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來自帝國的壓力

有太多太多的事情終究是難以言明的,就好像他們這些人一樣做的事情,從最開始考慮的和最終得到的結果都是不一樣的。

也就是說這所有的一切都會回到一個原點,那就是他們在這一刻開始明白朝廷所做的那些事情,從最開始的時候是與他們息息相關的。

也就是他們會明白,在接下來所有的事情之中,需要有更多的人蔘與。

是有更多的故事參與的人越多,最終所代表的也就不一樣。

方中愈從來沒有否定過黑暗,光是從他手裡經過的那些案子,就有不少是需要特別的注意的,只是最終他卻選擇了放棄,沒有把這些事情當做大事去處理。

他去糾正了不少的東西,但是卻不會去過度,因爲那是一個過程,現在的他已經強行拉高了不少的東西,所以給大明帝國帶來了太多太多不一樣的發展。這種發展不能完完全全保證一定就是有好處的,所以他必須要確認,就算是他做的這些事情最終所帶來的好處與壞處,到底該如何去評判。

這些年來他做了不少的事,好的壞的都有懲罰過惡霸,同時也打過鉅貪朝廷所有重要的事情他都有過參與,甚至有不少人都是按照他的意見在做事,皇帝也會聽他的,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房東也已經超越了太多太多的。

果真時間纔是最強大的武器,就好比他們這些人最終會通過自己的手段去完成一些事情。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用他們之前知道的那些事情來做更多讓他們覺得可以方便去做的事。

朝中所做的那些事情,對於更多人來講其實還是非常重要的,大明帝國從一開始就知道他們這些人要做的事情就是如此。

這些年來不管是從上到下還是那些參與到整件事情的人來講,他們年紀越來越大,自然知道有些事情是怎樣發生的,不過他們會把那些當做永遠的秘密保留在心中,再也不讓其他人知曉。

整個帝國從最開始的時候就是他們一直想要的樣子。

不管是建文皇帝,朱允文還是方中愈,他們兩個人之前考慮的是將整個帝國建成獨一無二的大帝國,所以從最開始的時候他們的目標就是一致的,雖然中間可能出現了偏差,甚至有些時候連皇帝本人都動搖過,但是最終他們卻堅持下去了,這也是讓建文皇帝朱允文在最後時刻仍然願意與他們共同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原因。

建文皇帝朱允炆這一段時間接見那些朝廷官員的時候更多的時候都是清清聽他們來講各自對於地方的管理雖然朝廷給予了他們自我管理的權利,但是更多的時候,他們依然會依照中央朝廷的意思來做各級的規劃,這樣在保證他們能夠完成任務的同時,又不會引起大的麻煩。

建文皇帝,朱允文在自己的房間裡聽取其他人做彙報的時候,方中愈就在外面巡邏,他們這些人總有着各自的故事,甚至可以說朝廷現在所有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讓大明帝國變得更加強大。

各地的官員們也有自己的看法,同時各地的百姓代表也會前來面見建文皇帝朱允文,和他們一起聊聊如今百姓們的生活。

這件事情是從他們最開始的時候就知道了,所以現在解決的還算是不錯。

不管是建文皇帝朱允炆還是方中愈,對某些事情的看法總是出奇的一致,因爲他們兩個人是從最開始就知道最終要做什麼的人。

皇帝這一段時間是非常滿意的,沒有絲毫的廢話,對於那些做得好的官員直接嘉獎,對於那些做的不好的也提出批評,當然並不會給他們太大的懲罰,因爲所有的事情都是要探索來的,他們這些年來所做出的這些改變就是如此。

你搞得特別的隆重,也可以說是並不想大張旗鼓,勞民傷財,他要看的是真真實實的大明,而不是活在虛假中的大米,所以不需要那些人真的通過一些什麼特殊的方式來表達一下自己的忠心。

相反皇帝,朱允文對於那些花費民脂民膏來做一些華而不實的官員的表現,非常的反感。

這從他對那些做的差的同時,又有一些不軌行爲的官員的處置就可以看得出來。

一路上獲得最多的就是那些陪同的商人了,他們可以從各地的商人那裡獲取大量的訂單,同時又給他們簽訂各種各樣的合同,所以這一路上,所做出來的生意恐怕是他們過往幾年所能做成生意的集合。

畢竟有朝廷牽頭,很多事情需要雙方合作,朝廷這邊給予他們一部分權利,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共同合作,所以很多事情都有了保障,讓那些地方商人們漸漸的看到了外出發展的機會,畢竟困居一地,最終也只能將自己的地方做得更好,但卻不會得到突破,也就是說想要做大做強還是要走出去的,他們這些人都不是傻子。

