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以萬物爲芻狗,權鬥不看蒼生

渤海灣旅遊,主打的是情懷。

這些年,百姓都富裕了,渤海灣沿線城市百姓對海洋的記憶,肯定是深入基因的。

當海洋要被填充,家鄉大變樣,肯定能吸引一批批遊客回鄉記錄童年的記憶。

情懷牌,永遠不過時。

尤其對那些過過苦日子的老一輩,他們珍惜現在的甜,更珍惜苦難時光。

他們和年輕人還不一樣,年輕人對鄉情沒太多感觸,反而四海爲家,哪裡有工作機會,哪裡就是家,家人在哪裡,哪裡就是家。

但老年人不一樣,他們有很濃郁的鄉情。

重土難遷,他們進城打工,都是被逼的,爲了孩子結婚,爲了買房子,爲了兒孫能過上好日子,纔出來打工的。

他們經歷過景泰八年前的困難,也經歷過景泰十二年之後的輝煌,他們趕上了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他們的思想,跟不上新潮思想。

他們受不了快節奏生活。

他們也是最具鄉情的一代,充滿回憶的一代。

可是,當他們步入老年的時候,卻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在自己家鄉安靜死去。

他們要在城市裡,給兒子閨女哄孩子;要留在城市裡,因爲兒女不放心他們回老家;要留在城市裡,因爲回老家就意味着兒女不孝順,他們不忍讓兒女揹負罵名。

而故鄉,會在他們的記憶中不停被美化。

思鄉之情,如百爪撓心,縈繞在心頭。

當聞聽家鄉要動遷的時候,思鄉之情會在頃刻間崩潰,回家是不可能了,那就買一張車票,回家旅遊,再看一眼故鄉。

而年輕人是理解不了這種情懷的。

只有等他們老了,纔會知道,自己的家該多麼好,而他們的家,則是城市裡,城市的樓房總是缺少幾分記憶點,也就缺了幾分鄉愁。

打情懷牌,永遠不過時。

旅遊的核心,是獵奇和情懷。

渤海灣旅遊二者全佔。

朱厚煐在大連什麼都沒看到,直接乘船去平壤。

平壤,也是一座千萬人口級的超級大城市,人口達到了2100萬,是整個朝鮮北方的人口集中地。

朝鮮有三座大城市,平壤、漢城和釜山。

其中平壤最沒有特色。

朝鮮布政使沒少琢磨,想開發平壤旅遊,比不過大連,賽不過漢城,甚至連北面的長春都不如。

至於朝族特色,別逗了,朝鮮省哪裡沒這種特色啊,非要來平壤玩嗎?

關鍵平壤物價超級高,東北物價第一高。

這裡物價高,主要是運費貴。

平壤不靠海,卻又距離海邊不遠,朝鮮北方勉強能耕種,卻養不活平壤兩千萬人口的。

平壤所有生活物資,都要從黑吉進口。

吉林有海,要麼在元山港停船,要麼繞行整個朝鮮半島,在平壤港停船,運費確實高。

另一點,則是平壤四不靠。

平壤上下南北,都沒有大城市,距離瀋陽、大連、漢城都比較遠,無法形成城市羣,互助互補。

還有就是,平壤成爲大城市,是政治原因,朝廷扶持。

因爲在景泰五十年之前,朝鮮省人口都往南跑,漢城、釜山、春川人口太多了,整個朝鮮北部空虛,人口高度密集集中在南部。

而南部地形比北部更惡劣。

朝鮮這塊爛地,北部特別爛,南部是爛到了極致。

所以古代中原王朝真看不上這裡,真的不想要。

否則大唐怎麼可能不要?明清都有朝鮮請求內附的記錄,全無例外的拒絕了。

朝鮮,類似於貴州的地形,丘陵溝壑,沒個好地方,種地不打糧,放牧沒草原。

以本地的地理環境極限,最多能養活兩千萬人口,還不能吃肉。

如果吃肉的話,也就三四百萬。

極限了。

景泰朝的朝鮮,吃的是東北糧食,之所以南部繁華,因爲距離東北近,從吉林的海港出發,不用繞行整個半島,節省運費。

還有一點,則是朝鮮的王都在漢城,有天然優勢,其次是氣候環境比較好。

在景泰五十年之後,朝廷就傾斜資源發展平壤。

在十五年間,春川人口急速下降,漢城人口也從2700萬人,降到了2300萬,釜山也從2600萬人口,下降到了2000萬。

人口北流,也是保護朝鮮土地,謹防朝南土地荒漠化。

緩解北方人口嚴重空虛的窘境。

所以,平壤物價奇高,朝廷寧願貼錢,也不能任由人口向南流動。

平衡發展,是景泰朝的主基調。

朱見漭秉政後,在這方面一以貫之。

平壤一份盒飯,敢賣60元,在人均工資3000元的時代,敢賣60元,誰敢信?

