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節 十船一歸?

朱祁鈺立即叫身旁的魏少清去查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竟然連迎接自己的水師都變陣了。難道有外敵嗎?

沒有緊張,沒有害怕,朱祁鈺相信自己的大明水師是無敵的。

很快,魏少清回來了。

“萬歲,問出來了。白大人在一年多以前曾經發布過一條命令,他派出遠航的船隻一但回來,無論南京這裡是任何狀態,那怕水師在戰時都無條件的讓開水道,護送歸來的船隻回港,特別註明,無論任何狀態,護送歸來船隻回港爲第一要務。”

聽魏少清這麼一講,朱祁鈺似乎記得之前白名鶴有派船遠行一事。

可想一想又不對,追問道:“就是朕在,也要讓道嗎?”

魏少清很緊張,可還是點了點頭:“南京水師也知道萬歲您在船上,可白名鶴就在剛纔下了強令,讓道。也就是說,我們這條船也要讓出長江水道,由那歸來的船隻先行,南京水師已經派出船隻過去護航了。”

“朕……”朱祁鈺想說自己不高興,可轉念一想白名鶴沒有這麼離譜。

于謙這時說道:“萬歲,臣去斥責白名鶴!”

“不,告訴他,只要有一個合理的解釋,朕不責怪他。不過朕更期待驚喜。”

長江口,這載入史冊的一幕出現了。巨大的白鯊號減速,緩緩的往江邊靠去,將長江一半的水道讓了出來。這一幕不僅僅是水師的人看到,就是原本讓出水道供白鯊號通行的商船也看到了,還有江邊無數的百姓。

因爲,百姓們是來迎接大明皇帝親臨江南的。

一條船很緩慢的駛入長江水道,船速極慢,船身是傾斜的。那船上的帆補丁累補丁。船身木板顏色不同,四處都是修補的樣子,進入長江水道逆流而上,船速已經慢到無法對抗這逆行的長江水道了。

“來人,白鯊號拖行。”白名鶴在上層甲板上下令。

巨大的白鯊號大明走海的人沒有不認識的,這是大明水師的象徵。代表着絕對的權威。那面龍旗讓破舊船隻上的人看呆了,當大明皇帝走到船舷邊上的時候,縱然不認識皇帝,可也知道龍袍龍冠。那船上平均年齡高於四十七歲的船員們齊齊的跪下了。

白鯊號是白名鶴的坐駕,水道讓行是禮遇,是禮賢下士的美德。

可船上坐的大明皇帝,那怕是立即就死掉了,這些船工們也知足了。

很快,那破船上人往船倉衝去。再次出來的時候,每個人手上都捧着一件東西,卻是無人認識的東西。

“辣椒、玉米、番茄、紅薯……”朱祁鈺看過一些白名鶴的秘密資料,可他也認不全,手指在船舷上輕輕的敲了幾下:“禮部可在,派人過去告訴他們,朕甚悅,讓他們休息一日之後。朕要見他們,朕會重賞他們。”

“是!”禮部左侍郎施禮之後去安排了。

縱然不明白這是爲什麼。但皇帝開口,就必須去作了。

白名鶴也被叫到近前,在朱祁鈺的要求之下解釋着那些東西。

“萬歲,那白色的象寒瓜子的東西叫南瓜子,是種子。南瓜是亦糧亦菜的作物,如果臣告老還鄉的話。專心去種一畝怎麼也能一年收上一萬斤。還有那象泥塊一樣,卻長的芽的就是土豆,最高紀錄畝產一年也有萬斤。紅薯的紀錄有人達到過二萬斤,玉米也有人達到過一季一千四百斤的紀錄,這可是一等一的好糧食呀。”

“賞。要重賞呀。”朱祁鈺聽到這個數字,很是高興。

白名鶴臉上卻沒有什麼高興的神情,一臉的落沒:“萬歲,臣懇請恩賜。十條船隻回來了一條,臣心痛!”

“朕依你,國之功臣當重賞!”

白鯊號自重足夠大,說拉船隻是一種態度,根本不可能讓白鯊號真的去拉。後由南京水師安排了六條船拉着這船往南京港而去。

在碼頭上,白名鶴聽到一個讓他開心無比的消息。

看着白名鶴在那裡手舞足蹈的興奮樣,朱祁鈺對於謙說道:“白名鶴是一個好官,好人!”

