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三章 對羅剎國的擔憂

這天下午,盧象升和熊廷弼來到了杜光亭營中。李德林派人將消息傳去宣府,不想孫承宗正好回了京城,所以信使只好繼續奔向京城。而孫承宗收到信後立即進宮面聖,朱由校立即將在京的內閣成員和各部尚書召集起來,商議如何回覆林丹汗的請求。

朱由校等人來齊後便說道:“大家剛纔都看過了李德林的報告,林丹汗看來是打不下去了,所以纔會想要請和,甚至想要借明軍之力來統一蒙古。統一蒙古這事顯然是不可能的,但這未嘗不是一塊可以提供給林丹汗的遮羞布。現在我們把這事議一議吧。”

畢自嚴先開口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現在蒙古人已經四分五裂,我們爲什麼不一棍子將蒙古人打死,把他們的地方都佔過來,這樣多簡單呀。”

孫傳庭舉手道:“這事我可以回答,蒙古人現在佔據或者居住的地區,大部分對我們漢人來說是不適宜耕種的,我們佔過來其實並沒有什麼用,而蒙古人卻可以在這裡放牧,產出牛羊馬匹。所以我們才實施漢武行動,將適於農耕的河套地區收復。但把蒙古人全部殺絕,這事顯然是不可能的,我們也做不到。”

畢自嚴道:“那我們也可以將林丹汗擊潰,最好是殺死他,這樣分散的蒙古人就不能對我們有威脅了。”

盧象升道:“林丹汗現在是名義上的蒙古共主,而且是極弱的蒙古共主。雖然大多數部落首領都不把他當回事,但在普通蒙古人心目中,他的這個蒙古共主,黃金家族後裔的身份還是挺有分量的。如果將他擊潰當然很簡單,但蒙古人中必然又會出現人來爭這個蒙古共主的位子。而爭到這個位子的人絕對不會象林丹汗一樣好控制,說不定又會掀起與大明的戰爭。我們並不懼怕與蒙古人的戰鬥,但蒙古人至少與我們是差不多的族羣,而在漠北以北,還有一個更加兇殘暴虐的國家,名叫羅剎國。如果我們與蒙古人戰,削弱了蒙古人,會給這個國家趁虛而入的機會。所以我們要先穩住蒙古人,再來面對北方的羅剎國。”

畢自嚴看向徐光啓。徐光啓道:“確實是這樣,漠北蒙古以北,確實有一羅剎國,他們和佛郎機人一樣,眼睛頭髮顏色與我們都不同。而且最重要的是,據佛郎機人說,羅剎國人兇殘成性,即便是在歐洲,也不受其它國家喜歡。而他們很喜歡佔據土地,現在小海北面有些地方便已經被他們所佔據。”

畢自嚴道:“難怪我們要修鐵路到小海去,原來陛下是想對抗羅剎國呀。”

朱由校笑道:“是呀,朕最不喜歡的國家便是這個羅剎國,這是一個侵略成性的國家,無論是他們的王朝還是普通的民衆,都是如此。在三十多年前,羅剎國吞併了北方的西伯利亞汗國,這個汗國便位於我們的北方,是從蒙古人的金帳汗國分裂出來的。既然太祖打敗了蒙元,那麼當然蒙元所有的東西都應該是我們大明的,朕想要奪回這些地方,要讓我們的北方直到大海的所有地方都是大明的。”

徐光啓望了皇帝一眼,他不大明白,皇帝對這個羅剎國爲什麼有那麼大的恨意。即便羅剎國佔領了什麼西伯利亞汗國,這其實與大明並無多大關係,而太祖打敗蒙元,則蒙元所有的東西都應該是大明的這句話其實根本就是亂說,因爲蒙元其實只是蒙古人的一部分而已。但皇帝的意志便是國家的意志,皇帝不過是想要多佔一些地方,作爲一個大明人,當然是會舉雙手贊成這個想法的。

朱由校一直以來都是把羅剎國當成中國最大的敵人,他們搶佔中國的土地,殺害中國的邊民,可以稱得上是無惡不作,卻偏偏有很多人卻把它視爲“老朋友”,恨不得撲上去喊爸爸。當初哥哥朱嘯天便深恨羅剎國,認爲只要有一絲可能,中國都應該將這個邪惡的國家抹去。現在的羅剎國並不象後世那般強大,朱由校認爲應該在他還不是很強大的時候就削弱它,最好是滅掉它。

