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人不同(第一更,求支持)

(漏發了,補更,晚上還要兩更!謝謝大家的支持。)

將宗室置於兩京。

這或許是興乾朝最大特點,而不是令各藩歸藩。儘管在“王降國除,嫡消國滅”的旨意,除了幾位隨永曆、或鄭成功等人仍然維持有身份的宗室被列入宗室,至於其流落民間的宗室,往往因爲宗室的譜牒和印信遺失,而不能再入宗室。所以,現在宗室並沒有多少人。可即便是如此,朝廷也未令他們歸藩,而是將他們安置於兩京,之所以選擇兩京,只是因爲兩京閒置的公侯府邸極多,不用再大興土木爲他們興建府邸。

有時候,皇家也知道省錢。

也正因如此,魯王世子朱弘桓纔會被安置於南京的魯王府中,不過,對於只有三歲的朱弘桓而言,他並不知道經興乾三年歲末的風起雲涌,也不知道大明的宗室,正面臨的變革,只是孩童的他全不知外間世事。

但是對於朱弘桓的母妃陳氏來說,作爲一個婦道人家,卻不得不面對這種變局,三年前,當年先王去世時,懷有身孕的她產下魯王朱以海的遺腹子,也是現在的魯王世子。母憑子貴下,現在魯王府中陳氏便實際上的主人。往日裡領着親王俸祿,這魯王府倒也算清靜,那時候,對於陳氏來說,她唯一的願望就是把兒子撫育到十歲,然後上書朝廷,請朝廷冊封。讓魯王的血脈能夠一代代留傳下去,也就能安心的去見魯王了。

可是朝廷的一旨聖旨,卻讓原本安靜的魯王府內安靜不在,若許對於許多宗室來說,能夠往夷地去,從此之後爲王爲公,一言九鼎,自然是再好不過。

但是對於只有孤兒寡母的魯王府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事。

“長吏,錢侍郎於信中怎麼說?”

陳妃看着葉安問道。葉安是魯王的心腹,也是府裡的長史,這大小事往往都是由葉安作主,陳妃口中的問道的錢侍郎,是吏部侍郎錢肅遴,他是故魯王朱以海心腹大臣錢肅樂的弟弟,錢氏一門忠烈,除了錢肅樂外,錢氏家族還有十餘人以不同形式投入了抗清之中,現在數人於朝中也是頗有地位。

錢肅遴作爲錢肅樂的弟弟後,當年隨錢肅樂轉戰東南各地,永曆五年兵敗後回家,後又奔赴海島大陸間聯絡義軍。永曆十三年,隨鄭成功北伐。現在於朝中任吏部侍郎,也算是功成名就。

也正因如此,陳妃纔會向錢肅遴求助。試圖通過錢肅遴上書朝廷,以免去就藩之苦。

“回王妃,錢侍郎回信稱,此事萬萬不能拒絕,世子雖幼,可卻也是先王血脈,現在年幼自然不能就國,他日成年後,方纔會就國,既是如此,自然沒有必要上書朝廷,惹陛下不喜,待世子成年後,此時夷地封國豈止數十,這封國是興是衰,自然也就再清楚不過,到時候,再做商量也不遲。”

葉安的回答讓陳妃思索片刻,作爲婦人的她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既然錢侍郎,這麼說,自然有他的道理,其它的還有什麼叮囑嗎?”

“侍郎吩咐在下,務必抓緊時間爲世子選好老師,畢竟,將來世子成年後,若是就國於夷地,勢必需要領兵伐夷,拓以基業,不習武、不領兵,又如何能開國?高皇帝與今上起於是草莽,又豈只是氣數?所以,世子務必要打好基礎,習得武藝、兵法,他日才能創魯國百年基業,讓先王於九泉瞑目!”

提及先王時,葉安不由想到,如果先王還活着,在得到這個聖旨的時候,會不會欣喜若狂,又豈會鬱鬱寡歡多年?

當年“唐魯之爭”,大王在不得已之下宣佈退位歸藩,可是內心卻未曾甘心於此,一直在尋求機會東山再起,甚至還曾一度遣人往江北,試圖通過朱之瑜遊說尚於江北潛邸的陛下,以圖謀他的支持。

可最後呢?

