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熱鍋(2)

接下來應該是陳新甲發表意見的,不過陳新甲暫時不會開口,因爲他的意見,與朱由菘的看法是差不多的,若是他接着說出來意見了,恐怕其他人就不好開口說話了。再說了,今日商議的事情重大而且敏感,弄得不好皇上會產生諸多想法的。

周延儒害怕出現冷場的情況,所以他需要衆人繼續發言,不過這個時候,他也不會要求陳新甲馬上發表意見的,陳新甲的想法他是清楚的,本來內閣的意見一致,是很不錯的情況,可皇上的心思,周延儒很清楚,若是內閣的意見空前一致了,皇上就不放心了。

第一次擔任內閣首輔職位的時候,內閣商議事情,絕不會出現這等的情況,衆人的爭論是非常激烈的,發言不需要點名,特別是後來周延儒與溫體仁之間的見解不一致之後,內閣商議事情經常會不一致,其實皇上也願意看見這等的情形,哪怕是耽誤了朝廷處理政事。

周延儒沒有開口,但看向了錢謙益。

錢謙益是強烈要求出兵鎮壓蘇天成的,讓錢謙益這個時候表態,內閣就會形成兩種意見,最終肯定會形成一致的意見,但皇上聽見這等的稟報,心情肯定會好一些的。

錢謙益開口了。

“下官和朱大人的看法不一樣,下官以爲,必須要嚴厲懲處蘇天成,朝廷沒有任何的旨意,蘇天成卻帶領江寧營的軍士,擅自進入了福建和浙江,這與謀反有何區別,若是按照朱大人的說法,朝廷還派出巡按御史,豈不是對蘇天成示弱。蘇天成已經佔據了山東所屬的登州、萊州和青州,目前整個的山東,朝廷已經難以插手了,按照此等的情勢發展下去,蘇天成佔據了福建、浙江和山東之後,下一步就會威脅南直隸了。真正到了那個時候,朝廷危矣。”

錢謙益這一番話說的大義凜然,聽起來確實是有道理的,只要是明白事理的讀書人,都是會這樣說的,可惜這樣的話語,也只有迂腐的讀書人才會說出來的,他們不會考慮實際情況如何,他們認定了真理。就要不顧一切的去堅持,哪怕是兩敗俱傷也不在乎,幾百年來,這樣的認識存在有很大的爭議。

錢謙益還沒有說完,他需要有明確的理由或者是依據來支持自身的認識。

“我朝廷尚有數百萬的大軍,遼東十萬邊軍、大同五萬邊軍,浙江劉澤清率領的十萬大軍,武昌左良玉率領的二十萬大軍。江西廬州黃得功率領的五萬大軍,鳳陽總督馬士英率領的三萬大軍。南直隸的五萬京營將士,等等,還有各地的衛所軍隊,蘇天成率領的江寧營,不是十幾萬人,聲勢甚至不如當年的流寇。難道說朝廷不能夠鎮壓蘇天成嗎。”

若說前面的話語還有一些道理,這後面的意思,令人不敢恭維了,還沒有等到其他人開口反對,兵部尚書朱由菘就直接開口了。

“錢大人此番話語。我不敢苟同,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是絕對不能夠調遣的,其中的意思,諸位都是明白的,若是調動了這兩支大軍,一旦遼東和邊關出現問題,誰來負責,至於說各地的衛所軍隊,我就不想多說了,此外征伐是需要錢糧的,朝廷必須要做出來調度,必須要撥出來銀兩。”

“朱大人不敢苟同本官的意見,難道說就看着蘇天成謀反嗎。”

這個時候,一直都沒有開口的陳新甲也忍不住了,他認爲錢謙益過於的幼稚了。

“錢大人,朱大人並非說眼睜睜的看着蘇天成謀反,不過是需要確定消息,兵戎相見絕非是嘴上說的那麼簡單的事情。”

其實陳新甲開口說出來這番話之後,錢謙益就應該明白意思了,當年兩人在遼東的時候,發動了大戰,結果遭致慘敗,要不是祖大弼捨身相救,恐怕兩人會成爲後金韃子的俘虜,而且時候陳新甲也感覺到了,錢謙益對於軍事上面是一竅不通的,當年的遼東,若是按照錢謙益的安排佈置去部署,恐怕真正的大事情已經發生了,那他陳新甲也就不要想着能夠保住項上人頭了。

