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捎信

眼神複雜的望着朱常洛遠去的背影,葉赫站在原地筆直如劍一動不動。一室黑暗如潮蔓延逐漸將他整個人吞沒,恍乎已經化成了石雕泥塑。

葉赫耳邊一直在響起朱常洛走時說的那句話:“不要胡思亂想,都與你無關,不管有什麼事,你我情誼不變。”

可既使他能放下,自已能夠放下麼?

某人曾說過他的人生已如棋局,即已執子,便沒有停手的時候。

葉赫一直知道朱常洛的眼裡有江山如畫,有鐵馬金戈,有萬里草原,有白山黑水,葉赫可以毫無置疑的告訴所有人,這個朝代將會因爲朱常洛的出現而將閃亮一時,他的大名也會永載史冊。

可是這些,因爲一個人而改變……雖然改變他的那個人不是自已,可是和自已又有什麼不同呢?

試問他可甘心?葉赫眼底忽然變得酸澀。

不知不覺中牙齒咬住了嘴脣,舌尖已有了血腥的味道。

靜靜黑暗中響起了一聲長長的嘆息。

朱常洛來到中軍大帳時,李如鬆等人已經在座。

帳中間跪着一個人,渾身水淋淋的極是狼狽。

待朱常洛坐好了,孫承宗上前一步道:“一共有十幾人深趁夜從城牆上用繩子縋下,身上背有尖鎬利刃,看來是哱拜狗急跳牆,派他們前來毀堤放水的。”

朱常洛點了點頭,轉頭問李如鬆:“那幾個人呢?爲什麼就剩下他一個?”

李如鬆朗笑一聲:“哱拜當咱們都是吃乾飯的呢,早就全射死了,就留這一個活口,咱們問個仔細。”

一聽活口兩個字,地上跪着的人越發抖了起來,明顯已經嚇破了膽。

朱常洛掃了他一眼,溫聲道:“你叫什麼名字,受的是哱承恩還是劉東暘的令?”

那個人擡起頭戰戰兢兢回道:“小的名叫李登,是哱將軍讓我們來毀堤放水的。”

朱常洛略垂了下頭,彎月一樣的長睫抖了幾下,漫不經心道:“現下城內情況如何?”

事關軍情,李登有些遲疑,正在猶豫不決說是不說的時候,李如鬆暴喝一聲:“講!敢說一句假話,小心老爺剝了你的皮,點了你的天燈!”

別看李如鬆平時笑眯眯的人畜無害,可這一身的殺氣盡數放出來時,足以讓任何人心膽俱喪。

李登已經完全癱倒在地:“自從淹城以來,城內軍民惶恐,夜晚人都睡在房頂上,前些日子,百姓跟軍士發生衝突,百姓們要求軍士投降。哱將軍說……”

說到這裡時,李如鬆輕輕冷哼了一聲,李登語聲頓時爲之一滯,連忙改口道:“哱承恩說朝廷已經頒發招安鐵券,只是睿王爺將鐵券藏而不發,欲破城後殺光百姓,現下大傢伙因此對城外官兵都忿恨異常。”

李登越說聲音越低,到最後整個人抖成了篩子。一顆心上上下下,只爲自已一條小命盤算不停。

朱常洛展顏一笑,比雪還冷目光在他身上轉來轉來。李登低着頭恍然不覺,可是帳內這些總兵將軍們卻硬生生被這眼光震得毛骨悚然,屏息靜氣看着朱常洛發如何落李登。

這位小王爺自從駐軍以來威權日重,先是雷厲風行的發落了魏學曾,緊接着波瀾不驚的將所有兵權盡攬,要說這些只是倚仗他的特殊身份壓制衆人不得不服外,可是縱觀最近幾天這位小王爺表現,居然深通軍事,幾度排兵布將,攻則算其無備,變則出其不意。

其中種種縱橫捭闔之舉,比之任何一個帶兵幾十年的老帥也不遑多讓,就憑這些已經足以讓這些桀驁不馴的總兵大人們死心踏地的歎服。短短几天,由畏而敬,由敬而重,這些總兵人對於朱常洛的態度已經由質到量,變化的可謂突飛猛進。

李登本來以爲必死,天靈蓋裡早已開了口子,三魂走了兩魂,焉焉的癱在地上等死。卻忽然聽到朱常洛含笑開聲:“我也不殺你,你也不必回城,就留在這裡願不願意?”

李如鬆沒有忍住,側了頭對朱常洛低聲道:“王爺,這不太合適吧?”

帳內各位在座大人的心又是一抽,紛紛側目而視……

李如鬆這位主的囂張跋扈衆所周知,居然連他對這位小王爺都這麼恭敬了?

朱常洛笑着遞給李如鬆一個眼神,示意他稍安勿燥靜看下文。

千想萬想也沒有想到是這樣的結果,李登一時之間似乎是喜得傻了,呆了片刻得後忽然跪在地上磕頭聲,眼裡流下淚來:“小的謝王爺不殺大恩,可是請王爺殺了小的吧。”

監軍梅國楨怒道:“王爺一番好意,你居然敢拒絕,當真以爲咱們不敢殺你不成?”