所有的一切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罷了。最後於南京的王府之中鬱鬱而終。

但是在葉安看來,大王與其它人不同,他曾親身經歷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患難生活,使得他他對清廷的懷有刻骨的仇恨,始終如一的堅守宗室氣節,在強敵壓境之時毅然肩負起抗清的旗幟,甚至數次親臨前線犒師,這在宗室之中是難能可貴的。

只是,時運不濟罷了!

若是大王活着,出鎮蠻夷,興許也一定能成爲一代賢君。

只可惜……

於心底長嘆間,葉安收斂起有些紛亂的心神又說道。

“所以錢侍郎纔要爲世子請一位先生,授大王武藝,以備將來。”

“哎,總是讓錢侍郎費心了,若是……”

陳妃嘆了口氣,然後便吩咐道。

“長吏,這事便勞煩你們了。”

對於一個婦道人家來說,雖有王妃之尊,但陳妃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先王留下的這幾個近幾人,除此之外,又能靠誰呢?

以宗室鎮蠻撫夷。

自從這興乾三年的《宗藩條例》出來之後,大明的上百位宗室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而在歡喜的人中,甚至也有歡呼雀躍,只盼着早日飛出這府邸,往封國一殿鴻圖的。

10月中旬的北京,雖說已經下了雪,可是在周王府內的一間廳堂內,卻依然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模樣,幾位少年正在武師的督促下練習着武藝。

雖說已經年過四十,可是朱倫圻卻仍然是精神抖擻的穿着單衣於一旁看着兒子們習武,並不時的大聲訓斥着兒子們。

“敷銚,你這般不專心,將來到了夷地,拿什麼鎮撫蠻夷!”

“敷鑠,別婆婆媽媽的,別想着他是你的兄長,要把他當成殺父仇人……”

在訓斥着兒子時,朱倫圻又不時的讓武師不要有顧忌。

看着正在習武的兒子們,朱倫圻的目光中隱約帶着些期待,他本來是永遠不可能成爲周王,雖說周王朱恭枵是他的爺爺,世子是他的父親,但是他上面有兄長,而且兄長朱倫奎在弘光元年就已經襲封周王了,後來朱倫奎在隆武二年十二月被清兵殺死,世子不知所終,這才輪到他嗣封周國。

不過,這個周王,卻不過只是虛名,過去託庇於鄭成功,雖說後來大明中興了,總算是能過上安生日子,但是開封卻是回不去了,被皇上安置於北京,對於這樣的太平日子,他倒也還算滿意。

不過,隨着以宗室鎮蠻撫夷消息的傳出,原本看似沉寂的心,立即變得激動起來,從那時起,他便開始有了自己的打算。其實一直以來,他都有自己打算,早在金門的時候,他就請來了武師,讓其教授三個兒子武藝,畢竟,多年的顛沛流離使得他知道,在這亂世之中,相比於詩書金銀,武藝纔是保命的根本。

而現在皇上的命令,儘管看似把宗室一腳踢到了南洋,踢到了那種瘴疫橫生的惡地,但是在朱倫圻的心裡,卻不曾這麼想過,當年李自成掘黃河毀開封,城中周王府淹沒於滾滾波濤之下,好不容易逃出開封的他便隨着爺爺、父親,從此之後就是十幾年的顛沛流離,使得他深知,這天下從來沒有什麼魚米之鄉。

即便是曾經的富庶之地,流寇一過也成了人煙皆無之處,就是江南的魚米之鄉,往漢唐時,不也是惡疾橫生?只要有百姓加以墾殖,不出數十年,所謂的蠻地也能變成魚米之鄉。

也正因爲知道其中道理,所以他纔會期待着就國的一天,在讓兒子習武的同時,他還不忘記招攬人才,現在朝廷已經許宗室開府募賢,甚至還額外發給了一年的俸祿,作爲他們開設幕府的用度的。在北京想要招募賢才容易,畢竟這裡曾是京師,士子賢才豈止千百人?但是鎮蠻撫夷的時候,百無一用的恐怕就是書生,真正有用的是什麼人?

手端着茶杯,朱倫圻的眉頭又一次皺緊了,他又一次想到了住在燕山那邊的一個小財主,那人是忠義軍中退役的老兵,雖說只是個小隊長,可他卻打聽過,那人去過臺灣,在臺灣鎮撫過蠻夷!

這樣的人才的自然要招入府中,不過,那人似乎對此並沒有什麼興趣,恰在這時,便有內侍通報道。

“大王,那個李明和又命把大王送的禮物退回來了。”

什麼!

