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

接到了朱由菘的奏摺之後,朱由檢已經不僅僅是憤怒,伴隨的還有驚恐的情緒了。他怎麼都想不到,這麼短的時間之內,蘇天成居然能夠拿下浙江和福建,而且在進攻南直隸的戰鬥之中,如此的驍勇,近二十萬明軍被剿滅了,如今的情況是,駐守南直隸的大軍人數明顯不夠,更加可怕的是,左良玉和黃得功麾下的大軍覆滅了,南方的防衛也是完全空虛的,等到蘇天成拿下了南直隸之後,也就等於是拿下了整個的南方了。

追究責任是一個方面,更加主要的事情,關鍵是要守住南京,而且要控制蘇天成的行進步伐,失去了南直隸,就意味着失去了南方,不能夠讓蘇天成輕易就統領了整個的南方,那對於朝廷來說是有着致命打擊的。

登基之後,爲了能夠延續大明王朝的統治,朱由檢不知道受了多少的苦,這種苦主要還是體現在內心的,好不容易看見希望了,卻因爲蘇天成的崛起,因爲蘇天成威脅到了皇權,從而導致瞭如今的局面。

朱由檢沒有完全的絕望,他還有足夠依賴的軍隊,那就是大同邊軍和遼東邊軍,史可法與王道直兩人調往遼東和大同之後,按照他的密旨,擴充了軍隊,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基本上由大同總督王道直直接控制,目的就是解決軍餉和糧草的事宜,至於說遼東,有了遼餉的支持,加之朝廷的境況好了很多,也是能夠大規模的擴充軍隊的。

自從蘇天成起兵造反,不到一年的時間,遼東邊軍擴充到了接近三十萬人,和以前的規模差不多了。大同邊軍也擴充到了十五萬人,這幾十萬的大軍,就是朱由檢強有力的依靠,至於說軍隊的戰鬥力,朱由檢還想不到那麼遠。

接到了奏報,接下來就是如何處置的事宜了。從重處置是必然的,只是這責任如何的劃分的事宜,令朱由檢猶豫了。

王承恩是第一個能夠發表意見的人,也是朱由檢最爲信任的太監。

“皇上,奴婢以爲,南直隸的戰鬥,到了如此的程度,秦三德是必須要承擔主要責任的,奴婢曾經舉薦秦三德。奴婢也是有責任的。。。”

王承恩一味的責備秦三德,而且沒有絲毫袒護的意思,甚至連自身的責任都說到了,這是朱由檢沒有想到的,看了好幾遍的奏摺,他一直都是有些疑惑的,爲什麼絕大部分的責任,都推到了秦三德的身上。就算是秦三德的部署有些問題,可前期秦三德果斷處置了左良玉。穩定了二十萬大軍,若不是秦三德做出來這個動作,說不定南直隸早就出現了內訌,一旦左良玉投靠了蘇天成,只怕蘇天成不需要動手,就能夠佔領南直隸了。

“朕可不想聽這些。朕一直都是有着疑惑的,秦三德曾經是江寧營的監軍,不管如何說,都是熟悉戰場上諸多事宜的,倒是朱由菘。什麼都不熟悉,難不成是就不願意學習請教嗎。。。”

長期在朱由檢的身邊,王承恩早就明白該怎麼說了,若是直接保秦三德,那肯定是行不通的,皇上要展現自身的英明,自然會分析諸多的情況,越是這個時候,你越是將責任推到一個人的身上,皇上反而會疑心,在這個過程之中,皇上的心思慢慢就出現改變了。

王承恩掌握的要害是皇上的心思,因爲蘇天成的造反,因爲朱審烜的背叛,皇上的心思被勾起來了,英宗當年的遭遇,誰都是知道的,包括明成祖朱棣,也是通過藩王的身份稱帝的,朱審烜站出來支持蘇天成,令蘇天成在輿論上面主動了很多,而且將來也很有可能出現這一幕,到時候有了朱審烜和朱由菘等人,蘇天成登基豈不是順理成章。

亦或說朱由菘等人成爲傀儡皇帝,也一樣是可能的。

這纔是皇上最爲擔心的地方,至於說太監,權力是皇上給予的,隨時都可以收回去的,不可能威脅到皇上的位置,從這個方面說,太監是絕對忠於皇上的,所以從南直隸的事情上面,王承恩只要是掌握了這一點,就完全能夠替秦三德翻盤,讓秦三德全身而退。

果然,皇上的話題開始轉移了。

“朕看見了一些奏摺,大軍遭遇失利之後,秦三德身體不適,一切的事情,都是朱由菘決定的,南直隸乃是朝廷關注的重點,如此關鍵時刻,處理事情怎能草率。。。”

