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外相內相

詔吊是在承天門宵讀,可要入宮哭祭,卻是要經西華諱口”

太廟冊籍未改。萬壽宮裡的大行皇帝靈前,只是舉哀設靈。

嘉靖帝的陵寢,永陵,早在嘉靖七年就已經選定,嘉靖十八年已是完工,此後一直有的守護修絡,倒是不勞費神。

眼下的工部尚書張居正,也是個精細人,二十二日的下午就親自帶人去陽翠嶺的陵寢查探過,直到確定無礙才折了回來。

隆慶帝昨個晚上在萬壽宮守了一夜,上午也是米水未進。

宮中六尚和宮人。以及內官雖是在昨個就已經設過祭壇。可今天公侯文武,三品以上命婦又要輪流進西苑拜祭。從承天門回來之後,等行過祭奠禮已走到了中午。又是坐在靈櫃旁,嘴裡默默的嘀咕着什

黃錦也是哭了一夜。走路也要小小內侍扶着,卻又擔心着皇上的身子,讓進了一些蜜*汁,卻又不肯喝。

“眼下太上皇歸天。皇上的身子骨最是重要,怕是隻有蕭閣臺才能勸得動皇上。”黃錦和陳洪商議。

陳洪雖是有些不樂意,卻也別無他法,他站到皇上面前。皇上根本連面前不肯擡一下。只能又差人把測行過祭拜禮,準備回府休息的蕭大學士又請了回來。

其實蕭墨軒也是放心不下隆慶,只是依着宮中的規矩,這時候卻不好到,可巧是陳洪派人來請,便就跟着過來。

只走到了萬壽宮。看見隆慶黯然的坐在靈櫃邊,頓時也是禁不住眼圈一紅。

倒是隆慶見蕭墨軒走了進來,難得的擡起眼來木然的望了一眼,臉上悽然的一笑。

“舶心裡悶得慌,可又不能喝酒,子謙你來了,正好陪着聯坐上一些時候。”

“臣有些事兒。要向皇上稟報,不知眼下可適當否?”蕭墨軒進祭殿前,找黃錦讓人打了盆水,洗了把臉,看起來精神了許多。

隆慶帝沒有說話,只是微微的點了點頭,目光仍然留在嘉靖帝的靈櫃上。

“肅州那邊,線補衰所帶的先鋒營,原定的是定在二十六日誓師出關,可太上皇的奉安大典,也是在二十六日。”蕭墨軒抿了下嘴脣,停下了話頭。

“聯眼下哪裡還有心思去肅州。”隆慶的話頭,和蕭墨軒想說的似乎有些不對不上號。

且不說奉安大典的要皇上親自主持,就算沒有太上皇駕崩這件事兒,想要在二十六日線補襄出關前趕到肅州也是難事兒,不過李成樑的大軍開拔。倒是能趕上的。

“陛下,微臣只是想問,軍營開拔,可飲酒否?”蕭墨軒小聲問道。

“飲酒?”隆慶當下也是一愣,竟不知如何碎答好。

四月二十六,是太上皇的奉安大典,按照規矩上來說該是不能飲酒纔是。可即便是大明會典裡頭,也只說了官,民,宗室子弟該是如何,偏偏沒有對蕭墨軒問的這個有過說明。

“二十六日,既然是先皇奉安大典,不如讓線補衷晚一日出關如何?”隆慶帝略微皺了下眉頭,有氣無力的說道,“無論是關內關外,讓他們享一享先皇的恩惠也是好。”

“晚上一日,到無大妨礙,微臣稍後便派人送出信去,用八百里快騎,想是二十六日早上也能把公文送到肅州。”蕭墨軒點了點頭,又繼續問道”那定了二十七日出關,可還有什麼禁忌?”

