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平倭亂的方略

第843章 平倭亂的方略

王廷相聽了秦德威的話後,點頭道:“嚴閣老這人最大的強處在於,很難被抓住過錯和把柄。

如今皇上昏迷不醒,嚴閣老被罷免的難度極大。你若不在時,我等面對嚴閣老,若能做到但求無過,那就很不錯了。”

秦德威想了又想,又鄭重其事的對王廷相說:“還有句話要向老前輩交待,但下面這句話,只能出入你耳,不可使他人知。”

王廷相也很機敏,隨即就意識到什麼,“莫非你還有什麼我所不知道的底牌?”

秦德威就說了一句:“若遇非常之時,老前輩可與東廠秦太監合議大事。”

王廷相聞言瞠目結舌,怎麼也沒想到秦德威會提到秦太監。

秦德威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沒辦法或者困境的時候,可以去選擇信任一下秦太監試試看。

以秦德威之多疑,能讓秦德威在不得已時信任一下試試看,就已經很難得了!

伱秦德威與秦太監雖然都姓秦,但在朝堂上只同姓沒卵用啊,難道你和秦太監偷偷認了本家?

真是想不到啊想不到,你秦德威這個濃眉大眼的正道清流之光,居然和東廠太監在暗地裡有政治勾結。

王廷相忍不住問道:“你是怎麼有這樣的暗線?”

秦德威阻止了王廷相繼續追問:“別問,問就是天意。打住不說了,老前輩心裡有數就好。”

王廷相又主動提出來說:“你這次去東南,任務艱鉅。如果有需要兵部協助之處,趁着老夫還在主掌戎政時,儘可提出。”

秦德威來兵部辦事,肯定不只是爲了辦理欽差關防。想想就知道,用兵平亂的事務,怎麼可能少得了兵部的支持?

其實如果不是有王廷相坐鎮兵部,能夠給予強力支持,秦德威還真未必敢輕易答應南下。

如果兵部尚書是一個死對頭大臣,打死秦德威也不會南下。

只是剛纔過來時,看到王廷相因爲年老多病情緒有點消沉,就先開導了一番。

直到現在,纔算說起正事,秦德威就提出說:“主要有三件事,第一件是關於火器的。

需要將一些京師目前儲備的火器運往南方,尤其是大小佛郎機炮這種新式火器。”

王廷相當場同意了,“這些火器按慣例都是送往九邊裝備,今年可以分出兩成南運。”

兩成看似少,但已經很不容易才能擠出了,畢竟九邊邊防壓力更大,而且拱衛京師更重要。

秦德威又提出了第二個請求,掏出一份名單遞過去:“這是一份名單,通知名單上這些人,未來全部聽從我調用,我有臨機任命處置之權。”

王廷相接了過來,隨便看了幾眼。名單上位列第一的名字叫“俞大猷”,只是福建一個小守備,也不知道秦德威從哪扒拉出來的。

“沒問題。”王廷相收起了名單,這都是小事。

秦德威繼續提出了第三個請求,“從別地一些兵員去江浙,整訓並聽用。”

王廷相點頭道:“此乃應有之義,你要用哪裡的兵員?京營好說,邊軍略難。”

秦德威連忙道:“可不敢用京營的大爺兵,只用廣西、貴州這些地方的土司兵就行了!”

王廷相愕然,你秦德威怎麼想到的調那些西南土兵過去?以夷攻夷嗎?

但秦德威說怎麼辦就怎麼辦,肯定有他的道理,王廷相一般配合着照做就是,多少年老關係了,各種默契還是有的。

正好這時候,有兵部官員進來了,辦好了欽差關防的相應手續,連同王命旗牌一併同時辦好。

秦中堂這次是浙閩總督兼浙江巡撫,所以有兩塊關防印信。

又看了看王命旗牌,秦中堂嘆氣道:“昔年王命旗牌還是各稀罕物事,所以才能物以稀爲貴。

近年來王命旗牌也開始氾濫了,是個督撫就想奏討王命旗牌,感覺也沒那麼大威權了。”

王廷相感到很奇怪,問道:“你這又是什麼意思?不想要王命旗牌?”