這是普遍物價。

京師怎麼樣,整個北直隸1.7億人口,繁華到什麼地步了,寸土寸金吧,一份盒飯,15元而已。

東北物價最低,長春一份盒飯6元,哈爾濱7元,海參崴6元,瀋陽6元,大連7元,漢城8元。

就平壤貴!

貴得吐血,朱厚煐買了幾份,打開扒拉扒拉,一勺菜抖半勺,剩小半勺,一口吃的。

“這就六十?”

朱厚煐都覺得在搶錢,作爲大明未來的皇帝,他都覺得貴。

關鍵味道還不咋地,有股衛生紙味兒。

這是最低廉的盒飯,價格最低,不好吃很正常。

他讓人去好點飯店去買。

價格單拿回來,朱厚煐都咋舌,小碗菜108,就這分量,一個人得吃三碗。

“難怪這地方人瘦呢,原來是餓的。”

朱厚煐發現,平壤人都很瘦很有型,他以爲本地人樂意健身的,現在才知道,是刻薄的。

他讓侍從去調查調查民間物價。

結果,他真的咂舌。

一斤菠菜17,一棵白菜44,一斤油菜16,一斤哈密瓜70元……

“這是大明?”

朱厚煐都懵逼了,侍從跑了幾個菜市場,價格都差不多。

詢問本地百姓,還說大白菜便宜了,上個月大白菜50元呢,頂峰大白菜漲到了70元一斤,誰敢信?

朱厚煐愛吃白菜,他知道,北直隸秋天時大白菜一毛錢一斤,過了儲存秋菜期,價格還會下降,最貴的春天時,也就五毛錢一斤,已經非常貴了。

大白菜最便宜的地方,就是東北。

吉林大白菜,儲存秋菜時,五分錢,最貴的春天,才一毛錢一斤,黑龍江價格也差不多,遼寧略貴,但不會高於兩毛。

大白菜可是北方最重要的冬天蔬菜,冬天裡唯一的維生素補充來源,也是家家戶戶冬天天天吃的東西。

因爲種植期短,東北的話,會在糧食收割之後,加種一輪,兩三個月成熟,臨近上凍時收割。

所以,價格真的很低,平壤貴得驚人,但不能70元吧?真是搶錢。

難怪這地方人把辣白菜當成高檔餐品。

在東北,辣白菜家家戶戶都吃膩了。

“爲什麼這麼貴?”他問平壤府知府。

“運費高呀,蔬菜本就不容易貯存,在藥劑使用達標的基礎上,儲存成本非常高,再加上要從吉林運過來,價格翻了幾倍。”

“就算翻十倍,才五毛錢一斤,到這怎麼變成的70元?”朱厚煐不信這是運費問題。

“千歲勿擾。”

“70元是最高價,這邊均價在40元到50元之間。”

“聽臣給您算一筆賬。”

“吉林的白菜,從產地運到港口,這段距離的運費,每斤要加一元錢,裝貨卸貨工錢要三元。”

“輪船出港,到平壤港停靠,運費兩元錢,不算高的。”

“平壤港運到平壤,要將海船轉成江船運輸,裝卸費3元,運費1元。”

“反覆裝卸貨物的損失,就高達1元錢了。”

“從吉林的白菜,五毛錢一斤出貨,沒算各道販子的利潤,成本就是11.5毛錢了。”

“幾道販子轉手的利潤,賺三塊五,不算高吧,這樣成本就是15元了。”

“而且,朝廷非常注重食安,對於使用藥劑量嚴格控制,不能給大白菜上藥,儲存難度巨大。”

“儲存庫一斤成本,最少需要5元錢。”

“再加上用藥成本、運輸成本、每斤再加一元錢,就是21元了。”

“批發市場的老闆,最少賺兩元一斤,因爲這其中是有損耗的,比如白菜乾了,水分蒸發掉秤,所以賺兩元錢,都沒什麼利潤的。”

“成本就漲到了23元,各級包裝成本,再加1元,就是24元了。”

“菜販子的利潤,毛利潤要達到50%纔有得賺,因爲他們是最後一道,賣不出去、菜被挑爛了、攤位費、人工費、貯存費等等成本,淨利潤已經很低了。”

“所以,一斤白菜賣44元,這還是朝廷補貼了結果呢,不然要賣到48元,甚至50元,整個產業鏈纔有得賺。”

平壤知府如實道:“您想說,爲什麼漢城物價就低?”