李登一臉鼻涕兩眼淚,哭了個稀里譁拉:“不是小的不知好歹,而是小的有家眷在城裡,如果小的死了,那還罷了,如果小的留在明營,明天城上我老孃兄弟他們就會被扔到這城下啦。小的是怕死沒出息,可是寧可自個死,也不能連累老孃的。”

居然抓了個孝子……帳內幾位大人面面相覷,苦笑不得。

朱常洛展顏一笑:“既然如此,若是我想個法子,即能讓你回去,又能保你不死,可好?”

“真的麼,小的謝王爺不殺之恩。”李登大喜過望,嘎嘣脆的連連磕頭,喜悅之意洋溢一臉

梅國楨眼神滴溜溜在朱常洛臉上轉了幾轉,忽然冷哼一聲道:“別答應的痛快!若是不按王爺說的做,就算放你回去你也沒有活路的,你的同伴全都死了,唯獨放了你回去,你自個想想哱承恩會怎麼想你,到時候你的小命不保,你的老孃還是得跟着你倒黴。”

這位梅大人不愧是當御史出身,心硬嘴毒,一句話說的李登爲之一呆。

光想着回去的好事,還真沒想的到這麼多,讓梅國楨這麼一說,不知這個小王爺要安排自已做什麼事,若是做不成回去了豈不還是死路一條麼?這心頭一盆涼水澆了下來,一個人木怔在那裡,如同傻了一般。

“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也不是什麼難事,只有一件,管好你的嘴就成。”盯了梅國楨一眼,不得不佩服這個老傢伙望風轉舵的本事果然一流,轉頭向李登道:“只要你去替我送封信給哱拜,我保證他不但不殺你,還會賞你,這樣可好?”

李登迷迷怔怔的擡起頭來,一臉的難以置信。

信有一封,口信二個。

李登帶着朱常洛給他的十兩銀子,打來處來,回去處去,興亮采烈的回城了。

回城之後,衆兵丁對他居然能夠死裡逃生回來大爲納罕,一時間將他圍了起來,七嘴八舌的問個不停。

李登也不含糊,按照朱常洛先前教的說道:“兄弟們,咱們有救了!睿王爺讓我給大家捎個話,大明官兵以招撫爲主,讓城內大傢伙休要聽別人謊言,咱們都是大明子民,王爺說了只要咱們投降,朝廷便會既往不咎,而且這次水浸造成的損失睿王爺願意一力承擔,不但幫着修房屋,還會給錢糧呢,總之絕對不讓大家受難就是啦。”

戰亂之中人心思定,更何況處在大水浸城朝不保夕的絕境的情況下。

那怕有一點點的希望,都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

李登的話沒用一會就已經瞬間傳遍了寧夏城大街小巷。

本來以爲必死無疑的人們眼前再度亮起了希望,一時間民情如沸,一齊擁到巡撫府,要求哱拜速開城門納降。

等到哱承恩知道消息,命人將李登帶回府中問話時,再想扼制已經爲時已晚,就此哱拜苦心想出的嫁禍之計已經完全沒有了任何作用。

聽着外頭一潮高過一潮的百姓呼聲,哱拜與哱承恩面面相覷,臉色都是一模一樣的難看之極。

李登跪在地上,哱拜擰着眉正在看他帶回來的信。

信是睿王朱常洛親筆,內容很簡單,寥寥幾字:“將軍父子自歸朝廷以來,替朝廷鎮守邊疆,大小邊功數十次,現朝廷已查明,此次兵變完全是巡撫黨馨剋扣軍餉引起的,罪在黨馨,況且殺黨馨的乃是漢將劉東暘,將軍父子何苦待人受過,只要能殺劉東暘便可贖罪。”下邊用了睿王金寶,並且加蓋三邊總督大印。

就這一封信,已有足夠十分份量,哱拜怦然心動!

翻過來複過去看了三遍,然後交給哱承恩手中。

哱承恩看完後,半晌沒有說話。

就在這個時候,土文秀急匆匆的闖了進來,大冬天的一臉一頭的汗水。

心煩意亂的哱承恩沒好氣吼道:“亂闖什麼,出什麼事啦?”

一臉惶恐不安的土文秀顧不上看他的臉色,急吼吼道:“哱爺快些想個法子吧,眼見有好多百姓已經在衝擊四門守衛,再這樣下去,咱們快守不住了。”

哱承恩騰得一聲站了起來,眼底已經浮上了血光,“媽個巴子的,一個個都想造反不成?”忽然狠聲問道:“劉東暘在幹嘛?”

土文秀面露不屑,嘴角一撇道:“劉總兵天天陰沉着個臉,也不知在盤算什麼。”

哱承恩雙目盡赤,伸手拔出長刀:“走!我倒要看看這些人想幹什麼。”

“站住!”哱拜一聲斷喝,哱承恩踏出的腳步忽然停了下來。

哱拜臉色不動,轉頭對土文秀道:“出去告訴百姓,就說我說的,三日後開城納降。讓他們各自安定,若再有煽動鬧事者,一律殺無赦!”