秦德威答道:“王命旗牌肯定是要的,就是再賜個尚方劍就好了。”

王廷相:“.”

你秦中堂到底想幹什麼?不就是去剿個倭寇嗎,哪來那麼大的殺心?至於想弄一把尚方劍嗎?

大明朝多少年都只是“便宜行事”,沒有賜尚方劍制度了,被你秦德威這麼一說,搞得東南問題關係到社稷生死存亡似的。

秦德威就請教道:“老前輩宦海四十多年閱歷豐富,你說說,怎麼才能得到尚方劍?”

王廷相也幽了一默,朝着北方拱了拱手,“這你要去問躺在仁壽宮的那位。”

如果皇上還清醒着,以皇上的猜疑秉性和對大臣專權的防範心,你秦德威哪敢如此放肆?還敢索要尚方劍,不怕皇上先拿你試劍了!

“你還是悠着點!”王廷相忍不住告誡說:“在外與在內截然不同,要防範的很多!

最難過的就是猜忌,無論做什麼,都會被人懷疑!你奮勇前進,會被人看成輕敵冒進,你若謹慎行事,又會被彈劾畏敵如虎。”

王廷相去南京當兵部尚書之前,大部分時間都在地方工作,對此深有體會。

秦德威對此也有心理準備,“在外做事的難處,莫過於此。若非朝中有強力靠山撐腰,外臣難有成就,幸好我不需要去找什麼靠山。”

王廷相當然懂,秦德威不需要去找靠山的意思就是,秦德威自己就是靠山。

他還是提醒了一句:“最好不要常年累月在外,那樣隨着時間遷移,你在中樞的威望也會漸漸流失。”

秦德威感慨說:“我這就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能隨機應變了。”

此後王廷相催促道:“明日還有關於倭亂事務的朝議,朝廷要聽你的籌劃方略。你還是早點回家去準備吧,不要胡亂琢磨不該有的東西了!”

朝廷也是講究程序的地方,總不能任命了一個欽差,然後就不聞不問了,任由欽差隨便去搞事。

所以秦德威臨行前,需要向核心大臣闡述自己的平亂構想,證明自己做事有思路,朝廷沒有所託非人。

於是秦德威就離開兵部,結束了一天工作,回了家去。

當秦府一干人得知,秦老爺即將領命南下,一去不知多久時,頓時也雞飛狗跳起來。

官方有官方的準備,個人有個人的準備,都是瑣碎麻煩的事情。

各房也是各有心事,有想跟着南下回南京的,有想繼續女扮男裝,跟着老爺出征的。

即將臨盆的徐妙璇摸着肚皮說:“男兒志在四方,我不該阻礙夫君建功立業,只是不知夫君臨行前,能否見到孩兒誕生。”

秦德威順着答話說:“只希望孩兒懂事,能在這兩日及時出來,叫我看上一眼。”

及到次日,所有內閣大學士和部院大臣彙集在文華殿,聽取和審議秦德威提出的方略。

因爲事情干係重大,年幼的太子又被請了出來,坐在寶座上充當一個吉祥物和背景板。

又因爲不是正式的朝會,司禮監諸太監也在場,和大臣一起共商國是。

參拜過監國太子後,首輔翟鑾便代表朝廷,對秦德威問話說:“你此去東南,平定倭亂大概要多久?心中可曾有了方略?”

其實這是所有人都想詢問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是好奇,但翟首輔作爲朝廷代表,除了好奇之外還有官方溝通的意味。

秦德威想了想後,答道:“最快也要一年,如果進展不順利就要超過一年。總而言之,不會比一年更短。”

這個回答讓衆人都有些意外,沒想到秦德威在這裡居然沒有吹逼,說得如此保守和謹慎。

翟首輔又問道:“爲何最快也要一年?這個時間可有什麼講究?”