可惜錢謙益不明白。

“陳大人,下官就不明白了,難道朝廷眼睜睜看着蘇天成謀反嗎,下官以爲,只要朝廷上下一心,剿滅蘇天成乃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這一下,所有人都沉默了,大家都看着錢謙益,感覺到錢謙益說出來這等的話,太過於書生氣了,當年流寇造反,朝廷費勁了心機,沒有能夠剿滅,蘇天成率領江寧營剿滅了流寇,後金韃子入關耀武揚威,沒有哪一支軍隊敢於正面抗衡,卻被江寧營打的要俯首稱臣了,這樣的事實錢謙益看不見,而且當年錢謙益和陳新甲率領遼東邊軍,對後金韃子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結果遭遇了慘敗,若不是蘇天成率領江寧營,一舉拿下了復州和宣州等地,直接威脅到了瀋陽,後金韃子豈會輕易的罷手,人家陳新甲剛纔說的話語,意思是明確的,也就是承認了江寧營的強悍,錢謙益還說出來這番話,在內閣商議事情的時候說出來這番話,這就不是幼稚可以解釋的了。

感受到了衆人的眼神,錢謙益有些訕訕的。

“我的意思,蘇天成謀反的事情是確鑿的,朝廷總是需要處理的。”

周延儒開口了,話語很是平和。

“錢大人一心爲朝廷考慮,所言也是不錯的,既然是內閣商議,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衆人一同來作出決定,稟報皇上。”

周延儒說出來這番話,其實就是要其餘人表態,朱由菘和陳新甲的態度明確了,暫時不要展開進攻,進行一番調查之後,有了確鑿的證據,再行討伐,或者是採取其他的方式來處理,錢謙益的態度非常明確,不惜舉全國之力剿滅蘇天成和江寧營。

劉遵憲和張國維分別表態了,其中劉遵憲支持錢謙益的觀點,但沒有錢謙益那麼極端,劉遵憲認爲,駐紮在浙江的劉澤清,可以動一動,看看蘇天成和江寧營究竟會怎麼做,其餘地方的大軍,暫時不要有什麼動作,浙江和福建兩地的衛所軍隊,也可以行動起來。

張國維的態度與陳新甲的一樣,認爲還是要拿到確鑿的證據。

一直沒有表態的就是範景文了。

可不要小瞧範景文的態度,因爲在朝廷之中,範景文的威望是很高的,而且在皇上的面前,範景文也是敢於據理力爭的。

周延儒看向了範景文。

範景文的臉上一直都沒有什麼表情,衆人都表態了,周延儒也看着他。

“諸位大人說了這麼多,無非是兩個意見,一是討伐蘇天成,二是證實情況之後討伐,我倒要問幾個問題了,錢大人所謂的討伐,認爲江寧營不堪一擊,那這些年江寧營剿滅流寇、征伐草原、打的後金韃子不敢入關了,都是僥倖取得的勝利嗎,若是請錢大人帶領大軍去討伐,不能夠取勝就進行處罰,不知道錢大人是不是能夠拍着胸脯應允。”

“陳大人所謂證實情況之後討伐,其實也是要討伐的,只不過拖延時日,令我們內閣諸位大人,暫時能夠安穩一段時間罷了。”

“我的看法很明確,不要回避這個問題,也不要貿然行動,我願意到福建或者是浙江去,代表朝廷,直接和蘇天成交談,若是蘇天成執意謀反,苦勸無果,我支持討伐蘇天成,哪怕是生靈塗炭。”

周延儒送了一口氣,範景文說出來這樣的話語,可以說令他找到了臺階,其實衆人都是明白的,蘇天成肯定會謀反的,情勢非常明確了,範景文能夠代表朝廷,直接去找到蘇天成,進行一番的規勸,這是最好不過的失去了,只要蘇天成不明確的表示造反,哪怕是在南方自作主張,擁兵自重,與朝廷相安無事,朝廷也能夠暫時維持的。

所有人都表態了,周延儒終於開口了。

“今日商議,諸位都是肺腑之言,本官一定會如實稟報皇上,本官贊同範大人的建議,不到萬不得已,暫時不要言及兵戎相見的事宜,遼東和大同的邊軍是萬萬不能夠調遣的,儘管說後金韃子已經臣服我朝廷,可蠻夷歷來背信棄義,若是趁着我朝廷危難之際,暗中動手,情況會雪上加霜,至於說駐紮在浙江的劉澤清,可以適當與江寧營接觸,瞭解江寧營的真實意思,若是蘇天成一味的謀反,朝廷就必須要有明確的態度了,哪怕是玉石俱焚,也要徹底剿滅蘇天成和江寧營。”

周延儒說完之後,衆人的神色不一,只不過衆人都是明白的,一旦皇上知曉這件事情了,一定會龍顏大怒的,而且依照皇上的脾氣,是絕不會妥協的,甚至會如同錢謙益所說的那樣,不惜一切代價去剿滅蘇天成,若是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了,大明的江山就危險了,好不容易得來的有利局面,一夜之間會完全的葬送掉的。(未完待續。。)

第78章 重要情報第1251章 崩潰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510章 刺激(2)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51章 遊歷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467章 敗退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236章 擴軍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483章 抉擇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496章 內訌(1)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59章 收穫季節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41章 收服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58章 籌謀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773章 海戰(3)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35章 蠢笨如豬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29章 從容應對第791章 偶遇(2)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8章 交易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485章 計劃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