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誘惑

杭州後衛,衛所。

蕭墨軒和徐渭各騎一匹快馬,在幾個侍衛的護衛下奔到了轅門前。

“什麼人?”門口的崗樓上,馬上便有人發現了蕭墨軒他們。

“奉總督府之命,前來調兵。”蕭墨軒從懷裡掏出勘合,舉在手上。

“是蕭大人吧。”崗樓上的士兵聽見蕭墨軒回話,立刻奔了下來。

“你是……在義烏時候的那兵?”藉着奔下的士兵手上火把的光,蕭墨軒看清了來人的相貌,似乎正是在義烏時時候,自己準他從軍的那人。

“哎,正是小的。”周牛山點了點頭。

“新招的兵,不是都跟戚繼光將軍去了寧海了嗎,怎生你還在這裡?”蕭墨軒躍下馬來,把手上的繮繩丟給侍衛。

“今個夜裡正好輪着小的和幾個兄弟值夜,故而留了下來。”周牛山讓一個士兵去叫衛所裡的指揮使,自個領着蕭墨軒一行往軍營裡頭走。

“倒似是已經做了長官了?”蕭墨軒見周牛山指派別人,笑了一下說道。

“蒙大人和戚將軍關照,只是做了個小小的伍長罷了。”周牛山低頭笑道,在這軍中的日子,雖然沒有往日滋潤,卻覺得自己比以前更像個人樣。

“還沒問你叫什麼名呢。”蕭墨軒看了周牛山一眼,又問道。

“小的吳子牛。”周牛山嘿嘿的笑着。

“哈哈,蕭大人半夜來調兵,卻是要去做甚麼?”杭州後衛指揮使王浚,一邊整着身上的盔甲,一邊哈哈笑着迎了出來。

“這時候還能有啥事兒,奉總督府之令,來王將軍這裡調五百士兵去打倭寇。”蕭墨軒把手上拿着的勘合遞了過去。

“哦,既然有總督府的勘合,末將立刻就去準備。”王浚把勘合拿在手上翻看了幾下,見果然是真的,連忙應道。

“那便請王將軍快點纔是,在下領了軍還得去趕路。”蕭墨軒催促着。

“請大人進大堂裡坐定,稍後便好。”王浚點了點頭。

“蕭大人。”蕭墨軒趕向邁腳往大堂裡走,卻聽見有人在叫自己,回過身來,卻見是那個吳子牛。

“蕭大人去打倭寇,可否也帶小的一起去?”吳子牛求道,他覺得這是個難得的親近蕭墨軒的機會。

“嗯。”蕭墨軒見吳子牛一臉誠懇,便點了點頭。

王浚也知道軍情緊急,不多工夫,便把五百士兵選了出來。順便也想在御使大人面前表示下自己治軍得力,這些選出來的五百士兵都是杭州後衛的老兵中的精銳,又命一位指揮同知領了。雖然是大半夜被叫起來的,這些士兵卻仍是人人精神抖擻,盔甲皚亮,除了手裡執的長矛外,腰間又另外配了一把苗刀。

苗刀並不是苗人用的刀,而是依造倭刀的形式做出來的,只是比倭刀裡的長刀略短,比其中的短刀略長,又因刀身修長,形似禾苗,便叫了苗刀。

因爲成本昂貴,所以這刀裝備的並不多,整個浙江也不過鑄了三四千把,杭州三衛因爲要拱衛省府,所以裝備的也多一些。

“在下還想要帶一個兵一起去,不知王將軍可答應?”蕭墨軒想起自己答應吳子牛的事。

“不知蕭大人所說的兵是誰人?”王浚聽蕭墨軒指定要帶一個兵去,未免有幾分詫異,聽說這位御使大人的老家是湖廣地方上的,從生下來開始便一直呆在京城,在浙江的時間也不長,又怎會和自己手下的一個士兵有如此深厚的交情。

