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

正月過去了,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努力,隔離區的情況完全好轉了,衆人驚恐的情緒也得到了緩解,蘇天成也終於能夠鬆一口氣了。

得力的防禦措施,頑強的抵抗了黑死病的蔓延,隔離區內外,從剛開始每天死亡兩百人以上,到後來的幾十人,到如今,五天時間沒有死一個人了。

但這場與黑死病的輸死抵抗,消耗了大量的銀子,這個數字,朱審烜和蘇天浩是非常清楚的,一向富足的大晉朝廷,也開始變得捉襟見肘了,蘇天成也是知道的,很好的抗擊了黑死病的蔓延,下一步就要儘快的拿下大明京城了,只有統一了中原,很多的事情纔可以慢慢開始着手處理,特別是朝廷財政支出的問題。

高薪養廉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財政收支的機制,否則這樣的情況就無法持續下去,大宋朝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官吏的待遇很高,但朝廷的府庫裡面幾乎沒有什麼銀子,無法強軍,以至於大宋一朝都顯得羸弱不堪,遭遇了多次的入侵。

隔離區的人員,已經開始強制疏散了,每日裡好吃好喝供着,一些人甚至不願意離開了,這樣的情況是不能夠持續下去的,否則朝廷也無法繼續承擔下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幾十萬人的消耗,要不是因爲黑死病的厲害,朝廷根本不可能這樣做的。

較爲特殊的情況是,大明京城有不少的官吏,也進入到隔離區了。這些官吏,範景文基本上都是認識的,就算是不熟悉,也見過面,因爲一直堅守在隔離區,範景文幾乎見過了所有的官吏。也給蘇天成稟報了這方面的情況,這些官吏攜帶家眷逃離大明京城,一方面帶來了大明京城裡面的相關情況,一方面也流露出來歸順大晉朝廷的意思。

楊嗣昌和張溥也趕到了天津,包括戶部尚書蘇天浩也趕過來了,大晉朝廷的丞相全部都聚集在天津了,如此情況之下,所有的大事情都可以做出來決斷了,有關從大明京城投奔過來的官吏的安置問題。蘇天成很尊重範景文、楊嗣昌等人的意見,他們是從大明朝廷過來的,感同身受。

按照衆人商議的意見,全部接收了這些投奔過來的官吏,在安置方面,基本都是準備留在京城的,其實朱審烜、楊嗣昌和範景文等人的想法,大晉王朝的京城。還是要設置在北平的,至少從政權的穩固、老百姓的認識方面來說。北平比較南京來說,影響力是大很多的,不過問題也是存在的,因爲對官吏選拔的嚴格,朝廷裡面的官吏很少,倒是地方上的官吏。配備的過程之中,傾注了全力,因爲地方上的官吏,直接牽涉到朝政的穩定,而且新的賦稅制度和土地制度。需要地方上大力推進,這樣才能夠保證朝廷的開支用度。

衆人對於皇上的遠見,早就佩服的五體投地,當初皇上不注重京官的配置,卻一心要求配備好地方上的官吏,特別是巡撫和知府,更是嚴格把握,還要經過諸多的培訓,如今大晉朝廷控制的地方,民心穩定,賦稅能夠源源不斷的上繳朝廷,這令衆人意識到了,皇上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不過京官的配置,一樣是不能夠疏忽的。

這些歸順大晉朝廷的官吏,在經過了隔離區的觀察之後,悉數被送到位於南京的培訓學院裡面去,進行系統的培訓,主要負責培訓的徐爾一,早就對大晉朝廷制定的規章制度爛熟於心,重點對這些歸順大晉朝廷的官吏進行培訓,不管這些官吏是不是從思想上能夠轉變認識,至少要按照朝廷的規矩來辦事情。

京官的作用,蘇天成是清楚的,沒有一定的宏觀認識,那是不能夠勝任的,何況蘇天成創立的大晉王朝,同樣是一個高度集權的朝廷,中央必須要掌控地方,不能夠讓地方上胡作非爲,縱觀全國各地,大部分的人才還是集中在大明京城裡面的,經過了科舉考試的選拔,經過了朝政的磨礪,不管怎麼說,大明京城的這些官吏,都屬於社會精英,大晉朝廷必須要吸納這些人才,對他們進行適度的教育和改造,要求他們的思想完全轉過來,也是不大可能的,只能夠在具體辦理朝政的過程之中,慢慢去體驗,去約束自身,朝廷也只有用嚴格的制度來管理這些官吏。

遼東穩定,大明京城基本穩定,黑死病基本被遏制住了,到了這個時候,必須要繼續實施之前的部署了。

朱審烜首先提出來了這個問題。

天津官驛,這裡成爲了蘇天成臨時的行宮。

蘇天成沒有那麼多的要求,更不需要什麼排場,官驛除開守衛的軍士多一些,其餘沒有任何的變化,盛行南方的吃喝之風,也被很有效的遏制住了,這主要是因爲蘇天成和江寧營帶頭,制止任何形式的鋪張浪費,就連蘇天成登基的儀式,都是趨向於簡單的,上行下效,官吏開始變得節儉,老百姓一樣知道節約,這從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國力,要知道大晉朝廷的官吏,俸祿是不少的,用來大吃大喝,基本能夠承受。

