有把錢給自己置辦家業,而是一直的在謀發展中。

同時他把自己這邊獲得的一些先進的火炮火槍之類的全部給朱由檢送來了。

這也是之前朱由檢想要的東西,如此情況下,對方自然是會願意去做的。

但是現在,朱由檢這邊製作出來了更加先進的火炮之後。這些東西的作用也就成了朱由檢倉庫裡的珍藏品,畢竟他還是打算靠着這些東西能夠給自己典當到更多的易物值,然後獲得更多的資源的。

朱由檢看完了鄭芝龍全部的內容之後。

對鄭芝龍的工作還是要非常肯定的。

“這件事還是宜早不宜遲,一會回去了之後就下旨到鄭芝龍那邊去。朕允許他便宜行事,另外從內府庫撥銀一百萬銀子,讓他好好的徵軍,另外開荒臺灣,朕要在臺灣建省。”

“奴婢記下了。”王承恩在這個時候連忙的應下。

然後朱由檢想到了什麼,然後繼續的說道:“你一會再到工坊那邊傳旨,給鄭芝龍調撥三十門廿九大炮,這些東西都是軍用物資,不能夠讓任何的消息泄密出去,另外讓炮手操作手等都調撥過去,讓他們交會鄭芝龍的軍隊。炮彈每門火炮配二十發。滅夷炮調撥一百門,炮彈每門二十發,另外派專人去教導。”

“是,皇爺,奴婢記下了。”

朱由檢一邊說,王承恩就一邊的用筆記下來,實在是太多了,如果自己記不清楚辦錯了事可不行。

所以在王承恩記錄下來之後,他就等着到了皇宮之後進行做這些事情了。

去工坊挑火炮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夠讓別人去的,這個涉及的是非常機密的事情,所以必須要王承恩親自去。

至於一些詳細的細節之類的,王承恩肯定是要能夠想到的。

至於說朱由檢爲什麼會這麼直接的送秘密武器給鄭芝龍,目的就是先要打出威風,這樣讓這些洋人們畏懼,如此情況下,就能夠給朱由檢更多的時間準備。

在朱由檢到了乾清宮之後。

王承恩就開始忙碌。

這樣的運輸,肯定是走驛站的。

驛站這邊對皇帝的旨意之類的肯定是會優先進行。

所以顯示一百兩銀子。

銀子的運輸是最快的,因爲不必直接的從這裡直接的運到福建。

而是先存入到京城的驛站。

接着就開始讓人快馬去傳遞信息,在福建各地的驛站會調撥銀子到鄭芝龍處,剩下的就是等着這些銀子從各地通過轉運之後,再錄入自己的銀庫。

畢竟驛站是有着兌換新舊錢的能力。

但是卻已經有了,這個地方存入錢,到下一個地方取錢的方便。

只不過對於民間的話那是要收費的。

對於朱由檢,那自然是不收費的。

而且還要有效率的去辦。

這些驛站收入的這些各種運輸以及存物存錢收入的利息都是驛站的收入,驛站有了收入,自然是就能夠更好的發展,然後每一個驛站都能夠配備出更加覆蓋面全的業務。

現在是剛剛的起步,但是朱由檢扣過了一些消耗費用之後,一個月也能夠給朱由檢賺到近五十萬兩的銀子。

等着再進行上幾個月,全國的業務都熟悉了,那麼朱由檢的請袋子就會越來越足了。

這還主要是,朱由檢動用驛站的職能越來越多,大部分那都是運輸。

除了救災,還有就是從礦區運送需要的礦石之類的東西。

好在,運輸這些東西也是有補助的,如此的話驛站的運輸也就不會那麼的難了,反而是養活了很多的人。

這就是一個連通全國的驛站所能夠帶來的效力。

所以在朱由檢這邊的旨意下達之後。

工坊那邊就開始準備了。三十門的廿九大炮大炮,每一個的重量都到了一千五百斤左右。

如果真的是一整個的運輸,那簡直是要把車馬累癱,所以工坊這邊那是把這些廿九大炮拆封成了好多個零件,然後裝箱之後就會顯得非常的輕便。

這些可以拆裝,但是炮彈們就不可以了。

所以是要小心又小心的用專門的箱子裝着。

一大批的物資從京城這邊發出。

驛站們的所有人力物力都被抽調。

如此情況下也就看出來了,驛站的運輸能力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多。

在驛站運送物資出城之後。

一路上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車隊,而且還有京營的一個百戶所的人護送。

這馬上就吸引了很多的人注意。

這不像是運送物資,因爲物資都不是這麼整齊的箱子,而且南方似乎也沒有什麼大的災害。

所以人人都好奇這個驛站運送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有人打聽,自然就會被錦衣衛的人請去聊天,慢慢的也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好奇了。

