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福等人來得快,走得也快。
留在城門下的那位許家車伕一時不知道怎麼辦了。
出城費的銀子花了,可剛剛的那位總兵又不讓出城了,他不知道該不該繼續出城,還是退回城內。
“還愣着幹什麼?快走呀!”衙役黃有貴見對方堵着城門,不高興的說道。
“哦,好,好。”
趕車的車伕從馬車上跳下來,牽着牲口的繮繩,想要讓牲口往後退,退回城內。
“幹什麼呢,幹什麼呢!”黃有貴見到車伕的行徑,臉色一沉,說道,“老子是讓你抓緊出城,難不成你還想再交一次出城費。”
車伕這才反應過來。
急忙拉着牲口嘴邊的籠套往城外走。
許家的馬車很快出了城門。
黃有貴看着離去的許家馬車,撇了撇嘴,道:“許家怎麼弄了這麼一個蠢貨趕車,早晚把車趕溝裡去,呸!”
說着,他朝地上啐了一口。
“頭,真的就這麼把人放出城去?”一名白役湊上前,擔心地說。
衙役黃有貴收回目光,看了說話的白役一眼,道:“怎麼?好處不想要了?你不想要老子還想要呢!”
“不,不,小的當然想要,可剛剛那位陳總兵可是讓咱們關上城門,不準百姓出城,現在咱們把人放出了城,回頭陳總兵知道了,小的擔心頭您不好交差。”那白役說道。
聽到這話的黃有貴哼了一聲,道:“你懂個逑,老實去收出城費,關不關城門自然有老子來做主。”
那白役見黃有貴惱火了起來,灰熘熘的跑去收出城費去了。
有了許家的馬車出了城,這讓擁擠在城門內的百姓紛紛鬆了一口氣。
不過,高昂的出城費還是攔住了不少人,大部分窮苦百姓根本拿不出一百個大錢,更不要說一家人加起來不止一百大錢。
有百姓跪下哀求,希望守城的差役們能夠可憐一下他們。
可惜在銀子面前,慈悲是最廉價的東西。
白役們不僅沒有發善心,反而爲了立威,對一個苦苦哀求的百姓拳打腳踢,讓其他想出城的百姓明白,想要出城只有交出城費這一個途徑。
打人立威之後效果很明顯。
不少百姓從出城的隊伍中退出,帶着一家老小不得不返回城裡。
但也有一部分百姓強咬着牙,爲一家人能夠出城逃難,掏了這筆出城費。
好在窮人坐不起馬車,行囊都是自己揹着,頂多有輛獨輪車推着出城。
即便如此,也很快讓黃有貴面前的籮筐裡面堆滿了收取到的出城費。
尤其像許家這樣的大戶,基本上都是乘坐馬車出城,而且很多人家不止一輛馬車,加上隨行的下人和丫鬟。
可謂是銀子收的手軟。
“叛匪來了,叛匪來了!”
黃有貴這邊正守着城門高高興興收受出城費的時候,城中的方向不知道是誰喊起叛軍來到來的消息。
原本東城門這裡還算穩定的局面,被叛匪到來的消息一下子弄得炸開了鍋。
駕!駕!
一輛大戶人家的馬車衝了出來,不管不顧的朝着城外衝過去。
面對直直撞來的馬車幾名白役選擇了從心,老老實實躲到一旁不讓,不敢與馬車硬碰硬。
眼看着馬車出了城而束手無策。
“怎麼不攔着,你們怎麼不攔住呀!”黃有貴看着馬車就這麼出了城,一臉的肉疼之色。
在他眼裡那不是一輛馬車,而是令人奪目的銀子。
白役們沒有理會黃有貴的埋怨。
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稱。
他們不過是衙門裡最低等的白役,人死了怕是這些出城費就沒有自己的份了,就算人不死,只是斷胳膊斷腿也不值得去做。
別看出城費收了不少,可最後能落到他們手中的沒有幾個,根本不夠請大夫用湯藥的開銷。
城門內其它的馬車見到有馬車闖了出去,也都有樣學樣的往城外衝去。
許多正不知道怎麼出城的百姓更是一擁而上,推推搡搡的往城外跑。
場面陷入混亂,幾個白役已經無力阻攔出城的百姓。
“頭,快走了,這裡徹底亂了。”一名白役湊到黃有貴身邊,想要幫着黃有貴一起擡着桌上的籮筐離開。
黃有貴也明白眼前這樣的局面已經不容他繼續收取出城費了。
雖然心疼還有這麼多的出城費沒能收到手,但也清楚城門這裡不能留了。
趁着百姓目光都在出城上面,他帶着身邊的白役擡着裝滿了銅錢的籮筐開熘。
他也擔心再不走,會有百姓盯上他好不容易收到手的出城費。
本就不大的城門,衆多百姓和馬車擠到一起,都想要快一點出城,可越是想要快些出城,越是擠成一團,遠不如交出城費時出城的速度快。
不過,黃有貴顧不上這些了,帶着他的守城費躲上了城頭。
不是他不想回城裡或是出城去。
而是城門口擠滿了人,出城根本不可能。
至於回城中的路也被越來越多從城中逃來的百姓擠佔,他帶着這麼多銅錢想要逆着人流回到城中無疑是難於登天。
況且,他也擔心有心臟的百姓,或是碰上喇虎一類的無賴,趁勢搶了他的出城費。
踏!踏!踏!
急促的馬蹄聲出現在中牟縣東城的城門外。
“叛匪來了,快跑呀!”
一支人數過千的騎兵隊伍出現在了中牟縣東城城門外,封堵住了出城的路。
這讓那些擁擠着想要出城的百姓又一窩蜂的往城中退回去。
不過人好退,馬車不好退,堵在城門這裡的幾輛馬車進出不得,趕車的車伕更是丟下馬車一個人隨着人羣往城中逃去。
“這他孃的,這些叛軍看着比官軍還兇。”躲在城頭上的黃有貴看到城外的騎兵整齊的統一的裝束,下意識嚥了口唾沫。
躲在他身邊的一名白役小聲說道:“看着也不像是叛軍呀!會不會是官軍?”
“你懂個逑。”黃有貴忍不住罵了一句,旋即說道,“親兵家丁老子都見過,就沒見過用火銃的,倒是來咱們河南的叛軍,聽說人人一杆火銃,不信你瞧瞧,城外的騎兵是不是都帶着火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