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兵者詭道

不錯,在下也是這麼想的。”王崇古也跟着微微點I果不出意料的話,俺答舍寧夏而入大同,其實便就是防着圖門。”

“那趙將軍那又該如何答話?”孫朝見兩人只在談着韃靼,卻隻字不提救援大同的事兒。

雖說宣大和延寧不屬一個戰區,可是根據兵部的例定,大同遭襲,延綏也該派兵相助。

“孫將軍莫急。”王崇古伸出手來擺了幾下,“救當然是要救的,可也得商量着該怎麼救纔好。韃子游騎四處竄掠,若是就這樣派支兵去,想找到他們便就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未必就能促使俺答和我軍正面而戰。再退一步說,就算俺答願意和我軍正面而戰,孰勝孰負還未可知,我軍即使勝了,也必然損失不小。”

“兩位大人的意思是?”孫朝看着地圖,沉思半晌,想說些什麼,卻又不敢隨便開口。

“圍魏救趙。”蕭墨軒轉過身來,臉上掛着一絲神秘的笑,“與其在正面尋找機會和韃靼決戰,不如……”

蕭墨軒一隻拳頭,重重的砸在了地圖上的一點,“乘着俺答主力在關內,直搗他們的老巢。”

“另外,俺答和圖門之間,也順便給他們下點料,不能讓他們過得太安生了。”蕭墨軒的臉上,又泛起一層笑來。

“出兵關外?”孫朝不禁倒吸一口冷氣。這麼多年來,明軍都是倚仗長城固守,從來沒對關外用過兵。

“寧夏這裡可也要出兵?要不要上報下兵部?”孫朝有些擔心,寧夏在震災後還沒來得及補充兵源,若是再派兵出關,防守只怕更是薄弱。

“機會稍縱即逝,豈容再這般折騰。”蕭墨軒揹着身,對後面擺了幾下手,“況且本官有皇上御賜的王命旗牌,這些個事兒,本官還做得了主。這回出兵,也不可能帶上太多人。”

“那……末將謹遵大人吩咐就是。”孫朝聽蕭墨軒的意思,是要自個把事情全扛了下來,便也不便再多說。

“孫將軍,你且過來說一下俺達三部的巢穴所在。”王崇古示意孫朝也上前來。

“是。”孫朝拱了下手,上前指着地圖說道,“根據關外探子所繪的地圖,永謝布部的營帳,眼下是在宣府以北,神木堡的半坡山;鄂爾多斯的營帳,便是在延綏西北的荍麥湖一帶;還有土默特的營帳,便就是在板升一帶了。關外的地圖,寧夏軍中也有,兩位大人若是要,末將讓再描一份送來便是。”

“出關作戰,地圖自然是要。”蕭墨軒點了點頭,“但這些事兒且吩咐下去便是,快些回來,還有要事相商。”

孫朝接了令,先退下去了。

“這一戰,王大人想如何安排?”蕭墨軒和王崇古相坐下。

“即使要出兵,當然要力求果大。”王崇古邊想邊說着,“依在下所想,這回可以分兵三路而出。命延綏總兵趙分部銳卒,一路直赴神木堡,一路直赴荍麥湖,下官則親帶三千輕騎出寧夏,直搗板升。”

“王大人比在下更能統得大體,還是由在下領兵出戰吧。王大人便留在寧夏,督修兵備便是。”蕭墨軒畢竟年輕,又好個冒險,眼下有個出塞遠征的機會,自然不肯放過。而且眼下俺答主力正在關內,想是也不會太過兇險。

“眼下誰領兵倒也無關緊。,”王崇古竟似是看出了蕭墨軒的心思,“可千里奔襲,畢竟是個勞累的事兒,一般人未必能吃得了這個苦。”

