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心生二意

觀音山上,紫竹林中。

遠遠的傳來梵音陣陣,彷彿要洗盡天下苦難。

兩位俊俏少年迎面走來,一身白衣似雪,竟似不染風塵。

“蕭大人,前面便是圓通寶殿了,這側面的迷樓,卻是當年隋煬帝的行宮。”翁大立呵呵笑着回過身來,向走在後面的蕭墨軒招呼道。

蕭墨軒頜首迴應,又轉過頭看了看身邊的寧蘇兒。明清時期大家的小姐素有纏足的習俗,卻不知道爲何寧蘇兒倒仍留着一雙天足,興許是爹孃溺愛,不忍讓她受這份罪吧。

觀音像下,長明燈前,蕭墨軒和寧蘇兒長身拜下,口中默默禱告。

“表哥求的是啥?”等出得殿外,寧蘇兒回過眼來,偷看了蕭墨軒一眼,脣角里,似藏着少女的秘密。

“當然是求平安。”蕭墨軒俯首整了下下襟。

“哦。”蘇兒似乎略有些失望的回過頭去。

“蘇兒在想什麼?”蕭墨軒見寧蘇兒想的有些入神。

“我在想啊。”寧蘇兒有些調皮的擡起眼來,“我那一船景泰蘭運去了杭州,可有在揚州好賣,若是滯銷,又該怎麼尋你的事兒。”

“呵呵,這點倒是不用擔心。杭州的拱震渡是京杭大運河最南邊的碼頭,泉州和杭州本地的商人多有在那守侯着的,即使本地的商人不要,也會被販到泉州,再運到西洋去。”蕭墨軒似乎對這點倒是絲毫不擔心,“那些器具運到了西洋,每件可都是難得的珍品。”

“表哥不做商人,倒做了官,倒是可惜呢。”寧蘇兒沒想到蕭墨軒對商業上的東西也會這麼瞭解,不禁欽佩的看了蕭墨軒一眼。

正說話間,只見一個公差從山下跑了上來,走到鄭必昌身邊停了下來。似乎想說什麼,可望了望四周的人,卻又沒開口。

“失陪一會。”鄭必昌知道來人肯定有要事稟報,向着羅龍文和蕭墨軒拱了拱手,帶着剛來的公差向殿後轉去。

“大人,亂了。”公差抹了把頭上的汗,欠身向鄭必昌報道。

“哪裡亂了?”鄭必昌心裡一驚。

“杭州附近的幾個縣全都亂了,還有一幫子百姓衝到了巡撫衙門前,吵着要糧。”公差低着頭,不敢去看鄭必昌的眼睛。

“我不是已經叫何大人派人下去徵糧了嗎?難道那些大戶真的敢和官差對着幹?”鄭必昌的眉頭鎖成了川字。

“何大人是派人下去了,可那些大戶家裡大多也遭了災,確實存糧不多,存糧多的幾家又碰不得。城裡的那些米行也早就被買空了,外省來的那些糧船聽說官府要強行徵糧,連河口都不進,都停在太湖裡頭不靠岸。災民人數又太多,從前天晚上開始,各縣的粥棚就陸續斷了火。”官差繼續說道。

“回去和何大人說,那些個鬧事的百姓裡,先揀幾個領頭的抓起來再說。”鄭必昌咬了咬牙。

“抓了,可剛抓了又被放了。”官差吞吞吐吐的說道。

“是誰這麼大膽子?”鄭必昌有幾分惱怒,臉色也愈加的難看起來。

“是譚大人,他說這些不是刁民,只是受災的百姓,等何大人剛一走,他就把人給放了。”官差回道。

“譚綸,他怎麼也攪和進來了?”鄭必昌吸了口氣,又長長呼出,“他雖然兼着按察副使,可畢竟主要是巡視海道,幫着胡宗憲剿倭,難道……是胡宗憲的意思?”

“這些小的就不明白了。”官差擡起眼來,討好似的朝着鄭必昌一笑。

“沒叫你明白。”鄭必昌狠狠的回瞪了他一眼。

“是。”官差連忙又低下頭去。

“沒用的廢物。”鄭必昌一拳砸在山牆上,卻把自己疼的齜牙咧嘴。

“是。”官差仍只是低着頭。

“不是說你。”鄭必昌回聲又罵。

“老翁。”乘着蕭墨軒和寧蘇兒走在前面,鄭必昌對翁大立小聲喚道。

“嗯?”翁大立放慢了腳步,靠得離鄭必昌近些。

“從你蘇州府給浙江調四萬石糧食可好?”鄭必昌嚥了下口水。

“四萬石?”翁大立頓時吃了一驚,“我們南直隸也遭了災。”

“那……那兩萬石。”鄭必昌伸出兩根手指頭,“你們南直隸的存糧怎麼也要比我們浙江寬裕。”

