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求支持,求月票)

“……米商官行,這個制度,早期正是因爲北洋商會爲忠義軍採辦軍糧,而特意設立的,當時爲了保證軍需供應,北洋商會在暹羅、占城等地先後設立米行,因爲這些米行都帶有半官方性質,所以時稱“官行”……”

站在陛下的面前,身爲桂國國相的潘仁遠,在解釋着“米商官行”的過去時,又於心裡暗自尋思着陛下的想法。

“在陛下登極之前,“官行”保證了每年六百萬石南洋米的供給,而到登極後,在尚未遷都年,正因爲南洋官行的存在,才保證了京師六百萬石米糧以及四百萬石軍糧的供給……”

在潘仁遠提及這些過去時,朱明忠只是微微點點頭,他當然知道,那些年“南洋米”對江北意味着什麼,不僅僅是軍糧,它們還是忠義軍最重要的軍費來源之一,當時官府可以從每石米中獲得7錢銀子的利潤,每年四百餘萬兩的利潤,支撐了忠義軍的作戰。而遷都前後,每年朝廷從南洋米中獲得的利潤也維持在五百萬兩左右。這筆錢,對於當時的官府而言,無疑是筆極爲重要的收入。甚至即便是是現在,南洋米的關稅收入,仍然高達千萬兩之多。

“……陛下封諸王於南洋後,各國爲運銷大米於國朝,所以出現許多類似“官行”的米商,也就是“米商官行”,其大抵上分成三類,一類是舊時的“官行”,因爲興乾後官府退出,許多舊時的官行大都改爲商辦,一類是各國爲促進對大明出口米糧,創辦的米行,其股東大都是各官顯貴。還有一類是傳統米商,因爲南洋與國朝不同,所以在過去二十年間,米商官行通過對收購、運輸以及銷售等方面的控制,已經成爲了對國朝大米貿易的主導,甚至如果離開了米商官行,南洋米幾乎很難運到國朝。”

“很難運到國朝?”

“是的,陛下,當年諸夏就國時,家國初建,事業艱難,國中船隻不多,且諸我物資需要從國朝購進,當時船隻大都由米商掌握,一邊運大米往國朝,再將國朝貨物運往諸夏,如此,久而久之,米商也就成了船商,他們不僅掌握了大米的購銷,同樣也掌握了運輸,就像在桂國,桂國的四大船商都是米商,他們擁有桂國70%的船隻,剩下的船隻要麼是小,要麼就是不適合運米,其它米商想要運貨,相對比較困難,往往只能靠國朝的船隻返航時搭貨,如此一來,規模自然沒辦法與官行相比……”

提及米商們對運輸業的壟斷,潘仁遠的語氣中盡是無奈,當年爲了讓大王順利就國,正是他出面爲大王選擇了一個合適的親事,通過與商家的聯姻,讓桂國獲得了大量的資金和商界的支持,這也是桂國得已立國的根本。但是現在,那些商人對桂國的控制,卻超過了他的想象。

“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樑天佑似乎就在桂國吧……”

看着潘仁遠,朱明忠反問道。

“當年樑天佑對桂國就國,可謂是出力極多,桂王妃就是他的女兒,對嗎?”

見陛下突然提到樑天佑,潘仁遠的心裡不由冒出了另一個念頭。

“難道說,陛下對樑家不滿?”

儘管當年正是潘仁遠出面與樑天佑談妥了大王的親事,可他當時並沒有想到,樑家的坐大,甚至已經到了對桂國造成威脅的地步,這是絕不可以接受的事情,所以在對待樑家的問題上,甚至在對待“米商官行”的問題上,他傾向於打壓,但是的怎麼打壓呢?

在過去的多年間,潘仁遠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機會,眼下,是機會嗎?

