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節 三道聖旨

而另一位,石璞。卻顯得很緊張,不斷的在正堂內來回的走動着。

見到白名鶴回來,石璞說道:“白名鶴,老夫最怕晚節不保,你敢在這個時候把陳公叫到這裡來,除了宮裡的原因再沒有其他的。但這一次能與朝中各臣工有什麼關係,你莫非是要翻舊賬!”

白名鶴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正要說話,一個東廠檔頭跑了進來在白名鶴耳邊低語幾句。白名鶴真的是大吃一驚,反問:“萬歲知道嗎?”

“應該不知,但不好說。”

“先把人擡下去……”白名鶴想了想,又改口說道:“讓蔡公公去告訴萬歲,照實說。然後!”白名鶴跑到書桌前,拿起紙筆飛快的寫了一份奏本:“這是我的奏本,懇請萬歲給楊大人一個哀榮!”

“是,屬下這就是去辦!”

東廠的檔頭出去之後,石璞顯得更不安了。陳循卻問道:“楊?是楊翥吧!”陳循說完,轉頭看了一眼石璞,石璞就是象是泄氣球一樣,整個人無力的坐在椅子上。

白名鶴說道:“楊大人在太廟前自盡了,只留下了幾個字,寫的是臣有罪,愧對先帝!”

“果真是爲了那件事情,果真是!”石璞自言自語着。

“石大人,你自請致仕吧。有些事情你願意講就講,不願意講就永遠埋在心裡也不要對人講了。別逼我!”白名鶴一句別逼我,話已經挑明瞭。也等於是表明了態度。

石璞顯然知道的還不少:“在聽到傳聞,太子是中毒而死的時候。老朽就已經感覺到會有這個結局了,當年……”石璞還是講了,當年的一些事情。擅權之罪看來石璞還是知道的,而且也知道大明皇帝算起來。有近三十年被架空了。

“從仁帝登基開始,先帝一直在病着。由幾位臣子代管着朝政,後來宣帝在位初時因爲不熟悉政務,可之後卻是三楊把持朝政。太上皇即位的時候年幼,才九歲呀。卻一直沒有機會執掌朝政,唯一的一次任性。卻出了土木堡這樣的事情,也是被那些人逼得。萬歲登基,頭一年也沒有真正管什麼政務呀!”

石璞倒是清楚這段歷史,因爲他一直在朝堂之上。

“老朽想躲,可你要麼站在萬歲身旁,要麼站在另一邊。除了這兩邊之外,只有少數人能夠繼續當官。其中象于謙這樣的人太少,王振當年最想殺的兩個人,一個是于謙。另一個是王巹。于謙被壓制了多年,王巹卻被貶官爲民了。”

說到這裡,石璞把官帽拿了下來:“如果不是他被貶官,我也沒有機會再進一步。因爲王振當年要用人。”

“王振是誰的狗?”白名鶴追問了一句。

“你真的有這個膽量?”石璞驚訝的看着白名鶴,他很清楚白名鶴敢把他弄到這裡來,就肯定知道了許多事情。

白名鶴沒有回答,而是看着陳循。

陳循站了起來:“本官與這些事情無關,但也有自保其身的想法。這些年躲了許多事。也委曲求全過,你要本官表態的話。那本官只能說。此事你白名鶴就算有心,也無力。想大漢朝的時候,後宮有多少皇后,皇太后作了多少事情,可結果卻沒有對外公佈一件,真正受到處罰的也是皇宮內鬥輸了的。沒有那一位帝皇親自動過手。”

陳循說不是大道理,而是事實。

白名鶴沒回答,而是幾步走到書桌後,從桌上將一隻鐵皮箱子提了上來,三道鎖打開之後將一個奏本甩到了陳循面前。

白名鶴的態度已經是失禮。

陳循卻不生氣。因爲白名鶴年輕,因爲白名鶴在這件事情當中身份特殊。

拿起奏本陳循更是一臉的驚訝:“你當真的?”