白名鶴當然高興了,因爲他聽到並不是另外九條船全沉了,而是去的路上沉了一條。但人還是救下了大半,然後有一成的人留在美洲,回航的路上又沉了兩條,人也算是救下了不少。最大的危機是快回來的時候,遇到了風浪,好在遇到了小呂宋巡航的大明小船隊。

八條船被拖回軍港,準備換船再回南京。

歸心似箭的感覺,一年多了,終於回來了。十條船的旗艦也顧不得太多,根本就沒有去小呂宋,而是直接北上。真正是回家的路難,在夷州島東北又不小心撞到礁石,雖然還是安全回來了,但卻是驚險萬份。

“萬歲,臣!”白名鶴是笑臉上了,喜在心頭呀。

“朕會重賞他們的,你不有再來求一次的。朕今天很高興,這天下間皇帝爲民讓道,朕絕對是頭一例。但朕卻不生氣,相信今日之事必可流傳千古,不是爲朕而是爲他們,畝產萬斤,朕等着。”朱祁鈺很嚴肅,要知道眼下大明糧食三石就是高產了。

白名鶴也沒表露出足夠的信心:“那萬歲派一個合適的人,臣以爲,商輅大人赴河南,主持新糧種植大事,無論是爲了育種,還是試種此事是國之大事。”

“商輅就夠了嗎?讓胡濙領銜,至少三位重臣。朕都未必能安下心,真是狠不得就守着那田,天天看着長勢呀。”

民以食爲天,大明眼下的糧食問題非但沒有解決,預計十年會會更復雜。

大明的糧食靠着南洋的大明買入才平衡了下來,可大明鼓勵生育的政策,十年之後那些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時候,難道讓百姓餓着嗎?

回到南京城,白名鶴還沒有回家,還沒有見過老婆呢。

而大明皇帝連衣服都沒有換,就在碼頭傳旨自己帶來的京城文武,還有南京六部各派出五位主官立即到南京老皇宮去議事。

老皇宮已經破落了很久了,十五天時間能夠修理出來的只有後宮的部分。

大殿之上的油漆已經剝落,地磚有不少破損,甚至還有幾塊空的。

可就這樣,大明皇帝也不在意,沒有御座,大明皇帝就坐在一張長凳上。

反倒是用精美的絲綢爲桌布,長條桌上放置着從美洲帶回來的作物,眼下已經到了春時,可以耕種了。

“禮部。”朱祁鈺先開口,京城與南京兩位禮部的主官都站出來了。京城禮部的左侍郎在實際的品階上比南京禮部尚書低,但權力卻大。所以身份也算是相當。

朱祁鈺想了想後:“南京禮部,爲那些遠航的功臣辦一次榮歸,他們帶回來的是寶,這比什麼的珍寶都貴重。”

“萬歲,是否向萬民公示。”南京禮部尚書問道。

“公示之事交由京禮部去辦了。”朱祁鈺說完,京城禮部左侍郎趕緊問道:“萬歲,這些我等不懂,也是大明從來沒有見過的事物,不知可有這些物件的說明。”

朱祁鈺看了白名鶴一眼,白名鶴趕緊施禮:“臣這就去安排。”白名鶴走到殿外,給王誠低語幾句,王誠立即去白馬閣白名鶴的書房取相關的書籍,白名鶴則回到殿上:“萬歲,臣不用多用介紹,臣已經寫過詳細的內容,包括臣所知不多的耕種常識。希望我大明的農師可以更進一步。這玉米在大明初種,五石就是優良!”