“因爲漢城周邊就種植白菜,所以價格低。”

“平壤種不了白菜,附近都是山脈,不搞種植,搞畜牧。”

“您去了漢城就知道了,平壤的肉價,要比漢城低的。”

“平壤是新鮮瓜果類比較貴。”

“漢城是肉食比較貴。”

朱厚煐總覺得自己被忽悠了。

這筆賬好像不是這樣算的。

漢城物價就低,釜山物價更低,就平壤是後媽養的?

其實,平壤知府沒敢說,平壤有一筆稅,叫回流稅,這筆稅不是人頭收,而是收頂級商家的稅。

比如說,不收菜販子的稅,卻會收批發蔬菜的店鋪稅,是要嚴格保密的。

這筆稅金額巨大。

主要是當初建設平壤時的資金,以及傾斜資源,讓人口迴流這筆費用,都轉嫁在每一個在平壤工作的百姓頭上。

朝廷有一本賬,往平壤砸的資源,約合二百億元,建設費用、雜七雜八的費用,在二十億左右。

這筆錢總要回本的。

就設下了這個迴流稅。

這個稅,只有平壤在收。

所以平壤物價奇高,高得令人髮指。

可不管誰來算,知府這筆賬都很合理,人家也說了,別和漢城比,漢城的肉食貴呀,咱們平壤肉便宜。

還真沒錯,平壤肉價是便宜,但就差一塊錢!

平壤肉價:雞肉6元,鴨肉4元,豬肉11元,牛羊肉27元,驢肉馬肉35元,牛奶一斤6元,雞蛋一斤3元。

這不對呀。

平壤北面全是牧場,運輸成本又比較低廉,路運貨運都行,成本並不高的。

漢城就不一樣了,要靠朝鮮北部供應肉食,

運輸成本要遠高於平壤。

平壤確實肉價低,但僅僅低一元錢,算什麼低。

等等,肉價確實低一點,但牛奶雞蛋價格高呀,這裡面有鬼呀。

哦,肉價低了一元錢,卻在蛋奶價格上找回來,真會算賬啊。

平壤知府又給朱厚煐算了一筆賬。

從運費,到人工成本,各家利潤算了一筆詳細的賬,朱厚煐聽得細緻,跟着點點頭。

猛然,他又覺得自己被忽悠了:“你叫曾銑?景泰六十年進士?”

“正是微臣。”

曾銑年僅二十歲,就榮登進士第,二榜第十七名高中。

在中樞觀政一年之後,主動到地方從科長開始幹,屢屢得到晉升,年紀輕輕就執掌一座超級大城市,做平壤知府,兼任平壤市長。

朱厚煐看着他:“孤記住你了。”

“謝千歲牢記。”曾銑也有意思,換了其他官員,直接說迴流稅就完了,偏偏他就不說。

朱厚煐讓他滾了,生氣。

接連幾日,他都派人去走訪,卻解決不了平壤奇高物價的謎團。

中樞這些年爲什麼默不作聲呢?

彷彿不知道平壤的奇高物價,還是故意視而不見呢。

這裡面肯定有鬼。

他詳細調查了地方誌,發現平壤物價變得奇高無比,是從景泰五十六年開始的,景泰五十年之前,這裡只是一座小城市,是老皇帝畫了一個圈,然後這座城市就崛起了。

到了景泰五十六年時,人口正式突破兩千萬,物價就開始暴漲。

中間平壤百姓也鬧過,也流失過人口。

朝廷發了些補貼,但杯水車薪。

後來平壤百姓都認命了,不鬧了。

朱厚煐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如此奇高無比的物價,平壤房價居然比漢城低很多,是全國同等級城市中房價最低的城市。