“賑災的糧不就在河上,爲何要問我們南直隸借?”翁大立心裡泛起一陣狐疑。

翁大立身爲一省首尊,對於京城裡的風向也是頗多關注。

他這次會到揚州來,除了和羅龍文頗有交情外,也是因爲聽說那蕭墨軒是裕王爺身邊的紅人。又聽說鄭必昌都來了,自然也不甘落於人後。

到了揚州以後,鄭必昌一路慫恿款待,他也照做了。

可眼下鄭必昌要借糧,他便犯了疑。

“若出了什麼事兒,嚴閣老那自然會給你個交代,你怕什麼?”鄭必昌急得直跺腳。

“嚴閣老?”翁大立心裡又是一動,怎麼連嚴閣老他們都摻和進來了。

不對,這事兒不對。翁大立心裡一沉。

平日裡朝廷賑災,歷來只有一個賑災使,從來沒聽說過會再派個副使。而且一個賑災使是嚴閣老的人,一個副使是裕王的人。

難道,京城裡……這浙江……

“行,我盡力幫你湊。”翁大立定了定神,決定先穩住鄭必昌再說。

杭州,按察使司。

“譚大人,這臬司衙門裡也有你的位子。你放人我不反對,我只想問你,是誰叫你放的。”浙江布政使何貿才雙手按在桌上,冷哼一聲。

“臬司衙門抓人自然是常責,可抓了人也得判個是非,在下已經查驗過了,那幾位確實都是受災的百姓,放了也是常理。”譚綸似乎早就料到何貿纔會來找自己問話,“這,還要有人來教在下嗎?”

“哼。”何貿才被譚綸頂了下,頓時有些語塞。

“在下倒想問問鄭大人和何大人,爲何把災民的糧給斷了。”譚綸見何貿纔不說話,自個倒開起口來。

“你也不自個看看,這官倉裡還有糧不?”何貿才被譚綸這麼一問,頓時急了起來。

“水災前在下也看過官倉的帳冊,上面寫着還有存糧十七萬石,足夠用上一個月,怎麼才賑了二十天就說沒了糧?”譚綸不依不饒。

“譚大人,這個問題你爲什麼早不問,晚不問,偏偏等到欽差要來的時候才問?”何貿才冷笑一聲。

“早些時候災民並沒有斷糧,我何必要問?”譚綸也是冷笑一聲,“何大人剛纔又提到欽差,言下之意,倒是羅大人讓我問的了?”

“我沒說是羅大人。”何茂才立刻跳了起來,頭上的帽帶也歪到了一邊。

“這次的賑災使不就是羅大人嗎?”譚綸端起茶杯不急不忙的喝了一口。

“你……”何貿才一邊理着披在身上的帽帶一邊問道,“是不是胡宗憲他叫你回來的?”

“在下從台州回來的時候胡部堂已經去了寧波,聽藩臺的意思,倒似我不該回杭州?”譚綸微微一笑,“況且,臬司衙門的事兒似乎不歸着布政司管吧。”

“行,那我就不管,你就去叫胡宗憲來收拾這個爛攤子吧。”何茂才氣呼呼的坐了下來。

第44章 滅門慘禍第22章 心臟第33章 輸給了墨子第19章 疑心漸起第21章 護花春泥第21章 “U”字型第13章 反守爲攻第12章 止步第47章 鄢元川的道理第16章 木助火德第8章 學內羣毆第26章 大事第7章 壓而制之第24章 爲誰而爭?第7章 桑中意第34章 初政第14章 耍威風第26章 江南美女第15章 我亦取義第29章 裕王入宮第27章 本草序第7章 桑中意第5章 除夕紅(下)第41章 難題第67章 蕭學第47章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第32章 械鬥第5章 金殿驚變第37章 險中求勝第16章 太監一樣可以有種第52章 縱慾?第34章 雄鷹折翅第6章 危局第56章 風俗?第24章 邊陲之患第35章 良知忠魂第33章 輸給了墨子第24章 關門打狗第18章 不肖子誤人第66章 橫嶼之危第30章 寡人有疾第6章 危局第47章 鄢元川的道理第38章 東方女船王?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42章 兄弟之情第27章 本草序第48章 怪事第52章 關鍵證據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19章 以臣迫君第25章 又生變故?第44章 滅門慘禍第41章 向南第41章 袁煒之邀第3章 皇上參股否?第17章 巨財第35章 左右爲難第52章 重壓之下第40章 好好的第26章 江南美女第28章 長城西隘第40章 好好的第44章 真相第11章 命中剋星第24章 南洋的紅毛鬼第21章 明槍暗劍第25章 手帕之交第8章 學內羣毆第5章 馮保之託第31章 生路?死路?第23章 爭議第26章 大事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2章 海關……還真是海關第16章 木助火德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3章 湊一盤馬吊第62章 赴任第20章 欺君之罪第31章 我不知道一章 狗急跳牆第44章 認死理第33章 談權論勢第47章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第26章 大事第48章 朝罷歸來第18章 粗染藍布第24章 爲誰而爭?第1章 翰林新秀第18章 驕兵第46章 王命旗牌第17章 謀財害命第36章 委屈第7章 天降星宿第1章 大謀第10章 背後第22章 二牛相角第4章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