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回 華夏商報

PS:第二更,終於趕上了!

——————————

李彥將已經設計好的稿子寫到謄寫紙上,讓工匠們依樣刻出,因爲只有一頁,其他工匠便閒了下來。

李彥想了想,覺得放着夏家的活字不用,有些浪費,便試着與那些工匠商量這些木活字能夠印刷的事物,漸漸有了些想法。

夏家的木活字用來製版的矩形木盤,也就是所謂的槽版,比一般書籍的版面略大,活字的字體也比較大,而且只有一種,標準排法爲一頁八行,每行十八字,一頁也就是一百四十四個字,要比現代的書籍少很多。

如果是頁面的空白,則可以根據情況置入不同大小的“頂木”代替;如果是印插圖,則採用套印的辦法;如果要印刷頁碼、邊框或其它頁邊內容,則要製作專門的套格。

套印,大致可以描述爲按次序、用不同的印版、在紙上分別印出一部分的內容,最後成爲完整的版面,是一種並不複雜,但很精細的印刷工藝。

當然,所謂精細,也要看套印的內容和要求。

李彥讓工匠們排出四頁標準印版,然後套印在一張比較大的紙面上,這樣的難度就不是很高。

這樣印出來的一張大紙,擁有四個頁面,或者說“版面”,李彥將其叫作“報紙”。

用套印的方法來印刷報紙,顯然並不經濟,不過李彥是要進行一次嘗試,並不在乎這些。

懷着創造歷史的高昂情緒,李彥揮筆寫下幾篇短文,包括一則三四十字的創刊寄語;一篇七八十字但大致交代了天津竊案和彈子鎖來龍去脈的“消息”;幾則短小的幽默故事;還有一篇介紹彥熙樓的“軟文”。

每一個版面又都設計了一幅線條簡單的版畫。

這四個版面,分別名爲“頭版”、“要聞版”、“副刊”和“商業版”,而這份看上去要比手抄小報還要粗陋的“報紙”,則被命名爲“華夏商報”。

工匠們面面相覷,不知道李彥是在做什麼,曾經在德王府做過檢字轉輪的木匠王海遲疑說道:“東家,要不,還是刻字吧?咱們這些粗人,可都不認得字啊,更別說檢字了。”

“哦!”李彥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本來想自己來找字,很快放棄,因爲這二萬多個木活字是按照韻書,分爲上平、下平、上聲、去聲、入聲五部,以平水韻的順序排列的,另外還有“之乎者也”這些虛詞和數詞,估計都是亂排。

李彥雖然繼承了李三娃的部分記憶,但是對韻書卻是一竅不通,只好讓人將石柱子叫過來。

石柱子倒是能夠背誦流傳很廣的平水韻,不過他檢字的效率也慢得令人髮指。

“東家,小的聽說這活字排版,熟練的工匠,一天也就能排出大字的書兩版,或者小字的書一版,”王海又在旁邊說道。

這個時候,李彥先前安排的雕版已經雕刻成功,前後不過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

拋開雕版製作所需要的時間,僅就檢字與刻字來說,刻字的效率甚至要更高。

“好吧,”李彥無奈地招了招手,示意石柱子停下來,然後將剛纔的稿子寫繪到謄寫紙上,交給那些刻字工雕刻,仍舊使用雕版印刷。

彥熙樓定在十月初三日開張,從十月初一日這天開始,天津街頭就出現一些人,手上拿着大疊的傳單在發放。

說是傳單,並不確切,用那些分發者的話來說,那叫《華夏商報》,每一份《華夏商報》又會附帶一張彥熙樓的優惠券。

無論是優惠券還是報紙,都是這個時代從來沒有過的新鮮物,印刷品的價格也頗爲昂貴,但因爲是免費發放,在作出最初的試探以後,越來越多的人主動伸手討要這些紙張。

拿到手的人,多數要先看看那張小些的紙片,只見最頂端幾個大字,從左到右依次是“抵銀五分”,或“抵銀三分”、“抵銀一分”。

其下是一幅繪着彥熙樓酒幌的簡單圖畫,右側豎排寫了幾列字:憑此頁至彥熙樓抵飯錢五分銀、一次限用一張!

再下又是一幅標明瞭彥熙樓位置的簡單地圖,在右側豎排着幾列字,寫明彥熙樓的位置。

頁面的最下端則用小字寫了兩句話:至萬曆四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前有效、只可抵扣、恕不兌換,下面還有數字標出的編號。

“這張紙能抵五分銀子?”

五分銀子,差不多是碼頭搬運工兩到三天的工錢,可以買三升稻米,兩斤豬肉,炒一個葷菜。

“這張紙真的能抵五分銀子?”有人看清了紙上的內容,卻有些不敢相信,迴轉身追問道。

“那張紙能抵五分銀子?”

這令人驚訝的消息,迅速在天津街頭傳開,人人都在尋找那些在街頭“發錢”的人。

拿到與沒拿到優惠券的,又會不約而同地問到:那彥熙樓是什麼地方,又在哪裡?

實際上,拿到優惠券的畢竟是少數,優惠券中拿到五分抵值的少之又少,拿到的雀躍,沒拿到的豔羨,還有人嫉妒、嘲諷,不一而足。

但不管有沒有拿到,拿到的優惠券面值是多少,大家談論的話題都只有彥熙樓,可以省錢的彥熙樓。

相形之下,《華夏商報》就顯得有些沉寂,幾則笑話,一則陳年舊聞,倒是有關彥熙樓的介紹,吸引了更多關注的目光。

也只有極少一部分人,注意到《華夏商報》頭版上的那幾句話:廣載天下近事,則閱者知全地大局,與其日新月異之跡。爲士知強盛弱亡之故;爲商知食貨需缺、價格變化;爲農、爲工,則知南北作物、海內外奇巧神技……

——————

PS:友情推薦同樣是明朝背景下的種田流歷史架空小說《大明船王》,書號:1147306

回到嘉靖年間,他開創了明朝的殖民史,推動了明朝的近代化

他究竟是個偉大的資本家還是個邪惡的海盜頭子?

第49集 針鋒相對第239回 辯論第93回 天津東林第44回 大殺四方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3回 番薯第55回 鎖匠徒刑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11回 換 田第7回 寡 婦第23回 尾行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45回 負天下人第64回 簡易溫室第254回 糧荒第66回 木工作坊第86回 水車有害?第62回 生產效率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04回 欲練兵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70回 展銷大會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230回 內閣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7回 寡 婦第237回 建設第17回 美姬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23回 尾行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206回 計議第28回 絕境第60回 分工合作第25回 家僕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83回 新的征程第16回 才子第238回 工商第256回 節後第260回 新內閣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259回 班底第14回 去青樓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66回 木工作坊第87回 水車用途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52回 按律當絞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81回 酒樓開張第247回 對手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209回 抵京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41回 獻策釀酒第68回 人才路線第211回 進城第84回 風力水車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1回 換 田第235回 言論第70回 展銷大會第232回 司法第24回 休妻索娉第237回 建設第41回 獻策釀酒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37回 力量對比第28回 絕境第50回 特務頭子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244回 水利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9回 海外第47回 拜訪徐光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