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靜默

全寧,南七十里。

這裡是一片看起來略有些陡峭的草窪。當地人都叫這裡做“古卡吉律”,據說以前在北宋時候,全寧屬於遼國,而古卡吉律據說在以前的契丹語裡是跌死羊的意思,甚至還有傳言,這裡曾經是遼國皇帝的行宮所在,當年金國滅遼,曾經在這裡屠殺了上萬遼國戰俘。這些傳說到底是不是真的,從來也沒有人去仔細追究,反正就這麼叫下來了。

不過跌死羊這個意思,倒是不假,這片草窪不但方圓有二三里長寬,而且到處坑坑窪窪,時不時的會有一兩塊尖銳的磚石1u出地面。如果在這裡放牧牛羊,折斷牛羊的腿的事情肯定是避免不了的,再加上那個有些恐怖的傳說。所以不但韃靼人從來不在這裡放牧,而且在周圍二三十里內就儘量避了開來,就是爲了防止有落羣的牛羊不小心跑了過來。

雖然已是時近黃昏,落在西邊的太陽,像是掛在了枯草尖上,晃悠悠的隨時可能沉了下去。遠遠的朝着草窪低陷的地方望下去。竟是瀰漫着一層黎明纔會有的薄薄的霧氣,更給這片草窪增添了一些陰森森的氣氛。

從中午開始,李成樑已經率領兩千精騎,悄悄的潛伏在草窪附近。

兩千多人的隊伍,不算多,可規模也不算小。由於擔心被韃靼人現,這兩千人都是以百人爲規模,分批出關。

伏軍的地點,也是經過詳盡探查才定了下來的,到中午時分纔在這裡全部匯合。周圍一片寧靜,埋伏在最外圍的五百人,全是韃靼人從老林子和草原上抓出來賣給南方的“鄉軍”。

“鄉軍”是蕭大學士親自點的名,就是“歸鄉之軍”的意思。相對伏軍裡的其他兩千人,這五百已經完全被同化的“鄉軍”對韃靼人有着更刻骨的仇恨。

把這五百人安放在最外圍,倒不是因爲他們更英勇善戰,而是這些出身深山老林和苦寒之地的戰士多是散居的獵戶出身,更善於在現在的情形下僞裝潛伏。

用來偵察和屏蔽的遊騎斥候,只放了五六十騎出去,多是三五人一隊,儘量把目標放到了最小,選用的人也都是真正的百戰之士,甚至可以說是整個遼東偵騎中的精華,官職最小的也是百夫長,。

馬匹也都上了嚼子,周圍有些過分的安靜,反而讓它們有些不安,在主人的安撫下。只能略有些暴躁的刨着蹄子,偶爾打上一兩個悶悶的響鼻。

李成樑沒有呆在隊伍的中間,而是和那些“鄉軍”一起呆在潛伏地的最外圍。

望了一眼逐漸西沉的太陽,李成樑束了束腰間皮甲上的鐵釦,順手把腰間的馬刀解了下來,掛在馬背上,又從掛鉤上取下被緊密的油布一層層包裹的長矛。

遼東軍的長矛,多用松木製成,既堅硬又有韌性,再用油浸過,大刀橫着砍上去也不一定砍得斷。

李成樑把長矛拿在手上,定了定神,望了一眼北方,默默的解開裹在長矛上的油布,又從地上揀起一塊石頭,在上面摩擦着,好讓木杆的表面更粗糙些。

周圍的士卒裡響起一陣微微的躁動,長矛和馬刀都是騎兵最重要的武器,而現在大明太倉殷實,邊軍所配備的馬刀也都是用了夾刃,銳利的可以直接砍下敵人的腦袋。長矛則更多的用在衝陣的時候。

