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天賜良機(2)

(感謝飄行歐洲、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拜謝了。)

周康突然來到了登州,而且是秘密過來的,這令蘇天成很是吃驚,隱隱也想到了什麼,他與朱審烜、渠清澤等人商議之後,決定正面接觸周康。

見面不能夠安排在督師府,畢竟周康進入督師府,不可能保密,這也是周康的要求,由此蘇天成更加確定了自身的猜想。見面的地點被安排在一家酒樓,已經是冬天的季節,周康裹得嚴嚴實實,等候在酒樓的包間裡面。

酒樓的生意很好,來來往往的人羣,蘇天成在武榮等護衛下,來到酒樓,徑直進入包間。

周康見到了蘇天成之後,連忙抱拳稽首行禮,雖說他在京城威風赫赫,但來到了登州,面對蘇天成,還是要謙遜的,畢竟蘇天成是朝廷的一品大員,身份是擺在那裡的。

蘇天成的臉上帶着笑容。

“周康,我們是老朋友了,就不需要如此的客套了。”

“小的專門來拜訪蘇大人,禮儀是不能夠少的。”

“呵呵,此番到登州來了,一定要好好玩玩,這裡能夠遊玩的地方還是不少的,雖說是冬季,但一樣很是熱鬧的。”

“小的到登州來,是專門拜訪大人的,這麼長時間過去了,很久沒有見到大人,專門來敘敘舊的,其餘的事情,暫時不說了。”

蘇天成點點頭,坐下了,周康看見蘇天成坐下了,也跟着坐下了。

包間裡面只有蘇天成和周康兩人,門外有武榮等人的守候,任何人都是不能夠進來的。這也是周康提出來的要求,周康是秘密來到登州的,不想暴露身份。

坐定之後,周康很快開口了。

“小的在京城聽說,駐紮在宣州的三萬大軍,可能有些變故啊。”

蘇天成看着周康。慢慢的開口了。

“周管家莫不是代表周大人到登州來興師問罪的吧。”

“小的不敢,小的到登州來,是來與大人敘舊的,大人身居高位,沒有嫌棄小的身份,願意與小的敘舊,小的已經是感激不盡了,小的也有一些感慨啊,我家老爺在家鄉賦閒很長時間。其實每日裡都在關注朝廷的事情,如今得到皇上的信任,再次成爲了內閣首輔,想到的就是能夠做出來一番事情,這要做事情,至少需要朝廷裡面穩定啊。”

“呵呵,周管家忠心耿耿,一切都替周大人考慮。就說這份忠心,都不簡單啊。”

兩人雖然沒有具體說到什麼事情。但意思都清楚了,這類的交談,頗似官場上的交談,但周康的考慮畢竟不同了,既然來到登州了,話就要說透。之所以沒有開門見山,是需要看看蘇天成的態度,若是蘇天成已經準備起事了,做好一切的準備了,自己說那些話和事情。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反而會落下把柄。

不過從寥寥幾句的交談來看,情況還是穩定的。

所以周康要直接說出來事情了。

“大人,小的唐突了,小的到登州來,重點還是想着表明態度的,我家老爺剛剛上任,期望平靜,不希望朝廷出現動盪,不過來自登州的一些風言風語,令我家老爺很是擔心啊,譬如說駐紮在宣州的三萬大軍,好像是出現了什麼情況,還有濟南府、兗州府和東昌府,好像也有一些改變,若是這些消息,傳到了京城,鬧得沸沸揚揚了,我家老爺很爲難。”

蘇天成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終於清楚周康到登州來的目的了,這是他夢寐以求的局面,在京城的周延儒,想着穩住內閣首輔的職位,想着穩住朝廷的局面,哪怕是暫時的穩定,這就是自己所能夠最大化利用的時機了,譬如說調整濟南、兗州和東昌府州縣官員的事宜,只要有這充足的理由,甚至是沒有理由、事先給周延儒通報情況了,相信周延儒都是能夠掩蓋下來的,這就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山東的平穩發展,至於說拿下整個福建的事宜,那就更好說了,福建距離京城遙遠,周延儒想要掩蓋消息,更加的容易。

不過周延儒做出來這些事情,肯定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周康說到的一條,必須要保持朝廷的穩定,這裡面的含義是兩個方面的,其一是周延儒擔任內閣首輔期間,蘇天成至少不能夠公開的造反,打出來反對朝廷、推翻朱家王朝的口號來,其二是山東等地諸多地方發生的事情,需要有一個說法,讓周延儒能夠從容應對的說法。