“便是那個叫吳子牛的。”蕭墨軒微微笑道。

“吳子牛?”王浚疑惑的轉身看了看身邊的兩個僉事。

“哦,從義烏和永康新招的兵裡,似乎倒似乎有個叫這個名字的。”其中一個僉事連忙回道,“那兵力氣極大,在下曾經見過他單手舉起過營房前的石轆,所以記得。”

“噢……”王浚聽說是從義烏和永康招來的新兵,也不再疑惑,這些兵是蕭墨軒和戚繼光一起招來的,裡面有幾個熟人也不奇怪,“那,便快把那兵幫蕭大人給叫過來吧。”

台州府,仙居縣,括蒼山。

古人曾有言云:身纏絲絹半遮臉,嬌娜異常惹人愛。說的便是括蒼山。

時下正逢六月,漫山紅綠相間,羣山巒峰時而歷歷在目,時而隱沒雲海之中,一座座山峰猶如海中羣島一般,漂浮隱現,變幻無窮。

山道上,蕭墨軒騎在馬上,一手執住繮繩,另一手提起袖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午後的陽光雖然已經稍微弱了些,卻還是十分灼人。

“蕭大人,讓弟兄們再歇息一會吧,這都快一天一宿了,還是在金華千戶所調兵的時候歇了會,天氣又這麼熱。”指揮同知白斯清回身看了看身後的士兵們,縱馬走到蕭墨軒身邊說道。

“不行,怕是得不及了,倭寇從海上走,要比我們快得多。”蕭墨軒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台州城裡有十多萬百姓,若是讓倭寇進了城便是不妙。”

“只要翻過括蒼山,便是臨海縣,再過了臨海,離台州城便是不遠了。”蕭墨軒咬了咬嘴脣。

“可弟兄們實在太累了,怕是再走不動了。”白斯清一邊說着,一邊往後面看着,“這般辛苦,即使趕到了台州,怕是兄弟們也舉不起刀來打倭寇了。”

“唔……”蕭墨軒聽了白斯清這話,心裡也是一緊。白斯清說的沒錯,一支疲勞之師,確實很難發揮出最強的戰鬥力。從胡宗憲所給的情報上看,曾經在象山和奉化徘徊的倭寇,人數約莫有六千以上,本來人數上就大處劣勢,如果再這般疲勞,卻如何抵擋倭寇的進攻。

“這裡離台州城還有多遠?”蕭墨軒讓一邊的侍衛打開皮製的地圖。

“若還是從官道走的話,還有一百四十多裡地。”侍衛展開地圖,向蕭墨軒回道。

“怕是今天夜裡也趕不到啊。”蕭墨軒皺着眉頭,對着徐渭說道。

“啊……”徐渭雖然是個聰明人,可畢竟是個書生,體力也遠不如蕭墨軒,已經被太陽曬得有些頭昏腦漲,“定然……定然是趕不到。”

“把地圖拿來我看。”蕭墨軒從侍衛手上接過地圖,想看看能不能再抄幾條近道。

“這裡是什麼?”蕭墨軒忽然看到地圖上從臨海到台州之間,畫了一條彎彎曲曲的綠線。

“回大人,這便是靈江和椒江。”侍衛伸過頭來看了一眼,開口回道。

“難道這周邊其他地方就沒有河流?路經仙居縣城的時候,不就涉過一條溪流。”蕭墨軒好奇的問。

“那些溪水窄小,稍大些的船便行不得,故而在圖上沒有列了出來。”一邊的白斯清接過話來。

“照這麼說,這靈江便算是大江了?”蕭墨軒心裡忽得一動。

“確實如此,即便是二號的福船,也可行得。”白斯清點了點頭。

“既然靠着大江,離海又近,那臨海縣裡船隻一定頗多了?”蕭墨軒又問。

“那是自然,處州和金華的礦石,糧食和貨物,也常在那裡換了大船出海北上。”白斯清回道。

“那便是了。”蕭墨軒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來,“杜千戶。”

