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五百零七章 流水的兵部尚書

“大伴起來吧!”崇禎走回到龍榻前坐了下來。王承恩從地上緩緩站起身。

“大伴,你說朕要是把山海關和寧錦的兵都調回來去山東,能不能把虎賊趕出山東?”崇禎向眼前的王承恩詢問道。

王承恩低着頭,嘴裡道:“奴婢不知,這恐怕要問兵部的部堂才行。”作爲跟隨在崇禎身邊多年的大太監,太瞭解眼前這位主子了,最不喜內廷裡的人插手朝政之事,哪怕解決了問題,可等事情一解決,就是卸磨殺驢的時候。

所以只要是事關朝政的事情,他一直都提醒自己,絕不能在這類事情上多嘴。

“你個老狗,一點也不能爲朕分憂。”崇禎嘴裡罵道,可臉上卻見不到任何惱怒之色。

“奴婢無能,請皇爺治罪。”王承恩立刻跪倒在崇禎面前請罪。崇禎端起桌上的蓋碗,嘴裡說道:“行了,起來吧,朕沒有要怪罪你的意思,你要是什麼都懂了,朕還要那些臣子做什麼!”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從地上爬了起來。

“去把兵部尚書找來。”崇禎交代道。因爲虎字旗攻打山東的關係,兵部尚書又換了一位,這一任的兵部尚書是張鳳翼。

而且張鳳翼是山西代縣人,孫傳庭被擢升爲山東按察副使,領兵征討山東叛軍,其中就有張鳳翼在背後出力。

有小太監去宣張鳳翼。時間不長,張鳳翼來到了幹清宮。

“老臣參見陛下。”發須花白的張鳳翼面朝崇禎躬身行禮。

“愛卿免禮。”崇禎虛擡了一下右手,旋即吩咐道,

“給張愛卿賜座。”有小太監抱來一個繡墩,放在了張鳳翼的身旁。張鳳翼一撩下襬,坐了下來。

“愛卿覺得朕遷都南京如何?”崇禎沒有用任何修飾,直接問起了張鳳翼,與此同時目光緊緊盯在張鳳翼的臉上。

而聽到此言的張鳳翼心頭一顫。雖然早就聽聞過今上有意南遷,可沒想到差事要落到自己的頭上。

這可不是什麼好差事,他打定主意不能接,起碼不能從他口中說出來。

想到這裡,他道:“陛下,南遷之事實在是重大,臣沒想過。”雖然他不想在南遷的事情上出頭,但也不願意因爲這件事得罪崇禎這位帝王。

“沒想過那就現在想,什麼時候想清楚了什麼時候告訴朕。”崇禎端起了桌上的蓋碗,慢慢品了起來。

聞言,張鳳翼面露苦笑,沒想到崇禎耍起了無賴。南遷之事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他打定了主意絕不插手,便道:“陛下,南遷之事事關重大,理應和內閣商議。”死道友不死貧道,他把內閣的閣老們推了出來。

而且南遷這麼大的事情,沒有內閣的支持,根本不可能成行,所以他不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對。

“內閣那邊朕自然會問到,眼下朕想知道你的意見?”崇禎沒有放過張鳳翼,再次逼問道。

張鳳翼心中一苦。知道自己什麼都不說無法讓崇禎滿意,便道:“臣以爲不該南遷,最起碼此時不應該有南遷的想法。”

“那你說說,爲何不該南遷!”崇禎語氣有些不好起來。明顯是對張鳳翼不支持南遷的態度而不滿。

張鳳翼知道自己要是不說出讓崇禎信服的理由來,肯定會被徹底記恨,便道:“臣以爲,此時南遷雖然可保一時之憂,卻失去了大明的半壁江山,南宋的教訓就在眼前,何況大明有重兵在邊地,這個時候南遷等於放棄了邊地的精兵悍將,只會令這些人便宜了虎賊和奴賊,而且南方多水系,就算北地的精銳之卒調去了南方也很難適應,反而會喪失應有的戰力。”說完,他偷偷看向崇禎。

龍榻上的崇禎在聽完這番話後,思索了起來。這個時候他沒敢打攪,給崇禎思考的時間。

過了一會兒,崇禎臉色沒有那麼難看了,問向張鳳翼道:“愛卿既然說了不能南遷的種種理由,那就說說眼下的局面該如何破解?”張鳳翼知道,崇禎問的是山東的情況。

想了想,他道:“臣以爲山東的事情應該信任孫傳庭,有他在,可確保山東無憂。”

