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與教育

教師讓幾個學生一個個地來讀拼音,讀出一個拼音就講解一個字,然後開始講解何爲中國,何爲華夏,何爲漢族,何爲大明。聽了一會兒後客氏小聲問道:“哥兒,爲什麼大明要在最後面呢,不應該最前面就是大明嗎?”

wωω ¸тTk дn ¸¢O

朱由校笑笑道:“這是編書的先生們寫的,應該是很有道理的。”他沒辦法和客氏解釋清楚這其中的原因,因爲按客氏的理解就是大明最大,而朱由校則是要建立一個以漢人爲主體的華夏民族國家,即便大明有一天不在了,但中國永遠要存在,華夏民族這個主體也要永遠存在。

幾人來到一個掛着中級班牌子的教室,裡面正傳來學生讀書的聲音:“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羣空。當場隻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曾向藁街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羶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學生讀了幾遍以後,老師說道:“這首詞是皇上親自選中的中級班國文第一篇,而且以後每一種招生考試,第一道題是固定的,就是默寫這首詞。”

“爲什麼皇上如此重視這首詞呢?我來先給大家講解一下陳亮先生寫這首詞的前因後果,這首詞的名字是……”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朱由校喃喃地念着這首詞,不知不覺中已經淚流滿面。段英不敢作聲,將自己的手帕遞了過來。朱由校這才驚覺,拿起來擦了擦,將手帕還給段英道:“謝謝你了。”

段英對皇帝的一些奇怪的行爲早已適應,也不回話。朱由校轉頭離開了教室,走了一會後對段英說道:“幫我記住,要讓人給這首詞譜曲,我要讓天下人都記住這首詞。”

晦明接話道:“此詞如果用來做軍歌,那可就真的應景了。”

朱由校笑了:“大師,你變了。讓你當教頭,這世上就少了一個慈悲爲懷的大和尚了。”

晦明搖頭道:“慈悲爲懷嗎?只怕未必。賣香灰給人治病,可與慈悲沒有關係。”

朱由校認真盯着晦明的眼睛說:“大師可說的是真心話?”

晦明合十道:“天下廟宇道觀,其實大多都沒有存在的必要,陛下就是要效三武一宗,貧僧也會贊成。”

三武一宗,是指北魏太武帝(拓拔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後周世宗(柴榮)。這幾位皇帝曾經發動過毀滅佛法的事件,使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受到很大打擊,因此在佛教史上被稱爲“法難”、“三武一宗之厄”等等。

晦明此話,等於是全面否定了佛教,朱由校不由大奇道:“大師爲何有如此想法?”

晦明合十道:“貧僧出生之時即爲家人拋棄,師父收養了我,十多年間,我們於各處掛單,見慣了和尚們貪財好色,愚弄鄉民,盤剝鄰里的惡行,如果不是師父沒有傳人,本寺的師兄弟們品行還算不錯,貧僧早就還俗了。”

客氏笑道:“小和尚你要是還俗,老身就給你做媒,保你滿意。”

晦明低頭合十道:“罪過罪過,貧僧是不會還俗的,貧僧在師父面前發過誓的,一定會守護少林寺的安全的。”

朱由校更奇怪了:“那如果我來滅佛,你如何守護少林寺的安全呢?”

晦明道:“皇上滅佛又不會殺人燒屋,少林寺有什麼不安全的呢?”

朱由校大笑道:“原來是這樣呀,守護少林寺安全就是隻要不殺人燒廟就行了,那很容易,這個倒是可以給你做保證,一定不會燒廟的,至於殺人,如果其人有可殺之處,那也不會放過。”

幾個人說了一會閒話後,魏忠賢見朱由校情緒好些了,於是湊上前小心說道:“聖上,晚上是在清河店休息呢還是趕到前面再休息呢?”

朱由校問道:“前面是哪裡?”

魏忠賢回道:“鞏平城離此二十多裡。”

朱由校想了想道:“今天在清河店休息,正好在學堂裡瞭解一些情況,王家的事查得怎麼樣了。”

魏忠賢道:“還沒有消息傳來,今日晚上應該會有人來報告。”

這時下課鈴聲響起了,一位教師快步出了教室,老遠就拱手道:“請督學到教師房休息。”心裡有些犯嘀咕,督學竟然帶有女眷?

