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天生陰陽

“下山?”還松子詫異的四下看了幾眼,“小觀裡近日未有人下過朝陽峰。”

不是八景宮裡的?蕭墨軒的臉上,浮現出一絲失望的神色來。

不過轉念一想,朝陽峰頂上,也就這麼大的地方,如果當真想找,想是也不甚難。

“那請問道長,這朝陽峰上,可還有什麼道觀?”蕭墨軒急切的問道。

“若說算是道觀的,卻是沒有了。”還松子的臉上,似乎也掛着失望。

“沒有了?”蕭墨軒的眉頭,微微鎖着。

“蕭大人所說的,莫非是景虛道友?”還松子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

“景虛道人?”蕭墨軒眼睛裡原本已經有些黯淡的光芒,又盛了起來。

“不錯,此人就住在青龍潭邊一所茅舍裡邊,是前年才從外山遷來的。除非大祭之時,平日裡也不常和他人往來。但貧道和他幾次交往,卻覺此人修爲非淺。”還松子繼續說道,“趙景虛原本是他的本名,可他從來也沒有說過自己的道號,貧道等人便只好以本名相稱。”

“那便麻煩道長帶在下去尋。”蕭墨軒心裡頓時一陣驚喜。

出八景宮,向東行約五百步,便是青龍潭,可站在青龍潭邊,蕭墨軒並沒有看見什麼茅舍。

“還在那片樹林後面。”還松子又朝附近的一片小樹林指了指。

穿過小樹林,果然看見一坐小小的茅舍。還松子上前叩了幾下柴扉,卻是無人應聲。

“他若是剛從山下回來,又會去了哪裡?”還松子疑惑的向四周張望着。

“莫不就是那位?”袁正忽得一聲輕嘆,右手兩指,直指向崖邊。

衆人連忙轉頭看去,只見崖邊,果然站着一位道人,從身形和衣裳上看,倒似就是在峰下遇見的那位……

再仔細看時間,蕭墨軒心裡也不禁吃了一驚,只見那位道人的兩腳,居然離崖邊只有不足一寸。呼嘯的山風吹來,帶起衣裳舞動,看上去就像隨時都會掉下去一樣。

看了這一幕情形,蕭墨軒頓時連叫都不敢叫出聲來了,惟恐會驚着他。只是瞪大了眼睛,遠遠看着。

倒是還松子,似乎並不吃驚,抖了幾下袖子,徑直走上前去。

“道長……”蕭墨軒小聲的喚着還松子,臉上漲得有點紅。那道人站得離懸崖那麼近,只要稍有閃失,便生了不測。

還松子微微一笑,回身擺了擺手,下面的腳步卻並未停下。向前走了幾步,又伸出手掌來就要向那道人身上重重拍去。

“啊……”李漢平是個完全的儒生,在衆人裡面,膽量卻是最小。眼見着還松子的手掌就要拍到了那道人的身上,喉嚨裡一陣乾澀,竟是要叫出聲來。

“啪……”還松子的手掌,重重的落在了道人的身上,發出一聲脆響。

可那道人,整個身體居然像是一棵松樹一般,連晃都沒晃一下。

“景虛道友的修爲,卻是愈加的高了。”還松子呵呵笑着,對道人說道。

“你這番來,卻只是爲了試一下在下的修爲?”景虛並不回過身來,只是對着空中的霧氣,深吸幾口氣。

“只是有幾位大人,想要見見景虛道友,在下便帶了過來。”還松子在景虛身後行了一禮。

“哦。”景虛這纔回過頭來,朝着蕭墨軒等人看了一眼,“我這裡哪有地方可坐,你卻是該帶到你那去纔是。”

“幾位大人指名要見景虛道友,又豈是我那裡留得下來的。”還松子臉上雖然笑着,心裡卻是一陣無奈。難道你當我不願把他們留下不成,看前面那公子,尤其來頭不小,不是朝中顯貴,也是省裡大員,若是得了他的賞識,說不定八景宮的歲額還可以加上幾成。