“將士辛苦,便請子謙和幾位閣老商議一回,就仿照民間的規矩辦吧。

隆慶略一思索回道。

“微臣遵旨。”蕭墨軒略一行禮,卻又並未去交代辦事,而是仍站在祭殿裡頭,“若不是皇上,微臣正不如該如何去回。”

“你們內閣也該是可以擬訂。”隆慶淡然一笑,卻又似乎心不在焉“這些事兒,不走向交由內閣。”

“內閣雖是可以擬訂。可仍是是要皇上決斷不是。”蕭墨軒接過話頭,“否則票擬到了司禮監,也是得批紅,總不能空轉回去罷。”

不管是內閣還是通政使司,送上來的票擬奏摺當然不可能是空轉過去。可若是皇上不決斷,那便只能由司禮監的掌印太監來批紅,眼下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便就是陳洪。

司禮監的批紅權。雖然只能斷而不能謀,可卻也絲毫不可輕視。正德年間,大太監劉謹正是因爲手握批紅的權,才一時間權傾朝野。所以終嘉靖一朝,嘉靖帝向來管束極嚴,司禮監裡的諸位太監都不敢胡作非爲。隆慶後,隆慶帝也秉承父皇之風,凡大事必要親自過問,甚至會把朝臣召入宮來當面詢問,司禮監雖有“內相”之名,卻只剩下一個空

子。

雖然宮裡的太監和內侍,都算是皇帝的半個家裡人,可只要是個。人,總歸會有”引只和慾望,就算是太些也不例是浩反,興許不心,“童內臣的富貴全繫於皇帝一人之身。若是他們的主子到了,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可是與朝廷衆臣爭一爭權勢。那還是有些興趣的。

“哼”他們豈敢。”果不出蕭墨軒預料的一般,聽他說到批紅,隆慶頓時禁不住冷哼一聲。

“敢與不敢,盡在皇上一念之間蕭墨軒回道,“我大明眼下雖富有四海,可等着皇上要決斷的事兒,也是數不勝數。

微臣斗膽,還敢來太上皇靈前和皇上說,可其他大臣和百姓的事兒,卻不知道又有多少件被擱在了司禮監

“皇上不愛惜龍體,說起來也是自個的事兒,可太上皇既然把我大明萬萬子民交給皇上,若是皇上都不愛惜, 皇上既然是孝子,也該是明白太上皇的心意。”

隆慶一言不發,只聽着蕭妾軒一口氣說完,才緩緩擡起頭來。

“子謙說的是大道理,聯也是明白,可聯這心裡頭”說着話,隆慶禁不住又是眼圈一紅。

“微臣別無他意”小隻盼皇上還記得,太上皇是笑着歸天的。”蕭墨軒的喉嚨裡發出一陣嗚咽。

“笑着歸天”隆慶的身體。頓時彷彿被電流擊過一般的一震,眼睛又不由自主的落到了靈樞上邊。

笑着歸天,是含笑九泉嗎?究竟是什麼,才能讓太上皇足以含笑九泉?