怕朝臣們不能理解,秦德威就仔細答道:“倭寇往來全靠季風,往往隨春夏季風而來,隨秋冬季風而去。

如今正值春夏,大批倭寇作亂,朝廷及地方猝不及防,並不是剿滅時機,再等到秋冬,這些倭寇大概就會退去。

預計明年春夏,嚐到甜頭的大倭寇還會再來,若這次朝廷準備得當,或許能剿滅大部。

所以按我計劃,此去東南準備應對的的不是今年的倭寇,而是明年復至再來的倭寇。”

兵部尚書王廷相帶節奏評價說:“這個策劃聽起來就很穩妥,先穩住陣腳,不急於求成,有大將之風。”

衆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但左都御史屠僑質疑說:“爲何今年要無所作爲?”

秦德威瞥了眼屠僑,“今年部署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命令各處嚴防死守,盡力減少損失。”

身爲浙江人的屠僑可能是心急,責問道:“數千人之禍患,何至於此!莫非秦中堂有養寇自重之心,或者是無能處置,只能坐視不理?”

秦德威不耐煩的說:“想必屠總憲一定有破倭良方,那就請屠總憲做欽差南下吧,我還省事了!

不過還是先請屠總憲說說,敵人都是什麼樣,又該如何破敵!並且立下軍令狀,今年之內必定掃平倭患,否則軍法從事。”

屠僑怒道:“秦德威!你這是議事的態度麼?難道別人就不能質疑你了不成?”

新上任的大學士張潮張老師出來打圓場說:“秦德威還是再說明白些,難道驅逐倭寇一定要一年以上時間?”

秦德威先對張老師說:“不是驅逐倭寇,而是平定倭亂,如果只是驅逐的話,便如野草生生不息,還會有一波又一波的倭寇前來,仍然沒有寧日。”

然後又繼續對朝臣解釋說:“其實此次倭寇之患還不算太過於劇烈,只是我國家東南武備有所廢弛,這纔是最大問題。

所以我去東南有三層目的,剿除倭寇固然是最重要目的,趁機整頓東南武備也同樣是重中之重,算是第二層目的。

如果有機會,反攻倭國鄰近大明各諸侯本土,徹底解決百年倭患也不是沒可能,這是備用的第三層目的。

所以今年時間雖然不以徹底解決倭患,但整頓武備也是重要工作,甚至可以說是打好根基的關鍵工作!

只有無知的人,纔會認爲這是養寇自重或者無能處置!我跟這樣的人沒有任何共同語言!”

只有屠僑被氣得臉色鐵青,大部分人還在議論,誰也搞不清楚,秦德威到底是算是想拖延避戰,還是真計劃養精蓄銳。

張老師又詢問道:“一年之後,就一定能平亂?”

秦德威如實答道:“我最短也需要在東南呆到到明年,具體情況如何,還要再看其他方面。”

張老師疑惑的說:“既然你心裡已經有了粗略籌劃,以及進度預估,想必已經便覽全局,還有什麼其他方面值得你關注,或者讓你沒有把握?”

秦德威解釋說:“倭寇之外還有海賊,海賊之外還有私商,狀況必定層出不窮,絕非可以輕易預料的。

譬如有個叫王直的海賊,大概今年已經與倭人諸侯勾結上了,在海外勢力極大,擁衆可能數千之多,素來以走私爲生計,與沿海民戶多有貿易勾連。

若倭寇之患一旦泛起,王直就肯定跟着一起作亂,不可預測因素太多了。”

有些細節性的東西,比如王直與倭國諸侯勾結的行徑,別人都是聞所未聞,很多人連王直是誰都不清楚。

聽到秦德威拋出瞭如此細緻的“乾貨”衆人終於可以相信,秦德威已經掌握了非常多的信息情報。

而且懂行的都知道,所得到的信息越豐富,做出的決策就越正確。秦德威做出了今年備戰,明年大力圍剿的方針,一定也是有道理的。

張老師不禁嘆道:“我現在才真正明白,爲什麼你一定要親自去東南了。”

秦德威答話說:“若想獲勝,先要知己知彼。別人只怕連知己知彼都還沒有做到,我又怎麼放心別人去東南?”