魏忠賢上前道:“皇上微服私訪,不要聲張。”

這教師一驚,遠遠看去,果然是皇帝,於是道:“那我還要通知另外兩人,我們都是認識皇上的。”

魏忠賢道:“先帶我們去教師房,你再通知他們兩個。”

那人先帶着他們來到教師房,進了房門,他就要跪下來行禮。朱由校道:“行什麼禮,早就說過,私下場合,不準行禮。朕在京師大學堂時,大家見面都是肅手而立,你就忘記了嗎?”

那人連忙止住下跪,彎腰道:“見過陛下。”

朱由校點了點頭道:“還有其他人,一起叫來,朕想要問些事情。”

那人遵命出去,正好遇到另兩位教師匆匆而來。他小聲道:“是皇上來了,不要下跪。”

兩人又驚又喜,進了教師房,也彎腰行禮問候。朱由校道:“先坐下吧,有幾件事問一下,第一是學生的入學情況如何?”

第一個教師是學堂的山長,他站起來道:“陛下,清河店小學堂現在一共有一百二十人,其中初級班有一百零一人,分成兩個班,中級班有十九人。”

朱由校問道:“那清河店一共有多少適齡兒童?”

學堂山長回道:“陛下,我等初來時,就進行了調查,清河店鎮共有適齡兒童一千五百三十九人。”適齡兒童是指六到十四歲的男性孩童。

朱由校又問道:“阻礙學生來學堂讀書的最重要原因是什麼?”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五十一章 大明皇家銀行(一)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三份和約第兩百六十五章 牧羊行動之外喀爾喀第三十二章 經撫之爭第兩百二十七章 新年祝詞第兩百二十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上)第五十三章 東林分裂第七十九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八十四章遼東與西南第七十九章 問話熊廷弼(感謝第一護法朕躬欽處軍國事支持)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學基金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細則》第一百二十八章 來援第八章 孫屠夫的第一擊第二章 減租第兩百六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四十四章 呂宋的反華運動第八十九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三)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兩百三十章 太子上學(三)第九十四章神炮滿桂第一百八十章 查稅(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濟南第三百四十二章 還有這麼窮的地方?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稅(一)第四十五章 《水滸傳》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三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四章又遇見你第十八章 冶煉鋼鐵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第一百三十六章 初戰西班牙第六十九章 範永鬥第二十一章 對袁崇煥的安排第五十四章城門洞的戰鬥第八十五章 孫得功之死第三百零三章 甘肅鎮第三十五章 講武堂第六十九章蓄勢待發第兩百九十三章 銀行無限放款第十三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四十章 內閣的衝突第一百零五章備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一百四十一章 議院(上)第兩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學(四)第兩百八十九章 打開交流之門第四十二章劉興祚第二十一章 紅丸案第一百二十七章 農部第六十三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育改革第四十三章 國文院與講武堂第兩百四十七章 林丹汗歸降第四十七章 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第兩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第兩百五十四章 僱傭軍二旅第兩百二十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上)第三十七章 請陛下重收礦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兩百四十四章 開始談判第兩百一十章 收復河套(十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呂宋的反華運動第七章朱徐再會第兩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學(五)第九十三章南蠻胴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東江第九十二章 兄弟鬩於牆第一百四十六章 華人哭不如外族哭第五章 坐着上朝(謝謝第一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特意爲盟主加更!)第兩百一十章 收復河套(十五)第六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三)第三十一章 《大明科學報》第八十章濟州島(二)第九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十五章貪生怕死第五十三章 東林分裂第兩百三十七章 戲劇的宣傳作用第十三章 寶珠的禮物第兩百八十九章 打開交流之門第四十七章撤海州遼民第兩百八十五章 血戰東枝第一百零一章 畢業典禮第九十五章 多說無益第三百二十章 聯軍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海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殺皇太極第一百三十五章 劍指南海第兩百五十三章 鎮北城第五十六章 孫屠夫的第二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復河套(二)第兩百五十八章 拍賣開採權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三百零七章 安甘公路和肅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曆法實施第四十五章 《水滸傳》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細則》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季攻勢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