“臣請皇上進素膳。”蕭墨軒乘勢微微欠身道,“然後回乾清宮暫且歇息

四月二十六日,肅州。

線補窕所率的兩營先鋒軍,已在幾日前就完成了彙編。

兵部先頭派出關去的探子,也和幾個瓦刺部的頭人私下做成了買賣。

只是更多的瓦刺和畏兀兒的頭人,卻是選擇了觀望。

雖然西北面來的西洋毛鬼子。早就打破了同是屬於大蒙古的咯山汗國和西伯利亞汗國,現在又把觸角伸到了瓦刺部的地盤裡。

可是東南邊的漢人,也同樣摧毀了曾經的豐州灘和現在的全寧城,並且將黃金家族的繼承者囚禁在他們的都城。

被夾在中間的瓦刺人,似乎更樂意看到兩位巨人之間的爭鬥,以期可以從中獲得最大的利益,甚至藉機恢復瓦刺部隊昔日的榮光。

本就是潛流暗涌的西部草原上。一時間波詭雲拜 肅州城裡,整日人來人往,許多人的面孔看上去便就明顯不是漢人。

肅州衛的衛所,眼下已是暫且做了李成樑的行營大帳。

今個一早,就有京城來的快馬傳書,隨後便看見李總兵把線補衷等百戶以上的將官召進帳去,還有肅州知府樑知遠,雖不是軍職,卻擔當着輔助軍給的重責,也是被請了進去。

羣人進了衛所,足足有小半個時辰沒見人出來。

二十六日,本是線補襄所率先鋒營出關的日子,昨個肅州衛的校場邊就整好了儀仗。今天天還沒亮的時候,就有肅州城的百姓從四野八鄉趕過來,想看個熱鬧。

算起來,自打嘉靖七年,哈密衛退守嘉峪關起,近四十年,就沒見怎麼見過大明的軍隊開出過嘉峪關。這回聽說咱朝廷大軍要出關打西洋鬼子1個個都覺得新鮮。

可眼看着日頭就要升到了卯時,衛所裡卻還沒見人出來。肅州城裡的軍民,從上到下,心裡頭未免都打起了邊鼓。

而衛所裡,此時卻是人人面面相覷,正不知如何是好。

“那這仗是打還不打了?”線補襄眉頭緊鎖,一雙大手攤在大腿上邊。

“等。”李成粱緊緊的捏了把拳頭,心底間也是沉甸甸的。

太上皇駕崩,這是國喪,不管是李成樑還是線補衰也都是知道。可眼下幾萬人馬聚集在肅州城,別的不說,光是吃用,每天就得耗費萬把兩銀子。

更別提還有聚集在肅州的隨軍商戶,也有不下萬人之數。這麼多人聚集在肅州,若是等得時間長了。只怕是難免會生出事來。

更緊要的是,幾萬人馬本是憋足了氣想要出關大戰一場,眼下如果說暫且停了下來,更有太上皇駕崩的信兒,只怕是難免要傷了士氣。

“皇上和蕭大人,絕不會忘了肅州,忘了這裡的幾萬大軍。”李成樑長嘆一聲,“咱們眼下能做的,只能是穩住肅州,穩住這裡的幾萬人馬。小,

卯時一刻,肅州衛的營門終於打開。

望着從中走出的諸位將官和大人小都已是換上了素袍,帽耳上也纏上了黑角帶,無論是正在靜靜等候的士兵,還是圍觀的人羣都猛得屏住了呼吸。

第12章 嚴氏花槍第42章 損招第61章 青天在上第46章 心虛第35章 標尺第37章 險中求勝第17章 餘暉脈脈水悠悠第36章 爲天下而忍第26章 江南美女第22章 心臟第39章 仙風第20章 請魚上鉤第34章 淵源第19章 白板聖旨第10章 遺詔第11章 涼河心第27章 此乃天意第42章 損招第4章 除夕紅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46章 王命旗牌第48章 禮物第11章 海上游戲第28章 好禮難消第18章 驕兵第5章 天上掉下個媳婦第41章 難題第28章 長城西隘第34章 張居正的心意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46章 吉時第19章 疑心漸起第1章 土豆燒牛肉第38章 太華之山第40章 升官第37章 險中求勝第29章 三比七第19章 以臣迫君第4章 香浴第33章 不信第24章 爲誰而爭?第44章 真相第28章 影影影第39章 惹誰了第39章 惹誰了第5章 馮保之託第26章 動如疾風,快如迅雷第10章 振武軍變第43章 與龍爲友第39章 官私合營第40章 主動被動第19章 美人倚闌第36章 各有算盤第32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39章 兵臨城下第2章 酒論天下第5章 子謙受罰第52章 重壓之下第18章 五大罪第4章 春第14章 無眠夜第49章 黃雀在後第20章 在此一戰第36章 絕境得生第27章 無賴哲學第8章 九品對九品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40章 向北第8章 劫富濟貧??第4章 神魂顛倒第39章 官私合營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38章 江南徐渭第46章 王命旗牌第7章 野心第29章 春江潮水第19章 套獸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9章 月下逐第21章 大明超市第12章 止步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27章 捷報請功第9章 九九歸一第34章 鄢元川的困擾第30章 王府兇案第18章 黃龍之怒第9章 九九歸一第24章 夜叉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4章 潛在同黨第19章 如遭雷擊第19章 套獸第18章 驕兵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17章 疑惑第59章 走私的總督第46章 分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