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上 )
賺錢 ,纔是最重要的。至於李九公子身邊的那些伴當 ,爲何表現與尋常商販大不相同,卻沒必要往深裡頭追究。真的揪住這些“細枝末節”不放的話 ,在場所有人,恐怕都有不好解釋清楚的地方。畢竟大明和日本還沒正式簽署和談協議,眼下能公然駕船前往長做生意的海商,要麼背景深厚到可以讓沿海的港口和關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麼就是有實力“打瞎”巡查官兵的眼睛巨寇。
本着上述原則,孫 、馬、範、陶、林等海商,笑呵呵地跟隨“李有德”回佛郎機船上落座。而船上的殘羹冷炙也早就被王二丫安排人撤下,換上了先前大夥喝過卻沒喝夠的白雲峰龍井。
茶的滋味很好,更好的則是“李有德”的態度。也許是急着向大夥撇清,也許的確缺乏做海商的經驗,他真正做到了不恥下問。並且把所有人的建議,都派人專門記在了本子上。聲稱三日之內,大夥互相之間不提出異議 ,就會參照執行。
如此一來,孫 、馬、範、陶、林等海商就不敢再多客氣了。畢竟稍微謙讓一點兒,也許就是數千兩銀子的折損。一個個 ,爭先恐後的開口,將自己期待的交易模式和規則 ,全都擺了個清清楚楚。並且彼此之間只要有了不一致的地方,就錙銖必較 ,堅決不肯平白給別人佔了便宜,哪怕前一秒鐘還在跟對方稱兄道弟。
好在“李有德”雖然缺乏經驗,後臺卻足夠分量,爲人也足夠大氣。否則,還真有可能鎮不住場子。即便如此,這一頓茶,也喝到了月上柳梢,才終於告一段落。作爲會首,“李有德”免不了又安排了一頓晚宴,以慰大夥的碌碌飢腸。
再度喝到眼花耳熟之後,不經意間,李老闆的小舅子“劉寶貴”,就把話頭給帶到了白天朝長太郎撒潑鬧事,污衊大明吃了敗仗的環節。衆商人一天之內連吃了“李有德”兩頓席面兒外加一頓茶點,未免有些嘴短。因此,藉着三分酒意,主動替“李有德”開解起了這個不怎麼懂事兒的小舅子:
“幾句話而已 ,劉老闆真的沒比較認真。咱們做生意的,就像好比水塘,把自己位置放得越低,流過來的活水越多。”
“可不是麼,學會了裝孫子,才能做祖宗。他說幾句,又不折損咱們分毫。況且大明真的就像邸報上說的那樣打贏了?我看也是未必。否則,幹嘛不一鼓作氣將倭寇推到海里頭去?!”
“虛報戰功唄,那羣丘八又不是第一次這麼幹了。我聽說,在碧蹄館那仗,李提督輕敵冒進,被倭寇全軍覆沒。同去的五萬弟兄,最後連他在內只逃回了不到一百個…”
連着喝了兩頓,酒量再好的人,都有些上頭。因此,說着說着,衆海商就開始滿嘴跑舌頭,將自己不知道從哪聽來的“秘密”消息 ,一股腦往外拋。
這些話,如果落在尋常百姓耳朵裡,大夥即便不認可,也會一笑了之。可在座的張維善、張樹、李盛、顧君恩、劉繼業等人,哪個不是親自經歷了碧蹄館之戰的?因此,一個個臉色又開始發青,握着酒盞的手指 ,也開始微微顫抖。若不是爲了多從衆海商嘴裡打聽一些有用的消息,真恨不得將這羣眼睛裡只有利益的傢伙,當場打個頭破血流 。
也不怪大夥脾氣差,孫、馬、範、陶等大戶人家的掌櫃,眼睛裡只有阿堵物,何曾考慮過半分國家和大明百姓的利益?他們只管根據道聽途說來的消息指點江山,又幾曾考慮過這樣做,是否侮辱了戰死在沙場上的大明將士?他們只想着,大明與日本簽訂合約之後,自己就能爲背後的家族大賺特賺,又幾曾想過,眼前短暫的和平,極有可能是豐臣秀吉的緩兵之計?他們只想着大村家對自己待若上賓,幾乎予取予求。又幾曾考慮過,此時此刻 ,大村氏的家主大村喜前,就在釜山厲兵秣馬,隨時有可能與小西行長等人一道再度北上。到那時,準備遠比三年半之前充足,又針對明軍騎兵優勢做出了專門訓練的倭寇,會何等的難以對付?到那時,多少的大明將士們,要爲朝廷的糊塗決策,死無葬身之地?!
