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

天啓元年九月,大明與後金戰爭正處於緊張關頭,朝廷從全國各地調客軍來遼東作戰。其中水西、永寧兩地的土司也收到了徵兵赴遼作戰的命令。永寧宣撫司奢崇明調集兵馬兩萬至重慶,但四川地方官不但不給他們發放軍糧,還扣除了他們的餉銀。四川巡撫徐可求指責奢崇明所調之兵大都爲老弱病殘,毫無戰鬥力,要求遣回永寧重新徵調。奢崇明扯起反旗,率領這些“老弱病殘”的永寧軍攻佔了重慶,殺死徐可求,而李繼周、駱日升及其它官員相繼被害,總兵黃守魁、王守忠殉職,奢崇明分兵攻佔了合江、納溪,遵義等重鎮。

此時水西安氏首領安堯臣剛死不久,其子安位年幼,由安位寡母奢社輝(奢崇明之妹)攝事,大權掌握在奢社輝與安堯臣之弟貴州宣慰司同知安邦彥之手。奢社輝和安邦彥聽到奢崇明起事,也舉起反旗。佔領畢節、安順、沾益等地。一時間西南地區土司紛紛響應。水東土司宋萬化亦起事自稱“羅甸王”,佔據龍裡。而這時,魯欽帶着近衛軍剛剛護送秦良玉到達石砫宣撫司。

奢崇明的部將樊龍派遣使者,已經在石砫宣撫司等了幾天時間。見秦良玉回來了,立刻請見。

秦良玉帶着魯欽接見了使者。使者首先呈上金銀和絲綢等禮物,然後說道:“大明無道,我家土司已經攻佔重慶城,正要派兵攻打CD。今日派小的前來,希望能與宣撫使結盟,將四川變成我們夷人的四川,恢復我古彝國。”

奢崇明是彝族土司,而秦良玉是漢族,所以使者只提結盟之事,而且將所有各地土司都稱爲夷族。

秦良玉用眼色示意麪有怒色的魯欽剋制,然後笑問道:“你們爲什麼要造反呢?”

使者道:“我等因大明朝廷徵召,盡提精兵前來重慶,準備赴援遼東。四川巡撫徐可求因求金未得,不但不發給我們糧餉,還說我們用老弱病殘之兵冒充精兵,要求我們重新調兵。我家主人不能忍,就用這老弱病殘之兵取了重慶,殺了徐可求。既然朝廷不讓我們活,那我們就反了吧。”

秦良玉一拍桌子罵道:“吾乃大明石砫宣慰使,豈可與你們反賊結盟,來人,推出去斬了。”

轉頭對魯欽說道:“其實彝人早有復國之心,上次對聖上說的西南不穩就是指這種情況,而現今官吏太貪,爲國作戰亦遭如此對待,這就給他們造反提供了很好的藉口,魯將軍可以奏告聖上,現國事多艱,地方官吏對當地土司不過勒索太過,逼反之後,得不償失呀。”

魯欽這才明白她爲什麼要讓自己陪她來見使者,而不是直接斬殺,於是躬身道:“秦將軍一心爲國,魯某當將此處事上奏聖上。”

“好了,這事現在成這個樣子了,就只能想如何快速地平亂了,拿地圖來,並將幾位秦將軍都叫來。”

很快,她的弟弟秦民屏帶着兒子秦佐明、秦祚明,秦邦屏的兒子秦翼明、秦拱明進了賬來(她兒子馬祥麟受傷),七個人圍着地圖開始分析形勢。

秦民屏首先說道:“賊軍現在佔領重慶,我們只能逆流而上,攻打重慶,然後再去CD支援。”

魯欽遲疑地道:“這樣會不會太遲了?”

秦翼明小心翼翼地看着姑姑說:“賊兵佔據重慶,正是士氣旺盛的時候,攻打重慶只怕我們力有未逮。”

秦良玉深思良久,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分兵!民屏和拱明領兵五千,過重慶不入,直插南坪關,斷賊歸路。祚明帶兵三千,守住忠州。秦良玉願隨魯將軍前去救援CD。”

魯欽連忙站起來:“不敢,一切聽秦將軍吩咐。”

秦翼明可憐兮兮地說:“姑姑,那我呢?”