皇上的矛頭開始對準朱由菘了,不過這是一種本能的擔心,王承恩明白裡面的意思。這個時候,他不能夠說朱由菘的壞話,還是要總結秦三德的不是。

“皇上,奴婢以爲一切都是秦三德的不是啊,正如皇上所言,如此重要的時刻,秦三德讓朱大人獨自承擔重任,說不過去的。。。”

朱由檢的臉色有些變了,還沒有等到王承恩說完,就開口了。

“秦三德的確有些責任,不過朕看這件事情,不能夠完全怪到秦三德身上,朱由菘是兵部尚書,是朕任命的主帥,關鍵時刻,不能夠發揮出來作用,卻在奏摺之中,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秦三德的身上,朕看這件事情不簡單。”

要說以前王承恩如此的說,朱由檢有可能懷疑王承恩與朱由菘之間,是不是有什麼聯繫,總是幫着朱由菘說話,這是不正常的,太監與朝中大臣,接觸不能夠太多,關係更不可能非常的親密,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王承恩的忠心,他是知道的,也是不用懷疑的,從正面的情緒理解,王承恩估計是考慮到了朝廷裡面的局面,爲了從大局出發,將所有的責任都怪到了秦三德的身上,要知道秦三德可是王承恩舉薦的。

想到這裡,朱由檢愈發覺得王承恩忠心了,能夠自我檢討,不護短,不知不覺之間,他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朱由菘的身上了,朱由菘不明白軍事部署的事宜,要說前面的很多事情,一定是秦三德做主的,這是不用懷疑的,可到了中後期,基本都是朱由菘做主了,這裡面究竟有什麼緣故。

朱審烜的背叛,給予朱由檢的打擊是非常大的,而且朱審烜曾經是內閣次輔,是大明的晉王,如此尊貴的地位,都投靠蘇天成了,誰知道朱由菘是什麼想法,要知道朱由菘和蘇天成之間的關係是很不錯的。

疑心本來就重的朱由檢,想到了這一點,愈發的坐不住了,要知道南直隸的一切事宜,都是朱由菘在發話,若是朱由菘的想法改變了,也準備投靠蘇天成了,後果就嚴重了。

朱由檢想到了內閣首輔周延儒,這件事情,可以看看周延儒是什麼意見,畢竟這麼大的事情,內閣是應該要拿出來意見的。

內閣很快商議了。

周延儒進入養心殿的時候,臉上的神情是焦急的,皇上要求內閣商議這麼大的事情,可不僅僅是前面吃了敗仗,如今誰承擔主要責任的事情,還有派出什麼人到南直隸去的問題,這可不是什麼好的差事,一般人都是不願意去的,至少是三品以上的高官,纔有資格到南直隸去的。內閣最終商議的意見,還是錢謙益主動提出來,願意到南直隸去。

內閣大學士出面去指揮,那當然是好事情了。

一直都有些看不起錢謙益的周延儒,這個時候對錢謙益的印象好了很多。

稟報是很直接的,周延儒沒有囉嗦,很快說出來了內閣的商議意見,秦三德與朱由菘兩人都要承擔責任,至於說責任的大小,需要等到兩人回到京城之後,再來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周延儒稟報的過程之中,皇上的臉色不好看。

周延儒很快明白了,其實他已經盡力了,按說奏摺上面寫的很是清楚,主要責任就是秦三德,可週延儒還是認爲,奏摺不一定可信,還是需要調查的,這樣就還沒有明確責任的大小,那就一切皆有可能發生的。

可皇上的態度讓周延儒明白了,皇上需要決定,需要有人承擔責任,而且皇上內心已經有了意見了。

周延儒硬着頭皮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此次南直隸的失利,秦公公和朱大人都是有責任的,要說責任大小的事宜,臣以爲朱大人的責任大一些的,不管怎麼說,朱大人都是主帥,秦公公是監軍,重大的事宜兩人商議,最終的決定需要朱大人做出來的。。。”

簡單的幾句話,後面包含了太多的曲折和努力。

走出養心殿的時候,周延儒的臉上沒有什麼笑臉,他很清楚,皇上之所以態度是明確的,王承恩一定是立下了很大功勞的,皇上信任的還是身邊的太監,包括錦衣衛的那幫人,對朝中的文武大臣,缺乏信任,不懷疑就是好的。

人家今日的下場,有可能就是自己的明日,周延儒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太監的權力將越來越大,朝廷大臣與太監之間的矛盾,也很快會爆發,這幾乎是不可能避免的,而秦三德與朱由菘的事情,很有可能成爲導火索的。(未完待續。。)

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596章 怪異第134章 證據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201章 軍心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560章 變通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56章 下狠手(1)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481章 準備第25章 原來如此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885章 對決(7)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53章 吳三桂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53章 吳三桂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191章 稱帝(3)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794章 邀請函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69章 發榜(1)第1080章 暗戰(1)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273章 麻煩事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347章 榮耀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210章 廷議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82章 家信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406章 募捐(2)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