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安南(九)

莫敬完躬身道:“孫閣老隨時可以讓大明軍隊進入高平,而民政官員也是一樣。南越國的官吏會與大明官吏辦好交接的。此事是我王兄親自操辦,請閣老放心。”

大明得到了高平以北的地方,而且取得了在升龍府和順化駐軍的權利,這樣的收穫其實可以算是很大了。不過朱由校其實最想做的事是在賞賜中:讓南越人蔘加科舉考試。

象葉向高等人想到的只是將聖人之道傳播到南越等蠻荒之地,而朱由校卻是明白,只要南越人用着中國文字,學習中華文明,那麼就絕對不會出現後世越南與中國成爲世仇的情況。

只要南越人蔘加科舉,進入京師大學堂學習,那麼二十年內,南越的精英階層就都會是親明派。到時並不需要大明使用武力,只要稍微操作一下,他們就會主動要求加入大明,成爲大明的一個布政司。

而且南越是大明要從海上進入東南亞的必經之路,除了南越,還有真臘,暹羅,緬甸等多個國家。只有將南越掌握在手中,才能試圖掌控整個東南亞。

而莫敬寬只是付出了貧瘠的高平以北的地方,再加上一小塊河口地段,就換來了大明朝最徹底的支持。有大明軍隊駐紮在升龍府和順化,即便只有一個小旗的兵力,那也可以讓敵人掂量一下,敢不敢直面大明的怒火。有大明的背書,自己就是整個南越最名正言順的統治者。

雙方在朝會後的賜宴中相談甚歡。觥籌交錯中,鴻臚寺卿給南越王子介紹各個以後可能會打交道的人,在莫敬完的刻意結交之下,也很快彼此熟悉了起來。

而這個時候,崔呈秀已經回到了清化城。他求見莫敬寬,提出要將後黎神宗黎維祺押到大明京城,莫敬寬自然無有不允,將黎維祺及其家人一起交給了崔呈秀。

崔呈秀辭別了莫敬寬後,立即帶着黎維祺一家人揚帆出海。等到離清化三十來裡後,他命令立刻轉向,往順化而去。

在順化,他將黎維祺一家交給阮主。然後帶着換來的正式協議,興沖沖地回到了京城。

當他將協議提交給皇帝時,朱由校大爲高興。首先稻米是大明所急需的,而阮氏願意提供地方讓大明修建碼頭,這就給了大明海軍駐紮的機會,憑着大明的海軍優勢,到時阮氏的廣南國可就是大明的掌中之物了。

崔呈秀道:“如果陛下封阮氏爲國主,那麼後黎朝的皇帝就沒有作用了。阮氏就會直接奉大明爲主,這比中間隔一個後黎皇帝要好得多。”

朱由校疑惑道:“阮氏既然以後黎皇帝爲條件才答應了這些條件,你覺得他會願意我封他爲國主嗎?”

崔呈秀猶豫了一下道:“應該會吧。臣覺得他成爲國主和現在只能任後黎朝皇帝封他,明顯任國主更對他有利。”

朱由校道:“封他一個廣南國王倒是沒有問題,他與莫氏相爭,兩家都有求於我們,這是好事。不過朕倒是覺得他不會接受封號。”

孫傳庭道:“陛下,既然斷定他不會接受封號,那我們現在不封他,等到我們想要打他的時候再封,他如果不接受,我們不是正好有藉口了嗎?”

朱由校覺得這個辦法也不大靠譜,不過現在說打廣南還嫌太早,先這樣維持原狀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以後誰知道情況會如何變化呢。

至於修造碼頭的事,倒是可以立即展開。皇家建築隊裡派出了一個管事,三個研究院學生,五個工匠,帶着一船明軍,來到了順化城。

阮福源倒是說話算數,在順化城處靠海邊找了一個可以修建港口的港灣。這港灣呈馬蹄形,口朝東北。南北長近三十里,東西寬約二十里,水深多在三丈以上。灣口南有山茶半島,北有漢島爲屏障,沿岸有五行山、福祥山作掩護,形勢險要,避風條件良好。

研究院學生看到這個地形後,眼睛都要鼓了出來。這簡直是天然的良港,可惜劃給大明的地方太小,如果整個港灣都給大明那就完美了。

管事道:“這裡反正他們只有兩個碼頭,而且碼頭比我們要修的還小。我們先修一個碼頭後,船隻如果多,就暫時停在港灣裡也不錯。說不定皇上會讓他們多給我們一些地方的。先修吧,這可是個大工程。”

