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

崔呈秀道:“既然現在不能用武力征服阮氏,那就更需要我去和他們斡旋,爲以後的武力佔有做好準備。”

鄭吒敬了一個軍禮道:“那就祝御史一路順風了。”

崔呈秀徵用了海軍的一艘運輸船,帶着他的隨員前住費福港口,鄭吒則開始與莫敬寬進行戰後的分贓協商。

莫敬寬答應在紅河出海口劃出一塊地方給大明移民居住,以供養大明海軍的糧食需要。黃克纘派出特使,帶着廣東雷州府的移民來到了紅河口。

莫朝官吏帶着特使和鄭吒等人仔細地勘查了當地情況,這裡只是一個小漁村,不過一百多人口。兩方協商後,劃出了一個東西長二十三時,南北長十九里的範圍給中國移民居住。至於原來居住在這裡的漁民,在特使徵詢他們的意見時,都表示願意加入大明國籍,成爲一名大明國人。特使將此地暫且命名爲河口,正式的名字要等皇帝欽定。

移民一共有三千多人,每人分到五十畝地,一共也只佔了極少的一部分土地。所以特使只好立即回去請示黃克纘,要從雷州府或者瓊州府招收更多移民前來,把這裡佔住再說。

黃克纘於是行文廣東雷州府、瓊州府、廉州府,要求每府提供三千名以上的移民,農民或者漁民均可。並允諾這些移民每人分得五十畝水田,五年不用交納賦稅,漁民也照此辦理。

這三府都靠海,而且人口較多,聽說有這樣的好事,自然大家競相奔走,想要移民到此地。結果在三州一共招得移民一萬兩千多人。而南海經略衙門又委託農業合作社收購大量的水牛一併運到河口。

農業合作社河口分社正式成立。水牛並不是免費發放給移民,而是以租賃的形式交給農民使用,每年一頭水牛租金是稻穀一石,五年後要交還給農業合作社一頭三年到四年齡的強壯水牛。

一人五十畝水田,沒有水牛僅靠人來耕種幾乎不敢想象,因爲這裡一年三熟,勞作時間較長,所以水牛租賃的生意極好,每家都願意租牛,搞得合作社不得不又在大陸和安南收購了一批水牛,才勉強滿足了需要。

河口很適合建造碼頭,但現在人手不足,所以暫時只修了一個臨時性的泊點,供海軍船隻短暫停靠。而原來的清化港口則由莫朝移交給大明海軍,鄭吒的船隊就停泊在這裡。

莫敬寬兩次見識了明軍的大炮威力,對於一統安南充滿了信心。他也知道如果沒有明軍的幫助,是不可能打敗阮氏的,所以他讓皇太子莫敬宇交好鄭吒,明軍但有要求,無不滿足。

當然,他也知道,決定權還在明朝皇帝及其下的南海經略黃克纘手中。於是他讓次子莫敬完以進貢爲名出使明朝,先請鄭吒派人護送到臺灣。

莫敬完被他父親教訓了幾次後,又目睹了明軍的武力,所以他現在也成了堅定的親明派。見到黃克纘後,他首先施禮道:“安南大莫朝皇子莫敬完拜見上國欽差大人。”

黃克纘連忙上前扶住他不讓他行禮道:“皇子殿下,這可使不得,你是莫朝皇帝特使,外臣應該先行禮纔是。”

莫敬完哭道:“我莫朝被叛逆所逼,退守到高平一地,還是得大明所賜。今日我朝打敗鄭氏,亦是大明海軍幫忙才能得成。我朝願永奉大明爲主,世世代代爲大明藩屬。”

黃克纘勸道:“莫朝之忠心,本經略已知,當上本稟奏我皇,我皇定會嘉獎莫皇。”

莫敬完道:“可恨橫山一帶,阮氏叛逆未消,我朝欲全定安南,只是力有未逮,欲從大明借兵,還請欽差一併陳述。”

黃克纘笑道:“皇子放心,我皇雖然年輕,但主意極穩。你這次上京,直接陳述你們的想法,我皇自然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的。”

莫敬完見他不鬆口幫腔,但他不在中間阻撓已經讓自己很滿意了。他相信到時候自己提出的條件絕對會讓明朝皇帝滿意,從而答應出兵幫助剿滅阮氏。到時候就可以一統安南,雄視占城,真臘,哀牢諸國。

