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皇城劍影

嚴府。

嚴鵠快步走過庭院,向自己臥室走去,路過書房時卻見裡面的燈還點着。於是伸頭往裡探了一下,卻見嚴世蕃還在,手裡抓着一本《左氏春秋》,在那秉燭而讀。其實嚴世蕃倒也是個愛學之人。

“父親,怎得還沒歇下。”嚴鵠弓起身子向裡面招呼。

“心裡念着事,總有些不塌實。”嚴世蕃臉上露出一絲笑來,“事情辦的如何了?”

“那老兒只是還是不肯招。”嚴鵠站在門外,被冷風一吹,額頭上卻滲出幾滴汗來。

“你可按我說的去做?”嚴世蕃放下手中的書,向門口走來。

“孩兒……對那吳山說過了。”嚴鵠腳尖挪了下,似乎想向後退上一步。

“只是說了而已?”嚴世蕃的兩隻手叉在胸前。

“孩兒覺得,此事事關重大,又牽上了朝裡在位的大人,是否從長計議。”嚴鵠帶着幾分猶豫,擡頭看了嚴世蕃一眼。

“眼下這事便是最爲要緊,哪還容得從長計議?”嚴世蕃的臉上,已經有了幾分慍色。

“你立刻就去提了人過去,省得夜長夢多。”嚴世蕃不再多說,背過身去。

“是。”嚴鵠小心翼翼的點着頭。

紫禁城。

“篤……篤篤篤篤。”

“東方明矣,四海威平,鳳鳴,丑時……”

紫禁城裡的打更聲顯得有幾分縹緲,似乎很遠,又似乎很近,與永壽宮裡傳出的罄聲碰撞了下,交織在一起,又一起消散在無邊的夜色當中。

永壽宮前閃出一件大紅的袍子,徑直向裡面走去。

“黃公公。”門口的近侍太監把腰彎下。

“萬歲爺剛纔可喚我了沒?”黃錦整了整身上的衣冠。

“還沒呢。”近侍太監答道:“萬歲爺這一卷經就快唸完了,唸完就該喚黃公公伺候着就寢了。”

嘉靖十多年不上早朝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總要頌經直到深夜,據說夜深人靜的時候更容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此時修行實在是事半功倍。

嘉靖緩緩睜開了眼睛,見黃錦已經在一邊伺候着了。

“你剛纔去哪了?”嘉靖伸出手臂,讓黃錦扶着站了起來。

“回萬歲爺,剛纔東廠裡的番子過來報事,老奴去聽了遍。”黃錦跪下身,幫嘉靖拉着衣服上的皺。

“你那些人,總是愛尋些是非,這大半夜的也不讓人安生。”嘉靖皇帝略苦笑了一下,“又有什麼事兒這麼急?”

“是關於吳山一事。”黃錦扶着嘉靖向內寢走去。

“哦。”嘉靖停下了腳步。

“老奴覺得這事皇上聽着便是,切莫先動了怒氣。”黃錦略有些惶恐的看了嘉靖一眼。

“嗯。”嘉靖點了點頭。

“剛纔聽番子回報,錦衣衛裡傳出來消息,說吳山近來和裕王爺頗多往來。”黃錦捏了把手心,裡頭全是汗。

“唔。”嘉靖站定了身子,眼皮向上翻了下,略仰起頭,嘆出一口氣來。

“可是吳山招認的?”嘉靖只盯着屋頂上刻出的五爪金龍圖。

“這倒不是,只是錦衣衛裡頭有人這麼說。”黃錦弓着腰,在一邊答道。

“黃伴。”嘉靖頓了好一會才從屋頂上緩緩收回目光。

“老奴在。”黃錦連忙應聲。

“那吳山現在還押在鎮撫司的大牢裡頭?”嘉靖轉過身子,向着黃錦。

“是。”黃錦微微稽首。

“轉到東廠裡頭來。”嘉靖舞了下手,將寬大的袖子在手臂上捲了一下,“景王遇刺一案就轉交東廠和刑部會審,讓他們錦衣衛那裡就不要再過問了。”

“是。”黃錦心裡暗暗鬆了口氣,“等天亮了老奴便去提人。”

“現在就去。”嘉靖向門口指了下,“出去的時候,叫兩個人進來伺候着朕便是。”