心裡如此推測着,潘仁遠小心謹慎的說道。

“陛下,樑家起於清河,是從龍功臣,當年桂國初建,得益於樑家許多,桂國米糧貿易,雖然有樑、徐、李、陸四大家控制,可樑家獨佔一半以上,其門下有大小海船不下三百艘,堪稱桂國第一豪門,在桂國素來有“朱家國吃樑家糧”的說法……”

“朱家國吃樑家糧”!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有着多種的理解。落在的朱明忠的耳中,只讓他冷笑一聲,然後說道。

“好一個朱家國吃樑家糧,這糧是他們樑家種的?”

陛下的反應落在潘仁遠的耳中,他立即明白了——陛下要對樑家下手了,於是連忙說道。

“陛下,樑家雖然有良田不下二十萬畝,但是桂國每年往大明運出米糧不下八百萬石,這些糧食至少有半數都是樑家的米行收購運出的,於南洋米商之中,樑家可謂首屈一指。”

“南洋熟,天下足”。

從永曆年間,第一船南洋米運抵海州的那天起,“南洋米”這個舊時不見經傳的名詞,就與大明,尤其是興乾之後的大明緊緊的聯繫在一起。

興乾之前,“南洋米”的大量運銷是因爲南洋的暹羅、占城等地盛產水稻,而在興乾後,大量移民的涌入,尤其是諸夏的分封,各國無不是把水稻種植列爲重點,這也促成了大量稻穀運往大明,而在這一過程中創建於早期的“官行”制度,也得到了發展。

而樑天佑這位前大明北洋商會會長,正是“米商官行”制度的創始人,作爲桂國大王的岳丈,二十年前,他把女兒嫁給桂王,成爲桂王妃之後,樑家的經營重心就轉讓往桂國。

二十年來,作爲“淮安君”的樑天佑,在桂國的的影響力是無人能及的,即便是國相潘仁遠也無法與其相比,究其原因還是因爲樑天佑控制着桂國的財權——桂國的“米商官行”大都在樑家的名下,樑家不僅控制着桂國的官行,同樣控制着桂國的海運,這也是保證樑家地位的根本。

對於樑家而言,這或許是當年他們投資桂王,“奇貨可居”的回報。只不過,樑家於桂國的坐大,並不是潘仁遠這樣的大臣所能接受的,甚至在他看來,樑家已經威脅到了大王的統治。

所以,當感覺到陛下的不滿時,原本因爲桂國對樑家的依賴,加之樑家地位的超然,使得潘仁遠只能小心謹慎的將不滿埋於內心的他,立即找到了一個盟友,而他幾乎立即把矛頭指向了樑家。

“陛下,十二年前,南洋米商行會正是由的樑家牽頭成立,表面上行會是由米商自行組織,但實際上,當初正是樑天佑遊說各國國君,同意組成行會,從而達到控制米價的目的,這十幾年來,尤其是最近六年來,南洋米價的高低並不是根本產量,而是根據行會的利潤制定,他們對內打壓米價,對外擡高米價,這也是最近兩年南洋米越來越貴的原因……”

看着陛下,潘仁遠又補刀說道。

“陛下,當年樑天佑曾言“除米糧之外,南洋無貨可出,諸夏貧瘠,非得以米糧貿易,得國朝之銀,方可自立”……”

隨着潘仁遠的講述,朱明忠的神情越來越冰冷,他的雙眼眯成細縫,默默不語的盯着前方。

“可是國朝之銀貼補了誰呢?百姓沒有得到,官府沒有得到,全都落到了米商的手裡。”

幾乎是在潘仁遠的話聲落下的瞬間,朱明忠就冷冰冰的說道。

“以你之見,應該如處置此事?”

如何處置此事?

這下潘仁遠反倒有些疑惑了,他從陛下的話中,聽出來了,陛下要對付的並不是樑家。要不然的話,他是不會這麼說的。

可是陛下要對付誰呢?

就在他思索着的時候,聽到陛下在那裡憤憤不平的說道。

“當年南洋成立米商行業,試圖操縱價格,真以爲朕不知道嗎?但朕以爲,諸夏貧乏,國朝理當加以補貼,讓利於民,這是朕的本意,可是這麼多年,讓利於民……都要他麼讓給了狗!”