看李總兵的模樣,似乎是要和前軍一起衝陣了。

不過躁動很快就平息了下去,前面拿着地鼓在監聽動靜的哨探突然打出了手勢,又前後翻了兩下,意思是有五匹馬以上的隊伍正在朝這裡走來。

伏軍立刻安靜了下來,派出的斥候隊伍都在五人以下,如果真的像是哨探所說的五匹馬以上,那麼沒準就是全寧城裡的韃靼遊騎或者附近的牧民。

在空曠的草原上,地鼓能監聽到的最遠距離大約是三裡地,來騎的行走度似乎很快,只不過十幾息的時間,已經可以模糊的看到人影。從裝束上看,倒像是附近的牧民。

李成樑這次帶來的兩千五百人,都是經過百鍊的精兵,不需要經過命令,就悄悄的從背上取下手弩,扣上弩機。

來騎越來越近,只用耳朵就已經可以聽到馬蹄踏在草地上所出“的,的!”的聲音。

前方有一片長了六七顆小樹的灌木叢,之前李成樑曾經親自帶人測量過,正好是五十步,過了這片灌木叢,就進入了騎兵手弩的射程之內。

明軍現在常用的火器,這支騎兵隊伍也不是沒有配備,光是能打出兩三裡地的小口佛朗機炮就帶了二三十門,全馱在馬背上。

不過火器最大的弊端就是動靜太大,在這片空曠的草原,哪怕只是用火槍來一陣散射,突兀的聲音也會傳出很遠。所以比較起來。潛伏的時候還是用手弩比較適合,萬一遇到大隊騎兵對衝,到時候再拿出火器來也不遲。

眼看着來騎還有二十來步就要過了灌木叢,卻突然停下了腳步。其中一名漢子,擡眼瞅了瞅前方,不緊不慢的把手伸進懷裡,掏出來的卻是一條大紅的綢巾。

漢子拿起綢巾,在臉上左右輕輕擦了幾下,然後把綢巾搭到了脖子上面。這一系列的動作由一個看起來孔武有力的大漢做起來,看起來倒是有些滑稽可笑。

“自家兄弟。”李成樑嘿嘿一笑,按了按手,旁邊的士卒也都鬆了口氣,放下了擡起的手弩。李成樑則一按地上,跳立起來。

“也就你總兵大人才想得出這套娘娘腔的玩意兒,這一套做下來,咱身上的毛孔直豎。”圍着紅綢巾的漢子雖然也是穿了草原上牧民常見的裝束,可是一身結實的肌肉,即使隔着羊皮和粗布拼成的衣服也不能完全藏住。,見李成樑站立起來,立刻單馬縱馬奔了過來,在十步以外又停下馬步,躍下馬來笑道。一邊笑着還不忘記拱手作揖:“遼東義州遊擊線補袞,參見副總兵大人。”

“難不成拿個大旗給你揮不成。”李成樑知道線補袞是在打趣。也跟着笑道,“上馬廝殺,下馬撕肉,這裡還講這些規矩做嘛。”

“路上遇見幾個放羊的韃子,就順了回來,省得他們跑回去嚼舌頭。”線補袞嘿嘿一笑,回過身去,右手一指,朝着身後幾匹馬的方向。

後面有四五匹馬上的人,都是被用繩子牢牢捆住,嘴也用撕住的布條堵住。看起來果然是草原上的牧民的模樣。見李成粱和線補袞一起朝他們看來,頓時眼睛裡都1u出恐懼和絕望的神情來,身體也禁不住顫顫抖。

“留了兩個兄弟在那當羊倌,一時間韃子也不會現。”線補袞見李成樑略皺了下眉,連忙繼續說道。

“找幾根結實的繩子捆好了,多捆幾道,緊上了,別給他們跑了。”聽線補袞這麼說,李成樑才放下心來。

派出的斥候,都穿着草原上牧民常見的裝束,就算是遇見熟人,遠遠看上去也未必就能看出端倪來。

這些抓來的韃子,雖然只是牧民,但是韃靼人上馬拿刀,下馬放羊,戰士和牧民之間原本也分得不是那麼清楚,所以即使說韃靼人是全民皆兵也沒錯。所以對這些牧民,也不必那麼客氣,沒準他們中也有人曾經拿起過屠刀,對着村莊裡的婦孺揮下過。

“老郎進了全寧。”線補袞從李成樑手中接過水袋,狠灌了一口,絲毫不顧禮數的一屁股坐在地上,“蘇巴海也確實是在全寧。”

