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回 小勝一場

滅虜營的騎兵一出,建奴騎兵的壓力驟然增大,不能像剛纔一樣,肆無忌憚地衝擊槍兵的正面,必須要考慮兩翼的壓力。

因爲大蟲河的間隔,建奴的騎兵雖然強悍,但始終處於兵力的下風,也無法將主力騎兵全部投送過岸,立時陷入下風。

建奴一直在繼續填河,擴大渡河的通道,但一時之間,填好的地方終究有限,能夠投送的兵力也很有限。

由於過河的兵力有限,明軍又有大隊的騎兵,建奴騎兵也難以用度進行迂迴,阿敏試圖讓騎兵在河灘上集結以後,再起大規模的攻擊,但是明軍的騎兵又不停地騷擾,使得他的計劃無法實施,最終只能是老老實實地填河,以使得大軍可以同時渡河,而不會陷入以寡敵衆的不利局面。

不過這一次,明軍沒有放任建奴從容地填河、推進,而是將兩個哨的騎兵全都放在第一線,不停地騷擾、狙擊;建奴自然也容不得明軍如此囂張,也派出騎兵掩護、策應,大蟲河兩岸頓時上演了一出騎兵的纏鬥。雙方不時出動小股騎兵,圍繞河岸的控制權,來回追擊、攻殺。

與此同時,重新編組以後的長槍兵與火銃手混合編隊,也緩緩壓向河岸,火銃手再次站到隊列的最前面,他們的火銃射程可以覆蓋大蟲河的兩岸,這給填河的軍士,以及試圖突擊的騎兵帶來很大地麻煩。

在大蟲河畔激戰的同時。由破虜營、東江營、鎮江營一部組成的東路軍,也離開了臨江大營,沿着大蟲河向北挺近,越來越接近現在的戰場。

阿敏雖然先後派出兩個千人隊騷擾、遲滯這股明軍的行動,不過臨江大營距離險山堡並不遠。留給建奴地時間與空間都不多。

建奴怎麼也沒有想到,東路軍會給他們設置一個陷阱,用火銃與手雷打了次伏擊,殺傷了建奴數百人。

鴨綠江沿岸屬於丘陵地帶,雖然沒有什麼大山,或者地形特別險峻之處,但溝壑縱橫,加上植被還很茂密。適合伏擊的地方還挺多。

駱養性用上了劉文炳曾經用過的辦法,讓列陣作戰能力還不過關的鎮江營化整爲零,對建奴的騎兵來了個反騷擾,使得建奴的騎兵陷入困境當中。/根本無法對明軍主力造成威脅。

東路軍漸漸迫近,在主戰場沒有取得重要突破的建奴主力,也逐步等待不下去。隔着河岸起了又一次的進攻,結果還是和上一次相同,建奴始終無法打透明軍地陣列,而在吸收了經驗教訓之後,明軍在戰場上快成長,他們已經不再給建奴直接衝擊長槍兵陣的機會,騎兵的騷擾、火銃兵隊列與長槍兵隊列的靈活轉變,都使建奴地作戰困難一再增加。

激戰終日,建奴始終無法擊破明軍的防線,而明軍的東路軍又終於出現在建奴大軍地側後方。這讓建奴不得不放棄了進攻。而是選擇後退紮營,以應對糟糕的局面。/

在東路軍迫近以後。明軍終於在戰場局部形成兵力優勢,兩路大軍差不多都有十個哨左右的兵力。也就是七千餘人,加在一起,也有一萬五千左右的戰兵,還有數千輔兵。

阿敏終於現一件很糟糕的事情,由於東路軍是沿着大蟲河前進,雖然他們現在還有一點距離,卻恰好掐住了建奴大軍渡河的要害,使其無法快渡過大蟲河,退向寬甸。

至於其他方向,在湯站堡、鎮江堡,甚至劉家坳,都有明軍的存在,無論阿敏想要從哪個方向運動,都不會太容易。

更讓阿敏沒有想到的是,明軍居然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在夜間開戰。

復遼軍一直注意夜間作戰的訓練,雖然有些人因爲夜盲症等原因,夜裡無法行動,但兩路大軍還是能湊起三四千人。

明軍地夜襲讓阿敏措施不及,白日地戰鬥讓很多建奴都有些垂頭喪氣,他們很難想象在野戰中,兵力差不多,甚至還要略佔優勢的情況,竟然衝不開對方地長槍陣。建奴軍中號令森嚴,紀律嚴明到幾近於殘酷,這才使得建奴大軍沒有崩潰,至少從表面上來說,還很難看出建奴內部的憂慮。

但是夜間給明軍突然衝擊,建奴地應對就顯得有些慌亂。

白天的戰鬥,不僅打擊了建奴士兵的士氣,還使得他們的體力消耗嚴重,回營以後,除了值夜的營哨,大家都很快進入了夢鄉。

明軍的夜襲來得很突然,很多建奴的士兵就被從夢想中驚醒,耳中聽到不遠處的喊殺以及爆炸的聲音。

建奴大軍竟然崩潰了

心理上的巨大壓力,已經累了一整天的結果,使得這些建奴軍士身上的壓力非常大,在突如其來的襲擊中,生混亂也不算什麼特別的事情。

阿敏竭力想要壓住陣腳,不過在明軍持續不斷的騷擾下面,阿敏根本沒有好好收攏殘兵的機會,好不容易纔壓住陣腳,營寨卻早就給毀了。

事後總結,這次夜襲並沒有取得太多的斬作爲功績,但是在大蟲河畔的戰場之上,明軍藉此終於是徹底掌握了主動權。

第二天天色放亮,阿敏沒有指揮好不容易整頓起來的建奴大軍向北攻擊,而是選擇了撤退。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一是因爲對面的明軍太難對付;二是他收到努爾哈赤的信件,知道遼西主力已經趕回來;三是建奴現明軍在湯站等地,所駐守的兵丁數量都很好。

這一次撤退,阿敏放棄了向北的可能,而是向西、向南,然後與遼西的主力遙相呼應,將那些該死的明軍全部都留下來。

明軍兩路大軍匯合,軍中的騎兵加起來也有好幾千,雖然正面作戰,李彥還捨不得,騎兵畢竟太貴,不過這些騎兵用來騷擾、追擊,倒是很合適。

雖然不會硬碰硬,不過有這麼一支騎兵在周圍出沒,建奴的撤退度也受到影響,留下來斷後的大軍力量要是少了,會被明軍乾淨利落地吃掉,要是留得多了,那還不如不退,全部都留下來戰上一場。

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250章 政黨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2401回 內監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50回 特務頭子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9回 海外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45回 負天下人第91回 名動天下第90章 報紙發行第60回 分工合作第240回 商稅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4回 尋仇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75回 滿城飛紙第61回 女設計師第55回 鎖匠徒刑第79回 酒樓遭遇第232回 司法第119回 農業問題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1回 騙子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227回 身死第6回 後 臺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220回 激盪第15回 裝腔作勢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220回 激盪第81回 酒樓開張第219回 弄權第87回 水車用途第11回 換 田第217回 攔街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44回 水利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104回 欲練兵第208回 兵鋒第214回 問罪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54回 糧荒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30回 農事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3回 大官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78回 妙計退婚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9回 炒 蛋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86回 水車有害?第253回 變局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256回 節後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74回 雕版刻工第20回 助陽第50回 特務頭子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11回 進城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66回 效率第一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23回 尾行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401回 內監第238回 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