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

處理好黑峪之事後,一行人又出發。十多裡後終於來到了柳河,這裡早已經有船在等着,上船後再經潘家口轉入灤河,一天後,就來到了遷安新區。

下船後,依舊由朱由校等五人單獨行動,大部隊則分別由王承恩和李朝欽帶領跟在後面。遷安是完全按照朱由校的意思來建設的,他想要看到一個真實的遷安,以檢驗自己對這個社會的改造是否有成功的可能。

從碼頭而上,已經有一輛大車等在那裡。魏忠賢先殷勤地將客氏請上車,朱由校和段英騎馬,晦明步行。一行人緩緩向遷安新村而去。

上了大道,段英驚歎道:“好美呀。”只見一條筆直的大路,寬約八步。道路兩旁各有一條水渠,水渠旁邊都栽種着楊柳。現在正是楊柳長得最好的時候,一條條翠玉般的楊柳枝垂下來,煞是美麗。

道路和水渠都是用水泥修的,平整而且堅固。馬車走在上面,很是舒服。客氏道:“哥兒,這可比京城裡的路還要好了。”

朱由校笑道:“奶媽放心,京城很快就會修上這樣的道路的。我要在全國都修上這樣的道路。”

一路上,路邊的民戶都修得很好,房子前面的場子上有一道籬笆,與大路分隔開來。籬笆後面,有小雞小鴨在歡快地尋着草籽。

在一戶民居前,朱由校下馬道:“去看看吧。”

五人來到籬笆前,魏忠賢推開籬笆上的小門進去,這時主人也看到了門前的來客,從屋中迎了出來。是個二十多歲的婦人,從穿着看,應該算是家庭條件較好的樣子。

婦人說道:“客人從哪裡來,可是要在寒舍稍做休息?家裡倒是有甘甜的井水,可以稍解一路的疲憊。”

客氏奇道:“小娘子說得一口好言語,家裡可是有讀書人?”

婦人躬身道:“妾的郎君是這裡學堂的先生,妾身在遼東時,跟着母親學過幾本書。”

大家跟着婦人進了她的家中,屋子是三間瓦房,雖然沒有畫樑雕棟,但收拾得頗爲齊整。大家進了堂屋,婦人奉上茶水,客氏悄悄對朱由校道:“她家中竟然有茶葉,可見是個殷實人家。”

不想那婦人卻聽到了,笑道:“在我們這新村,一般人家都是有茶葉的。寒家在新村,只能說是普通人家,還不能算殷實。”

客氏驚道:“一般人家都有茶葉?真的這樣呀,老身可不敢相信。”

婦人道:“只要是不太懶的,在這裡兩年都能過得比較富足了。”

朱由校問道:“這位姐姐,你家裡人是學堂先生,那你們的田是誰種的?”

婦人道:“我小叔年已十七,家裡的農活基本上是他操持的。”

朱由校奇道:“十七歲的年紀,能做完五十畝地嗎?”

婦人道:“可以呀。我們現在都用的是耕牛或者木牛,幾家合作很容易就能做好春耕。而在農忙時節,周圍會有少地農家前來幫忙收割。其實如果沒有小叔,我夫君也可以忙得過來的。所以今年我小叔準備去投軍,想要去博個出身。”

朱由校道:“你家就三口人嗎?”

婦人笑道:“還有兩個孩子,正在學堂裡讀書呢。”

客氏奇道:“小娘子纔多大年紀?孩子竟然在讀書了?”

婦人道:“謝過誇獎,妾身今年二十八,孩子大的都有九歲了。”

朱由校問道:“你們的幾家合作是如何做的?”

婦人道:“一大塊地是二十戶人家,每五家組成一個合作組,春耕時一起制定好先做哪一家,輪流着來,秋收時其實如果沒有外地人前來,大家也能做得過來。不過現在大家日子好了,也願意出錢請人來幫忙,一來不想讓外地人空來,二來也不想太累着自己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大姐,如果不覺得冒昧的話,我想問一下,你家一年收入多少?”

婦人笑道:“沒事的,我家一年交了皇糧後,大概能結餘四十塊錢。”

朱由校道:“是除去了所有的花費後的嗎?”

