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明笑道:“本官倒是願意做箇中人,正好有人願意買點地。”
那人立即反問道:“現在種地沒有什麼賺頭,他爲什麼不去做水泥生意呢?”
吳孟明不好意思地一笑道:“是位宮裡的公公,得了些錢,不敢露富,所以只能在這鄉下地方買點田地。不管怎麼樣,總比埋在豬圈裡要好一些吧。”
衆人這才釋疑,既然是宮裡的公公,那錢來路可能就不大正,當然不敢去開廠弄得盡人皆知。在鄉下買些田地,也是個生錢的買賣,雖然慢了一些。
吳孟明道:“水泥作用大,需求量更大,從京城到山海關要修鐵路,還要修官道,總不能從京城裡運水泥到這裡,所以就是在盧龍開上十個水泥廠也是不夠用的。各位可想好了,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那個店了。”
又有人問道:“大人,那今年的收成眼看着就沒了,公公還願意買地嗎?”
吳孟明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公公說了,可以按天啓三年正產量的五倍來購買田地。”
明朝的土地價格簡單地說是先升後降的,洪武年間田地一畝一兩銀即可,後來逐漸上漲,最高達到一畝四十多兩。後來又下降,而現在的市價大約是二到三兩。如果按天啓三年正產量(賦稅什麼的都不算)計算的話,一般的田可以達到十塊錢一畝(五兩銀)。這已經遠遠超過了市價。
吳孟明又笑道:“公公自然是不知道田價的,所以我說是多少就是多少。”
衆人大喜,不過心裡也明白,賣了田地是要給指揮同知大人一些過手費的。於是有人就試探道:“不知大人認爲實價應該是多少?”
吳孟明笑道:“我想八九塊錢應該差不多了吧,取箇中間數就行了。”
雖然吳孟明開口就要了一塊五,但想到市價,大家心裡還是火熱。八塊五的地價,只怕真的現在不容易遇到了。
又有人道:“我們自己當然也要留一些田地,田地不能盡賣,這樣就會有些地沒辦法連起來,這樣公公會不會覺得不方便呢?”
吳孟明皺着眉頭想了一下道:“公公又不會自己種,他只要看田契就行了,管它是連着的還是分開的。”
而有人終於發現了問題:“大人,公公買了田,到哪裡找人去種呢?佃戶都去了礦上?”
吳孟明笑道:“你們只知道北方地廣人稀,地都沒人種,可知道南方現在是人多地少,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地可種。公公從南方遷人過來幫他種地,還不是小事一樁。”
衆人知道自己比不過公公,沒辦法從南方遷人來種地,心裡謾罵了一會,又有佔了公公便宜的小得意。大家要回去和家裡商量,和吳孟明約好,明天一起來出契。
吳孟明等大家都散了後,來到後衙客房中,楊漣正在和縣令下棋,見他進來問道:“吳同知,辦得如何了?”
吳孟明躬身道:“一切不出欽差大人所料,他們果然想要賣地經營水泥生意。小的答應他們地價是八塊五。”
楊漣搖搖頭道:“這是皇上聖明,不是我的主意。”
縣令有些擔心地問道:“水泥真的那麼好賺錢嗎,他們到時虧了只怕要怪朝廷騙他們。”
楊漣笑道:“做生意誰能保證一定賺錢,不過水泥這東西,只要他們不走歪門邪道,倒確實是可以賺錢的,今年京城的水泥廠已經賺了八十多萬塊錢了,這還是扣除了稅錢後的純利。你們這裡山上的石頭比較適合開辦水泥廠,這是研究院的學生的報告。再說,八塊五的地價,可比現在的市價要高得多呀。”
縣令又問道:“皇上準備在全國都推行嗎?那哪裡來那麼多錢買地?”
楊漣道:“皇上說這叫做試點,先試試看如何,全國都搞只怕有些不現實,南方和北方區別太大,皇上說不用急,找到方法後慢慢來吧。”
縣令慨嘆道:“耕者有其田,如果真的真做到這一點,我大明江山將萬萬年。三代之治亦不過如是。”
楊漣點點頭道:“是呀,皇上看得遠,想得深。可還有些人不滿意,現在下面有人說皇上是工匠皇帝,只知道和工匠廝混,不理朝政。這些人呀,皇上勤政不喜歡,覺得皇上不信任官員,皇上放權了也不喜歡,這些人呀,可真不知道說他們什麼好。”
吳孟明怒道:“抓他幾個,來詔獄裡走一遭,自然就不敢再唧唧歪歪了。”
楊漣搖頭道:“皇上想的,和我們不大相同。但究竟如何,我們當臣子的不敢揣測,那就按皇上吩咐的做吧。這麼幾年來,皇上可沒有出過一次錯。”
吳孟明道:“上次聽廠公說,皇上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在下愚魯,不明白意思。”
楊漣道:“天子以天下爲棋盤,以萬民爲棋子。楊漣願意做一過河小卒,衝鋒陷陣,雖死而不悔。”
吳孟明道:“欽差大人,上次廠公也說過這樣的話,皇上深爲嘉許。”
楊漣面色不變,心裡卻恨不得罵娘。他對魏忠賢的觀感比較複雜。以前只是看不起他對皇帝曲意奉承,後來他當上了東廠廠督,做了一些還不錯的事,卻不知爲何,反而從看不起變成了看不慣,沒有理由,沒有原因,自己都莫名其妙,總覺得魏忠賢很壞,兩人似乎天生有仇一般,但又不知道仇恨在哪裡。所以聽到吳孟明把他與魏忠賢並列,心裡就一陣不舒服。
吳孟明卻不知道,他問道:“欽差大人,明天屬下就和他們去簽訂絕賣契約,您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嗎?”
楊漣對縣令拱手道:“明日要麻煩明府了。吳同知暫且做爲買方,日後分田時再行換契吧。”
縣令連忙道:“這本是下官份內事爾,當不得欽差大人如此多禮。下官明日會吩咐小吏,將契約立好的。”
楊漣嘆道:“這種事情,竟然要用欺騙手段,楊漣呀楊漣,你竟然沒有半分慚愧之意,可見你也變了。”
縣令道:“爲國爲民之事,又不損其利,欺騙也是不得已而爲了,欽差大人不必自責。”
各種求,謝謝支持!臺灣土改是以田地正產量的二點五倍爲田價。這裡因爲皇帝的威權並沒有到蔣公的地步,且明朝地價在天啓年間相對還較高,所以取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