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8章 欲攘外必先安內

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很多事情都不能自己做主。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說的是一種無奈,卻也是一種現實,那就是大家怎麼都避不開這個坑。

入了江湖,便什麼都要拋下,入了朝堂也是一樣。

朝堂的變化大家都看在眼裡,但是他潛藏的危機也讓他們非常的緊張。

事情已經走到這一步了,但是卻沒有人選擇做更進一步的推崇。

趁勢領導是現在所做的很成功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宣傳部所做的事情。

宣傳部的成長很快。

原因有很多,比如說朝廷不遺餘力的支持,比如說錦衣衛暗探所給的幫助,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爲王師兄的盡心盡力。

這段時間連家人都有些見不到他了,因爲他太忙了,基本上所有的東西都在不斷的完整擴大化。

他必須要將大明宣傳部建立成一個,不受朝廷任何一個部門轄制的新部門。

背靠錦衣衛是無奈之舉,但背靠皇族,並不影響。

這也是他不斷的告訴自己,縱然是他跟方中愈的關係很好,而且能坐上這個位置,也是因爲方中愈的大力舉薦,但既然方中愈告訴他做報道要依靠真正的事實,那麼他就不會在這件事情上放太多的私情。

因爲他不能用這些事情來影響到自己,朝廷現在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

有些事情需要大肆報道,而有的事情只能報道真實,但卻不能引起太多的注意。

在最開始之前,他也想過擴大化報道,但是後來他發現還是有不少有心人在利用大明報做一些影響百姓,影響朝廷的事情,既然他要保持大明報的公正獨立,自然就不能將這些事情影響擴大化。

他需要的是姜大明報擴大化,而不是那些在大明報上利用文章做一些小動作的人擴大化。

所以事情到了他這裡,反而變得簡單了起來,因爲如果他不做的話,其他人會做,所以現在他對整個大明宣傳部的掌控還是非常的踏實,緊要的。

裡面有一大部分人是在他的提拔下起來的。

劃撥過來的人只要通過了考跟他也能扯上不鹹不淡的關係,不過多少?

他還是留了一個心眼,作爲讀書人,不可能完全沒有警惕,再加上他現在是正兒八經的大明官員還是能在陛下面前說得上話的大明官員,就更應該注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了。

雖然每天很忙碌,但是隔一段時間他還是要去聽聽方中愈和其他大人們的意思。

對於這一位新入朝廷的官員,而且掌控着這麼一個強大的部門,那些官員們心裡心思還是挺活絡的,既不得罪,但也不會太過靠攏,畢竟他們管控制言論。

朝廷雖然不會嚴格要求他們做一些什麼,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陛下的意思才最重要,就算是他們堅持公正,公平公開,但又牽扯到陛下多少還是要有一些顧忌的。

監督百官是錦衣衛做的事情,大明宣傳部則要更加貫徹的執行朝廷的政策,將朝廷最新的政策向百姓們宣傳,告訴他們如何做引導他們按照朝廷的意思擴大化。

國子監的教育報也發佈了,當然是受大明宣傳報管轄的。

國子監的報紙更多的是體現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書籍的推廣之上,對於他們來講,本來就是教書育人和監管教學工作,各地方的提學,學政如今都非常的忙碌,當然也在朝廷國子監的監管之中,這也是重中之重。

孩子是整個帝國的未來,因爲他們終將會長大,所以確保每一個孩童都接受到正統的大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過程可能還需要很久,畢竟朝廷現在也負擔不起來太多的財政支出,只能依靠他們自己多少給一些補助,當然這還需要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來。

因爲沒有完全做完所有的事情,所以現目前看來還是有一些影響吧。

“中愈,咱們什麼時候才能對外?”

建文皇帝朱允炆有些着急了,這一段時間,他已經收到了好幾次奏報,那就是邊境上並不太平。

燕王朱棣的領地現在已經全部被朝廷兵馬所掌控,甚至是幾乎就是一個大軍營。

百姓們不能隨意的離開燕王封地,但是卻可以自由的買賣。

再加上士兵們多了,消耗也多了。

也幫助他們獲取了不少的財富。

“陛下,再等等吧,如今朝廷確實已經做得不錯了,但是想要打一場大的戰爭還有一些力不從心,更何況陛下心裡肯定是要解決這個大患的,如果只是一般的騷擾,對咱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用處。”

方中愈心裡其實也明白,朝廷的軍隊對於邊塞之外的軍隊並沒有太大的優勢,除了現在經濟變得嚴明,還有一些戰法的改變之外,現在也沒有太大的優勢,畢竟戰馬沒有塞外的好。

按照之前他們的打算,如果能夠改變火槍的運用肯定會是更好的,但是打造火槍需要好的軍火將還要有成體系的工業體系。

而且對於鋼鐵的用量也是非常大的。

現目前的技術能夠支撐一部分就已經很不錯了,要想大量的列裝部隊,還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不僅僅是改良技術,還有很多方面的影響。

