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稅(七)

調查結果刊登出來的六天後,廠衛狀告南京禮部尚書王圖,南京吏部尚書張問達,南京戶部尚書鄭三俊等人徇私枉法事,正式在南京法院開庭了。

南京三尚書請了訟師應對,自己並沒有出面。這按新的法院規則是准許的,只有需要他們作證時纔會出庭。而廠衛這邊本來就有法學院的高材生作爲公訴人。

法院已經建立了快兩年,平日裡法院審案都是按照法律規定的步驟進行,大家都已經見識過了。但這場官司卻是不同,廠衛狀告南京三尚書,這可是個很稀奇的事呀。

以前廠衛想抓誰就能抓誰,抓進去以後關在詔獄裡,皇帝說你是什麼罪就是什麼罪,有時皇帝還沒有定罪,說不定已經死在獄中了。今日竟然要通過法院才能定別人的罪,這是第一個稀奇處。

以前不要說尚書,便是個七品縣令,如果犯了事,也需要京城裡的皇帝老爺才能定他的罪,也要皇帝派出的廠衛才能緝拿他,正式審訊也要運用大理寺才行。如今尚書這樣的正二品官員,就靠一個小小的南京法院,一個小小的七品法官就能定他的罪,這是第二個稀奇處。

因爲這兩大稀奇,使得大量的人涌向南京法院,想要聽審。按照法律,民衆是有聽審的權力的,只是這次想要聽審的人太多,而法院的座位有限,王雅量便只好命令法警,在法院外張貼告示,每天只能按照座位數,限制進入法院的人數,先到的先進,人滿了就不能進去了。

外面沒有能夠進入的人大爲不滿,便有人鼓譟起來,認爲法院一定有偏私。王雅量得到報告後大怒,便欲命法警將他們亂棍打走,陳胤叢卻道:”不需如此。這件案子絕對不可能一日審完,你讓現在在法院外的人排除,發給他們明日來聽審的證明,這樣他們就無話可說了。“

王雅量道:”法律規定,藐視法庭,可以亂棍打出,爲什麼要放過他們。“

陳胤叢道:”既然欲藉此事擴大大理寺的影響,爲什麼要和民衆鬧翻呢?讓他們作爲見證不是很好嗎?“

王雅量便讓法警在外面給民衆發放第二日進法院的憑證,但很快不僅第二日的發完了,甚至發到了第四天。而且消息傳出後,當天又有大量的人來排隊,要求參與後面的聽審。

三尚書請的訟師是南京城裡最有名的訟師劉進雲,此人嘴巴非常厲害,被稱之爲劉一嘴。他知道這個官司自己這一方是一定會輸的,但是他並不需要打贏,他只需要讓三尚書抽離到這個案子以外,將這些不法事全都推到下人身上就行了。對於這一點,他還是很有信心的。

第一日的開庭,廠衛方的公訴人開始將淮安鈔關的口供呈上來,由法庭的書記官當庭開讀,王雅量和兩個助理法官專注聽着,並一一審視這些口供。

當書記官將王真吾(王紀的家人)的口供唸完後,劉進雲發言了,他認爲這口供未必爲真,極有可能是廠衛嚴刑拷打後得到的,要求當面驗證口供。

這本來就是法庭的程序,雙方都要詢問嫌犯,於是王雅量宣王真吾上庭。王真吾上庭後,首先有書記官上前對他說道:”王真吾,你必須保證你所說的是事實或者是事實的全部,如果敢做僞證,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其罪將會加一等。若本爲流刑,則變爲死刑,切記不可自誤。“

王真吾點頭表示明白。書記官便帶着他宣誓:“大明皇帝陛下在上,本人王真吾保證所說的證詞均爲事實或者事實的全部,如有作僞證之事,則甘願罪加一等。”

宣誓之後,廠衛的公訴人劉力思開始詢問道:“王真吾,廠衛拘捕你之後,可曾用刑罰拷打過你?你所說證詞可有需要更改或者補充的嗎?”

