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在他的引導下,慢慢的思考着中愈所說的話語,他們想起記憶中見過的河流,奔騰的黃河,從應天穿過的長江,還有家鄉里的小河流,愈發相信中愈的話是有道理的了。
中愈看着大家,似乎懂了,又似乎沒懂搞得眼神,說道:“這樣吧,做個小實驗,大家看看,應該就能明白。”
中愈端起自己的茶杯,走到臺子的前面,讓衆人看着他的操作,大家都探出頭來,看着他的動作。
中愈俯下身來,在地面上的一點,緩緩地倒下一茶杯水,示意衆人看着。
前排的衆人盯着那一灘水漬,看着它,慢慢的匯聚在一起,出奇不意地走出自己獨特的軌跡來,真的,就在他們眼前,慢慢的流動,明顯可以看出,比之前傾倒的點,低了很多,延伸了出去。
衆人恍然大悟,原來還可以這樣啊,自己以前也倒掉過茶水啊,怎麼就沒有發現呢。
中愈回到講臺,“每一樣事物不用力則不動,比如不用力氣,桌子是搬不起來的,不使勁推車,車是不會跑的。”
中愈停下來,等他們慢慢消化,這些知識前人或所或少都有些感悟,只是沒有中愈說的那樣簡潔明瞭,似乎一下子就直指問題深處。
至於中愈之前所穿插的“如果沒有力改變,將會永遠保持現有的狀態,除非有一個力迫使它改變狀”的這個知識倒是引發了學子們極大的興趣,他們明顯地感覺到這跟平時所學的不一樣,說法讓他們覺得很拗口,很有新意。
他們在心裡也能舉出事例來驗證這個說法,“冬日凍住的河面上,如果沒有力來改變,冰面上的車輛會永遠的滑行下去。”會永遠滑下去嗎,很明顯,不會。
衆人對這樣的教學方式很是驚訝,之前他們的教學都是,夫子講,學生聽,夫子將自己理解的知識灌輸給學生,並沒有這樣的循循誘導,也沒有實際演練,學堂上的氛圍還是比較沉悶的,所以教學的質量可想而知。
要想不落後於人,只能自己課後加強學習,所以,這就很坑爹,陳舊固定的方式,阻礙了知識的傳播,這並不是好事情,他們都有過這種擔憂,但是卻沒有辦法解決,這就是思維的侷限性,雖然他們已經站在了這個時代的頂峰位置。
衆人在考慮,是否以後自己的課堂上,能不能也模仿一下,做些實驗,讓課堂更有趣,只是這樣一來,是否有違禮制,被監管彈劾,這還得考慮考慮。
這幾個問題的答案揭曉,雖然他們都想反駁,卻找不到有力的理由,甚至還隱隱約約覺得,中愈的說法是正確的,一說開的話,答案真的是很簡單。
他們看向中愈的眼光也愈發的恭敬,之前不服的衆人也低下了高昂的頭顱,當然,有人有着一顆玻璃心,瞬間被打擊,再也堅持不住,想必以後也難以發展。有人雖在此處服氣,卻也暗自下定決心,好好努力,在別的地方超越他。
樓上的衆位大人在快速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情之後,都在觀察着下面的學子,裡面有不少他們看好的學生,能不能傳下衣鉢,還得考察一下,這就是個機會。
有人看後很是欣喜,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有的則有些沮喪,似乎自己看人的本事還有些差,這一下,差距就出來了。
不想落後於人,在任何時代都是存在的,人皆有好強之心,沒有人願意看着別人吃肉,自己連湯都不喝着,所以,爲了那一塊塊肥肉,自己也得拼一把,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看來大家似乎都有着自己的認知了,咱們在做一個實驗,來領會領會老祖宗的智慧,想想其中的道理。”
中愈手一招,只見有人擡了東西進來,仔細一看,是兩個大框,上面有白紙,最新工藝生產出來的白紙,衆人正奇怪中愈要做什麼呢,屋外突然黑了,窗戶上有人蓋了黑布,敲敲打打,釘上了。
衆人一陣奇怪,人羣都有些吵鬧,中愈大聲說道:“衆位同學,不用擔心,只是一個實驗,大家安靜的等待就行,不要害怕。”
吳司言和其他助教也在不斷的安撫着同學們,雖然他們並不知道中愈要幹啥,但是多年的經驗和出於對老大人的信任,他們還是表現出了很好的素養,維護着現場的安定。
兩個帶紙的大框排成一條線,中間有一些距離。待屋內黑了之後,中愈拿起一根針在中間的白紙上刺了一個洞,小孔的直徑約三毫米。
只見過來幫忙的僕人點上了一支大蜡燭,放在了靠近小孔的地方。
這一次,中愈沒有提問,他相信這裡面肯定有人知道這個,只要他涉獵足夠的廣,況且這個實驗也沒有那麼難,生活中肯定也有人遇到過,只是沒有意識到它是一門學問。
屋內的衆人看見,在白紙上有一個倒立的燭焰。待大家觀察了一會後,中愈示意僕人前後移動白紙框,學子們發現當白紙離小孔比較近的時候,火焰像小而明亮;當白紙慢慢遠離小孔的時候,火焰像慢慢變大,亮度變暗。
你沒有看錯,中愈在展示一個實驗,小孔成像。
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大約在兩千四五百年以前,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翟(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線進行的性質,這是對光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
中愈示意了一下,窗戶上的遮蓋被取走了,屋裡瞬間亮堂起來,剛剛看到的景象也消失了。
“大家看到之後有什麼想法?”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個不就是影子嘛,還有就是光線的問題,這個在欽天監中很容易得知。我說一個東西,大家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日晷,它的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和晷面組成,剛剛這個就是讓蠟燭的影子從這個小孔傳過去,後面就能看到蠟燭了。”
此人的師長是欽天監副監,知道這些也無可厚非,大家一聽,確實如此,日晷他們是知道的。
他也知曉關於日晷最早的可靠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發明的短影平儀(即地平日晷)。還有宋朝曾敏行《獨醒雜誌》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但晷盤是木製的,後改用石質晷盤,金屬晷針,即爲後世所稱的赤道日晷,當然這個名字他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