現在他們還做不到,所以只能慢慢來,方中愈想拔苗助長,但是奈何自己沒有那樣的技術,只能依靠那些人,給予他們良好的環境條件,讓他們做這樣的事情。

“也只能這樣,不過朕還是希望你能夠在這件事情上多花心思,讓他們快速的把這件事情做好,塞外畢竟是心腹之患,太祖高皇帝當年花費了那麼多心思那麼多的士兵們丟掉了性命,才做到這一步,朕當然也知道太着急了,不好,但是不做又有些過意不去,心裡總覺得有些遺憾,所以還是希望你能帶你的,大家多做一些事情,爲朕分憂。”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擔憂不無道理,畢竟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夢想是有一個階段性的,一步一步的來才最正常,之前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的擔心他的諸位王叔對他的江山有想法,從太祖高皇帝那裡把江山繼承過來之後,心裡一直有一塊心病,所以纔會那麼快的不擇手段做那樣的事情。

可是後來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之中,他才發現了問題,也知道了那些東西影響到了他們。

再到如今,方中愈給他提供的那些建議,他無條件的支持,然後就發生瞭如此巨大的改變,所以從內心上來講,他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做太祖高皇帝沒有做到的事情。

所以他的目標就變好了,一直是想做太多跟皇帝沒有做的事情,征服塞外。

太祖高皇帝當年已經把他們趕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也就是捕魚兒海。

可是畢竟大明的軍隊沒有長期在塞外和大漠裡駐紮,所以當大明的軍隊退回來之後,前元餘孽又很快的佔領了在外的地方,現如今發展的也非常的壯大。

所以對於朝廷來說,他們依舊會收一些,這些年朝廷忙於內部的事情,對外不還是放鬆了警惕,所以草原上發生的事情他們並不知道,百姓們生活的太過安逸了,朝廷官員們也都各自在謀取自己的利益,早已忘記了,在長城外面還有很多的敵人。

“陛下,請您放心,臣一直沒有忘記,錦衣衛,其實已經派了不少人,去北方活動了不少次,已經有源源不斷的消息傳回來了,陛下,請您放心,如果等朝廷準備好了,臣就會啓用,他們,到那個時候,他們所做的事情恐怕比並下派出去大量的軍隊要更加充實得多,陛下,大明並不害怕戰爭,所以大明想要獲得的一切都將會通過正確的道路去獲取戰爭也是一種方式,雖然如今百姓們還不知曉朝廷的做法,但是隻要朝廷發展到一定地步之後,必定需要對外獲取東西的那些資源,那些大明沒有的礦產,甚至是那些農作物糧食,都將會成爲大明對外擴張的原因,臣只希望到那個時候,朝廷裡沒有太多的阻礙,並下延一新戰隊城這邊那就足夠了。”

方中愈並不是擔心什麼,只是因爲他覺得,有些時候,就算是建文皇帝朱允炆,也不能左右很多大臣的意思。

特別是當方中愈沒有辦法以明確的證據來說服其他人的時候,這個時候皇帝朱允炆的支持,恐怕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

現如今,不管怎麼說,朝廷與方中愈之間多少還是有一些利益關係的,那些大臣們支持歸支持,但涉及到嚴重利益的地方,他們也是會斤斤計較的。

當然像兵部尚書,齊泰,駙馬爺梅殷,這樣的人來說,他們跟方中愈的私交很好,所以很多方面還是會幫助方中愈的,但幫助歸幫助,有些事情涉及到原則上的問題,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

“真的嗎?看來朕果真沒有看錯你,想不到你的謀劃既然已如此之遠,朝廷那一幫庸臣,看來朕之前相信你是正確的,恐怕到目前爲止,朝廷還沒有多少大臣想到了,該怎樣去對付草原上的人,他們的膽子已經慢慢的被磨滅了。”

建文皇帝知道在某些方面,那些大臣們確實是了不起,但是在血性上面,他們卻總是抱着一絲幻想,認爲敵人不會對他們怎麼樣,草原上的人無非就是來劫掠一番,然後就離開了大明的國土。

可是這是大明應該承受的嗎?這不是。

大明的百姓也是人,大明生產的物資也是他們生活下去的必要物品,爲什麼就一定要被別人劫掠呢。

不管放在哪裡,這樣的道理都是講不通的。

這是大明,確確實實在戰馬上有一些缺陷,所以現如今,各種各樣的問題,結合起來之後,騎兵變得越來越弱,對外戰爭基本上都是追不上。

開國年間,這或許都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大明帝國已經35年以上了有些東西早已不是開國連接那樣的情況,所以各種問題都有可能出現,這也是爲什麼朝廷加大力度整頓軍營的緣故。

衛所還沒有完全崩壞,只是有一些腐敗,甚至是減員嚴重的情況,但是現如今朝廷只是加大了對他的控制力度,而並沒有完全廢止。

這種制度在目前來說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啊。

君臣之間的談話總是進行的很,因爲他們兩個能夠以平常心來對待彼此,所以這個時候聊到一些內容,就比較輕鬆愉快了。

當然,整個朝堂之上,也就是方中愈有膽子這樣做,或者說本身是因爲他並不是土生土長的大明人,所以對於皇權的敬畏,僅僅是因爲現目前他所有的一切來自於皇權,而且他也確實見到了皇權的恐怖,但他骨子裡沒有那一種,完完全全就要把皇權當作生命的道義,所以跟其他人不一樣,總是會顧忌一些。