“是,老奴這便就去。”黃錦應了聲,慢慢地退了出去。

裕王府。

王府侍從大太監李芳,一邊擦着額頭上的汗,一邊快步奔了進去。

(注:關於這一時期的太監們。看過其他一些有關這個時代的小說或者電視的朋友們也許會記得一個叫呂芳的太監,這個李芳並不是那個呂芳。可惜的是,在明代的正史和野史,作者沒有找到任何有關呂芳的確切記載,而關於李芳的記載卻比較詳細。也許是作者疏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考證交流下。據考證嘉靖最寵信的太監是黃錦,嘉靖一直親切的稱呼他爲“黃伴”,並讓他執掌東廠。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太監馮保,嘉靖年間一直在司禮監任秉筆太監,並未在裕王府任過職。裕王府的侍從大太監是李芳,此人很早便和張居正交好。)

“李公公可見到黃公公了?”高拱見李芳回來,提起衣襟,跨出門檻迎了出去。

“見到了,見到了。”李芳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皇上已經下令將吳大人轉入東廠,且把景王遇刺一案轉交東廠和刑部會審。黃公公已經親自領人去鎮撫司提人去了。”

“唔。”在場的人紛紛鬆了口氣,心略放下了些。

“此事若得平息,還多虧了子謙。”裕王的臉上也終於露出一絲笑,招手示意蕭墨軒坐到他身邊來。

“在下也只不過是僥倖得了林檔頭相助。”蕭墨軒知道事情有了轉機,心裡塌實了很多,倒也沒忘記幫林雙虎表功。

“還有件事,興許也是告訴王爺和諸位大人的好。”李芳頓了下,又繼續說道,“剛纔老奴回來時在路上見到了許多錦衣衛,都朝着東安門方向去了。”

“東安門?”蕭天馭和蕭墨軒一起驚呼了一聲,蕭府正位於東安門附近。

“既然皇上已經下詔,將此案轉交東廠、刑部和大理寺,那麼他們還有什麼理由拿人。”張居正的話讓這父子倆放下心來。

“他們的目標是子謙,蕭大人先帶人趕回去,將那幫爪牙驅散。子謙就由幾位老師陪着先留在本王府裡便是。”裕王剛纔還有些蒼白的臉色已經紅潤了許多。

“這樣也好,下官先行告退。”蕭天馭擔心留在府裡的家人,起身作揖而去。

第3章 迷糊第27章 落葉欲歸第47章 花前月下第25章 靜默第43章 與龍爲友第1章 大謀第7章 桑中意第7章 敗陣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45章 種葫蘆?第4章 香浴第14章 莫傷仲永第3章 蘄州來客第23章 是福是禍?第3章 俺答的禮物第35章 優等縣令第45章 大事將至第13章 選擇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52章 關鍵證據第43章 爲何而戰第46章 火樹銀花第29章 蒼天之下第30章 口令第43章 牛角尖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25章 爭於不爭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22章 另類的神機妙算第17章 再日爲倭第11章 涼河心第8章 損招第45章 種葫蘆?第39章 惹誰了第39章 萌芽第14章 首輔徐階第7章 計定東南第7章 計定東南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46章 分人情第18章 驕兵第26章 探口風第43章 混在官場第3章 命自我立第5章 天上掉下個媳婦第1章 大謀第21章 八月十八第6章 張居正的心思第8章 九品對九品第12章 利益團伙第26章 舊相識第26章 動如疾風,快如迅雷第35章 迎頭棒喝第36章 各有算盤第6章 張居正的心思第22章 真假倭寇第15章 我亦取義第72章 野心第65章 雙犬會第48章 禮物第3章 南直隸之禍第24章 洗牌第2章 海關……還真是海關第39章 官私合營第39章 盡忠報國第47章 國之利器第24章 爲誰而爭?第5章 馮保之託第39章 誘惑第49章 御前武第21章 護花春泥第47章 東門亂第8章 洽情陷情第34章 淵源第18章 驕兵第18章 不肖子誤人第10章 蕭天馭的決斷第29章 密旨第22章 奇貨第34章 天生勇者第37章 險中求勝第1章 大謀第48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38章 古井絕第52章 重壓之下第42章 損招第7章 壓而制之第41章 交情菲淺第29章 春江潮水第9章 月下逐第33章 隱患第26章 舊相識第8章 損招第18章 早該想到第49章 黃雀在後第12章 共處一室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22章 真假倭寇第10章 背後第72章 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