說罷眼皮翻了幾下,瞅了蕭墨軒一眼。

原來竟是見我長的白淨,便怕我吃不了這苦。蕭墨軒也看出了王崇古的意思,頓時一肚子的不服氣。

“王大人不也是讀書人,況且若論起年紀,還要比在下年長上不少吧。”蕭墨軒微微一笑,並不賣帳。

“哈哈哈。”王崇古和蕭墨軒又對視一眼,齊聲大笑一番。

大明嘉靖四十年,十月二十。

延綏總兵趙接延寧陝西代行軍事,兵部員外郎蕭墨軒令,分部銳卒,令裨將李希靖領兵兩千東出神木堡,直撲半坡山,令徐執中領兵兩千,西出荍麥湖。

寧夏城裡,三千騎兵也準備停當,隨時侯命出征。

“長途奔襲,若是穿重甲,倒是成了負擔。”孫朝帶着蕭墨軒在軍械庫裡穿行着,讓蕭墨軒選一件合身的鎧甲。嘉靖雖然把蕭墨軒派來代行軍事,可從兵部到陝西,都把蕭墨軒當書生看,一時之間,倒是沒給他準備鎧甲,所以只能臨時來軍械庫裡選一件。

“這幾件

是輕便。”蕭墨軒看見幾座架子上放着幾堆鎧甲,I件,初時只覺輕便,再仔細一看,面上不禁有些失色。

原來,他提起的這件鎧甲,雖然看起來挺結實,可仔細一看,便有了貓膩。原來整件盔甲,竟都是用一層層厚紙糊出來的,只是又在表面縫了一些散碎的棉布,輕易也是看不出來。

蕭墨軒在現代的時候,早就聽說過明朝有些將領會用紙張糊成鎧甲,冒充軍備,以便從中貪墨。當日還有些懷疑,可眼下見到了這見紙甲,心裡頓時一陣惱怒。沒想到這一切都是真的,還發生在邊關緊要之處。這個孫朝平日看起來克職盡守,原來竟也是這等貨色。

蕭墨軒忍住心頭的火氣,又摸了摸旁邊的幾堆,觸手之間,居然也都是用紙做成的。

“蕭大人,這件皮甲,是在下做守備時候穿過的,雖然有些舊,可也是選西域犛牛皮所制,上邊綴了釘,結實的緊,也不沉重。”孫朝似乎並沒有注意到蕭墨軒的舉動,尋了一番,在一座架子上找出一件皮甲來,“若是大人不嫌棄,不如就穿這件罷。”

眼下正是要出兵的時候,這時候論這些事兒,未免損了軍中銳氣,等回來再找他算帳不遲。蕭墨軒在心裡對自己說。

於是平復下情緒,又翻出笑臉來,迎上前去。

“好,好的緊,我且試試。若是合適,就穿這件吧。”蕭墨軒呵呵笑着,從孫朝手上接過了那件皮甲,在身上比試着。

京師,兵部大堂。

“祖制哪能如此去壞,若是因此壞了軍備,我看他蕭墨軒有幾個腦袋去償。”果然不出嚴世蕃所料,楊博聽說嘉靖帝已經把蕭墨軒的奏摺發到了內閣,責令酌情而辦時,頓時勃然大怒。

“都說這蕭墨軒是個能臣,我看其實卻是個誤國的小人。”楊博是實實在在的行伍出身,脾氣向來就是出了名的大。他站起身來,一邊在公房內來回走着,不停的拍着桌子,“他以爲倚仗着皇上和裕王爺的寵信,便可以胡做非爲了?偏偏還有那麼多人在附和他。”