“在下蕭墨軒,見過景虛道長。”蕭墨軒適才見識過了景虛的定性,心裡也是暗暗欽佩不已,見景虛回過身來,連忙上前行禮。

“咦……”景虛等蕭墨軒走得近了些,一雙眼睛,忽得停在了蕭墨軒臉上。

“道長……”蕭墨軒見景虛直看着自己,不禁扶了扶頭冠,卻也沒見有什麼不對。

“呵呵。”景虛見蕭墨軒生了詫異,也不再盯着看,微微一笑,走回身來。

“貧道茅廬陋小,也容不下這許多人,不如就在這席地而座,且聽蕭大人要問些什麼吧。”說罷,景虛也不顧他人,雙膝一盤,坐落地下。

“你……你怎生叫蕭大人和你一起坐在地上。”李漢平袍袖一甩,就要上前質問。

“哎,以天爲檐,以地爲座,也是大道。”蕭墨軒伸手攔住李

一掀衣襟,坐到了景虛面前。

景虛見蕭墨軒坐下,微微點了點頭,面上露出一絲笑來。

“道長修爲如此高深,爲何屈居陋廬?”蕭墨軒坐下後,開口對景虛問道。

“身長僅有七尺,處七尺之榻與處一丈之榻,又有何分?”景虛哈哈一笑,眉目間現出幾分淡然。

“那道長可想過爲國謀福?”蕭墨軒也不諱言,直接開門見山。他這般直接,也是爲了再探一探景虛的心境。

“哦,蕭大人是從朝廷裡來的?”景虛聽蕭墨軒的話,對他的身份又瞭解得多了一些。

“且算是吧。”蕭墨軒略點了點頭,兩眼只看着景虛的神色。自己剛纔那句話殺傷力極大,若還是個俗人,定然會砰然心動,若是個高人,興許還會有些猶豫。

“修行之人,豈敢奢談謀國。”景虛的臉上,看不出一絲波動,“一切凡事,但隨機緣而定罷了。”

既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卻把事兒推給了機緣,這個回答,倒是蕭墨軒萬萬沒有想到的。

“若是眼下便是有這樣一個機緣呢?”蕭墨軒又逼近一步。

“貧道也聽說當今皇上一心向道。”景虛面色平和,開口回道,“可貧道連自身尚且都修不完全,又如何去助人修行。”

原來他是懷疑我在幫皇上尋找方士了,蕭墨軒心下頓時也是明瞭。

“道長誤會了。”蕭墨軒擺了擺手,“在下這一回,確實是爲謀國而來,倒是和玄修無關。”

“哦。”顯然,蕭墨軒的回答也有些出乎景虛的預料,“方外之士,卻還有什麼能讓蕭大人用得上的?”

蕭墨軒沒有急着說話,卻是把目光投向了身邊衆人。身邊衆人立刻會意,包括還松子在內,全部退出數丈之外,只留下蕭墨軒和景虛坐在崖邊。

“在下眼下需要一位高人。”蕭墨軒等衆人走遠,纔開口說道,“助我大明平定北關。”

“平定北關?”景虛的神色更添了幾分詫異,“蒙古各部頻襲北關,在下也是知曉。可這些事兒,又怎是我等修行之士可爲?兵者但憑一個勇,一個謀,又豈是祈福請神可爲。”

“天地生陰陽二氣,既有凶氣,那自然便有善氣,有些時候,以善止戰,也是行得通的。”蕭墨軒微微一笑,右手食指伸出地上,畫出一幅陰陽魚來,“只是和親,歲賦這些,都只是下策罷了.處不了長久。”

“以善止戰?”景虛心裡原本靜若止水,聽了蕭墨軒這一句話,卻不知怎得,居然激起一圈漣漪來。隱隱的,他感覺面前這位年輕人確是不凡,也更加驗證了自己剛纔見到蕭墨軒時的那一絲驚訝。

