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光陰似箭(2)

但王友山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進京的路上救助了一家快要餓死的難民,這家人也要進京投親,他順便帶這家人進京,沒曾想這家人居然是宮內內官監太監的親戚。

本來士人和閹人總要劃清界限,可王友山做事豁達講理,對待這位太監和其他人沒什麼不同,這一來大得好感。

都察院做御史幾年,又一次選官調動的機會,那太監權勢滔天,直接給他尋了兩個去處,若要高升,南直隸督學御史,若要發財,兩淮巡鹽。

可這兩個位置卻是朝中某派盯了許久的,一聽這個頓時急了,據說某位二品大員登門拜訪,威逼利誘。

到最後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知道到傳言,王友山放棄了三年後成爲湖廣佈政使的機會,致仕還鄉。

那位太監卻做事周全,替王友山開出了條件,兩淮給巡鹽御史的年敬,六年內有一成是王友山的,做督學御史那位和王友山結拜爲異性兄弟,要承情照拂。

年敬一成,那是幾萬兩銀子,督學御史的照拂,那是高官的人情,王友山錢上權上都不缺少,風風光光的回鄉。

不過說來說去,王友山的回鄉還是讓人不太理解,因爲那些難題都可以很簡單的變通解決,不知道爲什麼直接回來。

但這些卻解釋了一樣,爲什麼王兆靖這麼有把握中舉,有這樣的人脈關係在,高中也是正常。

王兆靖十三歲的時候,就中了秀才,成爲當年徐州不大不小的逸聞,而且趙進從自己父親那邊聽到說法是,衙門上下都對王兆靖的才學很驚歎,覺得就算沒人照顧,憑着這真才實學也穩穩過關。

這人還真當得起文武雙全的評價,和科舉順利相比,王兆靖的武技也穩步提高,他在京師學武的師傅是出身御馬監禁軍的高手,擅長劍術,王家返鄉,高價把這位師傅也帶了過來,這個人趙進他們曾在貨場上看到過,是個氣度沉穩的中年人。

從王兆靖這邊,趙進才知道,敢情這幾個用器械的少年每天玩樂的時間都不多,也就是來貨場比武而已,其餘的時間都在勤學苦練,知道這個之後,趙進將自己的訓練量再次加大。

和趙進、陳昇變得精悍沉靜不同,王兆靖隨着年歲增長,愈發當得上玉樹臨風這四個字,越到後來,大家在貨場上比武的時候,常有些大膽的姑娘媳婦遠遠觀看,後來還出現了馬車和轎子,簾子被掀開一條縫,來看這位王公子。

因爲這個,徐州城還有傳聞,所謂“金童玉女”,“金童”是說王兆靖,“玉女”卻說的是木淑蘭,只不過真瞭解的知道不是那麼一回事。

除了比武之外,王兆靖隨身開始帶着個書箱,比武間隙就拿出來誦讀。

王兆靖和貨場上的少年講述書中故事和道理的時候,唯一能接上話的就是趙進,而且趙進還能講出更精彩的故事和更深更準確的道理,這讓王兆靖又是震驚,又是佩服。

在王兆靖印象裡,趙進每天學武,根本沒什麼看書識字的機會,可偶爾能發現,趙進似乎能讀懂他手裡的書,但好像字認得不全。

但這也很不簡單,王友山每年都要出遊幾次,王兆靖偶爾會跟隨,他也算見多識廣,自然之道侷限於一地的人如果不讀書的話,見識會狹隘異常。

可趙進卻不同,他對歷史瞭解的不太清楚,但也支離破碎的知道不少,對天下間的地理形勢,各地風貌特產則很清楚,甚至海外蠻夷的也有所瞭解,要知道,很多人至今不知道倭國朝鮮還有那些佛郎機人到底來自何處。

除此之外,趙進對格物致知的道理比旁人精通,一些機關巧思,一些天地自然的道理,都能說得清楚。

王兆靖也旁敲側擊的打聽過,也安排下人去看過,趙進父母叔父都不是文人,趙進平時也沒有什麼讀書的時間,這些東西不知道怎麼了解到的,後來王兆靖還懷疑到了木淑蘭,木淑蘭的確認字而且讀書。

不過即便這個也沒辦法解釋,王兆靖找的理由是,趙進在私塾學會識字,然後自己看書,要不然不會和自己借紙筆,這也比較牽強,好在趙進的表現只能說出色,沒什麼驚世駭俗,王兆靖最後解釋爲能者無所不能。

孫大雷依舊很胖,動作依舊很慢,不過出手越來越有威力,因爲他家及時把產業店鋪都轉移到了隅頭鎮,那裡是京杭大運河新的南北節點,貿易中轉的中心之一,這些年非但沒有敗落,反而發財了。

因爲發財有錢,看着從前懶散無能的胖小子居然專心學武,孫家花錢給他請了個師傅,勤練不綴,老師指點督促,孫大雷也是不斷提高。

本來因爲搶生意的事情,孫大雷面對趙進還有點侷促,後來才恢復了從前的關係。

徐州城愈發破敗,稍微有點人氣的也就那麼兩條街道,孫家父母也開始常年呆在隅頭鎮經營生意。

按說父母和孩子常年分開,家境優渥一點,加上寵溺孩子,會讓孩子很容易學壞。

孫家父母去了幾個月後回來就準備帶着孫大雷一起過去,沒曾想孫大雷因爲有比武激勵,每天沒工夫琢磨別的,整天勤奮練武,這讓孫家父母覺得兒子長進不少,就帶着孫大雷的弟弟妹妹去了隅頭鎮。