這就有意思了。

以這邊的高消費,房價應該跟着漲呀。

更奇怪的是,攤販的利潤,還真跟曾銑說的差不多,不太高的,所以攤販和打工賺的錢差不多。

這些年,有人離開了平壤,也有人又回到了平壤。

因爲漢城房價連年走高。

到了今年,漢城好地段的房價,已經到了3500元一尺,而平壤好地段的房價,才2000元。

從景泰六十五年之後,漢城房價連年瘋漲,平壤可沒漲,維持平穩,最多跑贏通脹。

所以,有人迴流。

漢城物價是很香,房價卻讓人吐血。

平壤物價是高,但房價是真香。

朱厚煐決定去平壤附近的城市去看一看。

卻在景泰六十七年十月初九,平壤附近的勝湖發生大地震,預估在7.6級左右。

地震發生之時,整個勝湖,斷掉了和外界的一切聯繫。

地震之時,朱厚煐尚在平壤,平壤震感極爲強烈,也出現了大橋出現裂縫、有樓房倒塌的事故。

但電話線路沒斷。

中樞收到地震消息後,立刻組織人救援。

朱見漭親自給朱厚煐打電話,讓他坐鎮勝湖,跟隨勝湖百姓攻克難關。

同一時間,內閣首輔劉大夏立刻動身,坐鎮勝湖。

朱厚煐肯定不想去的,他也擔心有餘震,萬一他剛到又塌了,他可就倒黴了。

所以他磨磨蹭蹭地往勝湖方向走。

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平壤府知府曾銑,騎着自行車去勝湖坐鎮,親自組織救援。

他一直以爲,曾銑是個貪污犯,平壤奇高物價和他有關,卻沒想到,曾銑居然身先士卒,敢去災區坐鎮。

要知道,受災的災民情緒可不穩定,處置不好,發生民變,中樞還會遷怒官員,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可相對應的,大災意味着大濟,意味着發財的機會。

這年頭還好一點,天子不用下罪己詔,景泰朝正在破除迷信,君權神授那一套,早就掃進垃圾堆了。

君權神授,能讓君權變得神秘,但也和天災掛鉤,皇帝動不動就要下罪己詔。

現在,都是講科學的年代了。

當初老皇帝破除迷信,朝中官員一致反對,因爲破除了君權神授,皇帝就沒了法統,還怎麼統治大明?

老皇帝卻不這樣認爲,他認爲統治,不在於法統,而在於人心,掌握人心,就能統治,丟掉人心,再有法統王朝照樣滅亡。

所以,從景泰三十五年之後,朝廷就在逐漸破除迷信。

如今地震海嘯颶風,皇帝根本就不用下罪己詔了,只要及時救災就可以了。

皇權不再神秘,但也無人敢染指皇權。

朱厚煐可不敢深入災區,而是在空曠的野外搭建帳篷,做臨時指揮所。

他親自指揮。

而實際指揮人則是曾銑。

他發現,曾銑非常有才華,指揮得當、妥善,處置事務十分有條理。

在勝湖呆了兩天,朝鮮各地的志願隊都來了,有了充足人手後,很快遇難人員也統計清楚了。

預估有30萬人遇難,死亡人數在2萬人左右,下落不明的還有三千人,目前正在努力搜救。“怎麼會這麼多?”

朱厚煐大驚失色:“七級地震,就有兩萬人罹難?勝湖不過一座小城市,總人口才六十多萬人,怎麼會有三十萬人遇難呢?”

“千歲,地震時正是下班時間,擁擠在路上的時候,忽然地震,受災人羣自然就多了。”勝湖知縣道。

“那你怎麼沒事?”朱厚煐問他。

勝湖知縣啞口無言。

“孤再問伱,下班時間,正是路上的時候,又不是晚上睡覺,在路上怎麼可能遇難呢?難道石頭從天上掉下來的?這是隕石嗎?”朱厚煐覺得這場地震不簡單。

想派遣近侍進入災區瞭解情況,卻被橫檔豎攔的,朱厚煐什麼都看不到,明明人在勝湖,卻是個瞎子。

“曾銑,你說!”朱厚煐把壓力給到了曾銑。

曾銑眼神凝鬱:“千歲所言甚是,該查。”

“大人……”勝湖知縣想說什麼。

曾銑擺擺手:“當朝首輔明日便到,今日你自己查明,比首輔查清楚,對你更有利。”

勝湖知縣攤手,滿臉無辜:“下官來勝湖三年,哪有什麼利不利的,下官只是擔心殿下安危而已,既然殿下要查,那就查唄。”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地震時,正值晚上下班時間,跨江大橋坍塌,導致上千人掉進江裡,因爲無人施救,而被淹死。

家裡的老人正在做晚飯,來不及逃,壓死在裡面。

最可怕的是,勝湖知縣統計不實。

而且,事故發生之後,勝湖上下沒有及時救援,公職人員逃竄,不顧百姓安危,而在事後救援當中,他們極力掩蓋事實。

朱厚煐派出去的近侍,根本沒法詳細瞭解,比如受災嚴重的小區,被救援隊阻攔在外面,不允許進去,他們也見不到災區羣衆。

收集回來的信息,多是道聽途說,聽民間傳言的。

可是,朱厚煐的眼睛肉眼可見的發紅。

“曾銑,你們平壤府,都是豆腐渣工程嗎?”

