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

陳友正也在痛苦煎熬着,他沒有忠貞營那麼大勢力和實力,官場上也不被永曆大明承認,反而受到排擠。

他們原先就在這一代活動,打擊清軍,同清軍周旋,打的不過是清軍裡面的一些練勇,鄉勇,至多是打擊一些兵少的綠營清軍,真正同清軍正面對抗的時候很少。

清軍撤出去以後,他本來以爲這一代將是他的天下了,可何騰蛟馬上派人過來給了他一頂官帽,九品巡檢,然後把他的兵收編了,帶走了隊伍中大部分精銳,分化瓦解了他的部隊,他也安心做他的九品巡檢。

後來形勢發展的太快,何騰蛟派來的將領在一夜之間帶着一部分精銳跑了,他們收編的本地屬於他的兵則散了。

但他明白過來的時候,是那些原先的部下來找他的時候,聽說華夏軍打過來了。

對於華夏軍他早就如雷貫耳,久聞大名了。

從性質上來看,華夏軍其實也是一支義軍,和他原先拉起的隊伍差不多,可從陣營分割來看,華夏軍是屬於東南一帶的魯監國的明軍,後來是隆武南明的明軍,和他崛起以來就同清軍對抗,接觸的永曆大明不再一個陣營。

地域上也隔着那麼遠,如果沒有以後的發展,他們估計很難聚在一塊,或者有什麼交集,可隨着形勢的發展,華夏軍屢次打敗剿滅他們的清軍,實力越來越強大,而永曆大明卻一敗再敗,被清軍壓着打。

而屬於永曆大明陣營中的一支起義軍,反清復明的他們則不得不狼狽逃竄,四處投靠無門,先後被幾處永曆大明的武將和文官坑了,幫助他們同圍剿大明的清軍作戰,死傷無數,但這也讓陳友正他們這支部隊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陳友正這人很精明,他把自己這支部隊的戰鬥目標定在那些弱小的鄉勇,練勇,團練身上,在他們身上找回了自信,發展了隊伍。

再這一帶闖出了名堂,投奔來的人越來越多,一些弱小的起義軍頭領帶着自己的隊伍來投奔他,這些起義軍頭領成爲他軍中的將領和骨幹,他帶着他們到處流竄,打擊敵人,後來襲擊一些兵力少的綠營清軍,給敵人造成不少的傷害。

即鍛鍊了部隊的作戰能力,訓練出了不少精兵,又擴大了這支部隊的影響力,聲名遠播。

不過爺惹上了麻煩,被譚泰的部隊,一支精銳的清軍滿族部隊追的狼狽不堪。

後來遇到了李過的忠貞營,兩支部隊互相配合,打了幾次大戰,弄得譚泰灰頭灰臉,正在他們想要再接再厲的時候,李過帶着忠貞營跑到了江西州,甚至跑到了福建去幫助永曆大明打清軍去了。

他只能帶着越來越壯大的起義軍繼續作戰,後來一支明軍收編了他們,給了他們武器裝備,把他們混編進了明軍隊伍裡面,這是江西州逃過來的堵胤錫的大軍。

跟着這支大軍,他們足跡遍佈江西州,湖北州,湖廣州,甚至進入了雲貴州,廣西州,同清軍作戰,但一次戰鬥中阿濟格,多鐸的部隊圍困了正在縣城裡面休整的明軍部隊,激戰數日,他跟着明軍的一名參將帶着殘兵敗將突圍了出去,不久這名參將就投降了清軍,他也從反清復明的起義軍將領,變成了清軍的綠營將領。

反而追殺起何騰蛟的明軍來了。

幾個月以後,他已經成爲一支兩千人的部隊的守備同知,在一次同滿族將領不和的情況下,帶着這支部隊殺了監視他們的滿清幾十名清兵和將領,然後宣佈反正,他帶着部隊回到了他發家的地方,振臂一呼,招募了三千名青壯,成爲一支反正軍。