阮福源劃給大明的是靠近漢島的一段,研究院學生和工匠根據地形商量着畫出了建造草圖,而管事則由當地阮氏官員帶着去召集阮氏民工,查看石山的情況。

管事塞給阮氏官員一包銀幣後,阮氏官員立即變得非常熱情。幫着管事招工壓價,使得管事用很划算的價格就招到了一千民工,而且取得了離這不遠的一座石山的使用權。

而且管事答應讓他們在離海一里多的地方修建臨時住所,所以這些民工首先做的就是修房子,上國大人住的房子就修得好些,而自己的工棚就比較簡單了。

修建港口碼頭是個費時費力的事,雖然大明人要修的碼頭並不大,但還是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到天啓五年年底才修得差不多,就這還是在不斷地增加民工的情況下才完成的。

而阮福源在接到黎維祺後,爲了證明自己統治的合法性,爲黎維祺專門修了一座皇宮,大肆宣揚黎維祺來到廣南的事,很快就被莫敬寬知道了。

莫敬寬將黎維祺交於崔呈秀,不想結果黎維祺卻到了廣南,這讓他很被動,很惱火。於是寫了摺子,讓人送去大明京城,交於莫敬完呈給大明皇帝。

朱由校接到莫敬完的告狀摺子後,只好好言撫慰他,言明一定會給藩國一個交待,便召來了崔呈秀,問他爲什麼要欺騙莫敬寬。

崔呈秀叩頭道:“陛下,當時黎朝皇帝對於莫敬寬已經沒有作用,而臣與阮氏簽訂協議的前提便是要將黎朝皇帝運到廣南。如果臣直接說是要將黎朝皇帝交於阮氏,那莫敬寬顯然不會答應,所以臣便用了一計,暗渡陳倉,將黎朝皇帝偷運到了廣南阮氏。”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長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教育法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兒島第四十二章 敗奢寅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稅(七)第一百一十章 中體西用第兩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動前奏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東江第十四章第一個新年第一百五十五章 呂宋和蝦夷第一百四十七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覺華島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舊賬的來了第三十一章東林再驅方從哲第二十三章 京營現狀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復河套(三)第三百零七章 安甘公路和肅王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皇家海軍學校第四章 移宮案餘波第一百二十二章 覺華島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蕩漾魏公公第三百四十一章 移民與分家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幣制第九十一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五)第五十二章 大明皇家銀行(二)第一百零五章 陰謀第三百零一章 曹變蛟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第三十九章 常識課本的爭論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長第十一章 十三山第一章 翻身噬主第兩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五十六章 孫屠夫的第二擊第九十三章南蠻胴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薩克第七十九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百三十三章 窮得有道理第二十章 大喪事第一百章兵器局裡論氣壓第一百一十章簽訂和約第四章 平定西南(謝謝各位支持!還有一章專門感謝第一盟主!)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四十五章 《水滸傳》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截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開啓民智第六十六章 玻璃鏡子第五十九章 蒸汽輪船第兩百一十八章 殷地安(三)第七章白蓮教亂第十二章 橡膠與大洋洲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三份和約第三百二十六章 票擬第三百四十七章 建設化龍城第兩百八十九章 打開交流之門第六十八章要錢不要官的滿桂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橋與水運第七十九章濟州島第八十八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十二章 挑選軍官第一百六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十章 練新軍(二)第三百零二章 溫泉城第六十七章 張家口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兩百二十二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下)第五十七章 有關議院的設想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苑遇刺第兩百八十二章 再下萊林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的決定第三十六章 東林應對第一百三十四章 孔府低頭第一百六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三十六章 東林應對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村的新問題第九十一章講道理的白健森第一百二十章 覺華島之戰(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冬天之爭第十章袁崇煥的旅程(爲感謝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一併謝謝各位親的支持!)第兩百四十九章 僱傭軍的組成第一百四十二章 實地考察第四章 移宮案餘波第三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十八章 情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蕩漾魏公公第一百八十五章 議東林第二十四 說禮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訪第七十九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九十四章 老奴之死第一章 心臟與手足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城第七十四章 查抄餘波第十八章 再驅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