“大人。”楊博正怒不可遏,身邊心腹的一句話,卻猛得將他拉了回來。

“楊大人,王大人可也在寧夏,正和蕭墨軒在一起。”心腹的聲音雖然不大,卻一下子定住了楊博。

王大人,便就是王崇古,可巧的是,王崇古不是別人,正是楊博自個的兒女親家。也就是,楊博的兒子,娶了王崇古的女兒,大家都是一家人。

當日蕭墨軒爲了找一個可以幫自己的人,簡直是傷透了腦筋。其實此時間,大明朝除了那戚繼光,譚綸那個幾人和王崇古外,其他的良將也是有的,比如殷正茂。

可蕭墨軒偏偏就只想到了一個王崇古,也當真是天意了。

“難道這事兒他也有份?”楊博剛纔還火冒冒的心裡,頓時冷了半截。

冷靜下來的楊博和火頭上的楊博,簡直是判若兩人,他開始仔細想着眼下的這件事兒。

往日裡論及馬政的摺子,皇上向來都會讓內閣派人來知會下兵部,要一個態度。可這回,根本就沒一個人來問過自己。

適才聽說的附和馬政的那些人,再一個個翻出來想,不禁更覺得有幾分怪異。這些人中,絕大部分居然都是和嚴家往來密切的。

嚴嵩的那幫子人和裕王、徐階那幫子人近來勢如水火,早就不是什麼秘密。兩幫人在朝堂上互相傾,互喝倒彩也是日日可見。這回嚴黨的人,怎麼卻力挺起蕭墨軒來了。

其中有詐,不是對着蕭墨軒去的,便就是對着我楊博來的。聰明人就是聰明人,楊博的腦袋立刻便轉過了彎來。

“不行,我得去見皇上。”楊博伸手從帽架上取下烏紗帽來,“得去探一下其中的究竟,這馬政的事兒,也由不得胡來。”

楊博的轎子剛出了兵部大門,嘉靖老人家那裡,也已經是鬧開了鍋。

蕭墨軒所奏的馬政,戳疼的可不是一個人。陝西,山西,北直隸和兩淮的一批御史們,個個義憤填膺。每年那些養馬的大戶家裡送的許多銀子,不就是指望着自己有機會能說上幾句話。更何況,有的御史家裡,或者親戚家裡,原本就是養馬的大戶。若是按照蕭墨軒所奏的去辦,每年成千上萬兩的銀子便要長翅膀飛了。再過段時間便又要過年了,家裡的年貨還沒辦呢。

第39章 盡忠報國第2章 海關……還真是海關第16章 治世惟中第29章 密旨第12章 利益團伙第23章 法子第40章 主動被動第64章 海瑞之怒第49章 黃雀在後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37章 永康模式第3章 誅族之罪第8章 洽情陷情第34章 神秘番子第44章 滅門慘禍第20章 好飯好菜第29章 同生共死第50章 左右逢源第12章 迷魂湯第59章 玉脂香粉第11章 命中剋星一章 狗急跳牆第21章 “U”字型第8章 洽情陷情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章 酒論天下第11章 命中剋星第31章 我不知道第22章 心臟第8章 學道理第4章 除夕紅第22章 天指地使第39章 仙風第23章 也許錯了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5章 左右爲難第29章 裕王入宮第18章 黃龍之怒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35章 詩山恨意第5章 螟蛉義女第19章 白板聖旨第27章 無賴哲學第4章 潛在同黨第43章 爲何而戰第14章 高拱之怒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25章 心事第28章 影影影第44章 認死理第5章 馮保之託第45章 大事將至第49章 法摩沙堡陰謀第11章 外相內相第55章 精神崩潰第36章 春暖第4章 人才第10章 喜笑顏開第38章 蕭府愁雲第9章 夜半驚第20章 煙籠碧紗第7章 桑中意第10章 千帆競流第28章 醫癡第3章 命自我立第11章 海上游戲第38章 東方女船王?第3章 俺答的禮物第50章 法中懺第1章 國富民強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13章 反守爲攻第59章 玉脂香粉第5章 左右爲難第6章 背後之人第16章 治世惟中第27章 裕王的厚禮第19章 套獸第10章 蕭天馭的決斷第62章 赴任第12章 望眼欲穿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25章 送上門的人才第60章 三朵金花第39章 仙風第56章 風俗?第7章 野心第18章 黃龍之怒第37章 俺答黃金史第15章 燈下美人第28章 誰搞的鬼?第7章 壓而制之第29章 寒匕初現第6章 經略江南第10章 舉有怪異第29章 同生共死第67章 蕭學第35章 良知忠魂第2章 花嶼島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