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素車白馬(三)

bookmark

謝氏這一番話,一個字也沒提張老安人,可對比之下,也點出張老安人的疼愛不是真的疼愛。另外還在衆人面前爲沈瑞做了辯白,畢竟不管他現下瞧着如何乖巧,身上還揹着驕縱不堪之名,省的有人先入爲主。

如今將沈理擡出來,證明沈瑞人品無瑕,旁人再想傳沈瑞頑劣之名,也要思量思量。

沈瑞心中嘆了一聲,對謝氏躬身道:“六嫂放心,瑞並非無知稚子,六哥視我如手足,我亦敬六哥如父兄。”

不過九歲孩子模樣,滿臉稚嫩,可卻說出自己非稚子的話,端着小大人的模樣,大家看了好笑中又覺得心酸。

謝氏目光柔和下來,雖說有孫氏對沈理供養之恩在先,他們夫妻待沈瑞再好都說得過去。可是願意報恩,也沒誰願意請個債主在頭上壓着。要不然,這報恩報到什麼時候是頭?沈瑞才九歲,以後日子且長着。

升米恩、鬥米仇。要是沈瑞自詡爲恩親之子,再對他們夫妻任意求索,那又當如何應對?稍有處置不當,就有“忘恩負義”之嫌。

謝氏是婦人心腸,還是更顧着自己的小家一些。之前她即便順着丈夫的意,對沈瑞的事頗爲上心,可也生了幾分憂慮在。現下聽着沈瑞這一句明白話,謝氏的心裡才踏實下來,待沈瑞多了幾分真心。

通判娘子本是衝着謝氏來的,好不容易等到謝氏開口,立時堆笑奉承道:“都說長兄如父,長嫂如母。謝安人這般溫柔貌美,沈狀元就算是百鍊鋼也化作繞指柔,還怕他發甚脾氣哩?有沈狀元與安人護着,瑞小哥兒可是掉進福窩子裡去……”

衆人齊齊無語。

*

巳初二刻(上午九點半)將近,衆人出了靈堂,準備出喪事宜。

出喪五大件,幡兒、牌兒、棍兒、盆兒、罐兒。

罐兒就是昨晚撤靈前裝的祭菜罐兒,已經準備妥當,只等金棺入墓後放在棺材前頭,與逝者一起深埋地下。

這罐兒通常有孝子之妻或是承重孫之妻抱着,沈瑞年方九歲,哪裡找個小媳婦給孫氏抱罐兒?偏生有沈瑞在,這抱罐兒人選又不能隨意讓外人女孝眷替代,要不這“夫妻”名聲相對算什麼事?

幡兒是引魂幡,尋常百姓人家用的是多是牌子幡,沈家既是望族大戶,四房當家娘子的引魂幡就是比較華麗的大幡。

幡杆上的金鉤龍鳳“銜”着一個六角架子,中間大幡,上書“已故智慶堂孝廉沈門孫氏孺人之靈引魂幡”,左邊書原命八字,右邊書大限時辰。周遭六角各掛一小幡,又稱“六塵幡”,取佛教“六境”之意,一幡書“願眼觀華藏界”,二幡書“願耳聽舍那聲”,三幡書“願鼻聞戒定香”,四幡書“願舌嘗甘露味”,五幡書“願身披福田衣”,六幡書“願意爲無爲舍”。

喪事中的所謂“承重”,這“重”指的就是幡兒,這抗幡兒的活計毫無疑問當落在沈瑞這孝子身上。

牌兒是靈牌,是金棺入土前供奉在靈柩前的紙製靈牌,上面寫着孫氏名諱,用黑紗蒙着,通常有次子捧牌兒。孫氏只有一親子,這靈牌就有庶長子沈瑾捧着。

棍兒就是“孝棒”、“哭喪棒”,這些日子沈瑞在靈堂手中拿的就是此物。可在出殯時,孝子要抗幡兒,這棍兒就有三子以下的男孝眷都要手捧此棍兒。四房只有兩個兒子,沈全雖是代妹妹送喪,可到底歸在男孝眷行列裡,便做捧棍兒之人。