怒罵一聲之後,朱明忠又冷冰冰問道。

“潘仁遠,你告訴朕,你是桂國國相,這麼多年,你有沒有看到這些?有沒有看到那些人是如何貪婪,如何一點點的確損天下而肥個人,你告訴朕!”

盯着潘仁遠,朱明忠冷哼道。

“你就那麼眼睜睜的盯着這些?就那麼冷眼旁觀嗎?”

突如其來的訓斥,讓潘仁遠不由一愣,在愣神之餘,他急忙爲自己辯解道。

“陛下,臣、臣這些年也是有苦衷的,畢竟,樑天佑是……”

“是桂國重臣,是國之柱石,是國丈,是嗎?”

站起身來,盯着潘仁遠,朱明忠冷笑道。

“你們這些人,一個個的,都想着明者保身,你告訴朕,即便是現在,你想的是什麼?你想的仍然只是桂王的天下,而不是百姓!”

“陛下,臣……”

不等潘仁遠說話,朱明忠就往外走了過去,一邊走一邊說道。

“穀賤傷農,那是在大明,在這裡,朕告訴你,到時候,傷的是天下!時間長了,是會丟掉天下的!”

丟下這麼一句話,朱明忠便朝着南洋飯店的四樓的會議室走去,在往會議室走去的路上,他的腦海中浮現了太多的念頭,更多的是在學習歷史課時,在學習近代史各國殖民地獨立的進程,尤其是南美殖民地獨立的進程。

是什麼導致了所謂的“土生白人”的起義?

是什麼導致了殖民地精英對母國的離心離德?

南美的獨立之父們,都是當地的上層精英,他們的支持者同樣也是上層精英。按道理來說,按照他們在殖民地的地位而言,他們本身應該是母國在殖民地統治的基礎,甚至這也是母國所認可的,所願意的,事實上,他們的祖輩也擁有同樣的地位。正是他們的祖輩爲西班牙建立了在當地的殖民地統治地位,或許,土生白人受到某種歧視,但在絕大多數時期,土生白人在當地是佔據統治地位的。可是,最後,推翻西班牙統治的,恰恰也正是這些人。

他們是爲了權力?

歧視、權力。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土生白人的反叛,是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統治被瓦解的根本原因,至於反對殖民統治……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笑話,一羣殖民統治的既得利益者去反對殖民統治。

是笑話嗎?

腳步聲在走廊裡迴響着,在朝會議室走去的路上,朱明忠看到走廊兩側年青的軍官們,從他們的軍服徽章上可以看出來,他們來自諸夏,儘管他們的身份各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無一例外在各國都有一個通用的身份“國人”。

“國人”是諸夏統治的基礎,他們的父輩大都是王衛,他們中不少人的母親很有可能是土人,他們就像南美的“土生白人”一樣,是生長在南洋的第一代夏人。他們和他們的子孫將會在諸夏統治的根基。

可是這個根基能夠持續多長時間?

一百年?兩百年?或者更久?

也許兩百年後,他們的後代就會像另一個時空中的南美,像當地的“土生白人”一樣,他們之中也會誕生出聖馬丁和玻利瓦爾那樣的人物,他們會高舉義旗,會推翻諸夏的統治。

也許,諸夏也會被認定爲“殖民統治”。

是什麼導致的這一切?

是什麼讓國人離心離德?

腳步聲在走廊中迴響着,隨着會議室越來越近,朱明忠的心情就越發的沉重,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意外,他根本就不知道,南洋居然發生了這樣的問題,這個問題嚴重嗎?

非常嚴重!

已經威脅到了諸夏在南洋的統治!