這便是朱由校不想將蒙古人趕盡殺絕的根本原因,有蒙古人在,一來可以免得蒙古人逼急了投靠羅剎國,二來可以讓蒙古人作先鋒,對付傳說中很厲害的哥薩克騎兵。

既然皇帝已經將自己的意思說清楚了,大臣們當然不會反對這事,皇帝將搶奪別人的土地說成了教化蠻夷,使得這些儒家弟子們對此趨之若鶩,已經有幾個官員自請前往呂宋,越南等地去教化當地的土人,以實現聖人所說“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在他們看來,搶來大片土地如何比得上教化一方蠻夷,其中便有右僉都御史閻鳴泰。

大家商議了一會,最後決定派盧象升去和林丹汗談判,盧象升現在是屬於武將,但大家都覺得一個探花當然應該算是文官,而且總參謀部大家也都認爲是一個文職機構,盧象升要求和熊廷弼同去,因爲熊廷弼與後金和蒙古都打過多年交道,深知蒙古人的想法。

盧象升和熊廷弼領命後,盧象升便和熊廷弼商量:“芝岡兄,不如小弟先去節制杜光亭,您先在參謀部裡把事情安排好以後,再帶一二參謀再來?”

熊廷弼怒道:“嘯天可是看我年紀老邁,雖然我年過六旬,可還是騎得烈馬,喝得烈酒,你不用顧惜我。參謀部裡有何事是需要我倆操心的,小崽子們每天都在整理情報,進行推演,根本不用催促。讓人去把白健森叫上,我們帶上幾個衛兵便可以去了。”

盧象升無奈,他本來便是擔心熊廷弼年紀大了,路上跑急了會有些不好,不想熊廷弼老而彌堅,今年六十一了,卻不願意聽人說自己老了,堅持要同時走。

於是叫上白健森後,三人便帶着從人,向北方而去。熊廷弼不停地催着快走,一行人竟然一日跑了五百里,趕到了杜光亭的軍營。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兩百一十三章 收復河套(十八)第十五章 年前雜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的京師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呂宋的反華運動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思第二十四章 沈有容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開啓民智第一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二十四章 沈有容第六十三章 李旦引子(主角不會重用東林黨,更不會重用圓嘟嘟)第兩百五十六章 修鐵路的人有了第四十一章王丙第八十五章誰是鄭成功第三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兩百一十章 收復河套(十五)第兩百七十五章 攻下舊港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十六章礦稅之議第一百五十六章 蝦夷島可以成爲農業基地?第兩百八十四章 夜戰驚魂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兩百八十一章 東籲第一戰第兩百五十五章 羅剎並不可怕第六章 檢舉箱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季攻勢的失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遠交第兩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兩百九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開啓民智第三十三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會第兩百五十五章 羅剎並不可怕第九十七幕府來援第五十七章海州撤退第九十一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五)第三百六十二章 歐洲方略第八章 一邊倒的戰事第六十五章辦工廠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兩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六十八章要錢不要官的滿桂第兩百一十八章 殷地安(三)第六十八章要錢不要官的滿桂第一百零六章 細胞學說第一百五十三章 賭博第兩百五十六章 修鐵路的人有了第五十四章 刑罰世輕世重第五十八章建奴敗績第三十四章 收稅準備第兩百五十六章 修鐵路的人有了第九十三章 大難來時各自飛第一百零二章 避諱之爭第九十五章 多說無益第三百五十九章 再起戰端第三百六十四章 歐洲亂象第六十二章 賣地的設想第三百六十章 張宗靈的進擊第七十五章淡水和雞籠第三百四十章 田間話桑麻第四十二章劉興祚第兩百八十一章 東籲第一戰第二十九章 鉛筆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細則》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第三十八章楊嗣昌的後勤策略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五十二章 大明皇家銀行(二)第四十三章 國文院與講武堂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十一章 十三山第一百五十六章 蝦夷島可以成爲農業基地?第三十一章 遼東局勢第七十六章 糧食問題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二十七章 講武堂第四章 平定西南(謝謝各位支持!還有一章專門感謝第一盟主!)第七章 農業合作社的資金來源第六十章 減租遇到了新問題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結局(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裡津和喀山第兩百三十四章 太子上學(七)第一百四十六章 華人哭不如外族哭第三百四十章 田間話桑麻第八章 進展第十二章讀書可以明理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長的科學研究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細則》第一百五十四章 教育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海第兩百一十四章 收復河套(完)第八十章 天啓二年的殿試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苑遇刺第兩百零二章 收復河套(七)第五十一章 專利第一案(一)第兩百九十三章 銀行無限放款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舊賬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