由於這一代活動的都是永曆大明的明軍勢力,他就和他們掛鉤,成爲永曆大明朝廷陣營裡面的一支明軍部隊。

不過由於他先前是清軍,因此和其他的起義軍格格不入,對方和看不起他,防備着他,所以他這支部隊相當獨立,也讓他牢牢的掌控住了部隊。

同清軍的交戰時有發生,同永曆大明的瓜葛是若即若離,大家即是盟友,又是敵人,互相爭鬥。

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這樣過來的,直到華夏軍強勢崛起,幾次大規模的戰役打敗了清軍,收復了東南大片土地,他們才仰視起這一支部隊來了。

隨着局勢的繼續變化,大明土地上四分五裂的局面出現,並且形成了多個實體國家,進入了諸國紛爭的時代,南方華夏軍一枝獨秀,北方,清軍照樣強大,永曆大明卻照樣鬆散如往昔,陳友正的反正軍也沒有受到多大影響,還是保持原樣,呆在永曆大明陣營裡面。

如今,華夏軍和南明軍發力,將勢力從東南發展到了西南,北方,連續佔了江西州,湖廣州,如今深入到了湖北州境內,直接面對永曆大明最東北的勢力範圍內,永曆大明將要被驅逐出去了,以後這裡將是華夏軍同清軍較量的地方,其他勢力根本無法生存。

可陳友正,李過,何騰蛟不甘心,三支勢力聯繫起來,形成了一個鬆散的聯盟想要保持這種局面。

華夏軍的強大他們不是不知道,可他們就是這麼過來的,清軍的強大他們是領教過的,可有什麼?他們還不是夾在清軍和永曆大明,隆武南明的縫隙裡面過來了?

在強大的對手中間左右逢源,生存下去,他們早就有了豐富的經驗。

三家各懷異心,兩個陣營裡面的盟友聯手對抗強大的華夏軍也是他們的保命方法之一。

陳友正是堅決反清的,也不想成爲現在性質是叛軍的華夏軍的一員,因爲他心中的合法正統的朝廷是永曆大明。

至於隆武南明,對於那個屢次滅亡,屢次復起的朝廷,他不看好,他覺得能和清廷抗衡十幾年不倒的永曆大明纔是以後的正統王朝,他只能跟着這樣的王朝走。

而永曆大明裡面有不少的原先大西和大順的軍將和士兵,可以說之所以能這麼多年不倒,還多虧了這些人,所以陳友正對於這個先前就是叛軍,現在受到招撫,幫助永曆大明的大順軍部隊,李過的忠貞營還是親近一些的,覺得是盟友,因此他和他們合作,幫助他們鎮守這裡,要不然,以他的習性早就跑了。

逃跑,然後趁機打擊敵人,也是他這支隊伍生存下來的秘訣之一。

不過他無法理解的是這次李過吃了什麼藥,要留下來正面抗擊華夏軍,也許他的底氣是拿三十萬被他裹挾而來的百姓,開頭他也這麼認爲,現在他不這麼認爲了,因爲他覺得華夏軍和清軍不一樣,人家是實力碾壓,直接就把他們包圍了。

他多次試圖跑出去,可每次都被打回來,如今他只能憑着荊門縣城據守,希望何騰蛟的永曆大明正統明軍能來援救自己和李過。

或者李過能在荊州府打敗華夏軍的部隊,繼續維持這個局面。

李過還是很仗義的,瞭解到敵人突然從襄陽府撤軍,來圍攻他,馬上派來了十萬百姓和一萬可戰之兵,增強了他這支反正軍的實力。

陳友正在恐懼,緊張,患得患失,期望,希冀,逃跑或者死亡中煎熬,猶豫,彷徨,完全不知道他這支部隊的危急正在悄悄靠近。

陳友正也在痛苦煎熬着,他沒有忠貞營那麼大勢力和實力,官場上也不被永曆大明承認,反而受到排擠。

他們原先就在這一代活動,打擊清軍,同清軍周旋,打的不過是清軍裡面的一些練勇,鄉勇,至多是打擊一些兵少的綠營清軍,真正同清軍正面對抗的時候很少。

清軍撤出去以後,他本來以爲這一代將是他的天下了,可何騰蛟馬上派人過來給了他一頂官帽,九品巡檢,然後把他的兵收編了,帶走了隊伍中大部分精銳,分化瓦解了他的部隊,他也安心做他的九品巡檢。