王真吾曾經聽過有人改口供之事,而只要改了口供,又不能證明自己曾經遭過拷打,是在不利己的情況下作出假口供的,那一定會受到罪加一等的處罰。補充倒是可以的,但現在如果補充,除非爆料合了公訴方的心意,把自己轉成污點證人保護起來,最後也不過是得個背井離鄉在京城苟且一生的下場。

他猶豫半晌,看着劉進雲期盼的眼神,再看看旁邊法醫躍躍欲試的樣子,劉力思隨時準備將他打入深淵的架勢,說道:“本人沒有受到刑罰拷打,所說證詞均爲事實,沒有補充的部分了。”

旁聽的人大譁,王雅量拿着驚堂木一拍,便有書記官叫道:“肅靜,法庭之中不得喧譁。現在繼續有雙方訟師詢問證人。”

劉力思滿意地退了下來道:“法官大人,本人暫時沒有事要詢問了。”

劉進雲上前道:“王真吾,你是前尚書王紀大人的書童出身,是什麼讓你不顧這多年情誼而出場王紀大人呢?”

劉力思上前道:“法官大人,王真吾不過是王紀的家人,並不符合親親相隱的原則,請法官大人判定證人無需回答這樣的問題。”

王雅量道:“證人無需回答這個問題,請訟師注意你的用詞。”

劉進雲也不在意,又繼續問道:“王真吾,你檢舉家主之事我就不多說了,你爲何說你們的戡合是南京吏部尚書張問達所給。堂堂吏部尚書,竟然會關心你們這些事嗎?”

王真吾猶豫一會答道:“家主給我們的戡合確實是張小吉拿來的,是小的親眼所見,這總不會錯的。”

劉進雲道:“你看到是張小吉拿來,張小吉不過是張尚書的家人,既然你可以檢舉家主,那張小吉就不能背叛張尚書,將戡合偷拿出來嗎?法官大人,本訟師要求傳喚張小吉上庭。”

王雅量同意了他的請求,張小吉本來已經被廠衛扣押了起來,錦衣衛將他押到法庭,經過書記官告之規矩,宣誓等程序之後,劉進雲開始詢問。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兩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學(四)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一)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七章 清京營第五十一章 大明皇家銀行(一)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七十九章 問話熊廷弼(感謝第一護法朕躬欽處軍國事支持)第兩百二十四章 倭國的勞工輸入第兩百七十五章 攻下舊港第二十六章 搞定東江第一百八十章 查稅(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一百七十章 《鐵路法》第七十一章談判(二)第十七章 幣制改革第三十八章楊嗣昌的後勤策略第兩百二十三章 橡膠在大明的應用第五十一章建奴惡毒第六十二章 初遇海盜第三百四十三章 移民新規討論第兩百七十三章 固始汗稱臣第三十三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議院(上)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二十四章 沈有容第八十三章 生日蛋糕第七十八章海軍都督第一章 朱徐初會第七十八章 失廣寧第十二章 攻山第十三章 寶珠的禮物第一百一十五章楊漣也會殺人第兩百三十七章 戲劇的宣傳作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遠洋艦隊第兩百四十二章 林丹汗的決定第兩百零八章 收復河套(十三)第兩百一十七章 殷地安(二)第九十五章 多說無益第三章 噦鸞宮失火第七章白蓮教亂第一百五十三章 西班牙人來了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第五十五章奴酋的自卑第一百七十八章 查稅(四)第三百四十章 田間話桑麻第兩百八十九章 打開交流之門第四十四章 一個國家,一個領袖第三百四十八章 佔領鄂木斯克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橋與水運第四十七章蘇州抗稅(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九章 一月平教亂第兩百一十四章 收復河套(完)第兩百三十八章 對蒙古的分化第兩百九十七章 與權閹的對話第三百五十一章 教廷退讓第八十二章進攻前的準備第九十四章神炮滿桂第八十八修鐵路和製造流民第兩百五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的僱傭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曆法實施第一百章 多鐸進京第七十八章海軍都督第七十六章 糧食問題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擊(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行修路的想法第兩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二十九章 初戰(一)第三百零一章 曹變蛟第一百三十章 失敗的伏擊第兩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九章佈局海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區第六十二章兵器的進化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安堡之戰第兩百四十八章 對蒙古策略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區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薩克第一百六十二章 聽證會第兩百一十八章 殷地安(三)第兩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動之漠南蒙古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裡津和喀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湯九州第五十六章 孫屠夫的第二擊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一百八十四章 查稅(十)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八十三章 兵圍遼陽第三百零五章 對宗教的管理第三百二十章 聯軍第六十章 秦軍第五十七章 小小粉絲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三百二十五章 臣等拜服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極的擔憂兩百八十六章 東籲局勢第八章 一邊倒的戰事第四十四章先下蓋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穩定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