“眼下在下卻是缺少一位高人,願意往北荒一行。”蕭墨軒直盯着景虛的眼睛。

“蕭大人但說無妨。”景虛雙手合十,向蕭墨軒致意。

“傳教授禮。”從蕭墨軒嘴裡傳出的四個字,順着風,直接飄進了景虛的耳中。

“蒙古俺答汗,向來仰慕我中原文明。蒙古和我大明朝人,本來也不甚區,所不同的地方,也只是在一個道字上面。”蕭墨軒繼續說道,“古人有云,道不同,不相爲謀。蒙古人過慣了逐水草而居的日子,想要一時改變,也是不易,想要謀取同道,只能先從一個信字上面下手。”

其實蕭墨軒這麼個法子,也不是憑空想出的,在歷史上,正是俺答把喇嘛教引入了蒙古。他既然能信喇嘛教,就能想法子讓他皈依道教。

況且,鐵木真當年也曾經召長春子丘處機論過道,仔細想來,也並非是不可能。

只要道教能在蒙古各部傳播開來,大明和蒙古的文化交流必然大增,這樣,也就有了更多在文化上同化蒙古的機會。只有從文化上先同化,纔能有機會從其他方面融合,最終把大明和蒙古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雖然元朝時期,元庭也奉養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的弟子,可元朝貴族,向來信奉的都是薩滿教,薩滿教纔是元朝統治者的意識基礎,薩滿大祭司的權力,甚至直接影響元朝統治者的戰爭,和平等重大決策,形成了政教結合的統治力。

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能讓中原文明孕育出的道教最大程度上的影響蒙古貴族,那麼離真正的和平,也就不遠了。

而想要蒙古貴族接受道教,並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這也就是蕭墨軒一定要找一位能力足夠的高人的原因。

第11章 命中剋星第43章 台州大捷第28章 好禮難消第31章 歪詩信箋第24章 關門打狗第52章 關鍵證據第24章 夜叉第36章 委屈第17章 再日爲倭第13章 顧忌重重第24章 暗潮涌動第21章 孃親的自豪第52章 關鍵證據第29章 裕王入宮第50章 遠征計劃第11章 天降祥瑞第11章 海上游戲第52章 關鍵證據第21章 厚禮第1章 國富民強第46章 心虛第35章 標尺第3章 南直隸之禍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28章 好禮難消第49章 御前武第44章 安全感第51章 三日之期第38章 東方女船王?第45章 同仇敵愾第23章 醉酒迷魂第41章 袁煒之邀第14章 首輔徐階第11章 涼河心第5章 以德服人?第24章 南洋的紅毛鬼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3章 俺答的禮物第2章 錢法之治第32章 建戌金菊第74章 撥動車輪第18章 驕兵第46章 心虛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14章 翻過一頁第17章 再日爲倭第22章 毒藥第67章 蕭學第71章 新鮮東西第32章 械鬥第45章 虎焉羊焉第21章 “U”字型第38章 江南徐渭第21章 護花春泥第11章 命中剋星第45章 早該享福第45章 大事將至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5章 金殿驚變第62章 赴任第21章 明槍暗劍第22章 經營第30章 走漏風聲第1章 翰林新秀第3章 蘄州來客第15章 心生二意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9章 月下逐第31章 養身之道第32章 定北第22章 經營第63章 有辱祖宗第10章 喜笑顏開第2章 酒論天下第43章 牛角尖第35章 良知忠魂第53章 暗影潛行第50章 暗戰第52章 縱慾?第24章 洗牌第42章 搶收第11章 流行上辭呈第5章 子謙受罰第17章 矯旨第44章 真相第3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33章 看熱鬧第23章 坑殺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46章 心虛第3章 迷糊第17章 謀財害命第3章 皇上參股否?第31章 沒頭緒第5章 以德服人?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17章 西湖釣魚第17章 疑惑第3章 命自我立第13章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