就算不講以後,單論眼下,李彤、張維善、劉繼業等人冒死前來日本,就不是爲了做生意,而是洞察倭人求和背後的陰謀!若按照這些海商的觀點,他們的行爲,豈不是倒行逆施,大錯特錯?
越想 ,劉繼業越是火大,只燒得兩眼發紅,手臂肌肉亂顫。坐在他旁邊的李彤見勢不妙,趕緊伸手輕輕按住了他的肩膀,“永貴別胡鬧,咱們又沒去過朝鮮。大夥說的話雖然不中聽,卻未必不是真相。至少,能解釋朝廷當初爲何堅決要從朝鮮撤兵。”
“姐夫,你——”沒想到李彤身爲選鋒營的主將,居然替造謠者說話,劉繼業楞了楞,對着他怒目而視。卻見自家姐夫笑呵呵地舉着酒盞 ,向對面各位海商賠罪:“各位老闆莫見怪。我內弟在此之前,一直於書院裡就讀,耳朵整天聽得都是些什麼“雖遠必誅”的廢話。所以呆氣十足,總喜歡與人爭論,哪怕話題根本不關自己的事兒。”
“姐夫,我不是書呆子,你不能這麼說我。”劉繼業咬了下舌頭,努力讓自己保持頭腦清醒,然後裝作一幅不服氣的模樣,大聲抗議 。
“多吃少說,否則,回去後,就繼續進學堂讀書,直到你能考上進士!” 李彤把眼睛一瞪,王霸之氣四射。
一句話鎮住了“劉寶貴”,他又快速將目光轉向了張維善,“還有你,把別人的老婆都睡了,還不能讓人罵幾句?別老聽那通譯樸七挑撥,他是朝鮮人,當然巴不得咱們大明起傾國知兵,與日本打個你死我活。”
張維善也偷偷捏了一下自己大腿,強壓怒氣爭辯,“我,我沒聽樸七的。我只是氣憤不過。我的一位堂兄,就在李提督麾下做遊擊。他去年信誓旦旦跟我說,明軍在朝鮮大獲全勝,一路把日本人從鴨綠江趕到了釜山。可今天朝長太郎和大夥的話,卻與他說的截然相反。”
這句話,既挑明瞭他眼裡一直認爲的真相,也很好的解釋了,爲何白天聽了朝長太郎的話之後,他的反應會那麼大。頓時,就讓對面浮起一片竊笑之聲。
“怎麼,各位以爲我說得不對麼?還是我堂兄吹牛?” 明知道海商們在想什麼,張維善依舊故意做出一幅義憤填膺模樣,皺着眉頭追問。
衆海商連忙收起了笑聲,陸續開口。
“不是,不是,我們不是笑你,也不是笑你堂兄。只是笑兩邊各執一詞!”
“難怪你那麼生氣,朝長太郎肯定是吹牛,吹牛!”
“令兄是李如鬆麾下的遊擊將軍,肯定知道的比我們清楚!”
“得罪了,得罪了,張老闆別往心裡頭去!”