婦人道:“那是當然。我們家不算多的,多的一年可以結餘一百塊呢,少的也有二三十塊。”

客氏讚道:“這樣的好日子,老身想都不敢想呢。象我們年輕的時候,辛苦一年,結果勉強混個肚兒圓,如果不拉下饑荒,就很不錯了。”

婦人道:“是呀,鄉親們常常說,皇上英明,現在的日子和萬曆年間相比,可真是象在天堂一樣呀。”

段英悄悄地衝朱由校豎起大拇指,朱由校自得地一笑,但一想起路上所看到的貧民,心裡的那點得意很快就不翼而飛了。

朱由校道:“能不能帶我們去看下你們的豬圈。”

婦人帶着他們來到屋後,只見兩間小草屋,一間裡面有兩頭豬,見到人後就開始嗷嗷叫。

婦人道:“另外一間裡有三隻羊,已經由小叔帶到山上去吃草了。還有二十隻雞,十隻鴨,兩頭鵝,現在一天可以收到八九顆雞蛋和三四顆鴨蛋。”

朱由校道:“有沒有不養豬羊雞鴨的農家?”

婦人遲疑了一下道:“倒也不是沒有,不過極少。一般是家裡沒有娘子的,幾個爺們又如何會養這些小畜生呢?”

朱由校想,男的就不會養豬羊雞鴨?沒有這個道理吧,只怕是因爲懶吧。

衆人辭別了婦人來到大路上,婦人極力挽留未果,只好和他們揮手告別。

客氏上車前說道:“哥兒,你可真是個好樣的!皇太后在天之靈應該都可以欣慰了。只願各處都是這個樣子纔好。”

朱由校點點頭道:“以後會都變成這個樣子的。”

客氏滿意地點頭上了車。朱由校心裡卻知道,全國都變成這個樣子是不可能的。遷安新村是從荒灘開墾而來,地產明晰,所以才能任自己來施展,而全國大部分地方都是有主之地,想要照搬遷安經驗是不可行的。

當然,也有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土改。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三份和約第兩百四十七章 林丹汗歸降第兩百九十章 向小海而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呂宋和蝦夷第兩百四十三章 對羅剎國的擔憂第兩百五十六章 修鐵路的人有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洋洲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排臥底第兩百六十一章 圍剿僱傭軍第十七章 大婚第二十三章遷安新村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的京師行兩百八十六章 東籲局勢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三份和約第兩百二十五章 《兒童保護法》(上)第十八章選遼民入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查稅(四)第兩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動前奏第三十五章近衛軍回京第三十三章東林分裂跡象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藥包第兩百九十五章 送不出去的支票第五十七章 小小粉絲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殺皇太極第兩百五十六章 修鐵路的人有了第三十三章東林分裂跡象第五章 坐着上朝(謝謝第一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特意爲盟主加更!)第九十章初戰薩摩藩第一百三十四章 截擊第兩百八十九章 打開交流之門第一百二十章 覺華島之戰(上)第九十五章 多說無益第兩百九十九 科舉與文化第三十二章朱由校的思想轉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的決定第兩百三十章 太子上學(三)第七章 清京營第兩百七十四章 進攻亞齊國第兩百九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八十二章若非同道,即爲仇敵第兩百一十七章 殷地安(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戰託木斯克第六章 熊廷弼的第一次下臺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古成功在嘗試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春風的演講第三十一章 《大明科學報》第一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五十章 機器的用途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準備第九十八章阿久根激戰第十五章 賞燈賞月賞寶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三份和約第四十五章 《水滸傳》第六章 檢舉箱第八十章 法學院的講話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兩百零六章 收復河套(十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準備突圍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第三十五章近衛軍回京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兩百一十三章 收復河套(十八)第六十二章 賣地的設想第三十七章 請陛下重收礦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四十八章李延庚第二十五章 東江清兵第三百零三章 甘肅鎮第六章 熊廷弼的第一次下臺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歐洲第兩百九十三章 銀行無限放款第十八章選遼民入軍第七十七章顏思齊的野望第兩百六十五章 牧羊行動之外喀爾喀第八章火器改革第十六章 選妃第四十九章 造幣機來了第九十九章上下同欲者勝第八章 孫屠夫的第一擊第兩百四十七章 林丹汗歸降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八十九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三)第二十八章京師大學堂(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遊西苑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三十三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學基金會第兩百六十九章 十年綱領第一百六十二章 聽證會第兩百一十二章 收復河套(十七)第兩百七十一章 軍事安排第五十三章戴春風的春風第五十二章盧象升的應對第八十五章誰是鄭成功第十一章碧雲寺遊記第五十八章 火柴造出來了第四十一章 新紀年第十二章 攻山第九十一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