朱祁鈺離座,走到那長桌前。

而白名鶴伸手就抓起一根玉米棒子:“這個不算是良種,真正的上等良種至少長度達到八寸,粗一寸六。這個只有五寸長,也太細了。這玉米一塊地一年只能種一季,然後需要其他的改良地力,除非大明的肥料技術再進一步。這玉米消耗的肥力有些過大了,這地肥還需要再用心研究呀,農學是一門上等技術。”

興農是大業,沒有官員敢說農是小事。

“這土豆最喜歡沙土地,原本考慮是陝西北,甘肅,關內等地合適。可這已經發芽了,等不到運過去,只能先在南京這邊選地育種。明年再說。”

“就算是挖河沙混土,也要作!”朱祁鈺作出了最高指示。

白名鶴一一的對這些農作物作了簡單的介紹,其中有些他也不認識,比如木薯、豆薯、萊豆這些,白名鶴知道後世肯定有,但是他沒有接觸過。

但還有幾樣,白名鶴卻是很喜歡:“這咖啡、可可豆,絕對是上等,不亞於名茶呀。還有這辣椒……”白名鶴一副流口水的樣子,朱祁鈺立即下旨:“傳朕旨意,這些只能作種,任何損毀都需要文字記錄在案,非朕親旨任何人不得私得,包括白名鶴。”

“萬歲,這辣椒只用種子,外皮……”

“外皮也不行,你當朕的話是兒戲嗎?”朱祁鈺緩緩伸手,把白名鶴已經拿在手上的辣椒放在桌上。

白名鶴心中想的是,關中的油潑辣子,當然還有油潑面。

很快,王誠把白名鶴的書帶來了,足足兩大箱子。這些不光是白名鶴寫的,白名鶴只寫了農物的介紹,這裡還有許多農師對種植,堆肥等研究心得,眼下白名鶴要借這高產農作物機會推廣農業科學化。

朱祁鈺讓衆臣們在殿內研究這些書,是翻印,還是再抄寫幾份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第412節 真的很想發財第512節 海上霸主!第473節 雙皇臨朝第396節 年二十九夜第5節 交惡的原因第54節 這是真正的捧殺第341節 古人的大智慧第198節 又見黑幕第231節 白名鶴的剋星到第370節 租界第241節 誘*惑第200節 欲加之罪第262節 再議擴軍第297節 世界地理第467節 三夜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327節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145節 宴客飄雪樓第171節 前合浦縣令白大人第81節 海禁的機會第214節 文化攻勢第599節 穩定西南出海口第416節 回到南京第72節 一力破十會(上)第16節 黑暗中白名鶴之手第273節 兩宮皇太后第419節 大明朝的腳第85節 下官算學優秀第147節 人心本善第502節 來支雪茄第154節 論政第241節 誘*惑第60節 白福收徒第117節 最狗血的事件之一第599節 穩定西南出海口第419節 大明朝的腳第474節 新的一頁翻開第540節 三國公領軍第387節 臉皮不夠厚呀!第277節 神秘地道第123節 敢佔我白名鶴的便宜?第111節 聊聊天、殺殺人!第282節 改制大明水師第251節 第一次巡視領地第20節 第一場京城花魁之戲第436節 廟算(二)第257節 合浦最大的秘密第554節 高麗之亂第447節 退不如戰第186節 徐承宗第387節 臉皮不夠厚呀!第38節 白名鶴的初次早朝第326節 可憐的大明宗室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351節 私企上市路還遠第309節 宗主上國會議第169節 磨刀霍霍第168節 宣大動員令第615節 同一位神第308節 好棒子與壞棒子第115節 正直無私第200節 欲加之罪第96節 讓雙方都震驚的低價第1節 電閃雷鳴下百花齊放第1節 電閃雷鳴下百花齊放第78節 白名鶴的愛妻手工第605節 石頭,石頭!第261節 述職艦隊第325節 寶刀未老第413節 富饒的遼東第595節 反覆無常的盟友第318節 一個遊戲第433節 青梅竹馬第366節 史稱奄美大海戰第99節 白大土豪第15節 聰明的政治白癡第541節 教皇有麻煩第117節 最狗血的事件之一第328節 玄武湖五島第624節 大結局(下)第436節 廟算(二)第574節 小善大惡第156節 爲什麼第462節 馬骨可以有很多第276節 銅臭是什麼味第534節 南海龍王之威第112節 紅粉骷髏第98節 一張紙的厚度第367節 湛盧出鞘第245節 銀票第114節 撫軍令第611節 皇帝親征第441節 小試牛刀第194節 湛盧出鞘第391節 一隻蘿蔔第467節 三夜第39節 連環計中計第49節 夜謀第142節 白府一個連的鋼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