…
話雖然說得客氣,然而衆海商的臉上,卻分明地寫清楚了他們的真實想法。那就是,“張發財”的堂兄在掩蓋事實,以圖向朝廷邀功請賞,同時在家人跟前爭面子。
唯獨最早提出“夜這”的豪商林海,沒有跟大夥一起敷衍,而是收起笑容,大聲安慰道:“其實誰勝誰負,跟咱們有啥關係?咱們是商人,也幫不上誰的忙。與其在一旁生悶氣,不如多跑幾趟長崎,多從日本人頭上賺一些錢。把他們賺得國內百姓都吃不起飯,穿不起衣服了,倭軍即便沒打輸,也得從朝鮮撤走!”
“是啊,咱們是商販,自然只能用商販的辦法 !”與林海交好的馬老闆馬全,立刻在旁邊連連點頭,“張老闆有所不知,當初大明沿海倭寇爲患,馬某家中長輩也深受其害。可他們既不是朝廷的武將,又不懂上陣廝殺,想要報仇,就只能通過做生意。先從日本人頭上賺到足夠的錢,然後再買一大堆倭奴給自己幹活。想起以前仇恨的時候,就找茬抽倭奴們一頓鞭子。即便抽死了也不打緊,那些傢伙沒有大明戶籍,官府根本不會管。”
“這辦法好 !這辦法好!”
“改天我也買一些回去!”
“買男人不如買女人,多買一個 ,就讓倭國一個男人打光棍兒!”
“老兄你這就外行了,倭國有些小唱,雖然是男子,卻比女人還有滋味兒…”
…
衆商人聽他說的有趣,都笑着紛紛附和,決定用這個辦法來“曲線報國”。張維善和劉繼業等人聽得氣結,卻找不到任何話語反駁。就在即將忍無可忍之時,忽然聽見鄧子龍粗着嗓子說道,“妙,馬老闆的法子真妙。早年鄧某在南洋做點小買賣,生意不順時,就買幾個勃泥人打罵。每次打完了,心情就會好上許多。”
“原來鄧舶主曾經去過南洋,失敬,失敬。”馬全聽他這樣說,大有同道中人之感,連忙衝其拱手作揖。
“小打小鬧而已!” 鄧子龍謙虛地還禮,隨即趁熱打鐵詢問 ,“只是,老朽心中有一事不明,想向馬老闆請教一二。”
“不敢,不敢。”馬全微微躬身,笑着謙讓。然而一張老臉上,卻寫滿了自得,“鄧舶主請問,馬某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知道鄧子龍忽然插嘴,必有其緣故。李彤、劉繼業等人,紛紛豎起了耳朵。只聽後者笑了笑,繼續緩緩發問,“張老闆聽他堂兄說,大明在朝鮮將倭軍殺了個落花流水,逼得其主動請降。這件事,應該兩年前就寫在朝廷的邸報上了,不知道馬老闆當時可曾留意?”
“當然,這等大事,普天同慶,我等豈會不知。” 馬海想都不想 ,就用力點頭。隨即,卻又笑着搖頭,“但是朝廷的邸報,卻不能盡信。李九哥家中長輩也是高官,你不信問他,朝廷的邸報中,究竟能有幾分爲真?!”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李彤裝作心領神會,笑呵呵在旁邊幫腔。
馬老闆頓時找到了知音 ,繼續大聲補充,“所以,朝廷的邸報,頂多只能信三成。其餘七成,得自己留心去看,去聽,去想。否則,哪天被朝廷騙了,可沒地方喊冤 !”
“就是,就是,此乃肺腑之言!”
“咱們大明朝廷,朝令夕改的事情做得還少麼 ?”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糊弄百姓,可是從漢代就開始了。古往今來,各朝各代,一脈相承!”
…
其他幾位海商,連連點頭,都認爲馬老闆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那總得有個真假吧?”鄧子龍卻不服氣 ,繼續大聲追問,“雖然只要不影響我駛船餬口,誰勝誰敗都無所謂。只是人雖老了,這心裡卻仍耐不住好奇兩個字。老朽就想問問幾位老闆,你們經常往來大明與日本,可曾知道,到底哪邊說得是實話?”