大明報對於建築行業朱允文的宣傳一直都沒有停止過,這些天他見了些什麼人,說了些什麼話,如今也通過報紙向全國各地散播開啓。

所有合理的合法的同時又能夠鼓舞人心的話語,都一直在源源不斷的向外傳播,百姓們可以通過這些來判斷朝鮮最近的走向,同時又能通過這些人來感嘆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決心,畢竟他們的認知之中,皇帝如果對一件事情特別上心的話,那麼這件事情一定會快速的做成,畢竟承載着國家利器的他們總是能做出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操作。

對於建文皇帝朱允炆這樣的人來說,曾經年少一起奮發中年遭遇挫折,最終又走出陰影來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體驗,因爲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到底要怎樣做才能把所有的事情讓更多的人滿意。

從這件事情上來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承認建築行業中英文這些年來變化實在是太大太大,畢竟能夠聽從其他人意見的皇帝可是少見的,又能夠如此的情形正式而不貪圖美色,甚至說修仙,問道,這樣的人來講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去過的地方,會有無數的商人派遣各自手下的掌櫃前去洽談,同時對那裡進行開發,建議皇帝朱允文現在還沒有去過的地方,他們也在積極的準備着,用最好的狀態來迎接建文皇帝,朱允文同時也讓那些商人們看到自己地方的發展潛力,同時來這裡投資。

這一點並沒有什麼過錯,甚至朝廷也在不斷的鼓勵這種方式,畢竟錢掙了得讓他們花出來,否則一個個都囤積着經營,對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他們並不支持這種行爲,同時如果真的有人這樣做的話,只會失去朝廷的信任,這些商人們最害怕的是什麼,那就是朝廷不需要他們就算是如今他們的利潤大部分被朝廷拿走他們也不在乎,重要的是朝廷所拿走的利潤,剩下的部分就是他們自己的,這一點,每一個人都堅信。

畢竟想要讓更多的人爲他們服務,同時要讓這些人在這些狀況下能夠獲得最大的滿足感,自然需要更多的人投入精力和金錢,這些商人們心裡都非常的清楚,如果沒有朝廷的保駕護航,他們剩下的銀子根本就沒有命花,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與朝廷合作的越深就意味着他們受到的保護越強。

帝國從最開始的時候就讓他們知道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發生的,也就是說他們最開始知道那些是整個帝國在最開始,可以完完全全通過他們的手段來獲得的。

“現在咱們的行程大概有多久了?”

“陛下,如今咱們離開京師已經一月有餘,這些天來臨沂路,舟車勞頓,朝廷官員也有不少人都覺得非常的疲乏,您看咱們近期要不要休息一下。”從北到南能做很多事情,建文皇帝朱允文自然也忘記了,原來這麼快就過了一個多月了,不過也確實如此,每天要麼是在趕路,要麼就是在接見那些官員和百姓,建文皇帝朱允文對某些事情都已經不太清楚了。

不過從這些事情也恰恰是能夠看出來,那就是現如今下面的官員和百姓們已經能夠接受皇帝在他們身邊同時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態,然後確保整個帝國的政策進行不斷的改善。

京師裡的太子一夥人表現的也非常好,至少皇帝這一段時間皺眉頭的次數越來越少,太子表現的越來越成熟,他非常的高興,他又想起了當初和方中愈討論的那些,是啊,如果有一天他能夠放心的把皇位交給太子的話,那麼他可以出去遊玩了,這個天下這麼大,不管是代表大明帝國前往何地都將會受到重要的歡迎,畢竟大明帝國的海軍可是非常強大的。

陸地上也許還有敵人,甚至可以說還有能夠與大明陸軍戰鬥的敵國,可是海上大明海軍的力量已經遠遠超越了其他各國現如今的海上力量。

只不過在這個時候皇帝不會表現出這個意思,畢竟如果他真的有這樣的想法的話,最後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朝廷的穩定,畢竟皇帝還沒有退位,那些官員們如果想着發了去巴結太子的話,那可就不好說了,畢竟能夠震懾住他們的是建文皇帝朱允文,而不是當今太子。

也就是說更多的時候,他們需要通過自己手中的手段來判斷接下來該如何去做。

“那就走進找一個城池休息吧,咱們悄悄的進城,不要給地方百姓造成太多的困擾,這段時間也不接近百姓了,咱們讓地方官員就不要安排了。”

皇帝扭頭對着李毅說的這個時候,這些事情由領域去做會比較合適,畢竟內監的身份相比較,其他人會更加的合適。

也就是說這些年來皇帝都知道他能夠幹些什麼,甚至通過他掌控了不少的力量,只不過這些力量如今並沒有危害到常常罷了,見過皇帝朱允文也非常的擔心皇宮裡那些能夠掌控他消息和能夠讓他看到某些東西的人會變得與他相背而馳,所以對於這些人還是非常的嚴格把控的,如果出現了任何意外,基本上就不可能留在皇帝身邊了。

“是,陛下。”

從他們的角度上來說,有些事情就是這樣做的,朝中之前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夠通過現在這種狀態下去做下去的,建文皇帝朱允文也非常的清楚,所以在皇帝把這些事情做完之後,他們也該把自己手中的活計整理一翻,整個帝國從最開始的時候就變得和之前不一樣了。