後來形勢發展的太快,何騰蛟派來的將領在一夜之間帶着一部分精銳跑了,他們收編的本地屬於他的兵則散了。

但他明白過來的時候,是那些原先的部下來找他的時候,聽說華夏軍打過來了。

對於華夏軍他早就如雷貫耳,久聞大名了。

從性質上來看,華夏軍其實也是一支義軍,和他原先拉起的隊伍差不多,可從陣營分割來看,華夏軍是屬於東南一帶的魯監國的明軍,後來是隆武南明的明軍,和他崛起以來就同清軍對抗,接觸的永曆大明不再一個陣營。

地域上也隔着那麼遠,如果沒有以後的發展,他們估計很難聚在一塊,或者有什麼交集,可隨着形勢的發展,華夏軍屢次打敗剿滅他們的清軍,實力越來越強大,而永曆大明卻一敗再敗,被清軍壓着打。

而屬於永曆大明陣營中的一支起義軍,反清復明的他們則不得不狼狽逃竄,四處投靠無門,先後被幾處永曆大明的武將和文官坑了,幫助他們同圍剿大明的清軍作戰,死傷無數,但這也讓陳友正他們這支部隊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陳友正這人很精明,他把自己這支部隊的戰鬥目標定在那些弱小的鄉勇,練勇,團練身上,在他們身上找回了自信,發展了隊伍。

再這一帶闖出了名堂,投奔來的人越來越多,一些弱小的起義軍頭領帶着自己的隊伍來投奔他,這些起義軍頭領成爲他軍中的將領和骨幹,他帶着他們到處流竄,打擊敵人,後來襲擊一些兵力少的綠營清軍,給敵人造成不少的傷害。

即鍛鍊了部隊的作戰能力,訓練出了不少精兵,又擴大了這支部隊的影響力,聲名遠播。

不過爺惹上了麻煩,被譚泰的部隊,一支精銳的清軍滿族部隊追的狼狽不堪。

後來遇到了李過的忠貞營,兩支部隊互相配合,打了幾次大戰,弄得譚泰灰頭灰臉,正在他們想要再接再厲的時候,李過帶着忠貞營跑到了江西州,甚至跑到了福建去幫助永曆大明打清軍去了。

他只能帶着越來越壯大的起義軍繼續作戰,後來一支明軍收編了他們,給了他們武器裝備,把他們混編進了明軍隊伍裡面,這是江西州逃過來的堵胤錫的大軍。

跟着這支大軍,他們足跡遍佈江西州,湖北州,湖廣州,甚至進入了雲貴州,廣西州,同清軍作戰,但一次戰鬥中阿濟格,多鐸的部隊圍困了正在縣城裡面休整的明軍部隊,激戰數日,他跟着明軍的一名參將帶着殘兵敗將突圍了出去,不久這名參將就投降了清軍,他也從反清復明的起義軍將領,變成了清軍的綠營將領。

反而追殺起何騰蛟的明軍來了。

幾個月以後,他已經成爲一支兩千人的部隊的守備同知,在一次同滿族將領不和的情況下,帶着這支部隊殺了監視他們的滿清幾十名清兵和將領,然後宣佈反正,他帶着部隊回到了他發家的地方,振臂一呼,招募了三千名青壯,成爲一支反正軍。