朱厚煐語氣森然:“陛下對工程質量極爲重視,並且朝廷有嚴旨,法律上有明文標記,建築必須扛得住八級以上地震。”

“大橋坍塌,火車站坍塌,樓房坍塌,火車出軌,這些工程,真的合格嗎?”

“曾銑,你這個知府,是怎麼幹的?”

曾銑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其實,老皇帝的話是好話,政策都是好政策,但地方都沒有執行。

抗八級地震的建築材料,價格高昂,想用得起,就意味着房價上升。

可爲了收回流稅,平壤府的房價就必須保持低廉,不然人口就跑沒了,一分錢一分貨,好東西當然貴了。

“爲什麼不說話!”朱厚煐十分生氣。

出了事,不去解決問題,而是在掩蓋事實,逃過上官的追責,這就是大明官員的處事態度!

難怪老皇帝不滿意地方呢。

就這樣的地方,殺乾淨纔對!

“微臣不知!”曾銑絕對不會背鍋的,這事本就跟他沒關係。

“你不知道?那救援時候你知不知道?那些坍塌的樓房裡,還有多少人能活着?”朱厚煐質問。

曾銑不答。

救災中,死一個人,要比活一個人更划算。

死一個,朝廷就發一筆補助,這就是上下其手的機會。

可活一個,補助就得實打實發到手上去,不然人家會鬧的,一旦鬧得天下皆知,倒黴的是他們這些官員。

死人數量也要虛報的。

大明律規定,發生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的時候,何時救援,如何救援,救援策略等等都有詳細的規定,而地方官員只要違背律法,就是有罪了。

所以,地方官員爲了不犯罪,就會嚴格按照大明律執行。

可這人世間,沒有一板一眼的事,都需要地方官員活學活用,可官員們怎麼會管老百姓死活呢,他們只會盯着上面官員的屁股看。

只要他們不被抓,不被治罪,就夠了。

所以,只要發生災害,他們就完全按照規章辦,明明能救人,但可能會違背大明律,他們絕對不會救的。

只要和大明律條文裡寫的不一樣的東西,那就視而不見,保住官帽子比什麼都重要。

這裡面還有一層好處。

像這種地震災害,越大越有利,四面八方的支援隊來支援,地方是要供飯的管住宿的,這筆賬是要報上去,中樞掏的,那麼該怎麼報學問就大了。

還有一點,就是捐款。

這兩年都是捐物資了,捐款都捐傷心了。

災難之後,朝廷要撥一筆款項重建,這裡面水就更深了,怎麼把災害報得大,還讓地方官員無罪,最好還能得到上面的表彰,這學問就大了去了。

反正,這場災難,就是一場饕餮盛宴。

曾銑太瞭解地方這些爛事了。

可當權者朱厚煐並不知道,他心裡是裝着百姓的,這樣的人做皇帝是很好的,可恰恰也容易被矇蔽,他不懂這裡面的深層邏輯,也不懂下面當官人的心思。

所以,曾銑對他沒什麼好說的。

“好,你不說話!”

“勝湖之事,最多算你督查不利!”

“平壤有一座樓房坍塌,你該如何解釋?”

朱厚煐生氣。

這就是地方,不敢讓中樞官員看的地方。

“千歲,平壤那座房子已經有47年了,當時混凝土技術並不成熟,所以遇到強烈餘震後,就坍塌了。”

“只有一死一傷,並不是特大事故。”

“平壤有關部門,已經及時解決了問題,將受災百姓妥善安置,對於傷亡之士,也給予安置和補償。”

