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一年七月三十日,皇太極派郡王多爾袞、饒餘貝勒阿巴泰、額駙揚古利率八旗兵十萬繞道蒙古大舉攻明。
八月七日,多爾袞兵分三路入喜峰口、獨石口、北京嶺諸堡。
八月十四日,清軍於北京延慶縣集合,連敗明軍三次,大明巡關御史王肇坤拒降,兵敗戰死,明軍退保昌平。
清軍沿途但凡遇到城鎮就大肆洗劫,俘獲人畜一萬一千二百三十,糧草財物等不計其數。
清軍入關的消息傳到南京城後,滿朝震動。
北直隸的百姓這些年是多災多難,整個北方這幾年都是到處打仗,李自成就曾經禍害了大明北直隸地區,而曹鼎蛟他哥奪回北直隸之後,並沒有讓山東海軍軍事基地的人馬留守,山東海軍陸戰隊更是被派到倭國作戰。
而這次清兵的反應速度之快,出乎意料,盧象升這邊才接觸到一點風頭,清軍就直接悍然入關了。
而統軍大帥是大家並不熟悉的多爾袞,在皇太極掌權的初期,對於多爾袞是非常的重用,而且對於多爾袞同時是非常的忌憚和防備。
重用,是因爲皇太極知道多爾袞確實是不可多多的軍事統帥,征討蒙古,異族,和其他遼東勢力,多爾袞都是他重要的軍事力量。
防備,是因爲多爾袞是先帝的兒子,而大清以前是奉承着兄終弟及的傳統,而皇太極並不想讓多爾袞上位,他更想讓大清學習大明的那種方式,皇位就交由自己的子孫去繼承。
多爾袞的出征,也是大清那些八旗子弟兵族老們強烈要求,堅決要更換豬隊友。
而皇太極多次入關慘遭失敗,多少八旗子弟兵的遺霜上門哭訴,若是打勝了仗,爲大清奪回了急需的物資和金銀珠寶,那他們這些人家也就不會多說什麼,因爲大家都能得到不少的賞賜。
然而大可汗“陛下”帶回的東西不多,可損傷了無數好兒郎的性命,這就是一百個不依,一萬個不服。
“駕!駕!駕……”
多爾袞興奮的呼吸着新鮮的空氣,對着麾下的兒郎們說道:
“搶!殺光,燒光,搶光!”
北直隸羣魔亂舞,清兵們開始擴大地盤劫掠,碰到堅城大城不攻,碰到那些小縣城,或者是鄉村,通通屠殺殆盡,只留下青壯女子帶回。
……
“朕失職,又失策啊,北直隸的百姓們並沒安置好,將近一年的功夫,大軍都還沒有佈置到位,整個北方的前線大員也要承擔責任。”
崇禎皇帝沉默了很久之後,吁了口氣。
????王承恩已將那奏報,送回了他的案頭。
????他講案頭上的奏本捏起,而後沉默了片刻:“召諸臣覲見吧。”
????“陛下……”王承恩看了崇禎皇帝一眼。
????崇禎皇帝道:“這奏報中的事,不只是給朕看的,也是給百官們看的,朕要引以爲戒,這文武百官,難道不該引以爲戒嗎?
朕與諸卿,一言一行,都關係到了無數人的福祉,朕要讓人當衆宣讀出來,再給朕聽聽,也給這滿朝文武聽一聽。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百姓纔是大明之根本,朕有負於天下。”
崇禎皇帝也是無奈,北直隸地區大概是去年九月份徹底解放了,之後就爆發了陝西一系列的事情,蒙古大軍入關,皇太極入關,李自成的叛軍殘部甚至和蒙古人聯手打下了延安府和西安府。
而崇禎皇帝本人也是坐鎮陝西,親自前往前線督戰統帥大軍,到今年二月末三月份初的時候,纔算是徹底解決的大明大大小小的戰役。
大明文武百官對於北直隸的重建還有百姓的安置工作並非不是重視,而是手上實在是沒有銀子,國庫內庫都掏空了,大家都是窮得叮噹響。
曹鼎蛟要是在平常提出去打家劫舍的大計,崇禎皇帝爲了自己的名聲絕對不會允許,可如今的情況已經到了大明是要臉還是要命的生死關頭了,朱由檢思索了三秒,就果斷的選擇了保命要緊。
死倭國不死大明……
“去吧,朕先一個人靜一靜。若是朕之虎將在此,俺敢讓匈奴狼顧陰山……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是!”
王承恩哪裡敢怠慢,忙是出去,吩咐宦官立即召集百官,緊接其後,召集百官的金鼓聲便傳出來。
王承恩想着去內閣請幾位大學士,剛走了一些路程,卻見吳三桂迎面而來。
按理來說宦官和錦衣衛指揮使的鬥爭應該是很激烈,究竟是宦官的權力更大還是錦衣衛指揮使的權力更大,更要取決於皇帝的信任。
誰在皇帝心中分量更重一些,那是誰的話語權就更多,就能事事壓對方一頭。
錦衣衛,東廠,御馬監,司禮監這些最重要的部門都是爲皇權服務的,皇帝的意志大於一切。
“王公公,下官斗膽問一句,宮內爲何如此亂啊。”
王承恩性子和善,不喜歡與他人爭鬥,吳三桂也沒有得罪過他的地方,陛下的事本來就是公之於衆,透露一兩句也可以,他便道:
“陛下召集文武百官,欲商清兵入關之事。”
“嗯,本指揮使也是剛剛得到消息,不曾想陛下居然如此震怒,唉,大明真是多事之秋,本指揮使情願重穿戰袍,爲陛下出徵,血戰清韃子。”
“吳大人有這份心便是好的,陛下還需要吳大人操勞呢,咱家就不打擾你了。”
天子召見百官,百官們哪裡敢怠慢,俱都是風風火火的來了。
????他們至大殿之中,便見崇禎皇帝一臉鐵青,太子朱慈烺都來了。
????幾個內閣大學士,早已站定。
????翰林院的諸翰林們,也都站在角落。
翰林院庶吉士們有些瑟瑟發抖,崇禎皇帝這些天殺的有些狠,基本上督察院,翰林院,禮部,死走逃亡傷被廢掉了一大半。
“朕,崇禎,打韃子,朕已決心御駕親征,誰人反對誰人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