其實,對於南洋諸夏,朱明忠並沒有多少親情可言,畢竟他們只是名義上的“宗室”,當初把他們丟到南洋,一方面是爲了讓大明擺脫宗室的負擔,而另一方面是基於傳播華夏文明的需要,曾幾何時,這一切都是朱明忠的驕傲,但是現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現實,朱明忠突然意識到一點。有些問題,如果坐視他發生的話,有一天被動搖的不僅僅只是諸夏的統治,甚至還會動搖大明的統治。

這裡會不會誕生出聖馬丁和玻利瓦爾那樣的人物,尚不可知,但有一天,勢必會出現第二個李自成!

第350章 心難測(第一更,求支持)第125章 刀與手(求支持,求月票)第379章 義爲何(第一更,求月票)第182章 恢復(第二更,求支持)第113章 關外冬寒(第一更,求支持)第199章 化商爲工(第一更,求月票)第25章 各人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50章 紅線(第二更,求月票)第283章 跨越時代(求支持,求月票)第86章 儒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6章 錯亂(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52章第20章 殺韃子(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5章 機會(第一更,求支持)第458章 紮根 (求支持,求月票)第9章 千年運河(第二更,求支持)第531章 青黴素(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54章 尊王攘夷(第一更,求支持)第17章 歸義(第二更,求支持)第361章 御駕親征(求支持,求月票)第26章 蒼水罪(求推薦、求收藏)第411章 固執(求支持,求月票)第198章 改革(第二更,求月票)第95章 羽翼(第一更,求支持)第145章 生死路(第二更,求支持)第134章 大新聞(求支持,求月票)第619章 煤荒第16章 禁討(第一更,求支持)第453章第60章 選擇第223章 破潼關(求支持,求月票)第226章 義士 (新年大吉)第300章 人心(求月票,求支持)第58章 行賞(加更,求月票)第359章 洛陽(第二更,求月票)第50章 紅線(第二更,求月票)第74章 初抵(第二更,求支持)第9章 遊必有方(第二更,求支持)第115章 暴行(求推薦,求收藏)第365章 風光(求支持,求月票)第518章 重新創業(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48章 訪客(第一更,求支持)第563章 天朝之威第13章 殺心(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3章 使館(第一更,求支持)第311章 雷霆(第一更,求支持)第137章 以爲警(第一更,求支持)第55章 不忘(第一更,求支持)第357章 (第二更,求月票)第101章 決斷(第一更,求支持)第608章 特效藥第55章 鐵廠(第二更,求月票)第154章 心思各異(第二更,求訂閱)第158章 天命(求支持)第236章 資源(求月票,求支持)第481章 比奇角(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09章 民之憂第465章 雙頭鷹(新書發佈,求收藏,求推薦)第428章 讀書人(求月票,求支持)第175章 海軍的未來(第一更,求月票)第637章 我的太陽第524章 大新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75章 問題的根源(第一更,求支持)第327章 家人 (第一更,求月票)第365章 天南(第二更,求支持)第26章 公平(第二更,求支持)第81章 前夜(第二更,求月票)第44章 好望角(第二更,求支持)第144章 有何不可(第二更,求支持)第91章 心亂(第一更,求支持)第209章 無可阻擋(第一更,求支持)第229章 戰前(第二更,求月票)第162章 反應(第一更,求支持)第157章 原因何在(第二更,求月票)第169章 初戰(中秋快樂)第347章 法老王的後裔 (第一更,求支持)第621章 發現大慶第179章 地獄(求支持)第260章 觀察(第二更,求月票)第30章第12章 藩王(第一更,求支持)第267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4章 黃河上(第一更,求支持)第380章 間隙(求支持,求月票)第373章 君子小人(第一更,求月票)第222章 西安風雨(求支持,求月票)第367章 主奴(求支持,求月票)第418章 熱蘭遮城(求月票,求支持)第415章 苦命人(求月票,求支持)第107章 新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468章 決心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443章第55章 人性(第三更,求支持)第556章 突如其來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6章 開啓時代(第一更,求月票)第116章 夜襲(求推薦,求收藏)第337章 蘇丹的選擇(第二更,求支持)第97章 單軌炮架(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1章 人心(求月票,求支持)第407章 憤怒(求支持,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