白名鶴沒回答,只是盯着陳循的眼睛。陳循又把奏本看了一遍之後,深吸一口氣:“好,既然你白名鶴有誠意,本官就捨命陪你。”

石璞想看,陳循卻飛快的將那奏本塞到了懷中,然後幾步來到白名鶴面前將那奏本重新放在箱中給鎖了起來。之後,陳循拿起筆飛快的在紙上寫了一串名字,然後對白名鶴說道:“石老致仕可以,但他的認罪書必須要有。不認罪,就下獄!”

“你!”石璞一指陳循,可他的手指卻被陳循一巴掌打開。

“如果當年有這樣敢作事的人,太子之死也不會發生。你我都是罪臣,你要麼在這裡寫認罪書,要麼就去牢裡寫。自己選吧!”陳循的話把石璞嚇住了,是真正的嚇到了。

可陳循自己也寫了一份認罪書,理由是不作爲,求自保而沒進忠。

半個時辰之後,白名鶴拿着兩份認罪書,還有自己的那份奏本再一次進了太廟。這一夜朱祁鈺肯定不會睡,這一夜會發生太多的事情。許多驚天動地的事情多數是發生在夜裡,這次也不例外。

白名鶴依然是進了正殿跪在白名鶴背後。

“門外有人死了?”

“回萬歲的話,楊翥大人自盡了。留書:臣有罪,愧對先帝!”白名鶴如實彙報着,心中卻多少有些疑惑,因爲他派人來通知過大明皇帝了。

朱祁鈺說道:“有人來了,朕傳旨除了你與興安之外誰也不許進來,任何人也不得講話。”

白名鶴明白了,但卻猜不出朱祁鈺這麼作的目的。

“白名鶴,傳話一字之差,意思可能就變了。朕眼下聽不得反覆,也容不得有人在背後搞鬼。興安來報過,眼下連他都不敢說當年誰是她的人,王振在宮中經營了十多年,此時大清查難免會有人爲活命而行險!”

“臣謝萬歲指點!不過臣卻以爲,抓大放小是上策,全部抓估計遇到的反抗會很大。而且全部抓很可能會出現意料之外的變故。所以臣啓萬歲,還依那一條,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給許多隨大流從賊之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朱祁鈺拍了拍手:“很好,你說的很好。但朕卻不主動這樣講,你可以去。懂嗎?”

“臣懂!”

“說吧,有什麼進展?”朱祁鈺把話題又拉了回來。

白名鶴把兩份認罪書送上了去,朱祁鈺看過之後評價道:“其實道理很明顯,勢力大到讓百官迴避。陳循都只能求自保,于謙也是在求存,王老卻被逼着辭官了。其餘的人能怎麼樣,正如你上奏的,隨大流從賊罷了。出去叫大蔡進來。”

白名鶴退到門口,讓蔡公公進了太廟正殿。

“傳旨,楊翥追封謙賢候,加太師。當年楊老也在我王府之中爲長史,他自盡是因爲我兒之死而自責。也有你白名鶴的失誤之處,你不應該在他面前提到太多的事情。那些年楊老也不容易,他與楊士奇是至交,卻是爲友不同德,可除了朕之外沒幾個人相信他與楊士奇並不是一路人呀。再加一句,楊翥其子嫡孫,官進兩階。賞奇珍兩件,着海司處理。”

朱祁鈺掉下了幾滴眼淚,楊翥確實是一位德高望衆的老者。

“罷了,下一旨。準石璞致仕,以尚書銜養老吧。”

蔡公公寫完,用印還需要在司禮監。讓朱祁鈺看過之後,捧着兩份聖旨就準備退出去。白名鶴卻說道:“萬歲,不如召王巹王大人回京復職,那怕是閒職也行。”

“可以,實授兵部尚書銜,協理兵部之事!”朱祁鈺給了一個實職。

就是拿的與于謙一樣多,但在官職上卻是于謙助手這樣級別,幫助於謙管理兵部事務。

三份聖旨,代表着三個信號。

要翻舊賬了,要報復了。然後放過了一些認罪並且坦白,並且對大明有過功勞的人。當年受罪的,受牽連的會被請回來複用。

蔡公公出去之後,朱祁鈺的心情輕鬆了許多:“你怎麼說動陳循這老狐狸的。”能用老狐狸來形容,朱祁鈺的心已經平靜了許多。

白名鶴把自己的奏本拿了出來:“萬歲,此事臣想過太久了。只是借這個機會拿出來罷了,百官最擔心的莫過遇到一個昏君,當然百姓也害怕這樣。所以臣寫了這份東西,增加了一些內閣的權力。”