所以這樣的情況就顯得非常的正常,因爲其他人不具備這種條件,而方中愈具備,所以他沒見過皇帝朱允炆之間的談話就簡單了,很是輕鬆愉快,這也是其他人不敢想象的。

“這一段時間,太子經常唸叨你,而且你教給他的那些東西,確確實實讓他開拓了眼界,按照你的意思他們要學的課程還有很多,這些課程終歸是要推廣下去的,對嗎?”

建文皇帝朱允炆提到的自然是方中愈爲太子和他弟弟量身定做的課程,涉及了前世裡,九年義務教育中比較初級的科目。

對於他們來講,他已經想不起太多內容,但是那些基礎性的東西他還是能夠想起來的,雖然不能夠講得太透徹,或者說沒有能力,把所有的內容都覆蓋到,但是隻要是能做的,他自然是一直做下去,再加上有行業學會幫助這些都是很好的總結資料,幕僚團隊也在一直幫他做的事情,所以編纂出一種比較簡單的課程書籍還是小事一樁的。

所以太子用了那幾本書之後,感覺還不錯。

這也是建文皇帝朱允炆提到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

第1133章 這是回家的誘惑第1053章 與瘋子相處的日子第1227章 百姓的異常反應第0573章 燕王朱棣套路王第1094章 大明帝國的未來第0801章 背靠大樹好乘涼第1153章 皇后娘娘的擔憂第1118章 明搶帝國認真的第0904章 時間不會管破事第1166章 不要太小瞧母親第0258章 藉助百姓的力量第0034章 白身封了官(求收藏)第0976章渾水摸魚的技巧第1093章 終究會回到原點第0330章 鎮江的神秘守將第0209章 這姿勢真的很美第0386章 暗中毒蛇吐腥舌第1190章 活着都挺不容易第1133章 太子努力的程度第1095章 政策的改變因果第0284章 暗中潛在的幫手第0945章霸着爵位有臉嗎第1134章 高皇帝泉下有知第0478章 這場戰爭會結束第0503章 殺人狂魔方中愈第0245章 大明王朝要續命第1170章 事情衆多錦衣忙第0266章 太公釣魚上鉤否第0291章 中愈被人看穿了第0515章 都欠朕一個交代第0528章 帝王心術有點怕第1132章 皇帝的宣傳之道第0147章 強扭的瓜甜不甜第0695章 代天巡狩人人忙第0174章 儒生屠夫間變換第0135章 鐵三角間的裂痕第0947章 最好的時代有你第1159章 未來的路走下去第0259章 借雞生蛋的本事第0282章 大家一起拍馬屁第0009章 做事得有錢第0851章 方家人底氣所在第1143章 成長是必然過程第1204章 離開最好的選擇第0764章 後世子孫後世福第112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1178章 咱們就管好自己第0672章 大明宣揚的力量第0949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第0970章 把握度是最難的第0634章 哭窮還得有本事第0699章 皇明喉舌亦難當第0839章 短短几十年變革第0551章 大明海疆幾何多第0991章正大光明敲鼓人第0478章 這場戰爭會結束第0819章 老小子的新計劃第0826章 一個棒頭一個栆第1099章 海軍的最後使命第0214章 會喝酒的葫蘆娃第1232章 最悠閒的大閒人第1142章 懂了的就是好的第1204章 太子要按兵不動第1049章 在位久天下有礙第0457章 拋頭顱與灑熱血第0410章 大刀長槍的真理第1137章 衆臣百相皆辛苦第0284章 暗中潛在的幫手第0010章 尋找合夥人第1093章 終究會回到原點第0004章 外出逛逛街第0610章 老驥伏櫪志高遠第1044章 巨佬的府中會面第0956章 洞房昨夜停紅燭第0659章 隨緣風雨便同舟第0350章 徐大都督的憂慮第0672章 大明宣揚的力量第1116章 大明太平盛世否第0667章 春蠶到死絲方盡第1226章 京師的變故易常第0017章 初見徐四爺(求收藏)第0088章 撿到寶貝了(求收藏)第0798章 孤王得感謝你啊第0824章 女生外嚮是真的第1055章 收穫頗豐的商人第0788章 藝術來源於生活第1180章 宣傳部的口子大第0884章 發財了大家一起第0124章 皇帝輪流做第0685章 後輩末學向前看第1243章 樂觀處事會好些第1039章 年輕學子的野心第0983章 顫抖的孔大掌櫃第1215章 現在事情不好順第0893章 嫉妒之心常存在(4600字大章,過年不斷更)第1193章 大人物的小疑惑第0346章 晉藩的十萬兵馬第0870章 三保大人的發現第0946章 做傀儡也得本事第1189章 通往成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