秦良玉道:“魯將軍有尚方劍,可以號令各地官員和將領,我和翼明帶兩千白桿兵去CD,佐明守在家裡吧。”

各人立刻按商定的策略開始行動。魯欽先給皇上寫了一封奏摺,講明瞭四川亂起的原因,並將秦良玉的策略講了一遍。然後秦良玉派快馬帶檄文至夔州,要求當地駐軍趕緊防守瞿塘峽上下游地段,擊退入侵的賊兵。

秦民屏和秦翼明領兵逆流西上,渡過重慶城,乘敵不備,直達重慶南坪關,斷賊歸路。秦良玉和魯欽設伏兵襲擊兩河,將敵人的船隻燒燬。

秦良玉和魯欽帶兵繼續向CD出發,很快朝廷諭旨到了:朝廷升布政使朱燮元爲四川巡撫,調派楊愈茂爲四川總兵官,入川平叛。升秦良玉爲石砫總兵,魯欽爲副總兵,秦民屏爲參將,秦翼明、秦拱明爲守備,均由秦良玉管轄,一起平定叛亂。

秦良玉和魯欽很快到達新都,新都守將正是派遣使者的樊龍。秦良玉將陣形排好,再命人將使者頭顱射入城中,樊龍果然受不了激,率大軍衝了出來。

京營,哦,現在是近衛軍,兩個步兵營一前一後,排成對敵步兵的六排陣形,中間是秦良玉率領的白桿兵,兩翼是秦翼明率領的近衛軍騎兵營。

樊龍帶的土兵武器各異,刀槍錘叉什麼都有,跑在最前面的土兵嘴裡含着吹管,秦良玉提醒過魯欽,知道這是吹箭。於是魯欽下令:“注意面部防護。”等土兵大約距近衛軍五十步時,魯欽下令三段射擊。因爲秦良玉說過吹箭一般要在三十步左右纔會發射,魯欽第一次遇到這種武器,出於謹慎,還是先發制人的好。

鼓聲響起,一陣清脆的槍聲響起,白煙瀰漫在陣地前,很快被風吹散,衝陣的土兵倒下了一片。旁邊的土兵根本看都不看,繼續向前衝,又一聲鼓聲響起,又是一陣槍聲。

槍聲不斷地響起,近衛軍不斷地上前後退,裝藥射擊,吹箭根本沒有射出來的機會。而土兵也似乎放棄了遠程攻擊,一個個低着頭向前衝,很快接近了近衛軍前排。

第十七章 由之知之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三百五十二章 遠交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鎮東和撫東第一百八十八章 用紅薯餵豬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薩克第十七章 幣制改革第二十二章 茅元儀的妾室第一百八十二章 查稅(八)第兩百六十九章 十年綱領第八章 一邊倒的戰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模擬第一百三十章 失敗的伏擊第三百四十八章 佔領鄂木斯克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將軍曹文詔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十八章 情濃第一百一十五章 論二代的正當性第五十七章海州撤退第一百零二章 避諱之爭第五十一章建奴惡毒第兩百五十三章 鎮北城第一百零二章 避諱之爭第一百四十二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三十一章 滿桂結婚了第兩百三十章 太子上學(三)兩百八十六章 東籲局勢第七十二章談判(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面貧窮第六十九章蓄勢待發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第九十一章講道理的白健森第七十六章臺灣第兩百五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的僱傭軍第六十二章 初遇海盜第一百六十四章 冬天之爭第十八章選遼民入軍第七章朱徐再會第二十二章 大明週報第五十二章 大明皇家銀行(二)第二十七章 講武堂第二十三章遷安新村第十五章 賞燈賞月賞寶珠第九十二章 兄弟鬩於牆第七章 清京營第三百四十五 強制移民第二十九章 初戰(一)第十三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十五章 年前雜事第四章 平定西南(謝謝各位支持!還有一章專門感謝第一盟主!)第五十七章海州撤退第六十四章 顏思齊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區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枉穿越一場第七十七章遼東大敗第五十三章 東林分裂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橋第一百五十五章 呂宋和蝦夷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開啓民智第三十一章 《大明科學報》第四十七章 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第一百五十四章 教育法第八章火器改革第五十六章建奴來援第三百三十九章 驛站第二十一章 紅丸案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一百三十一章 滿桂結婚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軍隊修鐵路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第兩百七十一章 軍事安排第三百三十三章 窮得有道理第五十二章 專利第一案(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軍隊修鐵路第八十七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一)第十四章第一個新年第九章佈局海上第五十八章建奴敗績第三百四十八章 佔領鄂木斯克第五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萬古長如夜第三百零六章 圍攻府衙第四十三章怕痛不怕死的金應魁第一百八十八章 用紅薯餵豬第兩百六十七章 賊不走空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三百六十二章 歐洲方略第兩百六十七章 賊不走空第一百零五章備戰第三章 大餅第三十七章 楊三的遭遇第七十八章 失廣寧第十五章 年前雜事第三十三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二)第一章 朱徐初會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兩百零二章 收復河套(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