沈理爲孫氏義服不杖期,本不需捧棍兒。可是沈瑞年幼,沈家祖墳又在城外,沈理到底不放心,想要就近照看,就也站在沈瑞身側捧棍兒

盆兒,民間俗稱“喪盆子”,雅稱“吉祥盆”、“陰陽盆”。這盆兒與幡兒一樣,是繼承權的象徵,只有孝子與承重孫有權利摔盆兒。

等到隨着司儀高呼“參靈”,孝子孝屬就位。

沈瑞跪在最前頭,沈瑾抱着靈牌跪在沈瑞身後,後是沈全、沈理,最後是族中有服晚輩,有服親的女孝屬則跪在後邊。其他無服族人與沈家故交好友,則站在一旁觀禮。

原本當是女孝屬中的媳婦、承重孫媳婦給孫氏抱罐兒,可現下由沈舉人抱了,站在沈瑞身側。

這樣的行事並不叫人稱奇,早有這樣的先例,夫爲亡妻抱罐兒,或者妻爲亡夫抱罐兒,也有孤鸞失偶、伉儷情深之意。只是有沈舉人不待見嫡子在先,麪皮又耷拉着,這抱罐兒之舉就顯得有些不情不願,看不出夫妻情深,不免引得人側目。

看的旁邊的幾位族老眼急,恨不得將沈舉人拉下來。今兒這哪裡只是孫氏大事,還是沈氏一族大事,這沈舉人未免太拎不清。只是眼下不是計較這個的時候,大家的目光或多或少都落在孝子沈瑞身上。

見衆人都跪好、站好,司儀將引靈幡遞給沈瑞。雖說杆身是用竹製外邊糊紙,可一丈來高,對於身量不足的沈瑞來說,分量委實不輕。沈瑞雙手接過,可按照規矩只能用右手打幡兒,便藉着肩膀做支點,纔將幡杆立起來。

早有提調通知門外響器參領,沈瑞手中的引靈幡就像是信號時的,剛接過來,就聽到門外一陣鑼鼓聲響,鼓手樂師們拿着傢伙兒事兒進了院子,分做兩排,站在孝屬兩側,連奏三首喪樂曲。

沈瑞認真的聽了一會兒,三首喪樂,只聽出中間一首是《哭皇天》。這曲子是傳到後世去的,雖與後世音調略有不同,依稀還有些影子在裡頭。至於前後兩首喪曲,則是全然陌生。

“嗚嗚呀呀”,曲聲似泣。孝子孝屬們雖還沒到“舉哀”之時,可這喪曲一起,旁觀人羣中有想起孫氏生前好處的,已經開始出現哭聲。

接着,哭聲跟傳染似的,一個接着一個。等到響器參靈完畢,人羣中已經哭成一片。反而是跪在地上的孝屬們,因沒到舉哀之時,還比較剋制。

沈瑞雖沒有擡頭,可身上都被四處目光灼得發熱,就曉得不知有多少人盯着他。他便將腦袋抵到胸前,用袖子擦拭了一把眼睛,立時淚如雨下。

此時,喪曲已畢司儀叫起,靈柩“出堂”,由槓夫們擡起,從靈堂擡到大門外。這纔到舉哀之時,全體孝屬起身,退立而行,邊走邊哭,嚎哭聲一片。沈瑞早已淚流滿面,眼前一片模糊,想到郭氏早上的交代,他沒有嚎啕大哭,可也“嗚嗚”地哭出聲來。

靈柩擡到大門外,早有大槓與各執事準備齊當。

沈瑞熬了一晚上,自己“哭”了這兩起兒,眼下四周又是亂糟糟的,直覺得腦仁兒生疼。又因老薑刺激,不僅眼淚直流,鼻涕也跟着湊熱鬧,他用袖子擦了一把又一把,不說旁人,直將自己噁心的夠嗆。可這鼻涕跟眼淚一樣,都跟開閘了似的攔不住,偏生一個手又被幡杆兒佔着。

這幅狼狽模樣,他實不願讓旁人看見。這兩日他又跪的多,膝蓋痠軟,便趁機雙膝一軟,跪了下去,匍匐在地上。

卻是無心插柳,另有所獲。

旁人眼中,這孩子就是哭得眼淚止不住,神情恍惚的身子都立不住。醒來這一個多月,沈瑞雖沒有餓肚子,可畢竟如素,小孩子又是抽條的時候,看着越發清減,顯得瘦瘦小小。他這個樣子,就算現下張老安人跳出來,指着孫子說其“頑劣不孝”,也不會再有人相信。

