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辦工廠

這一天,李旦問道:”張兄弟可有門路從大明運來制錢,如果用制錢換銅,可得五到六倍的利。“這話張千方聽到耳中,就把這話報告給東廠聯繫人,卻讓魏忠賢上了心,正好現在有多餘的銅錢,就提了這麼一個主意。

魏忠賢按朱由校的吩咐,將銀行回收的銅錢全部由天津和南京運到泉州,一起交給張千方運去日本。

張千方一時間得到這麼多銅錢,就和楊天生商量,用楊天生的船來幫助運送銅錢,楊天生專門駐日本負責銅錢輸入日本,他則負責海上運錢。兩人一共有三十多條船,海上也沒人敢打劫他們,所以非常順利,只是銅一時貨緊,朱由校指示,銅錢運到日本不要太急,慢慢來,不要把銅錢價格壓低了,另外,日本銅不夠,銀子也是可以的,硫磺什麼的也行。日本正好這兩種礦多,所以大量的銀子進了造幣廠和銀行,而硫磺則進了兵器局。

因張千方開拓海運有功,又不能明旨升他的官,皇帝下旨,升了張思有爲國子監助教(從八品),一年後又升爲國子監司業(正六品)。這升官速度可真是火箭一樣,不過一個司業,倒不在大臣們的眼中,並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北京西郊,一條大河逶迤而下,這就是著名的盧溝河,之所以說著名是因爲它還有另一個名字:無定河。河上有著名的盧溝橋,是南方各省進京的必由之路和北京的重要門戶。

盧溝橋向上十五里處,便是近段時間來聲勢很盛的造幣廠和兵器局。高聳的圍牆和不時巡弋的士兵告訴你,這裡是禁區。在它們的對面稍下游處,有一大片空地,空地上許多人正在忙碌着。

內宮監掌印太監石元雅正陪着一個金髮藍眼的傳教士轉悠,傳教士說一句,他就讓後面的小太監記一下。皇上準備在這裡建立一個玻璃廠,而這個傳教士正好懂玻璃製造,今天專門是來勘查場地的。

時近中午,終於將建造計劃搞得差不多了,石元雅命令小太監好好招待傳教士,然後自己去找魏忠賢彙報。

魏忠賢正在發脾氣,他派人去山東的顏神鎮找造玻璃的老工匠,竟然沒有人願意來。他恨不得讓東廠去抄了他們的家,卻也只能是恨不得而已,因爲別人並沒有做錯。聽了石元雅的彙報後,他一咬牙道:“我就不信這個邪,聖上已經把原理都告訴了我們,內官監也原來有造玻璃的工匠,還有傳教士幫忙,不過是多試幾次的事,給我傳下話去,誰能讓玻璃造得又快又好,必有重賞。不是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嗎,灑家要用好用又便宜的玻璃擠垮他們。老石呀,你去司苑局找以前做試驗記錄的小太監,按他們的方法,一定可以確立製作的規程,這次我不再去麻煩聖上,我要自己做好這個事,讓聖上知道我魏忠賢不但是忠,而且也賢,對得起這個名字。”

朱由校想要制玻璃鏡子,鏡子的製造工藝現在掌握在威尼斯人手中,不過朱由校在高中學過銀鏡反應,可以造出比現在西方更好的玻璃鏡子。只是他只知道原理,包括造玻璃的原理,卻不知道如何去操作。內宮監也可以製造出玻璃,但產量低,而且質量還不是很好。魏忠賢聽說玻璃造得最好的是山東顏神鎮的作坊,就想找人商量去買點技術或者是找幾個老工匠來幫忙,不想卻被人一口拒絕。

無奈之下,魏督公只好自力更生,一方面讓石元雅監督,爭取儘可能快速地將玻璃廠造成,一方面讓人在內宮監開始做分組實驗,要找出一種速度快而且質量好的平面玻璃製法,他懸賞四百塊銀幣,獎勵最先找到最好的製法的小組,並讓人開始實驗皇上所說的那個什麼銀鏡反應,不過銀鏡反應的實驗是在東廠的嚴密監視下進行的,而且先就定下了調子,誰敢泄露出任何秘密,抄家滅族那是一定的。