李成樑猛的擡起頭來,兩隻虎目射出箭一般的目光。可是不過片刻,就淡淡一笑,在線補袞身邊坐下,又拾起剛纔丟在地上的長矛修整起來。

“哎,引城兄弟。”線補袞見李成樑不答話,倒先急起來,“咱袍澤這些麼年,你咋好象從來沒怕過。蘇巴海在全寧,那可是至少多了上千韃子巴林部的嘍羅。”

“你可是怕了?”李成樑又是淡然一笑,連頭也沒擡起來。

“咱……咱可沒說。”線補袞聽李成樑取笑,頓時更急起來,“咱線補袞,也是鐵打的漢子,這話若是傳出去。咱還怎麼在遼東立足。”

“咱們若是先怕了,還怎麼領着他們衝陣。”李成樑磨好了手中的矛杆,又從線補袞的腰裡抽出短刀,在乘手的地方劃了幾道淺淺的橫槽。

“若不是頂着個朝廷給的官職,都是生死在一塊的兄弟,若是敗了,無非是死在一塊罷了,這大草原上,縱馬一天能追出幾百裡,能給你跑回關內去?”李成樑把短刀丟回線補袞,然後把長矛拿在手上稱了幾下,又滿意的拍了拍。

“呸呸呸。”線補袞趕忙連吐三下,“戰還沒打,就說什麼死在一塊,不吉利。”

“不過你說的那什麼……倒是和蕭閣臺說的那啥差不多。”線補袞繼續說道,“‘人生來平等,無貴賤之分’,對,就是這麼一句,意思差不多。難怪蕭閣臺對引城你另眼相看。”

“以前的陳勝王也說過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過陳勝王是造反的,蕭閣臺卻是保着朝廷的,兩句話的意思琢磨起來總覺得大不一樣。”大明的軍將,也大多讀過不少的也並不算少。

第58章 清晨的陽光下第48章 怪事第43章 爲何而戰第31章 我不知道第34章 神秘番子第20章 有客而來第25章 送上門的人才第44章 認死理第3章 湊一盤馬吊第22章 毒藥第1章 大謀第39章 仙風第11章 命中剋星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33章 隱患第25章 識人善用第26章 大事第46章 火樹銀花第48章 朝罷歸來第6章 黃梅時節第35章 大明火德第35章 迎頭棒喝第45章 大事將至第12章 嚴氏花槍第28章 影影影第6章 把酒歡言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29章 同生共死第13章 選擇第30章 韃靼之心第4章 潛在同黨第11章 孤男寡女第16章 會盟(一)第17章 又有喜事第9章 大礁第50章 遠征計劃第17章 再日爲倭第4章 除夕紅第31章 歪詩信箋第9章 大礁第30章 王府兇案第3章 南直隸之禍第6章 把酒歡言第12章 止步第52章 關鍵證據第47章 東門亂第7章 敗陣第33章 不信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1章 二王入京第19章 美人倚闌第18章 汪洋大海第1章 土豆燒牛肉第32章 豆子上火第15章 我亦取義第36章 金花定第55章 精神崩潰第22章 心臟第55章 精神崩潰第49章 御前武第10章 混水相摸第5章 天上掉下個媳婦第44章 真相第4章 潛在同黨第39章 仙風第12章 嚴氏花槍第21章 孃親的自豪第14章 耍威風第22章 經營第11章 涼河心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12章 利益團伙第18章 粗染藍布第42章 兄弟之情第42章 搶收第3章 湊一盤馬吊第42章 搶收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15章 中計第30章 慵懶之人第1章 寫生奇遇第27章 以騎戰騎第23章 三才奇陣第29章 寒匕初現第29章 寒匕初現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28章 好禮難消第5章 左右爲難第31章 養身之道第31章 兵者詭道第26章 天火降罰第50章 暗戰第34章 雄鷹折翅第14章 高拱之怒第14章 順風戰第9章 夜半驚第33章 不信第7章 敗陣第31章 生路?死路?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