朱祁鈺拿過奏本翻看着。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白名鶴提議,內閣對於特別重大,影響大明國運的聖旨有要求複議的權利,以及對於大明皇帝在酒後、或者神智不清的時候下的旨有否決權。然後就是府縣之中的普通公務,建立一套處理規程,在一定範圍的小事可以按規程去辦,只需要備案,不需要再事事都請示大明皇帝了。

這些比起大明在正德朝之後內閣的權利只能算是皮毛。

可以這個時候,大明皇帝要清洗架空皇權的人,又重新奪回皇權的當口上,這份奏本的份量可是不輕呀。

陳循不能不動容,不可能內心沒有一點反應。

眼下的內閣還不如一個秘書處呢,只是作了一些上傳下達的事情,根本就沒有處理過什麼真正的大事。

論權力,內閣還不如六部尚書呢。

“這個可以,而且朕也認爲不錯。但再增加兩條,一條是朕對五年一次修編規程不能只是否決權,而是必須讓朕同意規程可以定案。當然也給他們一點好處,遇重大災難、對外戰事、六部尚書的正常任免,朕的決定內閣有否決權。但如果內閣之中有四成支持朕,那麼否決權失效!”

第169節 磨刀霍霍第34節 這他孃的是火柴?第279節 秘密私兵第351節 私企上市路還遠第474節 新的一頁翻開第115節 正直無私第176節 有喜是大事件第29節 詩會第三天第42節 回下泉村公幹第162節 不需要結果的投票第323節 造福於民第456節 看我大明雄軍第159節 柳炒鋼第169節 磨刀霍霍第543節 霸道的徐承宗第368節 讓我們學會海戰第64節 鬥米恩、擔米仇!第481節 這玩具也太貴了第66節 白名鶴大婚第151節 只有永恆的利益第485節 朱祁鈺拆房!第538節 走出去第344節 小勝半局第398節 當野人遇到白名鶴第618節 混亂的歐洲,得利的白名鶴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28節 六百里加急在路上第23節 被捧殺的白名鶴第400節 刺客的人選第570節 本能寺大火第288節 真亦假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542節 魏國公駕臨地中海第37節 白府客臨門第201節 成祖遺訓第79節 絕密,泄密者殺!第339節 小暉第368節 讓我們學會海戰第62節 關中白英蘭第262節 再議擴軍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549節 難道不食人間煙火第527節 白府家事第576節 是白名鶴冷血嗎?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33節 大明第一才子第53節 春耕之喜第161節 烈第595節 反覆無常的盟友第97節 負債大戶第256節 大明的賦稅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510節 馬達加斯加第145節 宴客飄雪樓第243節 白名鶴的又一計第224節 逆流初現第344節 小勝半局第458節 白銀百萬兩第96節 讓雙方都震驚的低價第535節 遠洋艦隊回來了第364節 海戰倒計時第515節 誰纔是大海的主人第488節 水師動第437節 論恥第350節 收藏品!第561節 出海口第560節 安居樂業第505節 會飛的鋼鐵火龍第281節 窺視第593節 倭人的小秘密第468節 東天山都督第31節 聖旨下,白名鶴作詩!第397節 遼東來使第68節 合浦縣第414節 御選……小妾第559節 佈局五年的結果第222節 失去剎車的白名鶴第361節 歸化第555節 最寬大的特赦令第146節 論賢臣第521節 白大神忽悠第488節 水師動第327節 成功分化第447節 退不如戰第226節 百鍊宗開山第355節 金英退休了第138節 我有黃金二百石第135節 **夜話第265節 大明亡國之災第550節 大明報第288節 真亦假第300節 排場第311節 友好鄰邦第274節 佛寶現世第236節 毛將軍,你有種嗎?第473節 雙皇臨朝第29節 詩會第三天第191節 入寶山豈能空手歸第604節 菊花王朝的終結第550節 大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