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

端午過後,天漸漸熱了,暑氣上涌。

省城西郊的西山正是一個避暑的好地方。

晨曦之,白雲入山,草木豐盛,山野幽曠,山腳農田阡陌之處,則是洪山村。

山上有一寺,是有名的禪林,遠遠望去,可見歇山頂的重檐,琉璃色的瓦,脊上瓦飾,閃耀晨光之中。

爲了置身這場風波之外,林延潮索性就在此寺內小住,順便也當作避暑讀書。

每日聽着晨鐘暮鼓,吃着素淡的齋飯,在寺內讀書著書,偶爾與幾位老僧一邊品茗,一邊談禪說經,遠離着世俗之事,這等生活恍惚如隱士一般。

展進三五日也會上山一趟,給林延潮帶來山的消息。

果真如他所料,自己上山後,陸續有人上門拜訪,多是爲陶提學之事,多是希望他以文林社社首的名義來牽頭此事。

不過林延潮並沒答允,他的意思也很顯然,若是省內士子要聯名保陶提學,自己可以附名,但是要他出頭組織此事,甚至讓發動文林社的力量,號召衆人來他絕不答允。

故而他避居山上,免得有人因此請託,最後傷了交情,畢竟陶提學對自己有恩,若是自己不做點什麼,說不過去。

期間林延潮也讓展進找陳行貴,讓陳行貴尋那位錦衣衛百戶陸鳳梧,託這位仁兄與陶提學帶話,看看他有什麼事吩咐。

陸百戶還是很夠朋友的,傳出陶提學的話來。陶提學託林延潮照看他的侄兒。

陶提學這侄兒,是兄長陶承學之子。陶承學乃應天府尹,與首輔張居正政見一貫不和。陶承學之子陶望齡,十三歲。在鄉間譽爲神童,隨他伯父在閩,陶提學被抓時。正好在身邊。

林延潮聽了後,當讓展進去將陶望齡接至山上來。

其實陶望齡也在陶提學屬一個官吏家裡暫居。不過林延潮擔心有宵小會對陶望齡不利,故而接他到自己身邊住,也替陶提學照看此子。

陶望齡本是不答允,後聽說林延潮是解元郎,當欣然同意,說是要來請教學問。

於是林延潮將陶望齡接至寺裡暫住,還有徐火勃做伴,每日林延潮自己讀書。閒暇時也指點二人學問。

山間無歲月,讀書不知年。

林延潮漸漸也喜歡,這般遠離喧囂,靜靜作學問的生活,於是就這麼在山裡住着,除了偶爾回家與淺淺小聚,其餘都在寺中讀書。

如此日子,也就這麼過着,同時林延潮也關心着朝堂之上的大師。

自福建巡撫劉堯誨,升任兩廣總督後。福建新巡撫是龐尚鵬。

龐尚鵬有能吏之稱,在兩淮整頓鹽法,頗有政績。後因動作過大,惹毛了權貴被削官爲平民。後張居正將其起復,任福建巡撫。

龐尚鵬能得張居正重用,是因其敢於任事之名,當初整頓兩淮鹽法,觸怒權貴而被罷官就是實證。此外更重要原因,就是龐尚鵬是張居正一條鞭法的積極擁護者。

張居正對龐尚鵬有起復之恩,在給他信裡道,讓龐尚鵬任福建巡撫。並非是引之康莊,而是頓之畏途。希借龐的威望,憚壓人情多變的閩地。

當時閩地情況不妙。爲了備倭,稅賦很重。嘉靖年間時,丁稅徵銀四分,米一石徵銀八分,稱爲丁四米八,至去年林鳳俯誅才降爲丁四米六,但即便如此,仍欠軍餉銀二十二萬兩。

龐尚鵬的前任劉堯誨,推行一條鞭法兩年,但卻在地方遇到阻力,一直繼續不去。劉堯誨罷免兩名不稱職的縣令,仍是不管用。

不過龐尚鵬到任後,稱爲行江陵柄政,積極推動一條鞭法,丈量田畝之事,在他雷厲風行的手段之,不過半年將一條鞭法強行推至全省。

被張居正稱爲人情多變的閩地豪強,最後還是屈服在龐尚鵬的鐵腕之。

國家大事對林延潮眼而言,還太遙遠,自己現在只需順勢而爲就好了。此事對林延潮而言,一條鞭法最大的好處,就是自己家的傾銀鋪生意子變得紅火起來。

百姓要用銅錢兌換銀兩,以交納丁稅糧稅火耗,其中未必便利多少,但對於商人和朝廷而言,卻是賺得盆滿鉢滿。

這幾個月,三叔和三嬸是忙得不可開交,但林家的生意也是走上軌道,印證了林延潮的先見之明。

此外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消息傳來,張居正之父去世了。

林延潮將展進給自己送來的邸報,放至一邊,然後看着寺外落日斜陽。

寺裡的鼓樓上,僧人敲起了暮鼓,鼓聲地傳至耳邊。

林延潮記得當初看過明史,一場大的風波已起。

按照禮制,張居正父喪,必須辭官回到祖籍,爲父母守制二十七個月,此稱爲丁憂。這點就算官至首輔也是不例外,因爲大明以孝治天。

衆所周知,張居正是要將一條鞭法和丈量田畝,推行天的。一條鞭法和丈量田畝,龐尚鵬稱爲江陵政柄,眼福建一省不過是試點,明年就要推行至全國。

但在這個節骨眼上,張居正卻必須回老家二十七個月。

一回老家,張居正所謂的萬曆新政馬上就人走茶涼了,俗稱歇菜。

他任首輔五年的心血,就要一遭而毀,比如他當初對付自己的政敵,林延潮業師林烴的兄長林燫一般。

林燫萬曆二年回籍丁憂後,這位前南京禮部尚書,堂堂二品大員就一直家裡蹲,再也沒有起復的機會。

張居正回籍後,大明將何去何從?

就在朝堂上對此事議論紛紛時,張居正給出了答案,向朝廷請丁憂。

衆人都贊張首輔,果真爲百官楷模,事親至孝,真當我等好好學習一番,你好自去吧,朝堂上之事交給我等了!

但是奏章到了天子那,十五歲的天子詔,奪情(不行)。

張居正再請丁憂,天子再拒之,元輔,你不能走!走之國將不國!

接着張居正再……天子再……

頓時,明眼人都看出來了,這一套簡直是三辭三讓的戲碼。

你們這是在戲弄我等的智商啊!

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第二十章 蜆子湯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第六十八章 冬衣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同受彈劾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禮部尚書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第七章 洪塘社學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八百三十五章 賢侄一定幫幫我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五百零二章 返家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一千六十章 辦報五百三十章 回京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五百五十章 私問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四百四十六章 宮廷盛宴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七百五十五章 救與不救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觸動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吾來擔之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四百八十三章 裝逼打臉哪家強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五百三十章 回京五百二十章 碑文之事八百一十七章 真相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第七十五章 府臺巡視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第兩百一十二章 可列經魁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九百六十三章 考語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