在他們看來,這個東西是會讓人感覺到很難理解的,畢竟是從工坊中運出來的。

而且還有京營士兵護送。

這不好奇才怪。

但是又有錦衣衛站出來威懾,大家只能是猜測。

不過,很快,就有消息傳遞出來了,

皇帝在四月底封官的鄭芝龍,在自己墊付家產組建大明海防軍的之後的兩月後,大明的皇帝終於想起了他,直接送來了一百萬兩的軍餉。

這,可就引起了兵部的不滿意了。

因爲這個所謂的海防總兵根本就沒有經過自己這個兵部就成立了,而且這一次皇帝居然還直接給海防運送了一百萬兩的白銀。

這小小的一個總兵,何以有百萬軍餉?

第232章 皇帝出行,巡視天下第184章 機械化壓制模具第190章 大明的第一聲炮響第104章 抄銀三千萬兩第95章 該死的建奴人第69章 少的人你們都得給朕補上第228章 建奴人得留下一部分了第24章 新帝大案第48章 第二批洋人來了第74章 姓趙的漢奸找到了第250章 誰又有誰的想法第174章 皇上,休息了第89章 建奴扣關第38章 是皇兄留下的寶貴遺產第250章 誰又有誰的想法第113章 皇帝有賞第5章 開局三個太監一個錦衣衛指揮使第182章 大明動起來了第79章 大明的軍隊眼裡只有皇帝第146章 建奴的小動作第10章 重開西廠第118章 終於考中了第83章 讀書人是欺騙皇帝還是被騙第31章 皇帝也太容易了吧第266章 大明無敵第148章 開始佈局第115章 人哪裡去了第110章 戊辰科大案第263章 大明的皇帝就是個自作主張的人第50章 領悟皇帝的意思第203章 打靶測試第261章 不去追擊就要捱打第244章 回京第39章 皇帝大袖一揮第30章 誰還敢死?第209章 李二的秘密第162章 大家都恢復下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95章 該死的建奴人第162章 大家都恢復下第48章 第二批洋人來了第84章 年號崇禎第171章 朕的期待第180章 大明的皇帝不怕事第126章大明的皇帝是一個昏君第67章 就是見不到皇帝第185章 用燒火棍練習第67章 就是見不到皇帝第238章 南京的早朝第269章 我大明平穩安定第116章 皇帝的忠臣第21章 皇帝到底在做什麼第127章 皇帝的賞賜第157章 一心謀發展第79章 大明的軍隊眼裡只有皇帝第100章 臣等忠心請罷廠衛第60章 一羣忠君愛國的大忠臣第131章 陝西大旱第33章 這注定是一條不爲人知的路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61章 災報第85章 崇禎新錢第115章 人哪裡去了第31章 皇帝也太容易了吧第159章 昏君體驗卡又到了第160章 任務,寵幸樂者第232章 皇帝出行,巡視天下第140章 堆滿的糧倉第183章 倭國的白銀還是有用的第61章 災報第201章 洋人而已,不懼第205章 皇帝還是要用人的第51章 燧發槍原理第6章 易物商店第63章 定製功能第148章 開始佈局第228章 建奴人得留下一部分了第246章 問責地方官員第12章 這些大臣還想加稅第236章 江南的百姓們都仰望陛下的到來第103章 驛站改革誰來第105章 大明的天藍中帶紅第252章 寒雪下敵人動第3章 昏君第98章 水泥製造法大全第178章 大明的蒸汽機第42章 大明的武勳發聲的底氣不足啊第245章 遇刺第228章 建奴人得留下一部分了第14章 銀山第37章 變賣皇兄的手工藝品第167章大明之德第214章 天子親軍第17章 君王不早朝第26章 輕信小人的昏君第86章 舊錢換新錢第200章 朱由檢的三下五除二第239章 大明的皇祖第72章 李邦華大明的真忠臣第223章 史上最難昏君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