這杜千戶便是金華千戶所的長官,這時聽見御使大人叫自己,連忙湊了過來。

“你且先騎馬趕到臨海縣衙。”蕭墨軒吩咐道,“告訴那裡的縣令,給我準備船,不管是大船,小船,還是貨船,漁船,只要能裝得下這九百多人就行。酉時末必須準備停當,否則以瀆職論處。”

“是。”杜千戶接了令,立刻躍上馬背,飛奔而去。

“酉時末,可能趕得到臨海?”白斯清聽蕭墨軒的意思,似乎便是要走水路過去,心裡也頗爲贊同,可是他居然要臨海縣裡在酉前就準備好船隻,現在都未時末了。看士兵們疲勞的樣子,一個多時辰要趕五十里,還有一半是山路,實在有些夠戧。

“弟兄們。”蕭墨軒並不急着回答白斯清的問題,而是勒了勒繮繩,大聲叫道,“還有三十里便是臨海縣城了,到了臨海,咱們換船去台州。以一小旗爲一隊,先進臨海城的倆小旗每人賞銀十兩。”(小旗:明軍編制,每小旗領軍10人。)

十兩,只不過三十里地,拼一下也就到了,十兩白銀,那可是二十石稻穀或者兩頭牛的價錢啊。到了那裡,反正也可以坐船了。

三十里?不是五十里嗎?白斯清詫異的看了蕭墨軒一眼,可是目光所及,卻見剛纔還有氣無力的士兵紛紛挺起了身體,眼睛裡也放了光,爭先恐後的向前跑去。

…………

《星紀道標》,嗯,這是一本書。作者是誰?咱不認識他……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47章 國之利器第39章 惹誰了第26章 大事第62章 赴任第3章 俺答的禮物第31章 波中仙子第12章 嚴氏花槍第37章 金翅大鵬第15章 東征日記第16章 一團和氣第22章 心臟第15章 燈下美人第41章 向南第14章 耍威風第29章 密旨第1章 大謀第39章 仙風第15章 如此立威?第55章 哦……上帝!第48章 金殿鼓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49章 法摩沙堡陰謀第47章 東門亂第1章 脈脈心語第26章 江南美女第15章 我亦取義第40章 向北第27章 以騎戰騎第24章 南洋的紅毛鬼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18章 粗染藍布第59章 玉脂香粉第38章 太華之山第17章 疑惑第22章 真假倭寇第56章 風俗?第4章 遠房表妹第44章 認死理第18章 五大罪一章 狗急跳牆第6章 背後之人第63章 有辱祖宗第24章 南洋的紅毛鬼第1章 脈脈心語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25章 心事第22章 二牛相角第5章 以德服人?第17章 謀財害命第35章 標尺第27章 無賴哲學第11章 涼河心第35章 大明火德第42章 搶收第59章 玉脂香粉第26章 舊相識第25章 嚴府之邀第19章 爲大事者,無所不敢爲第36章 春暖第70章 念子第48章 怪事第31章 養身之道第31章 歪詩信箋第26章 天火降罰第5章 異常第43章 牛角尖第34章 雄鷹折翅第15章 我亦取義第24章 洗牌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10章 喜笑顏開第28章 誰搞的鬼?第6章 當朝第一家第16章 腳底抹油第10章 舉有怪異第6章 危局第43章 台州大捷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6章 黃梅時節第46章 王命旗牌第32章 進京第21章 大明超市第71章 新鮮東西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12章 望眼欲穿第52章 關鍵證據第15章 我亦取義第50章 遠征計劃第17章 西湖釣魚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15章 燈下美人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30章 夕陽簫鼓第5章 馮保之託第7章 計定東南第28章 誰搞的鬼?第45章 虎焉羊焉第63章 有辱祖宗第47章 花前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