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

某日姚璽來傳話說“祖父攜姚穎不日去白雲觀進香,如子俊有時間不妨同去一遊。”說完後,又是連眨眼睛,示意接下去的操作你懂得。

借用進香去道觀來一場“偶遇”,雙方見個面什麼的,畢竟當年詩會距現今已隔多年,章子俊也想看看現時的姚穎長的什麼樣,多說女大十八變,而姚小姐也是想再看一次自己變化了多少,所以才按排了這一次的約會吧。

想到這裡,也就釋然了,姻緣本是天主定,無緣對面不相認,既然是這樣,就同意赴約,隨即章之雅爲哥哥裝扮起來了,這可是家中大事,現在的章子雅可不是小孩子了,出落的亭亭玉立,又讀了書,也成爲“大家閨秀”的方向發展了,章子哲也懂事了許多,整天出口就是之乎者也,一付小大人得模樣,沒法啊,全是家丁慣的,一口一個小公子,杜靈這丫鬟整天遷就着,只有看到章子俊纔像老鼠見了貓,無疑在章家,章之雅擔起了主母的職責,壓的子雅小小年紀,成了大人模樣,家裡傭人全叫“大小姐”,這一次大哥要去“相親”當然是重中之重,全家章二寶租了三輛大青驢車,子雅、畫屏一輛,子哲杜靈一輛,章子俊、丫鬟雅琴一輛,二寶帶着食盒及一些家置和杜毛蛋一輛。

就像去趕考一樣,一大早章二寶及杜母、杜毛蛋就熬好了粥,準備好了早餐,又做了幾樣糕點,備好不鏽鋼保溫筒熱水,書房中,章子俊在章之雅,丫鬟雅琴的服持下也已起牀,穿戴起來。

古人最麻煩的就是梳頭,爲鞏固漢民族的整治統治,重續漢族服飾的政治地位,明朝政府採取了上承周漢,下取唐宋的治國方針,對整頓和恢復禮儀極其重視,並根據漢族傳統重新規定了漢服服飾制度。舉人巾服之青袍,秀才考中了之後才能升級爲舉人,生爲秀才的小生以念念不已的私心,有的書生便穿上舉人的服裝,了一下當未中舉的遺憾。

青袍自然爲青色,秉承漢服的傳統特點,圓領,右衽,大袖,衣身上多用雲紋或素,兩側開衩,接有雙擺。說起這青袍,還有兩個小故事。

《七修類稿》卷八上記載:“洪熙中,上問着藍衣者何人?左右以監生對,上曰:教着青衣好看,乃易青圓領也。”

因爲皇上覺得青色好看,便教舉人們都改穿了青袍了。

大帽和儒巾都是舉人、監生的正式首服。《三才圖會》中說:“國初高皇幸學,見諸生班烈日中,因賜遮蔭帽,此其制也,今起家科貢者則用之。”皇上愛護咱們讀書人,就叫我們帶了個大帽,免得風吹日曬,感激涕零啊。

這就是舉人服飾的由來,接下來便是小生在大明常穿的一種服裝了,要知道,章子俊也是大明文人階層的一員,雖然還沒當上官,但是服飾上可是要保持一致。這件衣服叫做直䄌,據說是宋朝開始有的一種家居常服,多爲僧侶穿着。但到了大明,一看這衣服不錯,便流行於文人、士大夫之間。

直裰的領型爲交領,寬袖或窄袖,衣身兩側開衩,無擺。頭上戴的被稱爲“老人巾”,顧名思義,其多爲耆老所戴,然儒士等亦有戴着,因爲它飽含着“爲人民服務”的思想啊。

《識小錄》中說:“耆老頭巾如儒冠,而冠頂正方,向後如‘民’字樣。”

明朝也有流行服飾的,後世八十年代的喇叭褲,一步裙什麼的,在明代以前就曾風靡過不稀罕。在明朝也有這樣的故事,記載有一段時間街市中流行馬尾裙,於是大家紛紛效仿,尤其是京城的百姓,明朝政府於是出臺禁止馬尾裙的穿戴。

據說這個馬尾裙是來自於北方胡人的日常穿戴,爲了統一意識形態,才得以出臺禁令。當整個社會的服飾等級界限清晰、風格穩定時,朝廷便不會不斷推出服飾禁令,比如《禁約僧用渾金禁色段匹花樣》《軍民之家服飾不許違禁例》等很多的禁奢令。

白雲觀前身系唐代的天長觀。據載,唐玄宗爲“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此觀。觀內至今還有一座漢白玉石雕的老子坐像,據說就是唐代的遺物。

白雲觀曾因火災焚燒殆盡。後又重修爲白雲觀,位於京城西便門外,距章子俊的石板衚衕不是很遠,經宣武門出西便門就可到達,觀內房舍衆多,殿宇林立。後院爲一個清幽雅靜的花園,名雲集園,又稱“小蓬萊”, 因環境幽雅,設有客房,不少文人墨客經常留宿,又有老子坐像在觀中,特別到了每年的鄉試、會試時會有許多外地趕考的秀才、舉人慕名彙集暫住在此。