大晉朝廷的所有丞相,都集中在這裡了,參與討論的還有戶部尚書蘇天浩、兵部尚書兼任都督府都督盧象升,工部左侍郎李覺斯。

朱審烜在明確了需要進攻京城,一舉摧毀大明朝廷的建議之後,接下來發言的是蘇天浩,蘇天浩只要是稟報戶部存銀的事宜,也說到了戶部目前的困境。

新的賦稅制度貫徹落實下去之後,戶部的事情太多了,人手就顯得嚴重不足了,土地全部都收歸朝廷所有,按照要求徵收賦稅,這對於增加朝廷收入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商貿賦稅已經成爲了大晉朝廷賦稅收入的支柱,但整個的南方,除開山東全省,應天府,浙江和福建部分地方,其次就是屬於新成立的江蘇省的揚州府、蘇州府的商貿賦稅高一些,其餘地方還是難以徵收到大量的商貿賦稅,畢竟商貿在這些地方,還是發展滯後的,但需要開銷的銀兩是不少的。

蘇天浩還直接對皇上的開銷提出來了異議,按照歷史遵循的規矩,皇宮是應該有着單獨的收入的,至少在賦稅裡面,應該劃出來一塊專門供皇宮的開銷,可惜皇上不同意這樣做,皇上也和百官一樣拿着俸祿,更加稀奇的是,皇后娘娘和諸多的貴妃娘娘同樣拿着俸祿,這些俸祿悉數都是從戶部開銷的,就更不要說皇宮裡面的太監和宮女了,這樣的制度有些大不敬,雖說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的俸祿標準,有章可循,可沒有誰真正這樣執行過,在蘇天浩看來,天下都是皇上的,開銷銀兩的事宜,豈能被束縛住手腳。

故而蘇天浩在皇宮方面的開銷,還是專門開了口子,朝廷開銷需要重點滿足的兩個地方,一個是江寧營的開銷,另外一個就是皇宮的開銷。

蘇天浩這樣做,也是得到了朱審烜的支持的,畢竟他們和皇上都有着非常特殊的關係,若是皇宮裡面的開銷都出現問題了,大晉王朝的臉面豈不是沒有了。

蘇天成說完之後,楊嗣昌說到了諸多的政策貫徹落實的情況。

落實的最好的是賦稅制度的改革,特別是將商貿賦稅作爲單獨的一塊提出來,這個政策貫徹的非常好,也是因爲有了山東的先例,其餘地方按照這個制度來實施,全國上下一個尺度,基本沒有出現什麼問題,落實的有些艱難的是土地制度,所有土地收歸朝廷所有,這個制度的推行遭遇了很多的阻力,甚至出現了流血事件,但最終還是基本落實了。

楊嗣昌親自抓這件事情,剛開始也是不理解的,可到了後來,他終於明白了,採用這種辦法,能夠最大程度的遏制土地兼併的事宜,老百姓都有土地可以耕種了,朝廷的賦稅也就能夠得到保證。至於說發展商貿的作用,通過山東、浙江、福建、江蘇、應天府等地的實際情況,他也發覺了,因爲大型作坊的興起,以前滯留在村鎮的農民,不少人都進入到作坊裡面去做事情了,都有了基本的收入,能夠保證生活了,這也令村鎮的壓力大爲減少了,老百姓想到的事情,都是好好耕作土地,好好的到作坊裡面去做事情,好好的過日子。

通過這樣的辦法,最大程度的穩定了農民,也穩定了商賈。

有些問題的是士大夫與士紳階層,這些人意見很大,認爲以前的制度遭遇了破壞,朝廷將耕地收回來,明顯就是與民爭利,商貿交易充滿了爾虞我詐,如此下去社會風氣將要遭遇到毀壞,加之他們的利益也明顯遭受到了損壞,所以還是一個不大穩定的階層。

但士大夫之中,聰明人也是有的,看見商貿的興起,他們索性開始加入到商貿之中,與一些商賈聯合,興建大規模的作坊,通過做生意賺取銀子。

楊嗣昌說到這些的時候,最大的擔心,就是朝廷是不是能夠很好的管控商貿交易,畢竟很多的大型作坊興起了,一些作坊吸納的做工之人,超過千人了,若是不能夠很好的掌握,是不是會成爲矛盾源等等。(未完待續)

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64章 太原府城第35章 蠢笨如豬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509章 刺激(1)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240章 故人來(2)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704章 隱患第22章 青樓第843章 慘敗(1)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81章 幕僚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420章 頭疼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012章 誤判?(1)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118章 秦淮河(2)第168章 血戰(2)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165章 劉鐵漢