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

遠洋艦隊按照葡萄牙人提供的海圖,再加上從西班牙人身上搶來的海圖,順利地避過了海上的風雨暗礁,順便還打劫了西班牙人兩條船,不過在搶了他們的銀塊和部分食物後又放了他們。終於在七個月後看到了大陸。

雖然在旅途中,船隊也曾經在一些小島邊停泊以補充淡水和新鮮的蔬菜,順便獵捕一些動物打打牙祭。雖然船隊已經帶了足夠的食物,食物中也加入了足夠的胡蘿蔔,帶了大量的桔子,帶了大量的黃豆綠豆用來發豆芽。雖然專門有船用拖網每天都捕食一些魚類來補充營養,而且還有吳有性的學生擔任船醫。整個船隊還是有十一個人得病死去,主要是隨行的學生和文職官員。

看到陸地,大家都極爲興奮,張千方選擇了一個開闊的海灘準備登陸。三條大福船是沒有辦法靠岸的,只能停在離岸約兩裡的地方。趕繒船和雙篷船稍微強一些,能夠在離岸三百步的地方停泊。雖然不大如意,但一時也沒有辦法找到合適的停泊碼頭,只能先上岸了再說。

耿仲明是第一批上岸的軍官,他帶領士兵先登上沙灘,然後偵查了附近的地形,便向船上發出了安全,可以登陸的旗語。

第二批上岸的是周延儒帶領的文職官員和學生。周延儒他們踏上岸後,走路都有些東倒西歪,便問耿仲明是怎麼回事。耿仲明笑道:“都是一樣的,船上坐久了,一上岸地不搖晃了就走不穩了,很快就能好的。”

這時一個方向的士兵用哨聲吹響了警報。耿仲明連忙讓士兵保護好這些文官和學生,自已跑過去看,只見幾個騎士正在慢慢地靠近。

這些騎士並不是象西班牙人或者葡萄牙人那樣的紅毛,他們也是黑眼睛黑頭髮,穿着皮衣和布衣,頭上插着羽毛,疑惑地打量着近衛軍。

耿仲明見他們樣子奇怪,便命令士兵拿火銃瞄準他們。這時周延儒喘着粗氣跟了上來,連忙道:“他們和我們一樣,不要殺他們。”

耿仲明道:“不知道他們是什麼人,他們有弓箭和刀,我們必須保護大人們的安全。”

周延儒道:“他們下了馬了,應該是沒有惡意,讓他們過來,先問過再說吧。”

那幾個騎士下了馬,看着周延儒的樣子,相互交流了幾句話,不過明人都聽不懂。周延儒上前道:“本官是大明四品員外郎,看你們的樣子,與我漢人有些相似,可是前朝棄民?”

那幾個騎士看着周延儒的官服,一個人問道:“期靈?”周延儒是四品官,官服補子上繡有麒麟紋樣,他心思轉得極快,不確定地問道:“你們認識麒麟?”

那幾個騎士交換了眼色,一起道:“期靈,期靈。”先前開口的那個騎士又問道:“殷地安?”

周延儒回道:“殷地安。”用的是肯定語氣。那幾個騎士頓時跪在地上開始叩頭,卻不是對着明人,似乎是對着天上叩頭,一邊叩頭一邊叫着:“殷地安,殷地安……”

周延儒這時想起了一個事情,在來之前皇帝召見他們時,專門和他說起在美洲有當年的殷商遺民之事。皇帝只說聽聞有此事,可能是殷商遺民,要他試着看能不能與他們接觸。他一直認爲不可能在這遠洋之地會有殷商遺民,所以當時只是覺得皇帝不知道在哪聽到的謠言,雖然不斷點頭,心裡其實是不相信的,但是現在看來,皇帝說的只怕是真的。

他等那些人叩頭完畢後問道:“你們是殷人?”

那個領頭的騎士說道:“殷家,殷家。”神色極爲歡愉。

這時張千方帶着第二批人下了船,他奇怪地問道:“周大人,他們是誰?”

周延儒笑道:“我們找到老鄉了,這些是是殷商遺民,皇上真的是無所不知呀!”