槓夫們已經就位,喪盆兒也準備好。孝屬們哭聲漸止,滿場只剩下沈瑞的“嗚嗚”聲。

司儀見狀嘆息一聲,上前低聲道:“瑞哥兒,該摔盆起槓哩,莫耽擱送你孃的好時辰。”

沈瑞趴在地上,摩挲了好幾把,纔將鼻子下亮閃閃的東西清理乾淨,聞言便止了哭聲,擡起頭來,抽了抽鼻子,點了點頭。

喪盆兒說是盆,實際上不過是直接四寸來許、瓦制的深口碟子,中間有一銅錢大小的圓孔,二、三分厚。

因沈瑞現下正對着靈柩跪着,無需挪動地方,依舊跪在遠處,將幡杆兒先放到一邊,雙手接了喪盆。

他膝前兩尺處,早有人擺了一塊新磚。摔盆兒的規矩,父喪左手摔,父喪右手摔,忌摔第二次。若是一次沒摔破,就有槓夫用腳踩破。

沈瑞對着地面新磚摔了一下,“吧嗒”一聲,喪盆兒碎成兩半,從新磚上跌落到地面上。

鼓樂聲起,槓夫起槓。

三十二個槓夫擡靈柩,另有三十二槓夫隨行待換手。

後邊各種執事,開路旗、旌幡、蓋傘、影亭、魂轎、釋、道、禪香幡,擺出半里路,又因沈舉人只是舉人功名,身上並無官職,執事受限,在各種旌傘後,就又有大白雪柳(三、四尺長竹筒,插上裹了白紙穗子的細竹條,使之下垂,謂之“雪柳”)百二十把,以壯執事行列與場面。

如此一來,送葬的執事隊伍,就到了三百餘人,浩浩蕩蕩,將沈舉人家門前擠得滿滿登登。

沈家送葬的族人親友,差不多也要這個數。直到殯列前用響尺導行的槓夫出了到了街口,後邊的隊列纔開始拉開。又有地方百姓看熱鬧的,也跟在送葬隊伍前行,浩浩蕩蕩,鋪陳了半街。

殯隊出了街口,就開始走走停停……

第五百零八章 廬山真面(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以羣分(五)第六十章雛鳳清聲(一)第628章 晚來風急(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近朱者赤(二)第一百零一章 羊狠狼貪(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三)第七十一章 人心不足(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聞大名(一)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聞風而動(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心無力(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利之所在(三)第一百零七章 東道主(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姓之好(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姓之好(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分煙析產(六)第三百五十五章 兩姓之好(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接風洗塵(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以羣分(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黃雀在後(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四百五十四章 金榜題名(五)第四百零七章 秋來風疾(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沈氏分宗(一)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第698章 克紹箕裘(八)第一百零八章 東道主(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風洗塵(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鶺鴒在原(七)第二十六章 素車白馬(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夙世冤家(四)第660章 向海而生(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鶺鴒在原(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雲際會(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暗度金針(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較長絜短(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樂往哀來(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慈母之心(五)第六十一章雛鳳清聲(二)第五百一十章 廬山真面(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小人之道 (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意氣之爭(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作自受(五)第651章 層雲漫涌(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高水長(四)第二百章 塵埃落定(二)第626章 晚來風急(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樂往哀來(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六十一章雛鳳清聲(二)第三百四十章 山高水長(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煙析產(四)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六十章雛鳳清聲(一)第五百章 別有用心(五)第六百七十章 疾風勁草(二)第三百一十章 收因種果(五)第三百章 慈母之心(六)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三)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第五百八十九章 鶺鴒在原(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明鏡高懸(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朱衣使者(一)第623章 鳳凰于飛(二十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頭角崢嶸(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七十七章 過路財神(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五百三十四章 至親骨肉(四)第694章 克紹箕裘(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四百九十八章 別有用心(三)第六百十三章 鳳凰于飛(十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友玉昆(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李之教(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姓之好(四)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情難兩全(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血淚盈襟(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友玉昆(一)第七十六章 過路財神(三)第642章 星河明淡(四)第629章 晚來風急(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同室操戈(下)第七十章 人心不足(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人心鬼蜮(十一)(二合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近朱者赤(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別有用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