“啊?”土文秀幾乎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驚訝的張大了嘴,呆呆看着哱拜。

哱承恩同樣被驚得一跳,下意識的反問道:“咱們……真的要降麼?”

哱拜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轉頭對李登道:“你去帳房領二十兩銀子,好生下去休息,明日早點來,我有事找你去明營說話。”

雖然擔驚受怕的跪了半天,還真的象王爺說的有驚無險還有銀子拿,李登喜滋滋的應了一聲,站起來揚長而去。步伐匆匆,實在不能不急,因爲還有兩份賞錢等他呢。

睿王爺果然說的不錯,李登喜的都快不知所以了。

打發了李登,哱拜轉頭對土文秀喝道:“還不下去按我所說去安撫民心,非要激起民變纔算完事麼?”

土文秀這纔回過神來,連忙應了一聲,一溜小跑的出去了。

這下書房裡只剩下父子二人,說話再沒有任何顧忌。哱承恩急赤白眼道:“阿瑪,你當真要降?”

哱拜冷笑一聲,拍了拍放在案上的信紙,“有睿王這封信,便是降了也不打緊。”

哱承恩倒吸一口涼氣,雖然心不甘情不願,可是事到眼前,由不得他不服軟。救兵遙遙無期,城外大水逼境,城內人心動亂,形勢已經惡劣無比,無論那一種情況爆發,都是對自已這一方完全沒有好處的方向。

忽然嘆了口氣,提刀便往外走。哱拜急喝道:“你往那裡去?”

“不是說要投降麼?”哱承恩甕聲甕氣道:“我去殺劉東暘!”

“滾回來!”哱拜氣得眼前發黑,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他真是不知拿這個豬一樣的兒子怎麼辦,如果哱雲在該多麼好……

殺劉東暘急什麼哱拜心中顧慮的是那個小王爺是真心的要放過自已?還是在設計讓自已自相殘殺?腦海中再度浮起睿王嘴角那個狡黠的笑容,哱拜輕輕搖了搖頭,他不太相信,也不敢相信,一切就等明天試過再說。

而此時李登已經來到劉東暘府上,因爲朱常洛給劉東暘捎的只是個口信,同樣也只是幾句話。“將軍乃漢臣,何必跟着別人造反,替他人頂罪,朝廷已經查明,殺黨馨乃哱拜指使,將軍只要殺掉叛黨,便可重歸朝廷。”

給了李登十兩銀子,打發他走後,劉東暘獨自怔然出神半晌,臉上陰晴變幻不定,忽然一掌拍到案上,大喝一聲:“操他娘,老子受夠了!愛誰誰,老子不伺候啦!”

這一晚的寧夏城註定風波浪涌,所有人都無法安息。

百姓們得了明天納降的信,一個個恨不得燒香祭天,早些結束這戰亂苦楚。

哱府書房內燈火通明,一夜不熄。

劉府中劉東暘手握刀柄,如同走馬燈般不停的轉圈。

衆人皆憂我獨喜,李登一臉春風的正向另一個人家中走去。

因爲他還有最後一個口信沒有捎完。

第252章 野心第129章 動作第13章 籌謀第155章 論忍第304章 舊人第244章 折服第275章 報應第280章 表白第51章 請辭第183章 失算第243章 剖析第256章 閱兵第239章 朝見第13章 籌謀第284章 救星第220章 剖心第271章 提醒第281章 酒樓第118章 離別第285章 對壘第43章 絕境第167章 決心第256章 閱兵第96章 大志第209章 驚心第184章 敲打第272章 喜訊第90章 秦風第174章 突變第201章 喜信第49章 拜衙第245章 謁宮第280章 表白第304章 舊人第237章 宏第26章 拜府第138章 宿命第292章 嘆息第254章 非議第196章 知遇第146章 絕望第263章 攤牌第55章 阿蠻第87章 決定第287章 潰逃第298章 變天第106章 低眉第92章 虎賁第173章 廷議第140章 回答第228章 收買第1章 初始第232章 作死第59章 進宮第308章 絕計第13章 籌謀第98章 拉攏第160章 孤注第131章 設伏第1章 初始第186章 逼問第132章 中伏第158章 議儲第144章 伏子第159章 機鋒第112章 真相第118章 離別第247章 危境第256章 閱兵第126章 難爲第49章 拜衙第130章 錐心第187章 生光第127章 瘋狂第94章 重逢第34章 闖營第190章 挑亂第39章 神器第134章 亂心第73章 預立第214章 算壽第23章 葉赫第114章 烏雅第308章 絕計第236章 許諾第262章 踐諾第187章 生光第154章 賜宮第184章 敲打第120章 高調第47章 蠻子第198章 苦衷第269章 誠服第108章 心碎第42章 人質第137章 挑戰第26章 拜府第283章 生死第8章 心機第158章 議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