而這時的崔呈秀則已經來到了費福港口,費福是西方人的叫法,本地叫會安鎮,他進港口後,發現這裡竟然有很多的中國商人。

會安離順化還有一段路,崔呈秀準備第二天去順化見阮主。吃過晚飯後,天漸漸黑了,他正坐在房中思量明天的策略時,突然聽到了敲門聲。

他一躍而起,手握住劍柄道:“誰?”他的隨從求見都會在外面出聲,絕對不會敲門。

“錦衣衛小旗王劍雄求見欽差大人。”外面一個低沉的聲音響起。

崔呈秀這才稍微放心,他一手拿劍,一手將門打開,一個三十來歲的漢子躬着身子一動不動。

崔呈秀退後坐到椅子上,王劍雄慢慢走了進來,敬了一個軍禮。

崔呈秀收起劍來道:“在這裡不得不警惕一些。”

王劍雄道:“欽差大人細心如斯,小的敬佩不已。小的帶錦衣衛十人,以商人身份已經來到會安兩年,任務便是要打探南方阮氏的情報,以便提供給大人決策。”

崔呈秀道:“兩年前就來了?錦衣衛準備得倒真是充分呀。”

王劍雄道:“兩年前何中蔚之事後,皇上就讓我錦衣衛派遣人員來到安南三方。蒐集情報,以待我軍前來。今日小的手下見到我明軍兵船,便注意上了,於是跟着欽差大人一行直到行館,小的得到消息,便是來給欽差大人彙報阮氏情況的。”

崔呈秀正憂心自己對阮氏一點情況也不瞭解,聽到這個消息,自然大喜過望。

王劍雄遞過一本薄薄的小冊子道:“這是近兩年來錦衣衛查探到的情況彙總副本,正本已經在不久前送往京城。裡面記載複雜,軍隊,地理,經濟都有涉獵。本來是給軍隊準備的。但欽差大人來出使,應該感興趣的是南方的朝政情況,小的先將基本情況說與欽差大人來聽,說不定能夠有用。”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人永遠正確第十九章 新兵的拉練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復河套(一)第七十三章前倨後恭第七十九章 問話熊廷弼(感謝第一護法朕躬欽處軍國事支持)第兩百七十四章 進攻亞齊國第九十八章 取瀋陽第一百六十二章 聽證會第兩百零六章 收復河套(十一)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七十四章 查抄餘波第六十四章大考試第五十五章 開會第兩百八十章 金字紅牌第四十章遼南有變第一百零一章味精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洋洲第三百二十五章 臣等拜服第三十八章 商業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十九章 三觀不合(先更一千,下午三千)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村的新問題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歐洲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通天下(二)第一百七十章 《鐵路法》第八十九章準備攻打薩摩第兩百五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的僱傭軍第二十八章京師大學堂(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模擬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二十九章 初戰(一)第七十七章顏思齊的野望第三百零一章 曹變蛟第九十八章 取瀋陽第五十一章 大明皇家銀行(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村的新問題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準備第四十六章計劃有變,要守海州第三百零五章 對宗教的管理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第八十六章 大家一起賭第一百六十八章 溝通鬆遼第九十二章 兄弟鬩於牆第三十七章 楊三的遭遇第九十二章協從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直隸平地運動第三十六章軍銜與勳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還有這麼窮的地方?第兩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動前奏第四十章 內閣的衝突第五十八章建奴敗績第二十三章 京營現狀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的京師行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八十章 天啓二年的殿試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薩克第一百九十三章 當官不如爲娼,爲娼不如從良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八十五 另一個屠夫的產生第七十二章廉政公署第一擊第兩百二十六章 《兒童保護法》(下)第一百零六章守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煥再次出場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的京師行第兩百零七章 收復河套(十二)第兩百零四章 收復河套(九)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人永遠正確第六十二章 賣地的設想第七章白蓮教亂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十四章 傳教士(二)第兩百八十五章 血戰東枝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復河套(三)第十六章 建奴求和第十四章 傳教士(二)第八十四章遼東與西南第五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萬古長如夜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一百一十章 中體西用第二十章 大喪事第十六章礦稅之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兩百八十九章 打開交流之門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曆法實施第六十二章 賣地的設想第九十九章 遼東策略第九十二章協從軍第二十三章 開花彈第三百三十章 天倫之樂第二十三章 開花彈第三十章開平煤礦第九十三章 大難來時各自飛第三百三十三章 窮得有道理第兩百零九章 收復河套(十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思第兩百九十二章 金礦拍賣第兩百八十三章 東枝第五十六章 孫屠夫的第二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