由於這一代活動的都是永曆大明的明軍勢力,他就和他們掛鉤,成爲永曆大明朝廷陣營裡面的一支明軍部隊。

不過由於他先前是清軍,因此和其他的起義軍格格不入,對方和看不起他,防備着他,所以他這支部隊相當獨立,也讓他牢牢的掌控住了部隊。

同清軍的交戰時有發生,同永曆大明的瓜葛是若即若離,大家即是盟友,又是敵人,互相爭鬥。

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這樣過來的,直到華夏軍強勢崛起,幾次大規模的戰役打敗了清軍,收復了東南大片土地,他們才仰視起這一支部隊來了。

隨着局勢的繼續變化,大明土地上四分五裂的局面出現,並且形成了多個實體國家,進入了諸國紛爭的時代,南方華夏軍一枝獨秀,北方,清軍照樣強大,永曆大明卻照樣鬆散如往昔,陳友正的反正軍也沒有受到多大影響,還是保持原樣,呆在永曆大明陣營裡面。

如今,華夏軍和南明軍發力,將勢力從東南發展到了西南,北方,連續佔了江西州,湖廣州,如今深入到了湖北州境內,直接面對永曆大明最東北的勢力範圍內,永曆大明將要被驅逐出去了,以後這裡將是華夏軍同清軍較量的地方,其他勢力根本無法生存。

可陳友正,李過,何騰蛟不甘心,三支勢力聯繫起來,形成了一個鬆散的聯盟想要保持這種局面。

華夏軍的強大他們不是不知道,可他們就是這麼過來的,清軍的強大他們是領教過的,可有什麼?他們還不是夾在清軍和永曆大明,隆武南明的縫隙裡面過來了?

在強大的對手中間左右逢源,生存下去,他們早就有了豐富的經驗。

三家各懷異心,兩個陣營裡面的盟友聯手對抗強大的華夏軍也是他們的保命方法之一。

陳友正是堅決反清的,也不想成爲現在性質是叛軍的華夏軍的一員,因爲他心中的合法正統的朝廷是永曆大明。

至於隆武南明,對於那個屢次滅亡,屢次復起的朝廷,他不看好,他覺得能和清廷抗衡十幾年不倒的永曆大明纔是以後的正統王朝,他只能跟着這樣的王朝走。

而永曆大明裡面有不少的原先大西和大順的軍將和士兵,可以說之所以能這麼多年不倒,還多虧了這些人,所以陳友正對於這個先前就是叛軍,現在受到招撫,幫助永曆大明的大順軍部隊,李過的忠貞營還是親近一些的,覺得是盟友,因此他和他們合作,幫助他們鎮守這裡,要不然,以他的習性早就跑了。

逃跑,然後趁機打擊敵人,也是他這支隊伍生存下來的秘訣之一。

不過他無法理解的是這次李過吃了什麼藥,要留下來正面抗擊華夏軍,也許他的底氣是拿三十萬被他裹挾而來的百姓,開頭他也這麼認爲,現在他不這麼認爲了,因爲他覺得華夏軍和清軍不一樣,人家是實力碾壓,直接就把他們包圍了。

他多次試圖跑出去,可每次都被打回來,如今他只能憑着荊門縣城據守,希望何騰蛟的永曆大明正統明軍能來援救自己和李過。

或者李過能在荊州府打敗華夏軍的部隊,繼續維持這個局面。

李過還是很仗義的,瞭解到敵人突然從襄陽府撤軍,來圍攻他,馬上派來了十萬百姓和一萬可戰之兵,增強了他這支反正軍的實力。

陳友正在恐懼,緊張,患得患失,期望,希冀,逃跑或者死亡中煎熬,猶豫,彷徨,完全不知道他這支部隊的危急正在悄悄靠近。

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六百零一章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二百九十六章 圍城-炮戰2第六十六章 暴風雨之後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八百八十章 山西州是被炮灰打下來的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工廠1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四百五十章 會鰲拜2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三百零一章 風沙滿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七百三十二章 繼續當你的王子吧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九十章 朝議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鄭彩末日10第四十九章 火槍手的表演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國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驚慌失措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工廠1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八章 統御技能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三十三章 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