“是啊,到底是朝長太郎說的是實話,還是我堂兄說得是實話?” 張維善接過話頭,也大聲追問。大明那邊,可是說是日本主動求和。日本這邊,卻說大明主動求和。兩邊如果各說各話,這合約最後還怎麼籤?總歸要變成白紙黑字,並且昭告天下的吧?馬老闆,各位老哥,你們經常走海,不如說來聽聽,滿足一下我們的好奇心。”
“這…”馬全迅速扭頭看向周圍同伴,好半晌都沒等到其他人開口,才硬着頭皮說道,“張老闆,鄧舶主,你們第一次來日本,就算我們不說,很多事情,你們慢慢也會知道。不過,馬某可得先提醒你們,雖然過去兩年了,但這件事兒,你們回去之後,最好別到處聲張,以免惹來無妄之災。”
“那是自然!” 鄧子龍和張維善兩個,答應得異口同聲。
“孫老闆放心,我等就是想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劉繼業也裝出一臉滿不在乎的模樣,大大咧咧地補充道,“我跟姐夫來日本,就是想開開眼,漲漲見識!至於其他,聽了就 聽了,卻不會較真兒!就像各位剛纔說的那樣,咱們是商人,在商言商。”
“在商言商,在商言商。知道的多一些,只是爲了給將來經商做些準備而已!在下回去之後,即便是堂兄面前,也不會提一個字。” 李彤最後一個做出承諾,卻格外令人放心 。
馬全見狀,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又笑着搖頭,“其實馬某不說,你們也應該能猜得出來。雙方應該都只說了一半兒實話。張老闆的堂兄,說大明將倭軍趕回了釜山,應該沒大錯。畢竟我大明隨便一個省拉出來,都比日本大,人丁也是日本的十幾倍。就算拿將士們的性命堆,最後也能將倭軍壓垮。”
“那朝長太郎怎麼說倭軍打得大明跪地求饒?” 劉繼業嘴快,迫不及待地追問。
“那就是另外一半實話了!” 馬全笑了笑,滿臉 神秘,“大明雖然在戰場上卻沒有輸。在議和時,卻讓日本國佔足了便宜。所以大明等於不敗而敗,日本國等於不勝而勝。消息傳回日本國內之後,再添油加醋,以訛傳訛,就成了大明被打得跪地求饒。”
“是這樣?他們究竟佔了什麼便宜,我從前可是一點兒都沒聽說?”李彤雖然早有準備 ,卻仍舊不由得心頭一震。趕緊舉着酒盞,低聲追問,“馬老闆,可否繼續指教一二?”
“也沒什麼可指教的,事實明擺着呢!”馬全也舉起酒盞,一邊喝,一般笑着搖頭“其一,倭軍至今牢牢佔據朝鮮着釜山港,而大明卻從朝鮮撤走了幾乎所有兵馬,只留下區區數千老弱病殘等待和約簽署。其二,豐臣氏提出了一大堆議和條件,大明全都全盤答應了下來。通商,嫁公主,與日本約爲兄弟之國,所有好處一樣不落。”
“那朝鮮窮得鳥不拉屎,日本佔了其土地有何用?哪如跟大明達成這份和約來得實惠?”另外一位孫姓老闆,也醉醺醺地開口,話裡話外,對日本國能在大明贏得這樣一份和約,充滿 了欽佩。
“咱們大明上雖然隆慶初年就重開海貿,卻嚴禁跟日本通商。只有走私船,纔會冒死前往長崎。而跟日本打了一仗之後,重開對日貿易,卻成了和談的條款之一。咱們都這些人爲各自的家族到長崎頭前鋪路來了,當年那場仗誰輸誰贏,還用得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