殿內衆人只能歎服,雖然秦中堂當欽差去東南,似乎是被嚴閣老擠兌去的,但秦中堂確實是最佳的人選。

難得秦中堂居然肯爲了朝廷做出“自我犧牲”,大家就應該相信他,支持他。

秦德威忽然又開口道:“東南情況複雜,還要總督多省,海陸兼具,尤其浙閩都是科舉大省,地方名流薈萃。

我單人去了東南,只怕鎮不住地方,有損朝廷威望,讓人嘲笑朝廷無力啊。”

衆人:“.”

來了來了,又來了,這纔是大家更熟悉的秦中堂。

(本章完)

第353章 主角和配角第79章 門房秦大爺之蛻變第42章 大人的世界(下)第743章 政治這東西(下)第317章 冤家路窄第460章 我跟你們不一樣!第811章 你怎麼看?第734章 七分政治第924章 這就是政治第203章 機智的李洞主第330章 最討厭的人第510章 他想搞事(求保底月票)第361章 內外紛紛說張家(上)第136章 府試疑雲第588章 誰是奸臣(下)第67章 不該問的別問(下)第505章 神棍與神仙第17章 靠作品說話第846章 永無寧日第500章 這我哪知道?第20章 人外有人第261章 全新的揭帖第301章 沒有安全感的人第616章 雙學士第449章 山海之間的見聞第429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736章 還有一個第427章 心驚肉跳第343章 滿耳朵都是他第661章 回家如做賊第70章 鎮靜養氣今晚寫完又刪了,本月最後一次請個假吧第781章 不是東西!第355章 父愛如山第311章 兇險的死局第923章 迴歸的首輔第237章 始作俑者第675章 我給你看個好東西第924章 這就是政治第818章 八年憋一句!第34章 不正經的先生第538章 又是一年第556章 南北平衡第374章 記一次春遊(上)第699章 不通夷務就少說話第137章 大明好弟子第671章 青詞大學士(求保底月票!)第494章 十七歲的憂傷(上)第940章 還是秦中堂靠得住第701章 左膀右臂第177章 九天之上第416章 考試季來了第847章 賊喊捉賊第533章 廷杖之後第916章 海圖霸業一場空第657章 吃飽了撐着第611章 歷史轉折中的秦學士(下)第509章 最好的藥第27章 不配爲人子!第813章 不只有青詞第65章 不容霜節老雲霞第348章 人在作,天在看!(上)第488章 講究個合理性第304章 都這麼有個性嗎(下)第279章 這就是政治第410章 狗急跳牆第891章 降維打擊(下)求月票!第162章 預留的席位第378章 看不懂了第633章 善後(下)第727章 你也不想身敗名裂吧?第493章 沒別人什麼事了戰戰兢兢決定更新推遲到明天中午第402章 大場面!第544章 裂痕第728章 天日昭昭第940章 還是秦中堂靠得住第158章 時間管理第401章 誰慫誰是狗!第348章 人在作,天在看!(上)無語,停電第682章 讀者的口味第81章 寫在即將20萬字時的話第422章 春秋經魁內幕第796章 前輩永遠是前輩第800章 魔幻之年的開端第814章 革弊興利第358章 在天牢的日子(下)第205章 招蜂引蝶第258章 進宮的那個男人第730章 捷報傳來之後第786章 風波起第717章 這四個字不能少!第98章 不安分的人(下)再請一天假第254章 國公與府尹(下)第443章 顏值就是正義第205章 招蜂引蝶第322章 這事沒完!第867章 陳年老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