張千方想起當年皇帝還沒有登基時便讓他去找顏思齊和鄭芝龍,對這句話倒是極爲贊同:“聖天子無所不能,這可是大明之福呀。”

遠航艦隊終於大部分人都上了岸,而這段時間裡,周延儒和那些殷商遺民用有限的字音和手勢交流得極爲歡暢。最後那些殷商遺民邀請周延儒去他們住的地方,周延儒答應了。

張千方讓耿仲明帶領一個局的士兵護送周延儒幾個文官和學生。那些遺民將馬讓出來給周延儒騎,周延儒纔在地上站得穩一些,如何肯上馬,於是大家便一起步行。

走了一會後,周延儒幾個文人累得不行,不得不坐在馬上慢慢地走。一個多小時後,終於來到了殷商人的村落。

早有一個殷商遺民回到部落裡報告了情況,所以整個部落的人都出來迎接明人。大家不停地問道:“殷地安?”而明軍則按周延儒說的回答:“殷地安!”

宋應星問道:“周大人,他們生活的條件太苦了,看他們的房子,根本就只能算是帳蓬。”

周延儒道:“是呀,他們是我們的窮親戚,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從而獲得他們的幫助。”

殷商人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明人才發現國內剛剛開始種植的馬鈴薯,紅薯,玉米,南瓜在這裡都是常見之物,還有一種紅紅的尖尖的象小茄子一樣的東西,吃了一口,口中就象是着火了一樣,比茱萸要辣得多。

宋應星道:“這個東西好,一定要帶回去種植。”

周延儒道:“這個我們那裡有,我們叫它蕃椒,有些人叫它茄椒,很少人吃,是當成花草一類的東西養着玩賞的。”

吃完飯後,部落裡面的長老和周延儒進行了一番長談,兩人大多數時候都是用的手勢來交談,而宋應星則在旁邊仔細傾聽,有時聽到一個近似的音,便記在紙上,準備以後再討論一下它的意思。

周延儒通過談話弄明白了一件事,他們所說的殷家是指他們的王,在一個叫做庫斯科的地方。而其它的時候,雙方的談話其實基本上是雞同鴨講,但是雙方相同的外貌特徵,使得殷家人首先就把明人當成了自己的同族,對明人非常友好。

各種求,謝謝支持!印第安人與中國人的關係,我們可以找到很多證據。

第一百三十一章 滿桂結婚了第七十七章顏思齊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一百一十三章 閉城大搜第兩百九十二章 金礦拍賣第兩百九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八章建奴敗績第一章 心臟與手足第兩百六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城會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農部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九十一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五)第七十七章 捕鯨第六十章 減租遇到了新問題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八十七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一)第六十六章 玻璃鏡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一百零一章味精第兩百七十四章 進攻亞齊國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通天下(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條件投降第一百九十四章 糧食儲存署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第一百五十四章 再敗西班牙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遊西苑第十七章 大婚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蕩漾魏公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苑遇刺第三百三十九章 驛站第七十一章再見故人(爲第一堂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後繼地貪污第一百二十二章 覺華島之戰(下)第一百二十章 覺華島之戰(上)第五十七章 有關議院的設想第七十三章前倨後恭第三十二章 經撫之爭第八十三章初戰平戶第二章 魏忠賢出場第九十一章講道理的白健森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細則》第三百二十五章 臣等拜服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們只是孩子呀第兩百七十一章 軍事安排第兩百零三章 收復河套(八)第五十七章海州撤退第十六章救兵來也第一百二十二章 《婦女兒童保護法》第二十一章 紅丸案第一百八十八章 用紅薯餵豬第九十四章神炮滿桂第兩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四十六章 馮夢龍第一百五十四章 再敗西班牙人第十四章 傳教士(二)第兩百七十八章 北大年請降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思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歐洲第九十二章 兄弟鬩於牆第八十五章 孫得功之死第二章 搶功第兩百零三章 收復河套(八)第九十四章神炮滿桂第兩百七十七章 北大年的漢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遠交第兩百四十六章 僱傭軍第二十八章 寶鈔司第十七章 游擊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復河套(四)第兩百零五章 收復河套(十)第三百四十六章 化龍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開啓民智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鍋端第三十章 初戰(二)第三十七章 請陛下重收礦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賭博第五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萬古長如夜第兩百八十三章 東枝第十八章 冶煉鋼鐵第一百零五章 陰謀第七章 清京營第一百六十二章 聽證會第三十九章 交稅光榮第兩百二十三章 橡膠在大明的應用第八十五 另一個屠夫的產生第三十一章東林再驅方從哲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三百四十一章 移民與分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劍指南海第兩百六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五十七章 蝦夷和苦夷第五十三章 東林分裂第一百二十一章 穩定軍心第七十二章談判(三)第兩百六十二章 追擊林丹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