父母在外地,每月銀錢給的足,孫大雷特別豪爽大方,現在比武獎品這塊,他和其他幾人的份量一樣,還經常拿好吃的來和大家分享。

而且孫家還做了一件事,花了不多的錢把貨場這片和周圍的店鋪盤了下來,就這麼保持着讓孩子們去玩,因爲早就廢棄,而且徐州城跟着破敗,所以沒花幾個錢,買來後也沒有整修,就那麼放着,反正貨場這邊孩子們會自己打掃整理。

石滿強和吉香還有劉勇來的次數隨着年齡的增長而變少,原因很簡單,他們已經可以作爲勞力使用了。

不過他們幾個人還是會定期過來一次,原因也很簡單,他們知道和趙進幾個人維持關係的重要性。

徐州滿城凋敝,鐵匠鋪的生意也不那麼好做,但因爲有趙進他們的關係,石滿強的父親在知州衙門和戶部分司那裡都接到了活計,而且價錢高,結賬乾脆,當然回扣好處什麼的不能少,大家發財,甚至因爲董冰峰,石家鐵匠鋪在徐州衛也有生意做。

吉香家裡的熟食攤子經營的也很簡單,不過王兆靖讓他家廚子傳授給吉家秘方,然後安排自家每天去那裡買,事情是小事,但王家去買,很多人也跟風去買,徐州知州衙門上下也跟着,這幾年生意也維持了下來,而且還比從前好了不少。

劉勇情況和他們兩個不同,大家慢慢熟悉後才發現,劉勇無父無母,一直跟着叔叔過,他叔叔家境也不好,能給劉勇一口飯吃就不錯了,連吃飽都未必能做到。

石滿強和吉香家裡好歹有個產業,劉勇在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時候,特別是飯量最大那段時間,每天都是在貨場上吃飽,晚飯基本不吃,後來也知道天天玩不是個事,所以每天找點零工零活幹。

徐州城這樣的情況,原本的產業都維持不下去,大家都在找飯轍,那有什麼新位置給劉勇。

還是趙進幫了忙,從前被他們痛打差點逼上絕路的那五個潑皮,現在也混出點樣子來了,特別那個陳二狗因爲吃了虧知道進退,做事也勤謹,很被那程銅頭看重,如今已經算是個不大不小的頭目。

第578章 各有心思第953章 等不等第535章 浮躁的情緒第470章 不跑難道等死嗎第1640章 尊漢討幕第204章 王法如此用第937章 葛田豐第316章 兒在外母擔心第359章 才僅僅是徐州第59章 隱瞞第241章 今非昨日第48章 文貴爲何學武第1105章 低價的兵甲第1684章 無路可走第443章 過年了第410章 一路上第117章 這就是離別第1541章 儲君閱兵第950章 馬隊先逃第408章 主離客來第1533章 世上不止一個大國第774章 魚臺縣的嚴黑臉第1604章 該做的戒備第902章 遼西走廊的大火第67章 深夜的敲門聲第1537章 國公爲國第353章 晝伏夜出第1543章 演習第511章 刀不出鞘要生鏽第297章 城前攻守第1332章 狂風將至第1070章 去往登州府的商隊第837章 徐州龍氣第1614章 時代的差距第1392章 魏廣微第660章 能防能守第987章 這是你的大功第323章 搬家可否第889章 夜不靜第980章 流賊破城第1155章 趙進到第1098章 湯若望的信(9)第211章 這就是你的將來第1228章 都留下了第266章 城中案第733章 行善不得善報第195章 還要趕路第1234章 極端和更極端第627章 擦肩而過第443章 過年了第835章 增兵第1634章 不斷的投降第1024章 濁流第1406章 千戶第103章 小算計第67章 深夜的敲門聲第540章 私鬥第897章 論人心第671章 永城縣第1390章 全仗這口刀第875章 比武大會的傳言第365章 五級五階第608章 正是殺人夜第1332章 狂風將至第1119章 真心實意第27章 紙上的記憶第1603章 旁觀者或許清第1323章 敵從東來第1415章 百姓心裡有桿秤第848章 戰場問答第1057章 宗室朱行書第734章 這也是兄弟第658章 千金市骨第963章 都在算計之中第340章 真是天作之合第1235章 趙家軍第501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385章 都忙第1139章 有人不見第592章 這一敗第572章 巴掌和甜棗第1334章 好言相勸第436章 不得已的懷柔第1443章 後續第474章 前景無限第1291章 臨清大閱第843章 心向朝廷第1325章 勇者方能出戰第656章 膽大包天耿滿倉第330章 趙進的計劃第1561章 說服大漢有把握嗎第582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1692章 江戶三代而亡第278章 大搬家第674章 我自有計較第1526章 借師助剿第775章 你敢打我第848章 戰場問答第643章 另開局面不準第1546章 你們想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