說白了,這是蘇天成與周延儒兩人私下裡達成的協議,真正吃虧和被騙的,還是呆在皇宮裡面的那個朱由檢。

蘇天成很清楚,王朝的更迭不是世界末日,有些時候甚至是正常的情況,朝廷裡面的諸多文武官員,熟讀史書,很清楚這裡面的道理,若是朱家的王朝倒下了,他們絕不會都跟着殉葬的,就連被漢人視爲絕對異類和蠻夷的後金韃子掌握了政權,都有不少讀書人和士大夫投靠的,更不要說自己準備掌管大明的天下了。

從本質上來說,蘇天成需要平穩,來一步步實現自身的抱負,周延儒需要平穩,鞏固自身的權力,朱家的王朝,成爲了最終的受害者。

王朝的更迭,伴隨的都是血淚史,天下大亂,爾後大治,勢力最爲強大的一方,或者把握住天時地利人和的一方,掌握了政權,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戰火之中苦苦掙扎,流離失所,這幾乎成爲了規律,但蘇天成要避開這樣的規律,他要儘可能的平穩掌握政權。

與周延儒之間達成協議,這就是最好的機會,今後自己的所作所爲,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呈走給朝廷,周延儒會想方設法的遮掩,自己活得了絕佳的發展機會。

協議是肯定要達成的,但蘇天成對周延儒的看法,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日後自己掌握政權之後,是絕對不會用周延儒這樣的人的。

接下來的交談,聲音小了很多,但談到的都是非常關鍵的事情了。

有關三萬大軍的去向,周康沒有追問,只是要求有關這方面的奏摺,能夠穩定朝廷的局勢,譬如說兵部尚書盧象升可以上一份奏摺,表示已經到了宣州,開始履行職責了,這豈不是解決了所有的問題,有關濟南、兗州和東昌府州縣官吏的調整,周康答應了一半的條件,也就是朝廷可以悉數調走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縣等人,但朝廷絕不會下敕書,任命蘇天成所提供的人選,這樣就不能夠隱瞞情況了,蘇天成表示理解,只要這些官吏調走了,自己派出去的人,實際負責做事情了,一切都好說。

此外的一個重點,就是關於蘇天成上奏摺的事情,周康同樣提出來了要求,蘇天成還是需要給朝廷上奏摺的,這是態度問題,也能夠讓周延儒更加好操作。

最終蘇天成與周康兩人達成的口頭協議內容,貫徹了一個宗旨,那就是相互都保持穩定,不管私下裡做些什麼事情,一定要在大面子上面保持平衡,不能夠做的過於激烈,蘇天成不插手朝廷的事情,朝廷也不會管山東的事情,包括復州、宣州、蓋州等地的事宜。

這種可笑的局面,竟然能夠在蘇天成與周延儒之間形成,真的是有些匪夷所思了,但這一切都是實實在在的,沒有絲毫的虛掩。

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來考慮,蘇天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好處,在不與朝廷撕破臉的前提下,可以放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些時候,周延儒甚至會動用權力來幫助,自己所付出的,不過是糊弄朝廷的奏摺。

這種政治上的交易,蘇天成實實在在體會到了。

周康與蘇天成交談之後,沒有在登州停留,迅疾離開。

周康的安全是很重要的,蘇天成也派出了武富和武貴兩人,貼身護衛周康,讓周康順利的抵達京城,當然,老朋友見面了,禮物也是不能夠少的,蘇天成也拿出來了一些名貴的人蔘、珊瑚等東西,送給了周延儒,送給周康的同樣有禮物。

周康離開登州之後,蘇天成迅速和朱審烜、渠清澤等人商議,告知了他們朝廷的態度,朱審烜等人是非常高興的,他們也想不到,有着如此重大的好處,能夠直接送來了。

朱審烜提出來了建議,可以考慮將福建省納入到麾下了,採用的手段是一樣的,江寧營大軍進駐福建之間,以泉州爲基礎,逐漸的征服整個的福建,解散衛所,調整官吏,爲難的問題,可以要求周延儒幫助處理。

蘇天成與周延儒之間的口頭協議,是需要絕對保密的,整個的山東,知道這件事情的,也就是朱審烜和渠清澤兩人,蘇天成很清楚,這樣的事情,絕對不能夠暴露出去,否則周延儒就無法操作了,甚至可能被關進大牢裡面,自己也不要想着暗地裡運作了。

朱審烜和渠清澤更是清楚,這等的事情絕不能夠說出去,暗地裡得到好處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得了便宜賣乖。(未完待續。。)

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29章 忠告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56章 下狠手(1)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793章 都不笨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53章 目不忍睹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章 殺良冒功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653章 預判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684章 都會算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1165章 苦嶺關第493章 宿命論(2)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481章 準備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71章 鹿鳴宴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58章 籌謀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30章 連環計第790章 偶遇1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371章 探究第560章 變通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78章 重要情報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553章 內閣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