朱厚煐在這裡就補償。

如果沒人在,也補償,但款子什麼時候到,那就不好說了。

天下烏鴉一般黑。

朱厚煐氣得不想說話。

他感受到,自己調查得一片祥和時,就皆大歡喜,哪裡都讓看,可如果發現了丁點陰暗面,就會遭到難以想象的阻力,什麼都看不到。

假巡視時他是千歲,真巡視時他就是災星了。

朱厚煐心裡生出一股無奈感。

直到下午,劉大夏到來。

他沒有質問本地官員的不作爲,而是組織救援,能救一個是一個。

可是,已經錯過救援時機了。

預計會有六萬人罹難,傷者不計其數,實際上會有五十萬人以上的人受災,幾乎全縣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劉大夏對地方的爛樣,心知肚明,尤其聽完朱厚煐的控訴之後,他只是輕輕點頭,並沒有抓人。

“此事老臣已經瞭解,您幾日沒休息好了,先去休息吧,您身體要緊。”劉大夏下達逐客令。

朱厚煐走出帳篷時,嘆息一聲天下烏鴉一般黑。

劉大夏把曾銑叫來。

“老師,千歲殿下可能誤會您了。”曾銑居然是劉大夏的學生。

其實不是門生,劉大夏是曾銑的座師,所以成了劉大夏的心腹之一。

“無妨。”

劉大夏不在乎:“爲師問你,平壤府工程嚴重不合格,你是否知道?”

曾銑點點頭:“知道,學生上任的時候,就親自調查過,確實不合格的。”

“但這事情有可原,平壤要徵收迴流稅,還需要用低房價吸引人居住在平壤府,只能降低原材料。”

“您有所不知,在中樞刻意壓制下,平壤是所有同等級超級大城市中,房價最低的。”

這件事劉大夏知道。

“樓房之事不提,橋樑也是因爲造價原因,偷工減料嗎?”

劉大夏凝眉問他:“老夫記得,勝湖的橋樑,是李侃任朝鮮督撫時建造的,朝廷可是一分沒少的撥款下來,應該還有盈餘,退還給財庫了,對吧?”

曾銑點點頭:“老師,橋樑的事我確實不知情,學生只知道房屋不合格。”

“還有,鐵軌呢?鐵軌是衛王(朱見淥)督撫朝鮮時,修建的,老夫沒記錯吧?”劉大夏道。

老三十七衛王朱見淥,母妃是朝鮮妃,所以他在朝鮮呆了四年。

“沒錯,整個朝鮮的鐵軌,都是衛王主持修建的。”

曾銑回答道:“火車站也是當時的配套設施,學生雖是知府,但鐵路上的事,歸朝鮮鐵路分局直管,學生也管不到。”

鐵路、菸草、石油、電力全都自成體系,和地方官員不干涉。

主要是朝廷不放心地方官員,這些國家命脈,或者賦稅支柱產業,不能假於他人之手,全是朝廷直管。

劉大夏眯起眼睛:“你倒把自己摘得清楚。”

“學生冤枉啊。”

曾銑跪在地上:“老師,學生剛來平壤府不久,確實不知道這裡面的曲折;而且,學生是什麼人品,您還不清楚嗎?”

劉大夏神色一緩,讓他起來:“此事老夫會幫你遮掩,至於你能否逃脫劫難,就要看你自己了。”

“謝老師。”

曾銑沒明白,劉大夏後半句是什麼意思。

景泰朝,老皇帝就責任放在官員頭上,他不管地方官員怎麼治理,出了事就找你。

所以,不管曾銑有沒有干係,都要被追責。

倒是不會罷官,但會成爲他履歷中的一個污點。

朝廷還會追溯,上面幾任官員,不管你退休與否,哪怕是死了,兒子頂罪。

劉大夏也鬱悶,剛榮登首輔,就要和朱見漭直接撕逼,因爲朱見漭不會放棄攻訐他的機會的。

果然。

他通電報給中樞。

朱見漭就給他一頓臭罵,讓他務必查個清楚。

勝湖知縣等一干官員,在第二天就被抓了。

是中樞的聖旨。

朝廷派來官員查驗平壤府的工程質量。

勝湖縣工程質量不合格,引起全國軒然大波。

因爲每個城市的石碑上,都刻有大明律,以及重要的聖旨,其中就有一道,老皇帝親筆聖旨,要求全國工程達到什麼標準,標準詳細到需要幾根螺絲釘,都寫得清清楚楚。

相關部門的官員一查,發現平壤府95%以上的建築不合格。

不止樓房不合格,堤壩、大橋、瀝青路、鐵路等方方面面都不合格,都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

中樞震怒。

朱見漭親下聖旨,逮捕平壤府歷任知府,所有相關人員,並抓捕朝鮮鐵路分局局長等,鐵路相關部門的幹部。

旋即,中樞再下聖旨,要求全國各地官員進行自查,工程質量是否合格,一經發現不合格,一查到底。

肅清的餘波還在,朱見漭兇名在外。

這段時間無比憋悶的朱見漭,終於一掃鬱悶,向劉大夏發起反擊,太子和皇帝之爭,也正是拉開帷幕。

曾銑也被抓了。

作爲劉大夏的學生,被獄卒特殊關照,被第一個拷打。

曾銑倍感冤枉,他不過一個新任知府,明擺着跟他沒關係的,卻還是被拷打。

他招供什麼啊?

