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

高按臺當然不是什麼仁義之輩,先不乂安、順化、廣南這南疆三宣撫司,就說他在北安南拿走的升龍和海陽宣撫司,就顯然談不上仁義。

那一塊地區是紅河三角洲最爲精華的部分,相當於後世越南的河內、海防兩直轄市加上海陽、太平、興安、北寧四省,粗略的說就是佔了紅河三角洲的百分之九十。

用後世的度量衡來表述的話,這是一塊約七千平方公里的沃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陽光充足,是發展農業特別是種植水稻的天選之地,全世界在這個方面能跟它媲美的區域寥寥無幾。

然後高務實大筆一揮,這塊地我要了……

要知道,整個紅河平原大概也就兩萬平方公里,他這一下子就要去了三分之一,還是最精華的部分,怎麼好意思說仁義?

然而即便如此,岑黃兩家還是能夠接受,因爲如果沒有高務實,他們什麼都撈不到。

不過高務實要紅河三角洲這塊產糧區主要倒不是從經濟利益考慮的,而是站在政治的角度考慮:掌握糧食就能掌握人口,所以掌握了產糧區,纔好“移民換血”,同時也爲將來漢家勢力繼續擴張打下一個物資基礎,要不然以後搞南擴什麼的,糧食難道還要從大明國內去調?

大明都要進入小冰河期了,他搞不好還得運糧食回去救急,哪有多的糧食往外拉!

所以,紅河三角洲這塊地方必須掌握下來,否則將來的事情不好辦。而岑黃兩家瓜分了剩下一萬多平方公里紅河平原,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巨大的驚喜了。

以前黃氏好歹還有個狹長逼仄的明江平原,多少能種些糧食,而岑氏那邊幾乎全是山田,根本沒幾畝好地,現在忽然得了這麼多良田,哪能不喜?

後世越南水稻的單位畝產遠低於中國,可是它的糧食總產量卻相當於中國糧食兩大主產區湖南湖北之和,接近五千萬噸,要知道廣東擁有珠三角,糧食產量也只有一千三百萬噸左右。區區越南那點地,就生產了五千萬噸,這是什麼概念?

這意味着在現在大明和安南的畝產並沒有拉開很大差距的時期,一個紅河平原的糧食產量,也許能接近整個湖廣。

湖廣熟,天下足。

岑黃兩家各拿到三分之一個湖廣,這特麼已經賺瘋了!

當然,也不是說這些良田就都歸高務實和岑黃兩家了,畢竟莫朝那些人又沒死……他們還要慢慢找藉口打土豪分田地。

紅河平原的瓜分還好說,從乂安開始,再往南的地區被高務實打包拿走,這就更談不上什麼仁義了。

雖然目前這些區域,哪怕在安南人眼裡都還是蠻荒之地,但高務實是知道它們的發展前景的。這片區域的農業固然比不上紅河平原以及高務實遠景規劃中的湄公河平原,但自給自足其實也能做到,而它的真正優勢在於礦產。

本來以高務實的地理水平,也就知道河靜有個高品位的大鐵礦,其他基本上就一概不知了,但他在開始打安南的主意之後,就派人給劉馨去了信,向她詢問後世越南的礦產資源分佈。

劉馨在四川聯繫好三七供應之後就去了雲南騰衝見她大哥劉綎,那地方離廣西很近,回信自然也快,很快高務實手裡就得到了一份算是比較詳細的後世越南礦產資源分佈圖。

劉馨不僅把一些她記得的重要礦區和主要礦種給高務實標明瞭,而且還很仔細地畫上了各種成礦帶——這個東西高務實不是特別懂,但大體知道是個什麼意思。

他拿下的乂安、順化、廣南三宣撫,在劉馨給他的圖中明確標明瞭屬於“長山斷褶成礦帶”和“東印支斷塊成礦區”,去掉那些高務實拿來毫無辦法的錳礦、鉛鋅礦、鋁土礦等等玩意兒,這兩地最關鍵且能立刻利用上的礦產就是鐵礦、金礦、銅礦。

此處還有煤,不過據劉馨所說,在這裡挖煤不方便,因爲隱藏很深,以這個時代的技術不大好辦,挖煤的話最好去廣寧省——這是劉馨按照後世的政區規劃說的,實際上對應的就是已經劃給了黃芷汀的安邦宣撫司。

安邦宣撫司的煤礦儲量極大,而且是優質礦,這地方又臨海,海上交通方便得很。唯一的麻煩大概就是下龍灣附近的海盜,這個只能等打完仗之後去清剿了——不過理論上來說,海盜應該不會打劫運煤船吧?安南又不冷,他們搶煤有什麼用,做飯嗎?

至於岑凌分到的西北地區,其實礦產資源也很豐富——那邊山多嘛,銅鐵都有,不過由於河靜鐵礦足夠牛逼,高務實不需要岑凌挖鐵礦,他只要在興化、宣光兩宣撫司的地皮上挖銅礦就行了,畢竟這年代銅礦可是好東西,不管是鑄錢還是鑄炮,都少不得銅礦,偏偏大明國內缺銅(無風注:實際上中國一直缺銅,所以現在國內的子彈都是花大力氣開發的銅殼鋼芯彈,而且每年要進口巨量銅礦)。

高務實的計劃是,他自己控制區的銅礦就管自己開發利用,而岑凌那邊的銅礦,則順紅河出海,運回大明。至於大明用來幹什麼,鑄錢還是鑄炮,高務實就不管了。

黃芷汀分到的區域內,諒山還有個不小的鐵礦,那邊也可以搞起來,不過同樣因爲高務實自己不需要,所以那裡的鐵礦也可以運回大明。

岑凌的銅和黃芷汀的鐵,這都是高務實計劃免費送給朱翊鈞的禮物,說是免費,其實就是花錢買平安,跟進貢區別不大,只是不需要朱翊鈞回賜。

朱翊鈞要做的事情很簡單——給個名義就好。

這個做法非常高務實,當年他就是這樣從隆慶帝手中拿到香皂壟斷權的。只是現在情況稍稍有些變化,是岑凌拿銅、黃芷汀拿鐵,來換取朱翊鈞這個大明皇帝陛下對他們“移鎮安南”的認可和批准。

說起來,論划算還是朱翊鈞最划算,點點頭、寫個“可”,就有大筆收入進賬,簡直不能更爽了。

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071章 晴天霹靂啊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130章 立威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88章 安南人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100章 胡鬧!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145章 《取用疏》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087章 “生意”第221章 抵京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