而他的另一個心腹李貞,則帶人進行水泥的實驗。朱由校只知道先把石灰石搗成細粉,配合一定量的黏土,摻水後攪和均勻成泥漿,加熱乾燥。再將乾料打成塊,然後裝入石灰窯煅燒,煅燒後的燒塊在將其冷卻和打碎磨細,製成水泥。但加入黏土的比例,燒的時間和溫度則是全然不知。所以也只能通過實驗來確定最好的配方和燒製時間。

其實知道了原理,只要有機會進行大量的實驗,總是會找到適宜的方法的。等到玻璃廠在傳教士的指導下建造完成時,平面玻璃的製法已經基本完善,而銀鏡反應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朱由校看着那個粗陋的鏡子,面露不屑之色,而魏忠賢則是驚爲神物。他自己試過,第一次看到鏡子中清晰的自己,他都以爲是另一個人在鏡子中看自己呢。

不過朱由校知道無論如何,這鏡子比銅鏡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於是吩咐道:“廠臣呀,這個制鏡子的方法你一定要給我守死了,至少十年,這個世界上只能有我們能造這種鏡子,我要用鏡子把他們的銀子都收到朕手裡,有了銀子,朕就可以做很多事了,一個偉大的大明將在朕手中誕生,而廠臣你,則是一個離朕最近的助手和見證人。我來,我見,我征服,凱撒這話簡直就是爲朕量身定做的呀。”

魏忠賢雖然不知道凱撒是誰,卻也被皇帝說的最近的助手這個詞所感動。聖上不是視我爲奴婢,而是把我當助手,我豈能不盡心盡力,爲王前驅呢。

他立刻跪倒在地道:“奴婢爲了聖上,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十三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兩百二十四章 倭國的勞工輸入第九十七幕府來援第五十二章 專利第一案(二)第兩百九十三章 銀行無限放款第一百二十七章 農部第一百章 多鐸進京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第四十九章 印刷機第五十二章 大明皇家銀行(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兩百七十七章 北大年的漢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季攻勢的失敗第一百四十九章 黑峪第兩百四十三章 對羅剎國的擔憂第二十五章 廷推與五年計劃第七十五章 安南(十)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兩百四十九章 僱傭軍的組成第五十一章 專利第一案(一)第兩百五十章 漢人不得爲奴第兩百二十八章 太子上學(一)第兩百七十八章 北大年請降第兩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學(四)第八十三章 兵圍遼陽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藥包第九十八章阿久根激戰第二十三章 京營現狀第一百六十七章 鎮東和撫東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六章 對廣寧失守的處理結果第兩百四十一章 漢蒙聯手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十二章讀書可以明理第三十五章近衛軍回京第六十七章南海有事第三十二章 經撫之爭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長的科學研究第一百三十章 失敗的伏擊第二十三章 京營現狀第八十章 法學院的講話第三百五十三章 從歐洲到美洲第一百三十五章 劍指南海第四十八章李延庚第十六章救兵來也第三百一十章 初見哥薩克第七章白蓮教亂第三十一章東林再驅方從哲第九十八章 取瀋陽第一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第兩百九十九 科舉與文化第兩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學(四)第兩百四十三章 對羅剎國的擔憂第四十五章戰海州第兩百八十五章 血戰東枝第五十七章 有關議院的設想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復河套(一)第兩百四十三章 對羅剎國的擔憂第九十六章海灣之戰第六十章 秦軍第八十五章 孫得功之死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九十九章 遼東策略第兩百五十七章 修鐵路的鋼也有了第六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三)第兩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動之漠南蒙古第三百二十八章 模擬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七章朱徐再會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準備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擊(二)第七章白蓮教亂第二十一章 對袁崇煥的安排第六十六章開學演講第一百五十四章 教育法第四十五章 蘇州抗稅(一)第兩百四十三章 對羅剎國的擔憂第三百三十三章 窮得有道理第二十三章遷安新村第四十九章 印刷機第一百一十章 中體西用第三百三十一章 濟南第九十三章南蠻胴第八十九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三)第十九章 對降將的處理辦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農業合作社第兩百三十六章 《忠貞大將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學基金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稅(一)第八十九章準備攻打薩摩第九十五章 多說無益第一百五十二章 遠洋艦隊第二十七章京師大學堂第一百五十五章 向五鬼宣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說服察哈爾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軍隊修鐵路第十九章 三觀不合(先更一千,下午三千)第兩百五十三章 鎮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