只能寄希望於他的老師,劉大夏幫他。

不過,被拷打的時候,他才明白劉大夏後半句話什麼意思,確實得靠自己,熬不住他老師也幫不了他,他知道自己踏進權力漩渦了,生死不看真相,也不看他,而是看上面鬥得誰贏誰輸。

劉大夏也焦頭爛額。

有人把李侃吐出來,而劉大夏當年走過李侃的門路,朱見漭拿捏這點,對劉大夏發動攻擊。

劉大夏變得被動。

他和朱見漭的鬥爭,從他站隊老皇帝時就開始了。

無論有沒有這次地震,朱見漭都會他動手的。

劉大夏最壞的是,他沒有反擊,而是給老皇帝打電話,讓老皇帝煩心去。

讓他們父子狗咬狗,他在地方裝可憐。

如果劉大夏是一條忠犬,就不該煩心老皇帝,可惜他不是。

朱祁鈺聽說這事,臉色陰沉:“李侃死多少年了,太子若要鞭屍,隨他的便。”

“朕在景泰十六年時就下過聖旨,景泰二十一年時又下過,天下所有城市都有刊刻。”

“誰敢偷工減料,按大明律查辦便是。”

“劉大夏也是的,這點小事也來煩朕,告訴他好好救援災區,百姓的事,是天大的事。”

“朕又要做眼睛手術了,讓他快些回中樞,朕在等他。”

朱祁鈺在保劉大夏。

因爲他需要劉大夏來保他的命。

這番話傳到朱見漭耳朵裡。

他爹完全不裝了。

悲天憫人?他憫的就他自己。

朱見漭怎麼可能放過劉大夏呢,他還要藉機擴大化,擴大到全國去,以查工程爲名,掃清老皇帝的黨羽。

反正他連自己的黨羽都不保,看他這次會不會離心離德。

可他很快發現,自己過於樂觀了。

地方官員陸續上疏說,本地工程檢驗合格。

獄中的曾銑上疏,平壤府的工程不合格,和迴流稅息息相關,因爲當初中樞要徵這筆稅,又要以低房價吸引人,只能在工程質量上做文章,此事是地方和中樞約定俗成的。

“都在騙孤!”

朱見漭十分生氣:“天下工程,全都合格?那麼怎麼一地震就有裂痕呢?當孤什麼都不知道嗎?”

“派人去查,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查,一座居民樓,一座橋樑,一座堤壩的查!”

“孤就不信了,天下所有工程都合格?糊弄鬼呢!”

可他發泄一通之後。

卻黯然發現,他派人下去查,也必然全都合格。

現在官員被肅清肅怕了。

都是當一天官,往死裡貪一天,往死裡享受一天,誰也不知道明天會不會看見太陽。

地方的事,他們更不管了。

景泰朝本就不優待官員,朱見漭回國後就肅清官場,弄死幾萬人,流放、罷官、追溯的超過二十萬。

有些人的確貪了,但他們做出政績了呀,在百姓口中他們也是好官啊。

一個有能力的貪官,要比一個沒能力的清流強上一萬倍。

可是,朱見漭不管那些,一概殺。

那麼以後誰還會好好做官啊?

怎麼着都是死,當官成了高危職業,那麼就躺平唄,可勁貪可勁摟可勁玩,早死晚死都是死,怕個卵。

很多想做出政績的官員,也躺平了,做好了有個鳥用啊。

朱見漭就知道殺人。

這回把人心殺崩了。

隊伍裡肯定有壞蛋肯定有貪官,但總體來說,大明還是向上的,朱見漭這麼一殺,大家都不想怎麼好好當官,而是想着怎麼享受,怎麼保命。

別說地方官員了,中樞官員都這樣。

享受一天算一天。

就連朱見漭身邊的人都擔心有一天會肅清到他們自己頭上。

朱見漭進入了怪圈。

繼續肅清吧,人心離亂。

停止肅清吧,自己打自己的臉,大明又恢復了原樣。

可不肅清吧,下面也不聽朱見漭的。

接着肅清吧,下面全部躺平,氣死朱見漭。

所以,朱見漭現在是往前,不對,往後,不行,往左,沒路,往右,死路。

以前遇到這種困境,朱見漭會去徵詢老皇帝的意見。

現在父子成仇。

他也不想見那個人。

關鍵那個人也不會告訴他答案,因爲朱見漭現在的困境,就是他一手佈局營造出來的。

就在他焦頭爛額的時候,卻傳來朱佑棅溺水的消息!