李易着手去安排了方中愈,卻在一旁沒有走這一段時間他的神經高度緊張,雖然知曉在大明國際內肯定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可是他身份證又必須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好。

朝中的官員也非常的忙碌,雖然說皇帝口頭答應或者說那些商人們能夠通過自己的方式談判談攏,但是朝廷一定要在劇中留下可以斡旋的空間,同時對這些事情進行監管,朝廷給予他們政策,並不是要讓他們完完全全拋開朝廷去做,反而是通過這些政策來讓他們在一定的範圍內行駛,既不違背朝廷的政策,同時又能讓他們掙到錢,至少讓他們願意爲整個帝國的發展做事情。

這一點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不管是共同合作還是讓他們來投資,總之要給對方好處才行,不然的話完完全全讓別人光幹活兒不給東西,最終豈不是把別人都推向更多的地方嗎?

這對於朝廷的發展是非常不好的,所以這些人心裡都非常的清楚,儘可能的維持住朝廷的威嚴,同時讓事情往更好的方向發展,這個時候要認識有誰忍不住自己隨隨便便逃手的話,最後倒黴的一定是他們自己,畢竟錦衣衛就在這邊。

他們這些人也非常的清楚,整件事情的流程自然不會去觸碰。

第0523章 普天之下皆王土第0951章 成年人的博弈論第0412章 我有上中下三策第1147章 水可載舟可覆舟第0735章 一場解惑一場愁第1144章 這樣的事情不好第1064章 小心思的大想法第1046章老實人的另一面第0037章 一夜沒睡覺(求推薦)第0268章 中愈一直被模仿第0051章 大耳朵叔叔(第一更)第0140章 天子家的小蘿莉第0828章 百姓從容赴邊關第1132章 皇帝的宣傳之道第1199章 這是時代的必然第0036章 大明的鷹犬(求收藏)第0942章給你一場大富貴第1107章 奔波勞碌看大明第0017章 初見徐四爺(求收藏)第0519章 一代名將的隕落第0848章 海外紮根很光榮第0836章 一些障礙得打破第0510章 建文皇帝出櫃了第1106章 皇帝的態度不錯第0058章 釘子埋得深(求收藏)第0835章 孩子掛在肚皮上第0833章 宣傳部使命召喚第1091章 貼心的建文皇帝第1001章沒有結果的過程第0622章 出人頭地在此時第0062章 中愈造反了(求收藏)第0341章 假消息後的波瀾第0473章 遼東總兵官初現第1043章 秦王府的小心思第0678章 欲攘外必先安內第0655章 皇帝近臣新入行第1039章 年輕學子的野心第0633章 競技挑選殘酷性第1120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0713章 大明帝國的延伸第0542章 迷煙終到解惑時第0393章 大明便依舊堅挺第0565章 年輕一代的爭鋒第1118章 明搶帝國認真的第1184章 敏感時期的帝國第0900章 沒有對錯的十年第0914章 大勢所趨一個人第306章 你得趕緊生孩子第1169章 悄悄的做不留影第1049章 在位久天下有礙第1107章 奔波勞碌看大明第0209章 這姿勢真的很美第0526章 今夜有夢待月圓第0597章 非君非帝莫染權第0911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0481章 好時機就要到了第0939章相信願意相信的第0534章 到底看出了什麼第1066章 試錯成功是本事第0162章 墳頭草有三米高第0220章 有權咱們就任性第0226章 狼趴在狽身上跑第0350章 徐大都督的憂慮第0022章 說幹咱就幹(求推薦)第0681章 遙看飛地在遠方第0715章 建功立業好地方第1071章 不一樣的視覺感第0828章 百姓從容赴邊關第0386章 暗中毒蛇吐腥舌第0260章 內宮裡面的波瀾第0923章有趣的靈魂碰撞第0779章 複雜過程簡單化第0696章 只要鋤頭舞的好第1132章 光芒四射的影子第1143章 成長是必然過程第0508章 大明軍隊的處置第0962章 不怕死的人可怕第1169章 悄悄的做不留影第0738章 孤要做真正的王第1171章 大家的裡還很遠第0674章 剝皮充草盡殺戮第1166章 終究是帝國之殤第1193章 大人物的小疑惑第0546章 咱們想到一塊啦第1188章那是活着的本事第0166章 一身兩面傳聲筒第1134章 高皇帝泉下有知第1060章 國公爺的大戰略第0539章 錦衣衛未來變格第0005章 民心的力量第0489章 最後決戰到天亮第1132章 皇帝的宣傳之道第0268章 中愈一直被模仿第0235章 張玉死的真值啊第0198章 背鍋我是認真的第0448章 影響生命的藩王第0077章 阿拉伯數字(求評論)第1077章 事情終不如想象第1180章 活着比什麼都強第0183章 山寨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