如今章子俊身爲舉人功名,雙方見面時以不可同前幾年的童生可比,可是章子俊還是說道:“後學末進見過太老伯,”深施一禮,隨即對着攙扶姚惟善身邊的姚穎也是一禮道:“學生見過姚家小姐”。古人對末婚見禮都要稱小姐,哪怕已定婚,姚穎羞紅着臉也是輕輕一福,算是還禮。

章子俊外表雖然不是那種很帥的帥哥,可一米七八的個子在明朝已是屬於高挑了,長的還算對得起父母,但見姚小姐身姿妖嬈,身材勻稱,一臉羞怯,雖不是傾國之姿,卻也有一番風情,比起三年前更加靚麗,證明大戶人家子女不愁吃穿發育良好。用五百年後的話說,該凸的地方凸,該翹的地方翹,配上明朝版百折襦裙,妥妥地大長腿啊。

接下去的節目相互介紹家人,兩撥人合一家一起遊覽道觀。

最後在黃道長的邀請下,進入內院,先在食肆用飯,後去“小蓬萊”涼亭喝茶觀菊,此處閬苑處遍地菊花,品種繁多,經過這一陣的交往,首先是子雅跟姚穎歸了一撥,雖然之雅比姚穎小三歲,卻很是談的來,女孩子在一起總有許多的話題,加上這幾年來子雅在章子俊開的私塾中學了不少,在生活方面也學會了許多五百年後的常識,一舉手投足間,獨有一種灑脫,有些方面比姚穎理解的多,比如除了大明之外,還有許多的地方,大海有多大,天爲什麼會下雨打雷,地球是圓的這些常識,而姚穎着重在理學上理解更多,二個女孩子就這樣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而一邊姚惟善詢問章子俊的前程有什麼打算,一邊姚璽作陪,在閒聊中說道了小女姚穎的婚事,姚璧已經啓程回浙江老家,姚惟善想着等孫女的婚事辦後也回老家去,所以提出了一個建議,本着章子俊在京城沒有自己宅邸,先把小孫女嫁出去,等姚惟善回浙江後,姚家就空出了一個府邸,需要有人值守,這樣的話到不如直接把這個府邸變成姚穎的嫁妝,這也是爲了照顧到章子俊的面子。

現在看來一面小鏡子的威力起作用了,一個老婆不說,還有一個府邸等着,這買賣說什麼都是划算的很,弄的章子俊內心很是過意不去,最看看姚穎的模樣,也是自己心中喜歡的,想不到來到大明,找老婆不難,還是一位千金小姐,世家之女,那種舉手投足間不是平常百姓人家可比。

而章子哲跟丫鬟杜靈正在一處假山邊上嬉鬧,像這樣難得出來遊玩,很討章子哲的喜歡,目前也九歲了,所以看着樣樣好奇,杜靈怕小少爺磕着碰着只能跟着,無形中給亭內的話題減少了許多尷尬。

章子俊說道:“太老伯厚愛,此婚事只要姚家小姐願意,學生高攀了。”

不想一邊姚璽插話道:“子俊,小妹願意得很,最說了家祖看上的人,誰敢反對,就放心吧。”

章子俊一想也是,古人婚姻父母做主,自己到是次要的,姚惟善的意思是把親事定下來後就回浙江去了,所以需要互換庚帖,關於迎娶就要等明年了,因爲男婚年齡逢雙,女子十九不嫁,章子俊現在是十九歲,姚穎十七歲,那麼明年就是雙數之年正好迎娶。庚帖換好後,就寫下婚書。

最後在姚璽的鼓動下,在此美好時刻滿院秋菊何不賦詩一首?而姚惟善也是手捋白鬚一臉期待狀看着。章子俊抓頭了啊,古人就是動不動賦詩,這一時半會兒也吟不出來啊,主要是應景。

之雅跟姚穎聽說亭內章子俊要吟詩,也跟着跑來湊熱鬧,身邊的丫鬟全圍了過來,兩大家子的人啊,姚璽帶了兩個丫鬟,姚穎帶了一個,加上雅琴、畫屏,只有遠處的子哲跟杜靈鬧的歡。

可見古人對詩詞的喜愛程度有多高了,菊花在古代是象徵着清高,不願意與流合污的意思,古人大多都寫過詠菊花詩,例如陶淵明、杜甫、李白等等,以及《紅樓夢》裡的林黛玉等等,那都是以菊花作過詩。所以在古人的心目中,菊花不僅好看,同時也很高貴,只是能夠表達一個人內心的高貴。

章子俊抓耳擾腮想了半天,只想到唐伯虎的那首《菊花》寫的很不錯,主要是字唯美,關於合不合景就不說了,隨口就吟出一句:“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此時姚璽移步來到姚穎身邊拉了拉袖子,還一個勁地掇嘴,意思是快去執筆寫啊。

姚穎這才反應過來,羞紅了臉快步來到亭中案前,鋪紙寫了起來,章子俊一看,很好的一筆娟秀行書,等到寫完這兩句後,隨即又吟道:“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剛吟完,只聽姚穎啊的一聲,章子俊接口說道:“此詩有點不太應景,讓太老伯見笑了。”

不想姚惟善手捋白鬚道:“無可,無可,雖有些傷感,到是非常生動真實矣,讀來真是令人感慨萬千,吾已朽矣,是該到了回故鄉安居矣。”說完往空長嘆。

此時姚穎發現了案邊上的婚書,更加羞澀起來,人像是觸電般地退出亭外。

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