“老大要逼死孤嗎?”朱見漭大怒!

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458章 帝屍永鎮山河,成化來了第201章 漠北王額頭上寫着傻叉兩個字!第178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築成京觀第25章 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剮了!(求收藏第117章 於太保,朕說過,朕給你擔着!第370章 屎一樣的波面,奧斯曼發狂,歐羅巴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390章 大明版最強大腦(元宵快樂)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第369章 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第337章 十三件大事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475章 戰後復甦:天啓朝的太子歸屬(六)第112章 狩獵場,韃靼人做獵物!給朕射殺!第59章 以監生爲刀,請陛下修奸臣錄!朕獨愛第134章 撿起來,呈上來,朕拿金印砸死你!第409章 易太子深思:皇位下,全是風刀雪劍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299章 暹羅王,跪下!臣拉梅萱願吾皇萬歲第374章 西歐風雲,滅葡之戰,牽羊禮永不過第277章 年富破敵,蓋世功成,大治可期,皇第363章 皇子封國,朕教皇子們用皇權,朱見第433章 景泰六十八年,禪讓,歷史造假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221章 用燭臺幫漠北王修理睫毛!第193章 爹,求求您,愛女兒一次!第327章 氣運大男主,倭靈王,朱祁鎮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250章 宗室,把你們殺了當肥料養花,花都第255章 兒到用時方恨少!第403章 唐國金國篇:大融合和議會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279章 殺穿士族,倭寇犯邊!會說漢話者爲第157章 人菜癮大又愛裝的朱祁鈺!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480章 終章:未來,無限絢爛(大結局下)第160章 想裂土分王?就憑你姓朱?一羣豬狗第484章 【番外二:談允賢錯亂時空,今夕何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392章 魏國篇,用水挾制諸侯國的霸主國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326章 朱祁鎮,爽死了!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467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硬抗世界(二)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爾喀什湖第118章 黑化吧,于謙!成國公不老實,就換第337章 十三件大事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462章 大戰起:鬨堂大笑和大將軍正德(四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83章 朕即皇帝!壓服胡濙!大災背後,王越第345章 大明版Made In China,碎葉,大明的第230章 景泰帝跳大神,太宗皇帝降雷劫,劈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47章 朕要重建緹騎第350章 皇帝和太子,天然矛盾體第433章 景泰六十八年,禪讓,歷史造假第357章 皇帝教子,招攬天下精英入大明可不第115章 啪!于謙,你就這般求死?第39章 三根人蔘下肚,該吐真言了(求收藏)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73章 愛妃,請正經點!把腦袋捧起來,輪流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95章 蛐蛐喜歡吃你!黑吃黑,大人,跪下!第385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產業結構,地區間平第47章 朕要重建緹騎第378章 明風不倒,明祚不滅,祭祀 節日 傳第377章 醫藥 釋奴 科舉,扶持藩國國策不容第412章 收復倭國,大明最後一塊拼圖集齊,第472章 戰後復甦:電腦的誕生(三)第246章 斷頭臺加超人飛拳,打到你腦溢血!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59章 以監生爲刀,請陛下修奸臣錄!朕獨愛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478章 終章:奉法者弱,則國弱(大結局上第173章 科舉舞弊案,神秘力量露頭!第246章 斷頭臺加超人飛拳,打到你腦溢血!第477章 戰後復甦:影視繁榮(十)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377章 醫藥 釋奴 科舉,扶持藩國國策不容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298章 種子之爭,暹羅大城,屠殺西夷!第367章 魏王 商王繼藩,工資越漲越鬱悶第194章 鞭死荊州王,把寧王凍成冰雕,碎碎第443章 給王守仁上上強度,新時代朱祁鈺 朱第351章 畫王八和外交論,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355章 太子,你娘和楊氏同時掉進水裡,你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