“無憂,無憂,就會說無憂,曲阜孔氏的奏本已經送來了半個月有餘,如今就連青州府也受到了虎賊的進犯,難不成真要朕等到整個山東都落入虎賊之手嗎?”崇禎冷着臉說道。

不會看地圖的人都明白,一旦山東陷落,北直隸就真的成了一座孤島,與南方徹底斷絕了聯繫,並且四周都是敵人。

孫傳庭是張鳳翼背後支持。這個時候,張鳳翼必須要爲孫傳庭說話,便道:“陛下,孫傳庭攜兵進入山東,確保了東昌府和濟寧府大部分地區不爲賊所獲,只因兵孤將寡,纔沒能收復失地驅離虎賊兵馬。”

“兵不夠就招,官小朕也可以提拔他,朕現在只要他能把虎賊趕出山東,只要他能做到,朕可以封他爲宣大總督。”崇禎語氣略顯激動的說。

聽到這話的張鳳翼嘴角抽了抽。宣大是虎賊的老巢,封孫傳庭做宣大總督,這是想把孫傳庭往虎賊老巢裡送。

不過,這也附和崇禎用人的方式。只要見到手下某個臣子得用,直接往死裡用,不把人折騰死絕不會停手。

崇禎對張鳳翼說道:“以你兵部堂官的名義告訴孫傳庭,只要他把山東的差事辦好了,朕絕不吝嗇賞賜。”

“陛下,以孫傳庭目前的情況,能夠維持住東昌府和濟寧府眼下的情況,恐怕已經用盡了所有力量,他手中的兵馬畢竟有限,而且都是從廣平府帶到山東的客軍。”張鳳翼爲孫傳庭辯解。

他也怕崇禎對孫傳庭期望太高,沒能達到崇禎想要的結果,他這個兵部尚書跟着一起吃瓜落。

崇禎沉吟了片刻,問道:“這個孫傳庭目前是幾品?”

“孫傳庭接替的盧象升,如今是山東按察副使,整飭大名,廣平,順德三府兵備。”張鳳翼解釋道。

第二百八十六章 另外一事!第二千六百九十二章 答應見面第二千四百八十三章 勸說無果第四百零二章 李樹衡的拒絕第二千五百萬一十二章 炮擊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新任守備第四百九十八章 女真人第二千二百五十七章 黃龍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大金與虎字旗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謀劃第二千五百一十五章 空有大貝勒頭銜的代善第六百五十二章 挑選動手的目標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莫日根的懷疑第二千六百章 銀子與銀元第六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來查徐通死因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接人第二千三百二十二章 盟使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叫城第二千零六十九章 破門第一百一十二章 百銃齊鳴第八百六十五章 官軍兵敗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第五十章 試銃第二千四百五十三章 放人離開第二千三百零六章 捅奴賊菊華第二千八百二十二章第兩千零三十七章 大勝第五百七十二章 進莊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買平安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談話第二千零七十五章 楊鶴的剿匪之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朱由校的不滿第四百一十一章 議事結束第八百零一章 銃擊蒙古騎兵第九百零二章 奪家產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無處可逃第五百八十九章 缺兵少將的戰兵大營第二千八百零三章 尋求力量第二千六百六十四章 周延儒見駕第三千零三十二章 拜訪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土財主孫家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出兵良機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一奶同胞三兄弟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第一千四百八十章第二千九百四十一章 南京鎮守太監第二千六百七十一章 互相推諉第二千九百一十八章 態度改變遏必隆第六百七十二章 札木合要看虎字旗的炮第一百五十六章 陰謀第二千三百八十三章 生死一戰第二千五百二十七章 金州城站前準備第二千五百五十三章 挖壕溝,圍困金州城第三千零四十四章 朱由檢的詔書第三百二十章 幾家聯手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孫進士第二千五百一十一章 頂牛第五百七十五章 藏銀第四十二章 流民大軍的改變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大明水師來襲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受阻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家鐵場第二千二百五十七章 黃龍第二千八百二十九章 失勢的衍聖公第二千五百九十七章 宴請第二千九百零一章 豪格堅持去蓋州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驚怒第二千七百三十章 安鄉伯再到玉泉山第二千五百章 想進講武堂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縣城動手第二千三百四十七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武死戰第五百九十九章 得到消息的徐通第三千零一十五章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找上門第二千六百三十章 德王第二千二百二十五章 碰上了去家裡的人第二千五百七十一章 推炮進寨第三百八十三章 爭鬥開始第二千九百九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二千八百八十七章 青城內的不穩定人員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第二千六百七十八章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大軍圍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提醒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周王趙王二藩陷落第六百零二章 練兵第二千八百八十五章 俘獲祖大壽歸營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大軍出居庸關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逃命第二千四百零五章 人質第三千零二章 利益下的江南第二千五百七十三章 遍地開花的農會第七百五十九章 素囊退兵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哨騎之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炮擊第二千五百八十六章 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