又送回來了!

原本一聽,臉色顯得有些不快的朱倫圻,在心生不滿時,卻又說道。

“再加五百兩銀子,孤還就不信,這一千兩銀子,還能說不動他……”

與其它諸王不同,當年周王慷慨解囊使得守軍守住了開封,同樣也買到了開封軍民人心,即使到了洪水滔天、人人自危的緊急時刻,開封軍民也沒有忘了這個周王,用大船把他和全家老小平安轉移。

吸取了爺爺的經驗,所以他纔會不在乎銀錢,現在一聽自己送的禮又被退了回來,他想的自然是再番上一倍。

一千兩!

夠多了吧!

就在內侍將要出去的時候,朱倫圻突然止住他說道。

“備好禮物,這趟本王親自過去見他!”

第26章 蒼水罪(求推薦、求收藏)第92章 大功(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24章 基隆(求月票,求支持)第101章 順治親征(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9章 改良(第一更,求月票)第153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393章 炮擊(第二更,求支持)第359章 洛陽(第二更,求月票)第373章 君子小人(第一更,求月票)第316章 (第二更,求月票)第253章 另闢蹊徑(求月票,求支持)第467章不列顛的神仙水(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118章 獻策(第三更,求月票)第151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423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35章 帝王(第二更,求支持)第400章 投資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392章 骨頭(求支持,求月票)第410章 解脫(求支持,求月票)第255章 變革(求支持,求月票)第579章 行業壟斷第286章 土司之法(求月票,求支持)第273章第310章 忠臣(第二更,求支持)第77章 衆人(第二更,求月票)第499章 大戰(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68章 故地 (求支持,求月票)第128章 無路可退(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5章 往何去(第二更,求月票)第68章 競爭(第二更,求支持)第566章 國家機密第387章 南下(求支持,求月票)第180章 去南京(第二更,求月票)第463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19章 奪營 下(求推薦,求收藏)第529章 夜笙歌(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85章 奉先殿 (求支持,求月票)第67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92章 家人(第二更,求支持)第58章 崩潰(第二更,求支持)第203章 學者(第一更,求支持)第15章 舉義(第二更,求支持)第122章 迎接(求支持)第273章第156章 洪憂(第一更,求支持)第17章 新朝(第二更,求支持)第55章 不忘(第一更,求支持)第47章 吃螃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9章 訪商(第一更,求月票)第125章 心憂(第二更,求月票)第324章 哥薩克(第一更,求支持)第78章 安南(第一更,求月票)第58章 理想(第一更求支持)第393章 炮擊(第二更,求支持)第391章 無名 (求支持,求月票)第130章 殺虜(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5章 殺與放(第一更,求支持)第118章 獻策(第三更,求月票)第394章 日子(求支持,求月票)第75章 奸商(第二更,求月票)第406章 新王新相(求支持,求月票)第208章 文源(第二更,求月票)第204章 提刑(第二更,求月票)第555章 第二次(新書發佈,求支持)第96章 去海(第二更,求支持)第343章 帝王心(第三更,求月票)第185章 新發明(第一更,求支持)第127章 勳亂(第一更,求月票)第322章 決定(第二更,求支持)第181章 身滅(求支持)第111章 主威(第三更,求月票)第196章 使團憂心(第二更,求支持)第84章 逃難(第二更,求支持)第93章 功臣(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96章 中國之地(第二更,求支持)第301章 人心不足(求月票,求支持)第93章 誰是魚肉(第一更,求支持)第29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255章 變革(求支持,求月票)第297章 西岸(求支持,求月票)第336章 喜事(第三更,求支持)第645章 要不要……看一下第142章 何辨忠奸(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8章 釘子(五一快樂)第149章 關市(第二更,求月票)第38章 官商(第二更,求月票)第56章 汗馬勞(第一更,求支持)第54章 瓜洲瑣事(第一更,求支持、求收藏)第302章 星星峽(第二更,求支持)第255章 變革(求支持,求月票)第38章 帥心難測(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5章 大同之世(第三更,求支持)第381章 決斷(第二更,求月票)第212章 探險家(第二更,求支持)第222章 海澄(第二更,求月票)第172章 機器(求支持)第33章 亡國之相(第一更,求月票)第260章 觀察(第二更,求月票)第19章 風雪歸途(第一更,求支持)第79章 劍指何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